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牧兵 第三十七章 公子子兰

《牧兵》第三十七章 公子子兰

作者:公子页 字数:2153 书籍:牧兵

  佳人相邀,张仪怎能不答应。

  张仪随着俪姬来到一处雅间,房间里面赫然坐着一位十五岁左右的年轻公子。

  年轻公子气度不凡,衣着华丽,面色如玉,一看就是贵族公子。

  一见张仪,年轻公子站起身来迎接,笑容十分灿烂。俪姬微微一笑,便退了出去。

  “子兰见过秦相。”年轻公子拱手作揖,态度尊敬。

  张仪心中窃喜,他今日来此秋兰居本想看看能否遇上昔年略有些交情的上官大夫,以此多了解些屈原,也好有个对策,却不料在此地碰上楚公子子兰。

  公子子兰是楚王芈槐的三王子,自幼便锦衣玉食,逍遥快活,生活极尽风靡,放荡不羁,活脱脱一个纨绔之弟。

  便是这么一位纨绔之弟,却深得楚王的宠爱。一者,楚王芈槐年少时候也是个纨绔,子兰与其如出一辙,颇有其风采;二者,子兰母亲早死他被过继给王妃郑袖,子以母为贵。

  只是这子兰很奇怪,其他的公子都是想着建功立业或是争夺王储之位,而他却一心惦念着吃喝玩乐。

  这偌大的郢都,若论文采自然首推屈原。若是风流放荡嘛,舍子兰其谁。

  如果能与子兰结交,在楚国行事极为便利。只是他心里好奇,为何子兰会找上他。

  张仪脸上露出欣喜不已的表情,亲切的拉着子兰的手,一直哈哈大笑。

  张仪与子兰对面而坐后,张仪忍不住叹气:“素闻子兰公子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张仪幸甚。初入郢都便想去府上拜会,又恐唐突冒犯公子,心里一直踌躇。”

  闻言,子兰很高兴。张仪的一席话,让他感觉十分受用。张仪乃是秦国相国,一代名士,地位尊崇,虽然他的这些话不过是走走场面,但确实让他感觉良好。

  子兰端起酒爵与张仪一同饮下后,说:“秦相太客气了,子兰实在是不敢当。只要秦相有意,随时可去我府上做客。”

  “如此,日后便多多叨扰公子了。”张仪向子兰致谢后,话题一转:“不知今日公子在此邀张仪前来,有何见教呀。”

  “秦相乃是天下名士,区区子兰一介纨绔而已,怎敢当‘见教’二字。”

  “公子实在谦虚,公子一表人才、人中龙凤,他日成就不可限量。”

  “哈哈哈哈,秦相说笑了,哈哈哈哈......来来来......再饮一爵。”

  酒过三巡后,子兰仍旧是没有说出为何在此等他,张仪心里暗暗思量着,又有一人进入雅间。

  “上官大夫!”张仪惊呼,来者居然是楚国上官大夫靳尚,这还真是巧啊。

  张仪昔年曾在令尹昭阳府上做过门客,曾与靳尚有过一丝交情,进入郢都后早就想找他,却不料在此碰上。

  靳尚其人,很有能力,为人八面玲珑,在楚国朝堂如鱼得水,因其总能猜中楚王之心思,投其所好。

  张仪其实对靳尚颇为厌恶,只是靳尚这种人又不能得罪。因为他是典型的小人行径,睚眦必报。

  子兰非常高兴,今日他听闻张仪出门,便猜测他会来此。故而提前而至,然后还约了上官大夫靳尚。

  自从屈原担任左徒以来,子兰在楚王面前渐渐有些冷落。冷落些也就罢了,屈原竟然还在楚王面前指责他行径荒唐、不务正业,这让楚王非常生气。更因此,他曾被楚王罚闭门反省十日,那十日当真是度日如年啊。

  绝对不能让屈原得势,一旦让他执掌楚国朝政,到时候来个变革变法,他的日子还怎么过。哪一次变法不是针对王公贵族,子兰因此感受到危急了。

  只是,楚国上下对屈原十分爱戴,他一个公子又如何能成事呢。

  三天前,他听闻秦相张仪来到郢都,心里便有了打算。他知道靳尚与张仪打过交道,因此便约靳尚一起到此,借助张仪的力量,让屈原失势。

  靳尚落座后,与张仪一阵寒暄,然后觉得时机差不多,便对子兰使了下眼色。

  子兰会意,终于打开话题:“不知秦相可见过左徒屈原。”

  张仪心里暗喜,他见到靳尚的那一刻,心底便有个猜想,听到子兰提起屈原,知道自己所料不差,二人此行与屈原有关。

  张仪脸上露出愁苦之色,显得十分抑郁:“哎,张仪此次前来,主要与楚国缔结盟约,以示友好。左徒执掌邦交,我几次令人递上文书商议结盟之时,却始终不得见左徒一面。”

  子兰十分诧异,略微不忿:“秦相不远千里来郢都,屈原居然如此慢待视而不见,实在有失大国风度。若让其他诸侯知道,还会以为我楚人不懂礼仪呢。”

  张仪嘴角闪过一丝笑意,连连点头:“公子所言极是,秦国素来与楚国友好,张仪不知何故得罪屈原,烦请公子与上官大夫指点一二,如何才能得见屈原,与其交好。”

  靳尚笑而不语,只是喝酒,只听子兰言道:“秦相初来可能不知,屈原性情执拗,若是他认定的事情或是对某人有偏见,想要改变,极为困难。”

  张仪愁眉苦脸:“那该如何是好,如果因为张仪之故,引得秦楚不合,那张仪罪过大了。”

  张仪连连唉声叹气,装作困苦不已的样子。

  靳尚及时开口:“秦相不必忧虑,屈原之所以不待见秦相,全因为一个人。”

  张仪心里暗道:这靳尚果然老谋深算,心思深沉。不得体的话都让子兰说,自己一直默默不语。话快挑明了,才露出真实脸孔。

  “谁?”张仪急忙问。

  “鬼谷子高徒苏秦。”

  “原来是他,苏秦可在郢都?”

  “自然是在,且在秦相入郢都前一日到达。屈原曾亲自郊迎三十里,极为重视。”

  “难怪了!如此,楚国难道是欲与齐国结盟,结仇与秦国吗?”

  张仪早有猜测,必是苏秦入了郢都,要不然堂堂左徒,怎会如此失礼。

  张仪、苏秦俱是鬼谷子高徒,张仪为兄、苏秦为弟。苏秦发迹后,张仪曾经还去投靠过他,哪里知道苏秦反倒将其赶出,于是他辗转到了秦国,做了相国。

  苏秦的无情无义之举,张仪早已深刻于心,期望有一日报轻视之仇。

  苏秦早年曾游说过秦王,然而却不受采纳,回家后他苦读《阴符经》,头悬梁锥刺股日夜苦读,三年后终有所成。再度出山后,以合纵大策游说山东六国君王,大获成功。

  张仪入秦后以连横大策对抗合纵之策,纵横策士由此备受君王喜爱。

  张仪想着往事,有些怔怔出神,听靳尚之语,他立马收回心神。

  靳尚捻了捻颔下的胡须:“非也,非也。与齐结盟,与楚结盟,皆在我王之意,不在屈原。”

  “上官大夫高见,张仪拜谢。外使见国君,必须要先递国书。只是左徒不愿见张仪,因此国书一直未达楚王处,张仪也是无可奈呀。”

  上官大夫笑了笑,然后看着子兰,张仪也看着子兰,子兰晃悠悠饮下一樽酒后,露出莫测高深的笑容。

  子兰摸了摸下巴,道:“国书嘛,不一定非得左徒递交。只要是能在王上面前说上话的臣子,都可。”

  张仪大喜过望:“如此,便劳烦子兰公子了。”

  说着便拿出两块玉珏,一黄一白,分别送予子兰和靳尚,然后又说:“素闻楚国盛产美玉,楚人爱玉,这两块美玉还请两位鉴赏一二,若能入得法眼,还望收下把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