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是刘病已 第一百七十六章:报告

《我是刘病已》第一百七十六章:报告

作者:微笑卡夫卡 字数:2498 书籍:我是刘病已

  刘询睡觉前,未央宫已经被鹅毛大雪掩盖,而这场雪足足下了整整一个晚上。

  当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整个长安城,仿佛变成了一个冰雪的世界。

  在建章宫内,蓬莱阁的湖泊,更是彻底冻结,变成了一个冰湖。

  站在蓬莱阁的阁楼上,穿着狐裘大衣,手上戴着一双精致的羊绒手套,刘询俯视着整个宫阙。

  “韩增的奏疏,什么时候回来?”刘询问着身后的黄歇。

  “启禀陛下,应该快了……”黄歇小心翼翼的回答。

  自车骑将军受挫天山的消息传回长安,刘询的心情就变得相当糟糕和可怕。

  毕竟,在那之前,刘询可是每天都在听好消息,认为一切都会像他预料中的一样。

  不是今天车骑大军智取匈奴辎重,便是明日车骑精骑奇袭龟兹。

  战报上,更是吹出了花。

  车骑大军上下将校,乍一看不是韩信附体,便是孙武再世,简直是用兵如神,算无遗策!

  匈奴人在西域被他们打的满地找牙,那时候,朝堂内外,也都是一片欢快的气氛。

  《剑来》

  朝中的车骑嫡系,更是每天都在拿鼻孔看人。

  刘询本人,则是得意洋洋,深为自己的识人之明而自傲,毕竟张家算是他的铁杆亲信。

  结果,不过半个月就迅速反转!

  最开始,还只是传来‘车骑小挫’的消息。

  结果,最终的战报显示,这那里是什幺小挫?

  河西军、高阕军,居延都尉,这三支河西的绝对精锐,战损数千,余者尽数被冻伤,几乎等同于全体退出汉军战斗序列。

  这也就算了,关键还让匈奴主力跑了!

  若跑掉的是匈奴王庭主力,那还情有可原,关键是跑掉的只是匈奴的西域部分。

  特别是,就在那之前,自己受益张彭祖等人吹的太过,搞得长安城内外皆知:此番车骑将军所面对的不过是匈奴一部,以车骑之力,一指可杀。

  结果现在砰砰砰打脸。

  而现在的刘询,最需要脸面!

  谁让他没面子,他便会让谁没脑袋!

  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过的,铁的规律!

  所以,这十余日来,长安城中风声鹤唳,魏相等车骑系盟友一日三惊,生怕哪天被缇骑冲进门抓去诏狱。

  而其他人,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做错了什么事情,触了刘询的霉头,被当成了泄愤工具。

  整个长安的气氛,都有些沉闷。

  便是黄歇这样的刘询近臣,也只能小心翼翼的说话,不敢有丝毫的不谨慎。

  “陛下……”这时,阁楼下传来了霍山的声音:“鹰扬将军奏疏!”

  不一会,霍山便捧着一份用封泥封在竹筒之中的密报,走上阁楼,来到刘询面前,躬身呈递。

  刘询转过身来,看向霍山手里的密报,脸上终于露出一个久违的笑容,连语气都有些轻松起来:“韩增

  在河湟又有什么新发现?”

  这话听得黄歇与霍山都是面面相觑,心里面不免有些羡慕嫉妒恨。

  但同时却也在心中不得不佩服那位尚书令!

  那位……

  真的是马屁界的王者啊!

  哪怕去了河湟,也能隔三差五搞事情,让刘询隔着数千里发出会心笑容。

  譬如半月前,那位韩增遣人回京,送来些虫子模样的草根,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东西,却让刘询龙颜大悦,直呼:若天下大臣皆如丞相,尚书令般,朕又有何犹?

  若那位韩增,仅仅只是会拍刘询一人马屁,霍山和胡建得人还不会太过忌惮。

  毕竟,当今刘询还是年轻,他们有的是机会。

  但是韩增,还很会经营势力!

  其往河湟不过一个月,朝中大臣,便交口称赞,皆曰:尚书令国之柱石,不愧韩家之后,兴汉者必韩也!

  这些人里,甚至还有着大批大批,从前很少在朝中发声,已经隐退,不问朝政的老臣、勋贵、外戚。

  甚至是过去,对其极为敌视与仇恨的人。

  为什么?

  答案是——韩增在天子的暗示下去河湟时,带走了数百家长安贵族、大臣、富商子弟。

  现在,这些家族,每隔数日,最多十日,便能收到一份由河西官署发回来的报告。

  报告上会详细描述和介绍,其家族所占的庄园,所得奴婢,水土、开发情况、进度。

  除了这些外,报告上还会有预测来年收益数字。

  而这些东西,谁看了不喜欢呢?

  特别是那些已经隐退的元老大臣们,只是看着自己原本不过随便投下的几百金、千余金,现在大有变成一个每年稳定收益数十、数百万、甚至千万钱的聚宝盆。

  那个不欢喜,那个不高兴?

  而对财神爷,没有人恨得起来。

  由之,长安大臣赫然发现,尚书令虽然不在长安,但长安政事,却似乎离不开他。

  那些致仕老臣、元老勋臣,别的事情不会,阴阳怪气的说话、吐槽,可是很擅长的!

  而且,因为是老臣,故而说的话很有分量!

  至少在舆论看来是这样的。

  毕竟,尊老爱幼,乃是大汉帝国的普世价值,老人批评,年轻人除了受着,还能怎么办?

  越是如此,朝中大臣,对尚书令就越发忌惮。

  尤其是在张安世集团眼看着就要扑街的当下,尚书系便显露了出来,成为了无数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毕竟,国家的顶级资源与位置有限。

  而尚书系却极有可能在未来,借着于陛下心腹的关系,轻而易举的占据其中的大半!

  肉都要被吃光了,饿的

  眼睛都要发绿的人,岂能不嫉妒,如何不仇恨?

  所以,长安市井之中,开始出现了尚书令韩增的黑料与八卦。

  虽然暂时看来,都是些无伤大雅的小事情。

  看似也只是些无聊人士在瞎扯。

  但,其指向却几乎都直指尚书令的人品、修养与私德。

  连当年,黄家的案子,都被人重新翻了出来,编了些料,有要将之往‘欺师灭祖’的方向引导的趋势。

  其他什么好色啊、强夺他人妻妾的料,也编出了不少。

  这种洗脑包,现在看上去没什么。

  然而一旦将来有需要,便随时可能成为攻击鹰杨将军的箭矢与利刃。

  在中国,人品与私德问题,可是最致命的攻击之一。

  甚至比公德有亏,还要可怕!

  心里面想着这些事情,霍山悄悄抬头,看向刘询。

  却见刘询的脸色,有些古怪。

  他赶忙低下头来,继续眼观鼻,鼻观心,同时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着周遭的声响。

  良久,就听到刘询忽然笑了起来:“尚书令,还真是……油嘴滑舌啊!”

  刘询扬着手里的密报,递给霍山,道:“霍山,你也看看吧!”

  霍山连忙低头上前,跪下来接过刘询递来的奏疏,然后摊在眼前,低声的念了起来:“尚书令臣增昧死再拜皇帝陛下:陛下厚爱,使臣毅持节行于河湟,宣抚并州诸郡,巡查地方,臣诚惶诚恐,纵暴骸中野无以报,唯鞠躬尽瘁,为陛下大业死而后已,岂敢唯他事以议?然则,臣曾侍奉帷幄之中,亲见陛下劳苦天下,怛惕不安,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此诚三王所不及,五帝所不能为也!与陛下之辛劳比,臣贱躯又有何惜?及至河湟,乃夙兴夜寐,心念陛下之嘱托,宣抚月氏、诸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宣陛下之教化于夷狄之中,播刘询之仁德于荒服之外,于是,月氏诸部感激涕零,惭愧自伤,甘愿迁之于河湟偏僻之所,以自罚过往之所背叛之行,而诸羌之族,亦万里来降,贡其牛羊牲畜,以献陛下,臣于是于河湟之中,开垦田,建渠道,起沟壑,修道路,筑谷仓,有三千里之外之夷狄,感陛下之恩德,千里来助,有被发文身之徒,闻陛下之教,自愿来投,由之,河湟诸事初定,臣乃持节行于河西之中,睹民生之艰,见百姓之苦,悲从心来,哀自神出……臣昧死以奏,恳请陛下,宣仁德于河西,播雨露于山川……”

  念着这些文字,霍山脑子里只觉得怪异无比。

  他小心翼翼的放下奏疏,低着头,问道:“陛下,圣意是?”

  “韩增了解地方疾苦了,也长大了,可以为君子了知道心疼百姓,忧心国事……”刘询却是意味深长的道:“尚书令觉得呢?”

  霍山听着,心里面只有mmp三个字!

  小孩子?

  神特幺小孩子!

  韩增要是小孩子,那自己岂非还在扎总角辫,甚至连话都不会讲了?

  然而……

  天大地大,刘询最大,既然刘询都说是小孩子了,那么韩增必须也只能是一个不谙世事,但满心赤诚的赤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