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医娘亲:拐个相公养萌宝 第二百八十一章 非我族类

《神医娘亲:拐个相公养萌宝》第二百八十一章 非我族类

作者:欢落 字数:2684 书籍:神医娘亲:拐个相公养萌宝

  苏九冬听完久久没说话,最后还是在温以恒拿手指戳她左脸的动作下,才终于感慨的开口道:“原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所说是真的。”

  “隐次归想压榨我大胤朝子民,而身上流有我大胤朝人血液的公乘健作为商人却与百姓合作,以求互惠互利,可见他心里终究还是偏向我们的。”

  温以恒的注意力顿时转到了苏九冬的话上,当即歪靠在罗汉榻的边缘扶手上,对苏九冬侧目道:“嗯?原来你还读了《左氏春秋》?”

  在西受降城的多日停留,温以恒与苏九冬二人默契的养成了,饭后依偎在这四四方方的罗汉榻上,一边消食一边闲谈叙话的习惯。

  “什么《左氏春秋》?你是说四书五经里的《春秋》吗?”苏九冬一时没反应过来“左氏”二字,只注意到“春秋”了。

  温以恒摇摇头,说得更加明晰:“非也。四书五经里的《春秋》由孔子编著,我所说的《左氏春秋》,自然是春秋左丘明所著的《左传》。”

  “《左伷成公四年》里,有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而你刚才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就是原文的衍生句了。”

  苏九冬恍然大悟,喏喏道:“原来你是说《左传》啊…”

  “对,我说的是《左传》,也是惊讶于你居然会去读《左传》。”

  温以恒感慨道:“女子常念的那类书籍不见你看,你反而更喜欢研读《史记》、《三国志》、《左传》、《战国策》一类的书籍…简直与男儿无异。”

  古人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即便是家中富裕开明的父母,同意让女孩子学习《三字经》、《百家姓》、《诗经》、《女二十四孝》等,但是往后接触的更多是三从四德理论一类的书。

  温以恒原本以为苏九冬最多就在翻阅医书古籍的间隙,偶尔看看四书五经。今日听她随口冒出的话便引自《左传》,因此温以恒是在为苏九冬的博览群书而惊讶。

  不过也正由于苏九冬肯读书钻研书,得了书中卷气的熏陶,才气与情操都得到了陶冶,才得以形成了如今的聪慧机敏,能几次三番为温以恒出谋划策、解救温以恒于危难之间。

  在温以恒眼里,苏九冬恍若一个装满了秘密的宝箱,可以源源不断从中吐出一个又一个让他惊讶不已的宝物。

  苏九冬不以为意的挥挥手,轻松随和的回答道:“我也不过是在闲暇时间去翻来看而已,反正那些书籍摆在你的书架上也是落灰的命,还不如拿来为我所用,才不至于令好书蒙尘。”

  “况且,不读《左传》,不仅仅难懂《春秋》,亦不会理解《论语》、《诗经》等等,所以就成为了我欲研读的书目之一。”

  说完,苏九冬还冲温以恒吐了吐舌头。

  温以恒笑逐颜开,将苏九冬搂得更紧:“说了这么多,那你现在有没有将《左传》读完?”

  苏九冬微微眯眼,语气十分虚:“目前还没有。一开始我纯粹是硬着头皮读下去,《左传》里人物名字太多,还是编年体的史书,再加上先秦史学的文献比较晦涩难懂,所以看得慢。”

  “记得我每看到一个人物就有名有字有号,尤其是里面写的‘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仅仅看着都觉得思绪混乱头疼。”

  温以恒轻轻为苏九冬揉捏肩颈,柔声道:“如果你觉得《左传》晦涩难懂,那等回京城后,我把之前幼时为《左传》作的注译拿给你看看吧。”

  “我作的注释以基本时间故事线及逻辑为时间轴,虽然现在看来觉得文笔稚嫩,解释比较浅显,但至少容易读通。等读完《左传》,往后你再读太史公所著的《隋纪》就轻松多了。”

  苏九冬差点惊叫出声:“你幼年时就能为《左传》作注释了?”

  温以恒点点头,滴溜溜的眼珠微微往左上瞟,陷入回忆的状态,双目中星光点点:

  “是的,记得应该是六、七岁那年写的吧。当时由于这篇注释,国学馆的大儒先生亲自登门,劝阿爹尽早将我送去国子监念书。入学时旁人都是十岁以上的年纪,就我一个小小子。”

  苏九冬不由得再次咋舌,旁人的六、七岁正是人憎狗嫌的年纪,而小小的温以恒却早早静下心来通读《左传》,还作出了自己的注释,这不是神童还能是什么…

  苏九冬不由得想起远在京城里的苏庭安。记得苏九冬与温以恒随军北征之前,苏庭安的学习进度还停留在《诗经》的阶段,这与他的父亲温以恒比起来就显得落后许多了。江苏文学网

  也不知道这小半年的时间里,苏庭安的学习有没有进展。毕竟有温以恒这个“神童”珠玉在前,苏九冬怎么看怎么觉得苏庭安的学习能力依旧不够。

  难道,是苏庭安大部分遗传了她苏九冬的“笨拙”,所以如今才远不如他聪明的父亲温以恒?

  此时,远在京城国公府里与柱国公饭后散步的苏庭安,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喷嚏。

  苏庭安下意识的拿手背去擦拭鼻水,柱国公的动作比他更快,先他一步为他擦了干净。

  柱国公赶紧派丫鬟去取轻氅,爱惜的亲自为苏庭安与阿蓉披上:“如今已是秋季,今日后,安儿与阿蓉可不能再贪凉穿得如夏日的薄衫了,衣服记得多加起来。”

  言罢,柱国公左手牵着苏庭安,右手牵着阿蓉,慢慢向书房走去。

  回到西受降城行辕里的书房,温以恒见苏九冬又陷入了发呆的状态,伸手在苏九冬面前轻晃:“你在想什么呢?”

  温以恒刚才与苏九冬说了一通的古书,又为苏九冬“复习”了历史知识,苏九冬更加感慨自己所读的书远远不够:

  “啊!没什么…记得原来在中学时历史书上教过有关外族人的知识点,不过我几乎忘光了,就记得最出名的匈奴、鲜卑、柔然与突厥这几个游牧民族。”

  温以恒注意到苏九冬话中的所说陌生但却又不算陌生的词汇:“中学?历史书?原来柳婶娘有银子供你去过学堂吗?”

  苏九冬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当即讪笑着搪塞道:“当初我与阿娘日子过得苦,哪里有闲钱去学堂念书啊…你可能听错了,刚才我说的是,在看历史书中途学到的。”

  温以恒揽着苏九冬继续躺好,语气沉稳,隐隐带着点期待:

  “往后等回到京城了,我书房里的书籍随你翻阅,有看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我。我的水平虽不算学富五车的大儒,但是教你还是绰绰有余的。”

  苏九冬再次在心里吐槽:能在六、七岁就为《左传》作注释的神童,居然还谦虚的说自己不算学富五车,那她苏九冬的水平岂不就等同于现代小学生的水平了……

  温以恒与苏九冬一直躺到戌时末,二人洗漱过后苏九冬就要睡下。苏九冬的卧房就安排在温以恒卧房的旁边,所以苏九冬一抬目就见温以恒手里夹着一席薄被往书房的方向走。

  “这么晚了还去书房,今晚你不打算睡了?”苏九冬推开轩窗,对着温以恒离去的背影关切问道。

  温以恒走到窗前,双手撑着窗棂,声音低沉:“今夜还有隐次归的事情需要思虑,一时半会睡不着。你先睡吧,我今夜也没打算熬大夜,等考虑得差不多了也就睡了。”

  “你身上还有箭伤和百罗裙的余毒,本就应该好好作息养着…既然你现在不肯睡,那我就陪着你吧。”苏九冬转身抓过床上的两个布枕就出了房间,拽着温以恒的手一起前往书房。

  反正戌时末的时间,按照现代的钟点也不过是晚上九点左右。

  保持着现代人作息、甚至乐于熬夜的苏九冬根本毫无困意,正好也能陪着温以恒,说不定还能为他出谋划策一番。

  夜色下,沐浴在月光中的苏九冬一身轻薄白衣,恍若月宫里飞下的神妃仙子,翩然欲仙,恍若随时能乘风而去,美好艳丽得毫无真实感。

  温以恒看着眼前苏九冬高挑清瘦的背影,又低头看看她牵着自己右手的小手,努力压抑住想将她拥入怀中爱怜的冲动,心中突然生出一股恨不得时间就此停住的强烈情绪。

  温以恒本来也只打算在书房里一个人静静思考,现在有苏九冬的陪伴,二人便娴熟的往罗汉榻上一趟,枕着布枕、盖着薄被、望着大开窗外的月色,一起低语商谈。

  温以恒率先开口,语气稍稍严肃:“今夜隐次归召集戎狄富户集资,又要联名写信递去京城给云慕林,情况有好有坏。”

  苏九冬见温以恒的说话时的神情不由自主的严肃,不由得绽开笑容。

  如此静谧的夜晚。如此美好的月色,他们二人不仅没有把酒当歌,反而在书房里商谈如何对付隐次归及云慕林的正事,实在有煞风景、浪费大好时光。

  “嗯?你怎么了?”温以恒不知苏九冬为何突然大笑,只盯着她灿若玫瑰的笑颜,露出一副疑惑的神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