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静静的你的爱 第七十三章 解围

《静静的你的爱》第七十三章 解围

作者:一叶飞雪 字数:2699 书籍:静静的你的爱

  *

  今年的冬天不太冷, 河里的冰冻的没有往年结实,年末的冰嬉演武都能简则简。

  天没有冻的人不敢出门,但是没有人敢和以前一样随意去外城买买买, 最多就是在正阳门外的茶馆酒楼坐坐。

  今年冬天京城茶余饭后的话题出奇的一致,全部在讨论鳌拜鳌中堂是不是疯了、安亲王是不是魔怔了、皇上是不是要被架空了。

  内城里住着的都是旗人,出门十个人中八个人都连亲带故,茶馆里拼个桌都能现场认亲。

  ——我大伯家的小舅子家的三表弟在X王府里当差。

  ——巧了,我妻弟的姨娘的小儿子也在X王府里当差。

  三句话不到, 一桌人就成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这年头还没那么多闲散的八旗子弟,内城住着的基本上都有正经差事, 休沐的时候出来喝个茶听个曲儿,听舒坦了再来说说最近上头的恩怨情仇, 小日子过的别提多滋润了。

  往年他们胡诌八扯的时候快活的很,几个人说的开心了离开茶馆还能转战酒楼来个不醉不休, 今年胡诌八扯的人不少, 但是没几个像往年一样开心,几乎各个脸上都带着愁容。

  不为别的, 就是因为上头有消息传出来说朝廷又要整顿圈地的事儿。

  整顿啊, 这词儿听上去就不安全,旗下人家多多少少都从圈地中拿过好处,这事儿和他们息息相关, 不知道还好, 知道后简直连吃饭都不香了。

  大规模的圈地已经是十几二十年钱的事情了,怎么忽然间提起禁止圈地令?

  消息是藏不住的,只要有心打听,三五天的时间京城就能传出来十八个版本的缘由。

  其中流传最广、也是相信的人最多的一版是这样的。

  鳌中堂和安亲王因为私仇大打出手,都拿对方门下奴仆圈地为由来攻讦弹劾, 也不知道他们两个谁脑子抽了,宁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拉帮结派在上朝的时候和皇上说要清算近年来违令圈地之人。

  皇上还没有亲政,这种事情相管也管不了,在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的还不是只有鳌中堂和安亲王。

  索尼老中堂年老体衰,听说这些日子连朝会都不怎么参加,鳌拜和安亲王吵起来谁都拦不住,在满朝文武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那俩人已经磨刀霍霍向对方。

  那是宁肯上交自家的财产也要从对方身上咬下来一块肉,查起账来一个比一个狠呐。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他们也就看看热闹,可问题是,那俩祖宗互相伤害之后不知道咋想的还要查别人家的账,要把整个八旗都清算一遍儿。

  这还得了?

  消息一传出来,京城上下一片哗然。

  安亲王府和鳌拜府邸的门槛险些被踏平,王亲大臣们是连番的劝啊,奈何那俩祖宗都在气头上谁劝都不听,还是皇上说过年不宜起争端,所有事情都等到来年正月十五之后再行商议,两边这才消停下来。

  安亲王和鳌拜暂时消停了,别人不敢真的放心,皇上的话只是让他们暂时休战,正月十五之后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听说安亲王查账的时候从顺治四年开始查,把瓜尔佳氏一族顺治四年之后圈的所有田产土地都列的清清楚楚,看那架势比抄家都狠。

  鳌拜是愿意吃亏的人吗?肯定不是啊!

  安亲王从顺治四年查,他鳌拜就敢从顺治二年、顺治元年开始查,不管那段时间圈地是合法还是不合法,总之全都整理出来,正月十五一到立刻呈报给皇上看。

  皇上又不管事,呈给皇上看有什么用,最后结果怎么样还不是他们俩说了算?

  这俩人斗的脸红脖子粗恨不得给对方抄家,其他人怎么办,平白无故祸从天降,什么都没干也跟着抄家不成?

  还让不让人活了?

  安亲王和鳌拜打的不可开交,朝中其他人是干什么吃的?

  索尼老中堂不能管管鳌拜?康亲王、庄亲王不能管管安亲王?这都什么跟什么?

  鳌拜的脾气众所周知不好惹,安亲王当年带兵时也没比鳌拜好哪儿去,不然两个人也不会闹成这样。但凡两个人中有一个人愿意退让,事情都发展不到全民抄家的地步。

  八旗上下都在抓狂,被念叨的索尼等人更是抓狂。

  他们本来以为安亲王和鳌拜就是说着玩儿,过了生气的那几天,冷静下来就会当之前什么都没有发生。在圈地这件事上谁身上都不干净,他们拿这件事攻讦对方无异于自杀。

  结果可好,那俩人不光没消停,还有愈演愈烈的架势,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统领,他们都知道皇帝不曾亲政,大过年的没去骚扰皇帝,只是在家中女眷进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让女眷看情况在太皇太后跟前说两句。

  皇上管不了的事情太皇太后能管,不能让那俩混账东西继续胡闹下去。

  上三旗的旗人告到太皇太后那里,下五旗的旗人就告到本旗的大旗主小旗主处。

  真按照安亲王和鳌拜那个不要命的斗法,他们全都喝西北风去得了。

  最倒霉的还是正蓝旗的旗人,其他几旗可以找大旗主告状,他们不行,他们的大旗主就是安亲王。

  安亲王在前头和鳌拜斗的你死我活,他们在后头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过年过的胆战心惊,又不能不关注这事儿,索性便天天往几个小旗主那儿跑。

  别管怎么样,赶紧想个办法出来。

  大旗主、小旗主们束手无策,急也想不出办法,只能骂骂咧咧的过完年再说。

  安亲王掌管宗人府,是爱新觉罗氏的大家长,他们所有人到安亲王跟前都得耐着性子。

  他们朝安亲王说重话,在外人看来就是胳膊肘往外拐,不向着自家人反而向着鳌拜。

  他们朝鳌拜说重话……谁敢朝鳌拜说重话啊?

  又不是要钱不要命,现在事情还没个定数,田产房宅还都在自己口袋里,要是沉不住气去鳌拜府上叫嚣,那完了,攒了几十年的家产从此改姓瓜尔佳。

  鳌拜又不是没干过这种事情,虽说以前抢的没有爱新觉罗的宗室王亲,但是看鳌拜现在的疯劲儿,谁敢保证他能不对宗室王亲下手?

  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西山大营、丰台大营、宫城侍卫都归鳌拜管,他们是疯了才在这个时候和鳌拜过不去。

  王亲大臣都不敢和鳌拜过不去,又没法和安亲王对着干,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们是两颗炮弹直接掉鱼池子里把无辜的鱼全都炸死了。

  鱼都在池子里安安分分待着,鱼得罪谁了?

  过个年过的心惊胆战,上上下下都在发愁,没有人知道本该你死我活的安亲王和鳌中堂私底下偷偷商量对策。

  为了皇上\小阿哥,捏着鼻子也得和对方握手言和。

  事关重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最好除了他们俩和皇上之外没有别人知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光是处理圈地令带来的隐患,还有为皇上亲政造势。

  鳌拜跟和他走的近的大臣商量对策,安亲王强拉着宗室王亲开会商讨,两边各自讨论出处理的法子,最后再由鳌拜和安亲王汇报给皇帝。

  他们皇上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这事儿有他们俩在旁边保驾护航,哪儿不妥能及时指正,简直是天赐的亲政良机。

  先前索尼提议让皇帝亲政,鳌拜还有点舍不得放权。

  索尼老东西偏文,不管兵丁调动的事情,遏必隆是个武将,但是却唯他是从,自从苏克萨哈离开京城,直隶一线的旗兵调动就都归他管,他还是领侍卫内大臣,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这么威风过,说不在乎那是假的。

  人活这一辈子图什么,不就是图个开心吗。

  他好不容易守得云开见月明,威风了没几年就得放权,怎么想怎么舍不得。

  不过再一想,就算皇上亲政他也还是辅政大臣,除了经手的事情没那么多,地位比之以前不降反涨,皇上把政务处理了,他就能腾出来时间带孙子和小阿哥玩,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鳌中堂脑子转过来弯不由捶胸顿足,他以前是傻了吗,放着得闲的机会不去珍惜,还傻兮兮的自以为好的很,没准儿索尼那老东西就在背后笑话他呢。

  那老东西有个能干的儿子,什么事情都吩咐给儿子做,没事儿待在府上悠哉悠哉赏花晒太阳,那才是位高权重之人该有的状态。

  他怎么就没有个能干的儿子呢?

  鳌中堂唉声叹气,看家里的儿子更加不顺眼了,还好他的宝贝大孙子随了他,好好培养将来成就不在他之下,傻儿子就随他去吧。

  鳌拜为了皇帝亲政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凶名在外,没人敢在他面前胡说八道,就算禁止圈地之事是在他们身上割肉,碍于鳌中堂自己割的最多,底下人就算有意见也不会说什么。

  中堂大人对自己都那么狠,处理起其他人肯定更狠,这时候能不在他身边转悠就不转悠,万一被逮住一通教训,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

  鳌拜那边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安亲王这边就有些焦头烂额了。

  宗室那么多亲王郡王辅国公,三五成群来他府上拜访,也不提圈地的事儿,就是拿以前在关外过的苦日子当下酒菜,话里话外都是他这个宗令当的不合格。

  他能怎么办,只能耐着性子陪他们喝酒。

  皇帝那边准备好之前,谁都别想让他松口。

  在安亲王的铁面无情之下,宗室王亲的凝聚力得到大大提高,要不是过了年又有大臣提出让皇帝亲政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甚至能齐心协力让宗令换个亲王当。

  这次带头上疏让皇帝亲政的还是索尼索中堂,赫舍里氏在关外时身家不显,他能成为辅政大臣之首也不是他多有本事,更多还是太皇太后看他年纪大,德高望重,才把首辅的位子留给他。

  即便是现在,赫舍里氏和瓜尔佳氏、钮祜禄氏那些大家族也没法比,鳌拜、遏必隆他们把这些年圈的地全还回去不算什么,他们赫舍里氏这么一弄可就伤筋动骨了。

  皇帝不亲政,鳌拜和安亲王斗起来无所顾忌,只要皇帝亲政,有皇帝亲自下令约束,那俩人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打个架还拖整个八旗下水。

  索尼想的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就算没想到的被人提点了也能立刻反应过来,事关他们的家产,再蠢笨的人在这种事情上也能变机灵。

  于是乎,朝会上索老中堂刚提出让皇帝亲政,后面立刻呼啦啦跪了一片,别管以前和索尼对不对付,只要皇帝亲政能让鳌拜和安亲王消停,他们现在就都是一伙儿的。

  这下没人再觉得皇帝年纪小还要再学两年,都恨不得皇位上的小皇帝今天亲政,明天就能把所有权利掌握在手中,朝中哪个敢仗着年纪大不给他面子,他就直接把谁一棍子打出去。

  满臣为了自家利益纷纷上前,汉臣巴不得他们打的更厉害,旗兵圈地苦的是汉人百姓,他们以前弹劾了多少次都没有用,这回什么都没干反而有了意外之喜,当然不会上赶着叫停。

  不过,皇上也的确该亲政了。

  上一次索中堂奏请皇上亲政,被皇上以年纪尚小给拒绝了,这又过了一两年,他们也清楚皇帝有能力成为一个好皇帝,没有必要再往后拖。

  这么一来,就变成了满朝文武共同奏请皇帝亲政。

  康熙想过他亲政时是什么模样,但是没想到这场面比他想的还要令人难以言喻。

  说实话,他做梦都不敢这么做,太离谱了。

  这大概也能说明,只要拿捏住他们的命脉,想让他们干什么都能轻而易举达到目的吧。

  少年帝王坐在龙椅上,心中感慨万千。

  皇帝亲政,四位辅政大臣都要加恩封赏,目前在京城的只有三个也不能厚此薄彼。

  苏克萨哈好好一个辅政大臣,去守皇陵实在浪费,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他一下子把一大家子都带走是不是不太合适?

  康熙几次下旨让苏克萨哈回京,每次苏克萨哈都能找到理由不回京。

  鳌拜正急着升官加爵,不能因为少一个人就拖着不给他升官,这个苏克萨哈,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天天和他过不去,现在不在京城还和他过不去,到底要怎样吧?

  鳌中堂骂骂咧咧,第三波去皇陵传令的人空手而归之后彻底忍不住了,当即请命亲自去皇陵“劝说”。

  一个大男人磨磨唧唧不像话,这次不回也得回,他这就带兵把人绑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鳌拜:谁都别想拦着老子升官!

  苏克萨哈:%¥#%……%¥#……¥%#……

  ——————————

  对不起,憨憨作者把安亲王的名字弄错了,人家叫岳乐,不叫岳东,卑微落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