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继妻 第六十六章 辞官

《继妻》第六十六章 辞官

作者:狐天八月/希昀 字数:1769 书籍:继妻

  她同方朔彰讲得很明白,与他不想再产生纠葛,是因为他们已和离,已是陌路人。

  方朔彰却始终认为,是因为有九皇子的存在,她才不愿意对他假以辞色。

  常润之轻声道:“母亲,润之对此实在困扰……”

  小韩氏点头:“我明白,不管怎么看,那方朔彰也并非良配。你既出了方家那火坑,我自不会再让你跳进去。”

  小韩氏叹了声,道:“前几日方才和老太太商量过,老太太越看九皇子越是顺眼。加上沐之回来也曾说,你与九皇子相处融洽,九皇子对你也别有情愫……若是能将你二人的事情定下来,倒也了却了我一桩心事。”

  常润之低首:“劳母亲为润之的事多烦多思了。”

  “也是你懂事。”小韩氏拍拍常润之的手:“你虽不是我生的,但也是我瞧着长大的。这般人品相貌,我也舍不得便宜了那些不知好歹之人。那方朔彰,也是我没有尽力劝你父亲。只希望你不要怨恨我才好。”

  常润之忙道:“母亲说哪儿话,润之从来没有怨恨之心。”

  小韩氏见她的确不似作伪,心里更是欢喜。

  母女俩游着园子,常润之也适时地提出想要从太子府辞官的事。

  “太子府后院的事我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在一旁看着,也觉得胆战心惊的,生怕哪一天被人拿了作伐子……如今在太子府待了也有小半年了,若是辞官,不知道合不合规矩?”

  小韩氏沉吟后道:“辞官倒是没有什么规不规矩的说法,不过想辞官,总要找个理由。如今显然不是什么恰当的时机。”

  小韩氏微微皱了眉头:“才出了太子被圣上训斥禁足的事,这个时候你若是辞官,恐怕还会被人说是想要避祸,未免有些不近人情,对侯府的名声也不好。”

  常润之点点头,她也是考虑到了这点,所以也在这儿为难。

  太子虽然禁足,但元武帝只说他“好大喜功”,让他在太子府反省,并没有旁的处罚。太子经过一个禁足后,总会复起。

  所以这段时间,其实也是太子暗中观察投靠他的人对他是否忠心的恰好时机。

  常润之倒是不怕她提出辞官,太子对她会有什么意见,说到底她不过是个女人,对太子的宏图大业没有任何影响。

  就怕太子因此而盯上安远侯府,对安远侯府有所不满。

  “这件事先不慌,等问过老太太,听听老太太的意思再说。”

  小韩氏看向常润之:“左右你在府里也要待上一段日子了。太子妃不是说等太子禁足解了再让你回去吗?咱们慢慢想法子。”

  常润之点头应下。

  回到侯府,就是回了自己的家。

  侯府虽然也是高门大户,却不像太子府那样,整日弥漫在心机之中,几乎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小韩氏管理侯府得心应手,大嫂胎早就稳了,又接过了小韩氏拨给她的一些内务管了起来。

  没事的时候,小韩氏就招呼上岳氏、钱氏和赵青瑶打马吊。

  有时候赵青瑶会让给常润之打,岳氏也会让常润之上桌,她则在一边看着。

  常润之对打马吊倒不是特别钟爱,所以更多的时间则是在一边观战。

  赵青瑶作为儿媳妇,自然不好赢三位长辈的钱。她是个懂事儿的,也和常润之之前一般,保持着赢一把输三把的频率,猜测着三位长辈想要什么牌,便将手里的牌打出去。

  从某些方面来说,赵青瑶和常润之倒也是同一类人。

  赵青瑶日子过得舒爽,有时候闲了,也会和常润之这个小姑子聊聊天。

  这日常润之受邀去了赵青瑶院儿里,和她一起做针线。

  赵青瑶虽然出身国公府,但一手针线活做得倒也有模有样。缝制给未出生的孩子穿的小衣裳时,整个人恬淡安静,看上去真的好美。

  常润之托腮坐在一边,静静看着赵青瑶手上的动作。

  “大嫂手真巧。”常润之夸她道:“等小侄儿出生,有大嫂在,可不会缺漂亮衣裳穿。”

  赵青瑶便笑道:“我也就是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做做。给孩子做衣裳,总是高兴的。”

  常润之颔首,问她道:“大嫂未出阁的时候,是不是也常做针线?”

  “也就是在定过亲后,被我母亲唠叨着练的。”赵青瑶笑道:“我母亲说,虽然都是高门大户,也不缺做衣裳的人伺候,可到底做人媳妇儿,总要亲手做个小衣,纳个鞋底儿什么的孝顺婆婆。再者,给自己夫君和孩子做衣裳,和让人做了给他们,意义总是不一样的。”

  “亲家母说得真有道理。”常润之打趣道:“得她老人家教导,难怪大嫂和大哥关系这般好。”

  赵青瑶的脸一下子红了,嗔怪地瞪了常润之一眼,笑骂她道:“油嘴滑舌。”

  常润之也不恼,继续和赵青瑶聊天。

  说着说着,赵青瑶便说起了自己未出阁的时候。

  “……都是公侯之家,以前润之你性格腼腆,也不和咱们这些姐妹们混着玩儿,你倒是不知道,咱们这些个小姐妹,其实那会儿常聚在一起玩的。”

  赵青瑶叹道:“如今,李姐姐进了宫做女官,沁之竟和李姐姐家的兄长有了缘分,其他的好姐妹也是嫁人的嫁人……只有莫姐姐,那么玲珑心肝儿的一个人,没想到却是病逝了。”

  常润之托腮的手一顿。

  赵青瑶口中的李姐姐,应当是出身镇国公府,在勤政殿为女官的李女官了。

  李女官家的兄长,便是她隔房的庶兄李承学。常沁之嫁给李承学,也的确是一桩缘分。

  至于她说的莫姐姐……

  “大嫂说的莫姐姐,可是九皇子妃?”

  赵青瑶颔首道:“是啊,可不就是九皇子妃吗。”

  赵青瑶叹道:“原本我们以为,她的命是最好的。虽然九皇子并无什么建树,但到底是皇子之尊,今后封王也是理所应当的事,莫姐姐以后就是王妃了。可没想到,她命不好,竟然……哎。”

  赵青瑶摇了摇头,看起来的确是为九皇子妃惋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