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抽个美女打江山 第九百五十四章 转变

《抽个美女打江山》第九百五十四章 转变

作者:浪漫忧伤 字数:3561 书籍:抽个美女打江山

  事实上真要说弱,火凤并不见得就真有多弱,在彻底掌控冀州之后,火凤的兵力剧增,或许的确大多战力低下,但如今人数哪怕有所死伤也已经是将近二十万。

  这也是各种起义军的最大特点了,别的不多,就是兵力多,哪怕有些纯粹就是凑数的,但人数的确是实打实的摆在那。

  而且莫要忘了,原本冀州的军队可没少打仗来着,和大梁朝廷打,和幽王打,多多少少也打过数次硬仗,战力说不得高却也绝不会太低。

  也正是如此,阿史那忽沁才会对火凤的防线头疼,面对黄河,骑兵的优势发挥不出来,防线上又密密麻麻,没法打。

  真要论起来,周少瑜才是最好打的那个,只因为兵力最少,且没有天险。反观大梁朝廷,不但兵力众多,实在不行退却一些,照样有黄河可守。

  然而正是这一点,才是值得利用的地方。

  朝廷大军当然不是全部驻扎在一块,接壤距离较长,自然需要分散,无非便是某些个比较重要的地方重点布防。

  但无论如何,虽没有依靠黄河天险来守,但即便打不赢,随时可后撤过河以为屏障。对于大梁一方绝对是有利的。

  而阿史那忽沁绝对会对此不满,自己打,人家过河,嘛事没有,可若是放在不管,待日后他攻打他人的时候,天知道大梁军队会不会冲杀而出。

  换言之,若求稳妥,就是将大梁朝廷一方的军队尽数赶至黄河对岸,这玩意是相对的,只要退守过河,再想过来,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了。

  而解决此问题的难点就在于,大梁依城寨而守,且兵力众多,委实不是那么好招惹,除非……兵力忽然少了!

  然后兵力还真就少了!

  大梁一方多以防备突厥为主,对于豫州的火凤,防备却很寻常,无论怎么看,火凤都不会去招惹大梁,嫌敌人还不够多么?

  奈何人家就是来攻了!

  时为六月,火凤先回洛阳,而后另外集结数万军队直入徽州,此举太过突然,后者防卫基本毫无防备,致使火凤半月之内连下数城,风头一时无两。

  缴获众多,极大缓解了火凤内部人口压力。

  消息传入金陵,众朝臣无不震惊。没道理啊,好端端的,火凤怎么会突然打过来了,这不应该啊,就算萧姽婳如今并未在豫州,但好歹还有个突厥虎视眈眈,这时候怎么敢冒然增添敌人?

  没错,一个朝廷一个反贼,的确天生就是对头,可这么久了,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早已有了默契才对不是。

  便是高玉瑶也大为恼火,她向来喜欢全盘布局掌控全部,这种忽然事情往预料之外的方向发展,怎么可能舒服的起来。

  偏生又忽然传出消息,说南边魏国余孽似有再起之意,不管真假,总要做出防备,只是如此一来,一部分地方的军队便不好调动,考虑到军情紧急,只能从距离最近的徐州调军,至于空下来的徐州防备,则由青州递补。

  只是这调令一来一去,总归需要时间,大军调动更不会多么迅速,待朝廷大军终于赶来,火凤已经祸害了半多的徽州,且有心之下,还半路埋伏了一回,两方第一次交手,大梁大败。

  不过火凤胜的也并不轻松,若不是埋伏成功,两军直接交战必败无疑,毕竟战力摆在这。饶是如此,死伤人数也不算少。

  好在总归是赢了,又可以继续祸害,火凤目光一凝,忽的望向东方……

  金陵,清晨。

  城门方开不久,近郊的百姓远行的商人,纷纷集于城外准备进城,忽见远方快马,一小卒骑于马上手举一块牌子高呼:“八百里紧急军情,速速让开!”

  众人纷纷退却,心中猜疑,不止有何大事发生。

  不多时,正在进行的朝议忽然被打断。

  “陛下,太后,乱军已破合肥,兵围肥东!”

  “什么!怎么会如此之快!?”

  肥东在金陵正东,距离不过三百里,这个距离,哪怕是正常行军,也不过只需几天时间,就可抵达金陵城下,如何叫人不惊!

  这也是得亏火凤一方并无船只,不然直接乘船顺流直下,速度会更快。

  莫要忘了火凤是怎么起家的,其麾下军士,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俨然成了规模。

  如此情况紧急,谁都不敢疏忽大意,在紧急下令从北地调兵的同时,金陵进入戒严防备状态。高玉瑶不顾众朝臣反对,拒绝死守,直接带着小皇帝领军出征。

  京师被围,大梁开国三百余年,从未有过如此荒唐事,高玉瑶绝不允许此等事情在她手里发生。不说别的,京师被围,最受影响的绝对是她这个把持朝政的太后,届时必然声望大跌,那些暗中反对之人,不搞点事情那才叫奇怪。

  火凤此举太过突然,别说高玉瑶他们吃惊,便是周少瑜都惊讶万分。

  “她这是准备干嘛?”周少瑜都有点懵了,不用这么给力吧,别到时候还真拿下金陵了。

  “许是不甘吧。”武媚娘猜测道,眼下正巧来前线看看,待过上几日才会离开。

  “唔,怎么说?”既然有人回答,周少瑜也懒得多想。

  “做人一世,总得留下些什么?”武媚娘这般说。而后有点小幽怨的道:“再怎么也是一届女帝。”

  周少瑜有点懂了。

  当日密谈,火凤虽心有不甘,但最终点头答应,并接着详议了不少事情。但具体如何实施,还需火凤看具体情况实施,只是谁都没想到,这妹子居然兵锋直指金陵!

  真打下来是不可能的,大梁没那么弱,只是火凤抓住空档瞬间攻入徽州,并进军神速攻城略地,待打败大梁第一波军队之后,便直接不管不顾朝着金陵全力开拔,委实叫人措手不及,出乎所有人预料。

  不过京师重地,高玉瑶又数次扩军,防备力量充足,怎么也不会陷落,之所以主动出征,无非是不想真来个京师被围的戏码。

  目前看来,火凤虽然答应了李秀宁的最终提议,可几年女帝下来,哪能没点想法,剑指金陵,即便攻不破,也能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可若是万一攻破了呢?那戏码肯定又不一样了。

  不管如何,周少瑜意见到是不大,反正最终的目的已经达到,大梁朝廷事态紧急,从北方防线上再次抽调走兵力,这让阿史那忽沁蠢蠢欲动,待消息确定,二话不说领军南下攻打青州,不为其他,至少也要将大梁军队赶到黄河对岸去。

  就在阿史那忽沁与大梁防线对上的时候,高玉瑶与火凤,也终于在一处名为含山的地方对上。

  含山并非是山,而是一座小城,位处两州交界之地。此时已经处在火凤的掌控之下,并以此为中心,大军摆阵驻防,毕竟这么个小城装不下那么多人。

  而三十里外,高玉瑶带领十万大梁军队驻扎,不仅如此,他处军队也在赶往此处的路上,是以莫看此刻似乎火凤占优,但其实不然。再怎么滚雪球,火凤麾下军队大多也是凑数的存在,战力更加的低下。所以压根拖不起,越拖局势只会愈发严峻。唯一的优势便是士气旺盛,大梁京师就在眼前,只要成功一路打下去,那便是改朝换日从龙之功!

  在简单的试探进攻之后,火凤于第一日便直接发动总攻,意图在高玉瑶一方刚刚驻扎最是乏倦之时以逸待劳一举攻破。

  此举突然,不得不说一开始的确起到了奇效,高玉瑶不是没有防备,只是一连赶路,麾下将士难免乏力,战局一起,愣是有点被压着打的意思。

  这一战一打就是接连三天,每时每刻都有死去,含山地界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死尸、残肢断臂放眼望去不止多少。

  只可惜火凤的‘雪球’大军能坚持三天已然是超常发挥,越往后打越是乏力,局势已然逆转,杀红眼的火凤甚至直接率亲军悍然攻入,目标明确直指高玉瑶中军所在。

  眼看火凤突破一层又一层防线,高玉瑶说不畏惧是不可能的。

  当初高玉瑶的确亲征赣州不假,但其亲身经历的战事并不算多,且再怎么死伤,也不会有这个规模,只要获胜,一扭身,背后死了多少人无非就是个数字,并无直观感受。

  可现在不一样,遍地尸首,想不看见都难,哪哪都在死人,刀光剑影鲜血四溢,这般的场景给人的冲击力实在太大,这让常年居于深宫的高玉瑶极为不适。

  能够坚持下来,无非力撑而已,她不能退,绝对不能退,一旦退却,失去重心的大梁军队势必崩溃,虽说死守金陵未必不可,但那时候,高玉瑶的声望只会跌倒低谷,绝对有的是人趁机闹事,就为了将她赶下台,然后提拔辅佐重臣‘扶持’小皇帝。

  那怎么行,无论如何,高玉瑶都不愿受人宰割。更莫说,此刻虽然火凤冲的凶狠,但整体上,优势已经归于己方!

  “传旨,留下五百人,其余亲卫军尽皆上前御敌!”高玉瑶咬咬牙,下令道。

  如果真被突破所有防线,单留亲卫军又有何用?无非是最后一道屏障而已,还不如此刻派出,趁着尚有其他防线支撑,合力剿之。

  与此同时,火凤也举刃高呼:“大梁狗皇帝与太后就在眼前,众将士速与朕立不世之功!改朝换日就在今朝!”

  火凤的猛然发力,然其余战场的将士士气大增,奋力朝着大梁中军方向杀去。但大梁军队也不会坐以待毙,一个个也都发了狠,若是皇帝与太后有失,他们哪里还会有活路?

  原本几近力竭的两军仿若打了鸡血,战事再次激烈起来……

  残阳,夕阳如血,洒向大地。

  高大壮硕的战马踏过,身后是数不清的尸体正在焚烧,阿史那忽沁翻身下马,嘴角邪笑,前方便是一处渡口,如今已经被突厥所占,且留下不少来不及销毁的船只。

  本只是想将大梁军队赶至对岸,只是在获胜之后,大梁防线空虚,此种良机,若是放过未免太过可惜,不求一定得占多少地方,至少能够安逸的劫掠一番。

  如今大梁大多兵力都在朝金陵方向集结,四周根本不会有多少军队,即便有,也不会轻易过来对抗。

  过河的军队并不算多,但足以在尚且空虚的青州境内掀起一阵风暴。

  西域,萧姽婳利刃归鞘,接过西域某国国王的降服国书,而后翻身上马,进入此国国都,城内百姓纷纷跪伏于道路两侧,不敢仰视。

  南越之地,周三山甩掉长刀上的血迹,新拿下的城池不小,且有着一处规模不小的码头以及众多的船只和造船工匠,完全可以将带来的原有班底转移过来,作为新的根据地。

  徽州边界,火凤捂着肩上的伤口,深沉的回望一眼,心道‘我还会再回来的,哪怕那时候不再是自己主导’!

  金陵,高玉瑶高坐于殿前,面前的广场上,文武百官尽皆拜服,高呼千岁,没人发问为何他们的小皇帝不曾出来。一战打溃火凤乱军,火凤受伤败逃,留下部分军队收复徽州,高玉瑶领军返回。

  明明不过数日,这一去一返之后,却是天壤之别,高玉瑶威望更甚,再无任何一人敢申言反对,至少明面上届时如此。

  而经此一战,高玉瑶似有明悟,想明白更多的事情。

  此时突厥攻入青州的消息已经传来,高玉瑶却毫不慌乱。

  既然玩平衡消耗的策略已经失效,那也没关系。虽然离自己预想的时间有所提前,但她的手中,握着的仍旧是最好的牌面。

  是日,五万先锋军已经开拔出发,高玉瑶领十五万军队亲征北伐征讨突厥,加之前线本属于青州防线却中途被调走的军队以及那些战败后重新归拢的军队。

  共计三十五万,称五十万,浩浩荡荡全部向青州进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