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剑云昭 第十章:帅而屈人之兵

《剑云昭》第十章:帅而屈人之兵

作者:风雨楼陈 字数:2579 书籍:剑云昭

  会计回答说:“馆长,这是毕鸣伟今天征集来的,他刚才正好有事,就把瓷器留在这里,一会再来拿。”

  钱景德非常恼火:“太不像话了,怎么能把东西随便放在这里,万一出了问题,是谁的责任!你就没有提醒他吗?”

  他不等会计的答复,就拿出手机准备拨打号码。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看到钱景德也在,连忙打起了招呼:“馆长,你也在啊。”

  钱景德立即训斥道:“毕鸣伟,你不知道咱们馆里的规章制度啊!征集来的文物,除了放到仓库,其他时间一律不能离开自己的视线,这都能忘记啊!”

  毕鸣伟被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有些发懵,过了半响,他讪讪一笑:“我正好有些事情出去一趟,总共都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如果拿去仓库,一会还要拿出来,太浪费时间了。”

  钱景德见毕鸣伟还敢狡辩,更加恼火:“放到仓库,一来一回最多也就十分钟时间,听你说得,好像要花了一两个小时一样,怎么着,你是过得比别人慢是吧!再说了,就算一两个小时,那也是你的工作,你觉得规章制度接受不了,就不要接受这份工作!”

  毕鸣伟心里也有些恼火,为了一件小事,钱景德这么数落他,让他觉得很没面子,犟嘴道:“要是规章制度有问题怎么办?”

  钱景德沉着脸说:“觉得规章制度有问题,那就在例会的时候提出来,我难道把你们的嘴都封起来了?之前老余提的意见非常好,我难道没有采纳?”

  会计频频向毕鸣伟使眼色,让他不要再跟钱景德顶嘴了,这事本来就是毕鸣伟自己的问题,她之前也提醒过了,毕鸣伟自己觉得没事,结果没想到正好撞到枪口上。

  本来撞到枪口上,认错挨罚也就算了,毕鸣伟倒好,直接跟钱景德顶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觉得自己工作出色,有些飘了。

  毕鸣伟到底还是没有继续顶嘴,向钱景德认了错。

  还有外人在场,钱景德给了毕鸣伟一些面子:“回头写份检讨,其他等年会的时候再说。”

  毕鸣伟点了点头:“那东西我拿走了。”

  “等一下。”

  钱景德问叶晋道:“小叶,你刚才想说什么?”

  他又加了一句:“没事,你有什么话,直说好了。”

  叶晋顿时有些不想说了,毕鸣伟都在这里,他直接说出来,不是当着面打脸吗,毕鸣伟不记恨他才怪咧。也不知道钱景德是真没考虑到,还是想借着他的手,敲打一下毕鸣伟。

  钱景德见叶晋显得有些犹豫,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气糊涂了,出了个馊主意,当即话锋一转,对毕鸣伟说:“东西先放在这里,你先回去,我一会来找你。”

  毕鸣伟现在怎么肯走:“我还是留在这里吧,真理越辩越明。”

  叶晋急着回去,懒得麻烦,直言道:“我刚才发现这只梅瓶有妖气。”

  毕鸣伟当即反驳道:“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出来东西不对,就问你,如果它不老,贼光怎么处理的?你要说是老仿,老仿可仿不出这样的效果!”

  叶晋侃侃而谈:“据我所知,想要完美去除贼光并不难,如果用柴窑,就把劈柴先用盐水浸泡一下再装窑,钠在高温下气化熏在釉面上,会烧出很柔和的肉质感,天然没有贼光。

  如果用电窑或者气窑,则需后期加工,或者是前期用电,后期用木炭;又或者在适当的时候往炉子里加一些盐水泡过的松树枝,结果都是一样的。”

  毕鸣伟心里咯噔了一下,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连这个都知道,他马上又问:“那包浆呢?我倒不信,这么自然的包浆也能做出来!”

  叶晋说道:“瓷器上的包浆是瓷器釉面因长期使用受其摩擦,或者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知道了原理,完全可以便雇佣一些人,让他们用比较细腻的兽皮去摩擦,加速形成包浆。

  如果嫌手工麻烦,还有人使用药水浸泡的方法,现在的一些高仿者早已经摈弃了早年的化学溶液的浸泡方法,因为很容易被识别出来,而且会伤害釉面,而改用自然物质配合研制的溶液推陈出新,给瓷器泡出‘包浆’效果。”

  毕鸣伟呆了半响,又硬着头皮反驳说:“这都是你自个儿说说的,你能指出来,这包浆哪里有问题吗?”

  叶晋指着梅瓶上的一处地方:“这只梅瓶上的包浆,我猜测很可能用了物理和化学两种办法,确实挺有水平,但仔细看,这处地方的包浆和别的地方不同,我猜测,可能是磨的时候偷懒了,导致效果变差,再加上药水浸泡,从而效果和别的地方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叶晋其实还有一种简单的鉴定办法,摸一摸瓷器表面有没有湿漉漉的水分感,老瓷器摸上去能清晰地感受到水分感,但这种水分感与瓷面上沾上水后抚摸的感觉不一样,即能感觉到却看不到。

  这种感觉只有年代久远的老瓷器上有。甚至经验丰富的行家光靠眼看手摸,就能断出一件瓷器大致的年代。

  这只梅瓶就没有老瓷器应有的感觉,但这种方法太主观,毕鸣伟也可以狡辩,反正有了更直观的破绽,省得叶晋浪费口舌。wap..com

  钱景德皱着眉头检查了这只梅瓶,要说,这只梅瓶确实做得很真,但他到底从业多年,既然有了怀疑,仔细观察,还是被他找出了两三个破绽。

  他抬起头,看向有些坐立不安的毕鸣伟:“这是你从哪里征集的?协议在哪?”

  他之前制定了一项规定,征集古董必须要签订协议,规范流程,也避免扯皮,除非有特殊情况,但也必须向他或副馆长申请,得到得意后,才可以不签。

  毕鸣伟支支吾吾地说:“这只梅瓶没有签订协议。”

  “什么?!”钱景德大怒:“为什么不签订?”

  毕鸣伟弱弱地说:“对方不想签,我向秦院申请过了,他说可以不签。”

  钱景德当即拿出手机,打了电话,很快,一位微胖的老人匆匆赶来。

  “老钱,这么急着叫我过来,有什么事?”秦馆院长问道。

  钱景德简单说了原委:“他说向你申请了?”

  秦副馆长看了看桌的梅瓶,点头道:“是有这么回事,当时我考虑咱们馆里,这类瓷器不多,就说如果确定梅瓶没有问题,可以不签。”

  钱景德冷着脸问道:“这只梅瓶花了多少钱?”

  “八万。”

  “价钱已经超过五万了,你和谁一起去的?”

  “就我一个人。”

  毕鸣伟一咬牙,说道:“此事是我的失误,一切损失就由我来吧。”

  钱景德怒道:“这只是损失的问题吗?你这是无组织,无纪律!你先回你的办公室,回头我单独找你谈话!”

  毕鸣伟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走出了办公室。

  钱景德也跟着走了出去,看着毕鸣伟进了他的办公室,又打了两个电话,这才返回:“老秦,咱们一起去一趟仓库,小叶,还要耽误你一会时间,帮我掌眼。”

  秦副馆长说道:“老钱,不必这么兴师动众吧?而且入库的时候,也需要鉴定的。”

  钱景德叹了一声:“我也不想,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确实没问题,那就是偶发事件,定性也不一样。”

  秦副馆长点了点头,也同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