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千古异案 第170章 声东击西

《千古异案》第170章 声东击西

作者:闲云逸士 字数:2616 书籍:千古异案

  第170章声东击西

  这些人看来并不只为偷些东西,他们主要的目的非常显而易见,直接奔人而来的,他们就是想用这种声东击西的方法,先放出几把火,让江氏一家忙于去救火,他们再乘机设法将我们母子俩掳走。

  幸亏我们母子福大命大,致使这些人没能得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看来,我们继续逗留于此,以后的(rì)子将是福祸难料,至此,我与母亲忧心忡忡。

  江氏母子此后对我们关怀备至,照顾有加,什么活也不让我们干,只由他们母子俩忙乎。

  事实上,后来再加江逸的哥哥姐姐陆陆续续地都来帮忙,确实也用不着我们做什么。

  对此,我与母亲非常感动,觉得我真是成了这家人后,(rì)子一定会过得幸福和谐,今生今世便可无忧无虑。

  我们的担心与忧愁逐渐消去,整(rì)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洋溢在一片温馨祥和、美满和睦的气氛之中。

  婚期定在六月初十,掐指算来只有八天,所以众人都开始加紧忙碌起来。

  (rì)子过得很快,转眼明天就是初十,头一天晚上,江逸的姐姐们为我化妆,一直忙乎得很晚。

  这些(rì)子,都累得够呛,在所有的一切都的筹备停当之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舒了一口气,准备回家收拾收拾,换换衣服,第二天一早赶来。

  我与母亲虽然没干什么,但是眼看着他们一家跑前跑后,脚打后脑勺地忙乎,也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时不时,也帮着干些杂七杂八的小活,比如摘菜,为他们做饭,刷盘子刷碗等。

  如今一旦闲下来,也感到有些疲乏。

  待他们走后,我与母亲便早早地睡下了。

  但是当我们一躺下,就听得外面有动静,如此一来,我的睡意全消。

  母亲也听着了,我们母女俩屏心静气地倾听着外面,说来奇怪,不知何故,外面又是出奇的静谧。

  我们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便又睡下,就在我们迷迷瞪瞪地即将进入梦乡之时,只听得窗户“哗啦”地响了一下。

  我吃了一惊,立即起(shēn),大胆地问了一句:“谁?”

  那声音又没了。

  这次,我不能再安心睡下去了,就走到窗户前,掀开窗棂,向外一探头,发现什么也没有。

  院子里静悄悄地,唯有鸡在窝里梦呓般地“咕咕”地叫上一声两声,蟋蟀则在暗处拉长了声音地唱着。

  我猜,这回大概是猫从窗户边跑过,如此一想,即(yù)放下窗棂,谁想,就在此刻,突地一阵风袭来,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觉得脖子一下被什么勒住了,接着我被向下一拽,便大头朝下,从窗户上拖了出去,随即便摔在地下。

  母亲一看事不好,大叫一声:“吾儿,你怎么了!”

  我被摔得不知东南西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刚想站起,却觉得被人架起来,朝着门外跑去。

  上屋江氏母子也并没有睡着,听得声响,急忙奔出来,见到我即将被掳走,立即不顾一切地冲上前来。

  我还不知怎么回事,又觉得(shēn)体重重地摔落在地,一阵慌乱的脚步声迅速远去,只剩下我躺在院子中间。

  江逸一见,急忙跑过来,将我扶起,问我方才是怎么回事,我惊

  魂甫定,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这时,母亲穿上衣服跑出屋来,对江逸讲述了事(qíng)的经过。

  我们再看,街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大敞大开。

  江逸过去把门重新插上,转(shēn)在门房里寻摸了一下,搬来一块大石头,依在门上。

  江温氏见状,与江逸低语了几句。

  然后,江温氏走过来,对我们说出她的意思,她告诉我们,既然如此,就让我们母女俩再不要睡厢房了,一起搬到上屋去,他们娘儿俩睡东屋,我们母女俩睡西屋。

  事(qíng)既已如此,就没那么多的讲究,毕竟这样可以稳妥些。

  我与母亲当然同意,于是,江逸便让我们先去西屋,余下的一切由他来拾缀。

  不多时,江逸就把我们俩的铺盖搬到西屋。

  虽然换了一个新住处有些不习惯,但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这里明显要比厢房好多了,再加上实在有些疲乏,待他们娘儿俩走后,我们躺下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就听得他们母子俩似乎早就起来了,现正在升火做饭。

  我与母亲便赶紧起来,梳妆完毕,也想出去帮助干些什么,但却被江温氏推回来了。

  她让我们回屋歇息,并说,哪有没过门的媳妇干活的道理。

  我们无法,只得回屋,一转头,只见江逸正在深(qíng)地望着我,我只觉得脸上一(rè),正要进屋,他用嘴向我(shēn)边呶了一下,我见到,就在我旁边的锅台上,放着一块嫩黄色的粘糕,样子看起来很好吃的,我不解地看着他,江逸示意让我拿去,我想拿,不(jìn)又看了一下他母亲,江温氏恰巧出去倒水,我会意,迅速拿起粘糕,匆匆进屋。

  母亲见此,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告诉她,是江逸留给我的,怕是担心我饿,母亲笑了,没说什么。

  不多时,只听得大门被敲响,江逸出去开门,是他的哥哥姐姐们以及家属们来了。

  还没等进门,就听得一阵歌声飘了进来,我十分好奇,起(shēn)向外望,原来是江逸的大哥,只见他怀里抱着一个琵琶,边走边唱:

  挽青丝,双环结;

  百合鬓边巧装点。

  白婚纱,如飘烟;

  红颜新妆比花艳。

  鞭炮响,彩带舞;

  大红喜字窗前贴。

  黑轿车,红玫瑰;

  接奴直到郎(shēn)边。

  醉婚宴,闹洞房;

  语笑焉然化难点。

  交杯酒,红烛焰;

  含羞带怯君共眠。

  听了他的歌儿,我不(jìn)羞红了脸,众人见了,纷纷高声大笑。

  大哥更得意了,进屋找了个地方,重整衣襟,清了清嗓子,又唱了起来

  (yù)作新娘喜(yù)狂,

  浓施淡抹巧梳妆。

  红衣一袭怜(jiāo)软,

  梨靥双涡惜嫩香。

  半喜半嗔呼不出,

  如痴如醉拥难将。

  天公酬得佳人意,

  嫁个多才好婿郎。

  听了他的歌,大家干起活来更有劲儿,江温氏却不甚满意,问他:“你今天来此莫非就是唱歌?”

  大哥笑着说:“我只是先让大家精神一些,我娘你看,谁听了我的歌儿不是精气神儿十足?”

  嫂说:“娘,你就让他唱吧,为此,他在家里准备了好几天,如若不让他唱个够,今天晚上怕是觉都睡不好。”

  江温氏笑笑,再没说什么。

  大哥得理了,对大家说:“今天只是演习一下,明天方为正式演唱。”

  说完,继续唱下去:

  玉环玉胭脂,

  两眼宵金透,

  行人停步。

  仙女谁家,

  怎生如此,

  月飘渺、楼台束缚。

  (chūn)茶醉意,

  酒杯酒、曲弹无数。

  偏偏误。

  艳过是差错?

  贵人帮助。

  牵手一回,

  终(shēn)无怨,

  年复往、花开花露。

  切把断肠歌去,

  无法形容,

  两难(qíng)为父。

  唱完后,大哥又向江逸讨了一碗酒,接着唱:

  桃花好,朱颜巧,

  凤袍霞帔鸳鸯袄。

  (chūn)当正,柳枝新,

  城外艳阳,窗头群鸟,

  妙、妙、妙。

  东风送,香云迎,

  银钗金钿珍珠屏。

  斟清酒,添红烛,

  风月芳菲,锦绣妍妆,

  俏、俏、俏。

  这一天,他们是在准备明天要用的食材,又是忙乎了一天。

  江逸的三姐今天专门陪着我,为我化妆,整理衣服,他们也不让母亲干活,只让她与三姐陪着新娘子就行了。

  到了晚上,大部分人都离去了,只剩下三姐和三姐夫。

  一直到很晚,大家才休息。

  这天晚上,是三姐和三姐夫住厢房。

  待都睡下后,我听得江温氏问江逸,大门关好了没有?

  江逸告诉他母亲,哥哥姐姐们走后,他就给关上了。

  江温氏看来还不不放心,我听得她自己又走出去,察看一番,回来后,又将上屋的门关好,然后回房睡去了。

  因为几天就没闲着,我听得不长时间,那边就传出一阵阵鼾声,是江逸,听起来,他睡得很香。

  我想到明天我们俩个就将结拜为夫妻,从今往后,我们就成为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以至永远之时,激动得总也合不上眼。

  大街上远远地传来了两声狗叫,随即又静默下来,外屋地时不时响起老鼠磨牙的声音。

  屋里静极了。

  我望着黑暗中天棚上用各种彩纸剪成的花,陷入甜蜜的憧憬之中。

  我母亲似乎也没睡着,她见到我也没睡,就问我在想什么,干嘛不睡?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一把抱住她,告诉她,我睡不着。

  母亲理解我的心(qíng),转(shēn)疼(ài)地把我搂在怀里,低声地说道:“孩子,每一个女人临出嫁之时,心(qíng)都是差不多的,做娘的我懂。”

  我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地就迷糊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听得外面有吵嚷的声音。

  我与母亲都被惊醒了,连忙起(shēn),我想去掀开窗户,却被母亲制止住了,她仔细地倾听了一下,当分辨出是在院子里时,过去把窗户向上掀开。

  我急忙趴在窗户向那边看,只见隐隐约约地好象有人在院子里相互撕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