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明之界门劫 6. 启程

《文明之界门劫》6. 启程

作者:逍遥狂懒人 字数:1969 书籍:文明之界门劫

  “我会向你解释一切,但首先,或许,我应该叫你一声——兄弟。”

  老人平静的说道,黑暗中,无人察觉到他的嘴角,上扬起一个微小的弧度。

  ……

  几天以后,诸葛云坐上了飞往撒哈拉“新非洲天体研究学院”的穿梭飞机。

  几年后,他从一所著名学院毕业了,他现在的身份是学者——一名“物种语言学“的学者。

  如果他不是选择了“物种语言学”这门学科,作为研究方向,也许这门学科就此灭绝了也未可知。

  整个学院只有两个人,他和他的导师,在研究这门学科。

  超级现代文明的进程,使得这个时代的人们能够摆脱繁重的劳力,多数事情基本都交由智能电脑处理。

  能在太空中生存,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需求量最大的是制造业、人工智能系统、人机工程学,基础材料工程学……等等,这些研究方向,对人类进发宇宙的未来而言,才有更大的价值。

  “物种语言学”……似乎已经是上个世纪才有人研究的东西了。

  “新非洲天体研究中心“所研究的课题,通常大部分是由“上面”分拨的,少部分是某位教授带领研究小组提交的。

  这时位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远不如太空城中那般舒适。

  曾经在地球上实验过无数次的封闭生态环境工程,已经得到了突破。

  最初,人们是想打造一个完整闭合的,适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

  科学家们在直径约5米的玻璃器皿中,放入了某种细菌开始培养,用它们自身制造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氮气维持系统运转,并利用它们的互相作用,制造生态循环。

  而后又加入一些无机物——矿物元素,并模拟海洋中的元素环境,一点点往里面添加更多生物,并考虑了每种添加生物的基因成分和与环境互动产生的结果。

  但很遗憾,无论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细小个体,设计的多么完美,多么精密,最终不过几个月,里面的生物就会全部死亡,无一例外。

  后来,人们改变了做法——利用超级电脑系统,来模拟这个无限庞杂而丰富的环境,以期减少差错,更正之前耗费的大量时间和金钱的做法。

  最终,系统运行了8个月,得到的数据,却是让人无比的震惊。

  他们对比了实际模拟环境的数据,得出——以目前超级电脑的运算力,是远远不能控制其中的一切的。

  但是实验数据也证明了一种可能性——在这个封闭的,类似于太空中独立存在的空间里,每一个物种的基因会被环境所迫,发生改变,以适应当前的环境。

  但是,问题来了——他们的基因改变方式和改变的时间,实在是太小太少。

  整个生态系统就趋于一种灼热的种族熔炉,每个物种都会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但这种环境太简单,基因样本的匮乏只能达到理想中封闭系统的0.3%……

  以最终计算出的结果来看,是看不到任何生物,能在这封闭生态系统中生存的可能性的。

  这就表明,并不是超级电脑有问题或控制力不够,而是这封闭环境的“空间内组成物质”太少。

  而且,人们渐渐发现,如果要达到理想状态的基因样本,他们的控制能力也捉襟见肘了。

  以超级电脑给出的部分数据解析来看,这个基因样本库,至少要再扩大6个指数级倍数,才可以保持一种微妙的生态平衡和自我造血功能,里面的生物也才能够存活下来。

  简而言之,这个系统的数据承载和控制综合能力,要达到现在的600万倍,才有可能实现。

  另一个方面,与之匹配的并非是基因库不足,而是容纳这个基因库的系统“太小”,这个小是相对于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来说的。

  打个比方。

  这个“小系统”就像是把地球切下十三万亿分之一,然后把三百年的时间压缩为三十秒——里面的生物当然活不过这三十秒,甚至在三秒左右,就已经全部死亡了。

  进化的代价是如此可怕……

  如果要完美控制这个生态系统,以供人类这种——有复杂基因和复杂行为的生物,能够在其中生存下去,那么超级电脑的计算力与控制力也需进一步加强才行。

  它需要的每秒运算的次数,只是维持简单的环境,并非能够使人类生存。而且一旦发生某个微小的误差,都要系统重启重新计算……

  摆在人类面前的进化之路是如此漫长和无奈。

  “计算力”和“空间样本”,成为了这个复杂生态系统的瓶颈。

  除非出现爆炸般的科技进步,这种科技的发展,至少要耗费整个人类文明120-150年的时间。

  但是,奇迹就这么出现了!

  “智脑”的出现,代表了人类科技硬实力的突破,人机工程、新材料学与人工智能的最尖端成果。

  以人类大脑为样板的“人工智能”工程,让智慧电脑——“智脑”的计算力,至少提升了6个指数级倍数。

  它们也为生态系统的庞大繁复带来了更为复杂精准的控制力,数万个基因样本与环境模拟的数据控制,最终被“智脑”出色的计算力所征服。

  而代价仅仅是7年时光。

  ……

  被人类太空文明培养的下一代,所学的东西往往趋于适应太空的生活。像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选择一样,诸葛云需要做的像其他人一样平常。

  工作,对于现阶段的地球人类而言,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社会资源系统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配他一些工作,比如:擅长具象思维和表现情绪,就去研究艺术和创造思想;擅长动手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就去与制造业相关的产业;擅长和人打交道,就去沟通相关领域和传播机构……

  总之,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各种能力,都被系统无限细致的归类、分配。

  最吃香的人,是那些复合型人才,他们选择的领域会比常人更宽广。

  “太空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很少会选择呆在地面,他们要么去太空城上的研究机构,要么做考察船上的随船研究者。他很自然的选择了后者,这让他感觉有了一丝新鲜感,这个时机来了……

  在研究院期间,“至高神“组织并没有什么动作,他们一直蛰伏着。

  甚至一度让世人以为他们消失了。

  这是他在地球上最后的一夜了,计划终于开始启动。

  诸葛云漫无目地走在街道上——直到,他无意中看到一间风格怀旧的酒吧,一股莫名的感觉让他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