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千古异案 第28章 美女相伴

《千古异案》第28章 美女相伴

作者:闲云逸士 字数:2660 书籍:千古异案

  第28章 美女相伴

  前面说过,他这都是勉强为之,因为他实在没有那个耐性,如果按照民间的正规习俗,光筹备婚礼的时间,就是让人无法接受。

  他下令,每次婚礼从筹备到进入洞房,不许超过三天。

  而一见到这个女子,他立即神魂颠倒,不能自已,顿时把自己立下的规距丢到九霄云外,声称,一切繁文缛节全免,只留一个程序,那就是拜堂成亲,接着就进入洞房。

  这个女子倒也顺应人意,只打进入山上,她始终一言不发,也不象别的女子那样,号天哭地,寻死觅活的,却是一直温文尔雅,面露微笑,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

  看得幕白更是垂涎三尺,恨不能当即就驱开众人,把她拖入洞房。

  但是,一想到,今天已经破例废除了那么多的程式了,如果太过于直白,未免有些不好。

  就忍了下去。

  好不容易等到了那一刻,待众人离开后,幕白再也无法克制自己,一下子跃上床头,连盖头都不揭,直接就把美女扑倒在床,欲行好事。

  可是,这时,就听得女子轻轻地道了一句:“郎君,稍等,奴婢有话要说。”

  幕白急不可耐,不听那些,即刻就开始宽衣解带。

  却被女子轻轻拉住了手。

  幕白虽然残忍无比,但是,一触到那温润的小手,他的身子立即酥软了,当下,头脑已经昏昏然,但是,还是勉强止住了手。

  “有话便说,有屁快放!”

  他真想如此喊将出来,但是,他是个特别注重自己的仪表与形象举止的人,即便是这种场合也不例外,立即换了一种口气:“娘子,如此良宵美景,还不快些行事,更待何时?”

  女子将樱桃小口贴近他的耳边,悄悄地对他说:“郎君,奴婢实在扫了大人的兴致,只是——”

  “甚事,快些道来?”见到女人情意绵绵的样子,幕白眼睛里都冒火了。

  女子羞涩地向他道出原因。

  原来,今天真是不凑巧,她来了“大姨妈”!

  幕白一听,哪里肯信,不管那些,伸手摸去,抽回手在灯下再看,自己的手上已是鲜红一片,他的心不由得冷了一半,嘴里恨恨地说:“真是令人恼恨已极!”

  幕白的习性与他的外表一样,温文尔雅,又十分讲究礼节,并且是自内而外,一丝不苟。

  尤其是在新婚之夜,他的规距更多,期间不能有一点脏污,若是一旦不小心,致使床榻出现污点,他就会认为不吉利,马上就会叫人全部换掉。

  还有一点,那就是,如果就象今天出现的这种情况,他的情欲就是再强烈,也要勉强忍耐下去。

  待以后再议。

  这一个规距他从来没破过。

  今天也一样,尽管满心的不乐意,他也是忍了。

  下床饮了一杯凉茶,以期压下*火。

  床上的美女见到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实在不过意,轻移莲步走了过来,柔声细语地对他说:“目睹郎君今夜如此失意,奴婢心中亦不甚快活,外面月光如洗,清静优雅,我夫妻二人倒不如外出走走,散散心,缓解一下烦忧如何?”

  幕白听了她的话,琢磨一下,心想,眼下也只能如此了,就听从了她的建议,二人携手走出门外。

  但是,幕白今天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总感觉心中有点不安的感觉,走出不远,就不肯前行了。

  美女一见,便挽着他的手说:“郎君今夜竟是为何,难道在此世间你也有所惧怕吗?”

  幕白回曰:“非也,吾只感到心里不大受用,不知为何,今天竟然有如此感觉。”

  美女一听,于夜色之中,她暗自咬了一下嘴唇,似乎是在琢磨着什么,随即又上前去拉幕白:“郎君,尔如何会有如此感觉呢,难道奴婢生得过于丑陋,才致使郎君如此心怀不适吗?”

  “不,不。”说话间,幕白只觉得周围似乎弥漫着一种薄薄的雾气,象是一袭黑纱从面前飘过,但是仔细望去,又觉得不象,因为看起来又似一个虚无缥缈的人影,不仅如此,随着这个影子缓缓移过,耳边还隐隐约约地闻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这声音听起来好象是谁在哭泣,因为周围秋虫的鸣叫声音过于嘈杂,故而一时半会儿还难以分辨得清楚。

  这顿时使得幕白恍恍惚惚地忆起什么,那一天,他们进入一片山林……

  “郎君——”美女再次拉了一下他的手,打断了幕白的回忆,“今夜月色甚美,为何不放宽心怀呢?

  “奴婢虽然不才,但自小也学得一些诗文,想吟诵两首,聊以宽慰郎君烦闷之心境,可否?”

  幕白一听,心想,这个美女不但艳丽绝纶,且更善解人意,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就欣然应允,朝她点了点头。

  美女轻轻的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面前天上皎洁的明月,低吟起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幕白虽然生性残忍,但是他却非常喜好诗文,他知道,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这里表述的是: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

  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脍炙人口。

  美女见幕白面露悦色,又吟了一首: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幕白听了,面色愈发好了起来,他更知道这首“问月”词,极受历代文人的赞赏,有人评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的确,词人问得离奇,许多地方暗合哲理,具有奇特的思想。

  屈原曾作《天问》,通篇连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既不思乡怀人,也不吊古伤今,而是就明月西沉后的去向接连提出了九个问题,并作了大胆的猜想,将有关月亮的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和神话传说,融汇成一幅深邃而美丽的神奇画卷,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几句是说,月儿悠悠地将行到何处?难道西天极处别有人间,月从这边冉冉西落,又从那边人间缓缓东升?这些问题,想象新奇,问得异想天开而又饶有兴味。

  把人带入了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世界;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与思索,显示出其朦胧的探索精神。作者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发问中,将神话传说中的嫦娥、玉兔、蟾蜍、广寒宫等巧妙地编织进去,创造出神奇多姿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

  词人不作生硬的比附、影射,然忧国之思从忧月之中透出:皎洁的圆月象征江山,词人对月的命运忧心忡忡,强烈地透露出词人对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表达了他对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寓意深刻。其意义较那些对月伤怀的作品更显深远,其境界较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咏物词更高一筹。

  见到幕白的兴致甚好,美女似乎也受到感染,再次吟诵起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幕白听了,更象是着了迷,望着月亮,不住的摇头晃脑,至此,他的情绪已经完全恢复过来了。

  词中其中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深深地打动了他。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字里行间充溢着深沉的思念,抒写了词人对故人执着不舍的深情,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

  再加上美女如泣如诉,近乎声泪俱下的朗诵,更是激起了他的共鸣。

  “好极,好极!”幕白大加赞赏。

  至此,他兴致勃勃,一个人迈步向前走去,明月皎洁,又有美女相伴,他从心底里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美女一见,急忙快走几步,追了上去,就在幕白回头之时,用袖子在幕白的面上轻轻地拂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