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二婚前妻难驯 第五百三十四章 透漏心意

《二婚前妻难驯》第五百三十四章 透漏心意

作者:糖棒棒 字数:1750 书籍:二婚前妻难驯

  时间转眼过去三个月,经过不懈努力,白云山山神庙终于修建完成了。要知道,为了尽快建成山神庙并且加快山神信仰的传播,敖臻特意嘱咐青河村村正花费一定钱财聘请白云山周边城镇的泥瓦木工帮忙来修建山神庙,使用的人工就数以百计。

  要不是山神庙修建之初,敖臻就使用神力对白云山地形进行了微调,在白云山顶形成了一个方圆百米左右的平台,同时塑造了一个三百步的台阶,山神庙也不会这么快落成。

  其次神庙修建期间,还有一些城狐社鼠之类的想要捣乱,分一杯羹,结果都被敖臻让李应整治了一番,留下来做苦力。正是因此才能在三个月内建成山神庙。

  如今山神庙落成,敖臻随即带领李煜、李应及一众鬼卒开始查看起山神庙来。只见白云山山神庙就坐落在白云山山顶最左侧,占地十亩,坐北朝南,如一个庞然大物趴在白云山顶,俯视山下一众生灵,一股庄严肃穆感油然而生。

  山神庙是一处三进的院落组成,建筑相当大气。神庙正门上悬挂着白云山山神庙的巍峨牌匾,左右门柱上分别悬挂者“举念有神知善恶”“照人如镜朗吉凶”。

  很快敖臻的目光落在了大门的牌匾上,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字字严谨,一丝不苟,里面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衬托的山神庙越发的庄严肃穆。

  敖臻对书法虽然一无所知,但是却也知道,题字之人的书法造诣不浅,不由心中大悦,询问左右题字者谁?

  左右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巡察使李煜上前说到,题字之人名为庞士元,是白云镇乡绅庞家的旁系,从小就天资聪慧,在读书上很有天赋,是清水县远近闻名的天才。

  庞士元十六岁县试考中秀才,十八岁府试考中举人,不过二十二岁就在殿试中被点为二甲同进士出身,之后进入督察院任职,三十岁时就已官至督察院吏科给事中,正七品官职。

  可惜为人太过刚正不阿,前段时间得罪了上司,不得不提前致仕,返回老家白云镇。青河村村正李英听说后,就带上厚礼,前往拜访,恳请庞士元帮忙给白云山山神庙牌匾题词。

  白云镇距离白云山不过五六里远,加之白云观白云道人此前几十年的辛苦耕耘,白云山山神在整个白云镇周边还是拥有不菲名声的,因此庞士元听到李英的请求也没有推迟,整个山神庙的三副匾幅均是庞士元所提。

  听到这里,敖臻不由的对庞士元这个人产生很大的兴趣,首先是其和三国名士庞统庞士元同名,且同样天资聪慧,这就很有缘分。

  最重要的是庞士元曾经在京城任职,虽然只是七品官员,但京城居天下之中,乃是天下气运所钟之所,人杰地灵,优秀人才如过江之鲫,消息之灵通可谓天下之最。

  庞士元身为京官,对天下的了解自然是远远超过青河村前祖灵李应的,这对敖臻进一步了解世界至关重要的。

  大门进入则是山神庙的外院,外院内种植了些常见的绿植花草,虽不是什么名种,但都长势良好,绿植绿意盎然,花卉争奇斗艳,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外院两侧各有三间耳房,是供庙内神职人员休息之所,兼职奉送香火供信众取用。外院过去就是二门,二门门上悬挂“祥光普照牌匾”,左侧门柱刻“坐镇青山喜锦绣”,右侧门柱刻“忝居宝座等祥和”。

  从二门进入则是正院,院内有青石桌椅三十六套,分布在整个院内,是供香客休息之用。正院两侧各有十八间厢房,是供香火夜晚留宿所用。

  院内正北方则是山神神堂,堂前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上书“一杆令旗遮日月,七星宝剑震乾坤”,横批“神威无边”。

  进入大堂,最里面有一方青石神台,高三尺象征“举头三尺有神明”;长一丈二尺九寸六分,象征“一元之数,万象更新”;宽三尺六寸五分,象征“周天之数,镇压乾坤”。

  神台上的神像通体青石雕刻,身高一丈,面容慈祥,披发赤足,左手持令旗,右手握宝剑,一股神威油然而生。这是敖臻特意要求工匠模仿真武神像的样式雕刻的。

  想当初,敖臻在看一篇文章时说武当山的真武神像是按明成祖朱棣的样子塑造的,有“真武神,永乐像”之说,可谓是羡慕嫉妒恨,如今自己成就神位,雕刻神像时就模仿真武打扮,要求匠人按此雕刻。

  神像左右各有一位七尺左右的青石神像,分别做文武打扮。左侧文士着秀才服,左手持香火薄,右手持笔做记录状,正是白云山神麾下左巡查使李煜神像,负责记录香火对山神香火供养之事;右侧武将着鱼鳞甲,左手持虎符,右手握钢枪,做战斗状,正是右巡查使李应的神像,负责执掌训练鬼卒,执掌白云山斗战守护之职。

  神台下有三十六位青石鬼卒像分列左右,威武雄壮,一副精锐模样,衬托的山神神像更加神威逼人。原来在敖臻闭关炼化白云山本源时,李应也没有闲着,一直带领麾下鬼卒巡视白云山周边,三个月下来抓捕的阴魂厉鬼数以百计。

  目前生活在敖臻神灵法域内的阴魂有二百多,敖臻又从中挑选精壮四十赦封为鬼卒。同时李应也因功被封为白云山右巡查使。

  神像前有一个三足青铜鼎,是供香客上香之用。后院有厢房十六间,是供庙祝及其他贵客上香休息之用。

  神庙大体格局是模仿敖臻前世的三进四合院而建,和其他传统神灵神庙布局并不一样,主要是敖臻也不清楚华夏传统神庙是如何布局的,前世作为废宅的他没去过名山大川的庙宇旅游,因此对比并不了解。

  之所以建成四合院形式,还是对前世房价的一种无力反讽,前世的他工作了好几年,最后也只能靠父母的半生积蓄才在工作的城市首付了一套小户型,即是如此也被房贷压的喘不过气来。

  没有其他本事的他,无奈之下只能投入网络写手行列,希望能多赚点钱改善下生活条件,结果深夜码字时猝死,方才穿越到了这个世界。

  所以建立山神庙时,敖臻那是想着能建多大建多大,山神庙的建立几乎将白云道人留下的金银给花完了,那可是接近三千两白银左右。

  要知道这个异界,一两银子可供一个六口之家在白云镇生活一个月,可以购买两石粮食,大概相当于现代300斤左右,且上好的良田也不过二十两一亩而已。可想而知,花费之巨。不过敖臻带着下属参观了整个山神庙后十分满意。

  敖臻将自身的一点神魂融入神像内,为神像开光。同时花费一百滴神力在山神庙附属的异度空间中开辟一片山神法域,用人掩人耳目。法域开辟后,敖臻带领众麾下入住其中。同时对李煜吩咐道:“联系好李村正,三天后举办神庙落成大祭”。

  转眼三天过去,此时,山神庙的广场上聚满了白云山周边村镇的居民,数以千计。山神庙的落成对白云山周边村民而言是了不得的大事,前来凑热闹的村民不在少数,毕竟看热闹不仅仅是华夏人民的天性,而是放之万界人族共有之天性。

  敖臻看着山神庙前汇聚的几千百姓,不禁垂涎欲滴。若是能得道这些人的香火信仰,炼化白云山本源的速度将增加十倍不止,最多不过五年就能完全炼化白云山本源,这对敖臻而言,是个巨大的诱惑。

  敖臻想了想,决定等到庙宇开光时,花费神力给信徒一个祝福,以便将来者都转化为自己的信徒。

  突然人群一阵沸腾,原来是李英领头,身后几个村民带着三牲祭品往山神庙大堂走去,庙前的人流开始陆续往山神庙内而去。只见李英肃然长唱道:“上祭品!”

  几个年轻后生赶紧将祭品一一摆上,李应再唱:“一祭山神”,众人顿时恭敬拜下,三拜过后,又听见村正苍劲的声音“再祭山神!”众人又是三拜。“三祭山神!”众人再拜。

  随后拿出一篇祭词,曰:“天地之界,八方万里,心怀虔诚,凡夫禀唱,千秋祭祀,万代景仰。一祭山神,愿风调雨顺,凤舞龙翔,二祭山神,源远流长,泽被四方;三祭山神,福运并行,图盛图强,敬畏而来,感恩而聚,伏维尚飨。”

  随着大祭完成,大量香火之力被神赦吸收,敖臻感觉到自己与白云山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几分。

  原来敖臻的神赦是识海内神奇贝叶强行凝聚出来的,虽然拥有白云山山神的权柄,但没有得到此方天地的认可,与天地存在隔阂,这也是为什么敖臻炼化白云山本源那么缓慢的原因。如今因为众生祭祀,得到了人道认可,天人相感,自然也得到了天道认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