当前位置 首页 北齐春秋 第六十章 夜袭(九)

《北齐春秋》第六十章 夜袭(九)

作者:四戒老衲 字数:2082 书籍:北齐春秋

  只见汾南城左侧的城门打开,贺拔世文朝着随他一起出城伏击的骑兵说道:“弟兄们,进城,支援大将军驱逐敌军!”随着一阵整齐的响应声,一对整装待发的铁骑兵有条不紊地走进了城内,而外围的傅伏则领兵严肃地防御着远处的西魏军队,以免敌人发起进攻。

  贺拔世文关心前方的战事,见到唐邕后,赶紧拱手拜礼道:“末将拜见唐将军,不知前方战事如何?大将军现在怎么样了?”

  唐邕叹了口气道:“前方危急,某派出去的探子回来报告说城门已破,我军和敌军正在城内厮杀,不相上下互相僵持着,大将军正率领着士卒们奋勇杀敌。不过中军帅营未动,绝大部分中军士卒正在严防死守,汾南还在我军手中。”

  听了这番话后,贺拔世文蹙了蹙眉道:“敌军军力强于我们,长时间僵持下去汾南沦落不过是时间问题,某得赶紧赶过去支援大将军。”

  说完,他便准备驱动战马赶过去,却一把被唐邕抓住了马缰,小声说道:“世文,大将军在前方必然危险,出征之时,高王便将大将军托付于某,所以在某眼里,没有什么比大将军之命更重要,战阵厮杀汝比某更强,还望汝必要保护好大将军.....若真是不可为,便赶紧护卫大将军来此门,某的三千铁骑正在此处待命,到时候两军整合,还能够脱离险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贺拔世文瞪大了眼,怔怔地看着唐邕,但却见唐邕眼中的坚定,没想到这位唐将军早就连后路都想好了,要真是这一走,必然将中军主帅置于危险之中,到那时候汾南必将沦陷,段韶就是逃出来也必然损失惨重,可真是个狠人呐!

  不过他也不是犹豫不决的人,当下郑重点了点头,“唐将军放心,只要末将活着,必定保卫大将军周全......”

  正值晌午,阳光暖洋洋地照射在汾南城中,尽管还是寒风凛凛,却没有感到那么严寒,毕竟厮杀了一上午,高洋只觉得全身上下全都被汗水湿透了,铠甲上血迹斑斑,就连披风都在厮杀之中破败不堪,他不知道自己手刃了多少敌军,握在手中的天御饱饮了鲜血,但依然寒光森森,没有沾上一丝血迹,这把刀好像有着灵魂一般,心智不坚之人很容易被迷惑,刚才在战场上他显然感觉被此刀驱使着战斗,就好像有个战魂附在他身上,越战越勇......

  虽然置身于危险之中,但他全然不畏惧,望着这把刀,嘴里喃喃道:难道是武悼亲王的英魂化于此刀嘛?若真是武悼亲王的英魂永在,就请英雄与某一起杀出一个流芳百世的汉家天下,让中华文明再次伟大吧!

  此时双方早已疲惫不堪,但却互不退让,高洋只觉自己的身上充满了力量,天御仿佛被他的一席话给感染了,在阳光照射下,闪耀着灼人的刀光,彷佛一位正在渴望战斗的霸王一样,这股气势直接影响了高洋,他感觉自己彷佛被两百年前的武悼天王冉闵附身一样,民族存亡、家国天下、外族入侵......等等因素交汇于他的心底。

  此时的高洋终于明白自己的使命不仅仅为了能够在乱世生存下来,而要有更崇高的使命,那就是让中华文明再次伟大,恢复强汉时期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壮志,铸造大唐时期的“万国来朝,四海臣服”的盛世,如今正是中华民族黯淡微弱的黑暗时期,多少豪杰先辈为了拯救文明而牺牲,他们处于动乱时代,却不屈不挠,为恢复中华文明的强大而奋不顾身,而来自于后世的他知晓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沉沉浮浮的全过程,处于这个历史长河的黑暗时代,更不应该逃避现实,而应该出来主动承担所属的使命,为铸造中华文明的伟大而奋斗!

  高洋眼中变得如此坚定,以往他一直觉得自己只是这个时代的看客,而现在他更觉得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肩负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要想实现这一使命,自己就必须赢得这一仗,扫清所有阻碍自己前进的困难。

  “勇士们,正是存亡之际,吾等应当勇往直前,本将乃高王之子高洋,必定和大家同在,本将冲在第一线杀敌,若是大家看到本将战死了,切不可停下进攻的步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此战无论生死,某在此承诺各位,战死可得三倍抚恤,生者也可得两倍抚恤,同时若有意向定居汾南的有功将士,本将会向高王和段帅为将士们求赏汾南的勋田,用于奖励给于大家,但若有谁敢于后退一步杀无赦,抄家灭族!”说完,他左手夹起盾牌,右手握紧天御,率领着亲军重新杀入战局,

  高洋的这番话,大大鼓舞和震慑了正在奋战的汾南守军,对于这群人而言,赏罚分明乃为军法,若能够授予勋田,就会唤起他们心底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他们的认同感,这样一来士卒们就知道为啥而战,而不仅仅只靠军法制度来强制驱使,而他们看到自己的主将如此英勇,将是兵之胆,顿时激起了一股战斗的勇气,跟随着主将嗷嗷大叫顶住了敌军的进攻。

  段韶在点将台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战况,本来正在不断被敌军挤压后退的己方军团,在高洋的激励和英勇战下,顿时士气大振,最后扭转颓势,抑制了敌军的进攻气势,两军又重新僵持起来,脸上一片淡然,嘴角微微一笑道:“显庆老弟如何评价二公子如何?没想到刚刚的颓气一转眼便被二公子扭转了过来?”

  站在一旁戴卷梁冠、身穿长袖袍服的成年人,显得甚为儒雅,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只见他闻言露出一丝微笑,看向正在前方奋战的高洋,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抚须轻言道:“非池中之物,当如孙仲谋!”

  段韶“哦”了一声,不解问道:“贤弟何以见解?”

  李穆淡淡地笑了一下,“孝先兄,汝之才更在某之上,怎会不知其意呢?某就不在兄长面前班门弄斧了,还望兄长见谅!”

  段韶也没有继续强迫,毕竟李穆刚刚投靠东魏,身份有敏感,怎敢随便评价丞相之子,要是被有心人听见,会扣上一顶“离间丞相兄弟”的罪名,那就得不偿失了。其实他听出李穆话里的意思,以他的眼光,当然看出来高洋无论是用人谋略还是心胸魄力,更甚于其兄高澄,至于治国朝政上,暂时看不出来,虽然高澄曾被世人称为“年少宰相”,但背后站着的是高欢,更多是秉承高欢之意,一来可以趁机整肃腐败的吏治,二来能够提升长子的政治威望,所以说起来,高澄年少时期之所以能够有此成就,三分靠自己,七分靠其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