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家娘子有点辣 第两百七十八章:遮掩

《农家娘子有点辣》第两百七十八章:遮掩

作者:抹茶酱酱 字数:1806 书籍:农家娘子有点辣

  牛村长跟村支书一起去了农机站, 在那唠了半天的话才回去。

  隔壁陈家村的李壮就在农机站上班,农机站主要就是靠卖拖拉机,还有各种农用机器的, 也租借,但生意并不好。

  今儿可算来了个大份儿,牛村长说秋收的时候直接上设备。这些东西都得提前租用排期。农机站的站长乐的都合不拢嘴, 早早给下面的员工放了假。

  李壮回去的时候正好碰上陈家村的村长。村长正坐在村口,满脸愁容的抽烟。

  陈家村以前是这十里八村的领头羊,结果现在人都奔着下水村去了, 下水村的地位赶赶上涨, 要不了多久就要取代陈家村的地位了。

  陈家村村长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这几天下去嘴上都是燎泡。

  刚刚还看见几个附近村的去下水村,希望明儿能搭做他们的班车去县里。上次他们村的人搭了一程, 一毛钱的车票。路上的时间一下子缩短了一半还多。有这捷径, 宁可来下水村的村口搭车, 也不愿意苦哈哈的走过去了!

  陈家村的村长嫉妒的都不行, 就恨不得汽车停在他们村, 那才好呢。

  “村长好。”李壮在旁打着招呼。

  陈家村的村长道:“哦, 你怎么这么早就下班了。”就是寻常见了小辈说几句话。

  李壮倒是实诚道:“今天牛村长跟他们村支书来我们单位了,定了秋收的机器,我们站长高兴就让我们统统放假了!”

  陈家村的村长顿时就起身了:“你说什么, 他们定了机器?”这可是个大事儿。那么多亩地要收,真就舍得上机器了, 不怕花钱了?

  不对, 这里面肯定有啥他不知道的发生了。

  等李壮言之凿凿又说了一遍, 陈家村的村长终于坐不住了, 直接就往下水村去。

  牛村长看着他都想躲,被陈家村的村长给拉住道:“怎么财大气粗了,出去订那么多设备,咋回事儿啊?”

  牛村长本来不想那么早把消息透露出去,但这事儿也瞒不住,陈家村的村长一问。只好道:“还不是涮串店要扩招,需要四十个人。把这些年轻人往外一抽调秋收就不够了。”

  陈家村的村长生生吞咽了一下口水,眼睛都有些直了:“乖乖,四十个人。能不能给我们村几个名额啊。”

  当时开业的时候邀请了何中华,去了之后,回来一顿说,弄的他们陈家村的知青听着也都挺向往的。

  牛村长道:“这个你别想,我们自己村还不够分呢。”

  陈家村的村长他也知道这种好事儿落不到他们的头上,抱怨道:“也不知道你这是什么狗屎运,多弄了一批知青,上头分下来两头大肥猪。又把沈舟给你们了,真他妈捡着了!”

  牛村长嘿嘿一笑,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该轮到我们村了。”

  陈家村的村长就是见不得别人炫耀的样子,这会儿有事相求,才忍下了这口气,道:“哎,我想跟县里提个建议,让他们增派几个车。不然天天大伙儿挤着涮串店的班车反倒是不好。”

  说起这个事儿,牛村长也正色了起来。道:“嗯。”以前还只是零星的人,但不知怎么就传开了。附近这些村里,走亲戚的,去县里办事儿的,拎鸡鸭鹅狗的都要坐车。

  以前没有通汽车专线,大家走就走了,现在有车谁都不愿意走了。

  陈家村的村长要跟牛村长一块去汽运站找领导说。

  牛村长答应了,陈家村的村长才说明最终来意:“要是说妥了能不能让汽车站停在我们村?”

  牛村长无语的看着陈家村的村长:“兜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结果你是在说这个事儿!”

  陈家村的村长道:“你吃肉,也得让旁边人喝点汤吧。”现在他们有涮串店,村民可以去县里工作,这天大的机缘都有了,就一个汽车停靠的问题,再说他们两个村紧紧挨着,从村口走过去都要不了十分钟。

  牛村长道:“行。”

  陈家村的村长心中松了一口气。

  汽运站接到了两个大村的联名请求,再加上涮串跟她们合作,汽车司机也说现在来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村子是真有这个需求。车站特意安排了三辆车。最早五点出发去县里,八点出发,还有一个下午两点。

  陈家村的村长得到这个消息高兴的跟什么似的。自费用油漆刷了个站牌。立在村口。以后有汽车了,去县里可方便多了。

  进入七月天气说变就变。之前还好好的呢,等到了五点乌云就把那头顶那一片给遮挡的严严实实的。屋里越来越闷热。

  涮串店里,大伙儿都往外头看。钢铁厂的工人,都往家里跑,平日里这个点店里都坐满了人,今儿却没几个人。

  沈舟道:“怕是要下大雨。”这风雨欲来的样子,看着都让人害怕,七月的天外头刮的是寒风,就知这雨水必定小不了。

  苏爷爷道:“我听半导体上说,连续三日都要下雨呢。大暴雨。”

  沈舟当即道:“不营业了,这三天休息。”赶紧叫人吧东西收了。

  穿好的串串,一些荤菜可以冷冻的放在冰箱里。那些素串不能冷冻的,就直接撸下来,用袋子装好,回去拿到大院煮菜吃!

  沈舟赶紧叫苏沉联系车,虽然没到点他们要回去了。免得大雨一下,路更不好走。

  外头风声呼啸,风声都吓人。为数不多的几个客也被这种架势给吓到,略吃几个就匆匆离开了。沈舟叫人走的时候把装修没用的沙袋堆在门口,雨下的太大会造成倒灌,屋里又是冰箱,又是电扇的,就怕水泡。东西都收拾好。汽车也来了!

  每天涮串卖的营业额都很好,沈舟决定要走,其他人还有些舍不得。

  “万一要是雷声大雨点小呢。”

  “以前也有预报过,但是没下下来。”卖的好,服务员比沈舟还上瘾。就怕耽误工!

  沈舟道:“看样子不像。”随后道:“水电灶台再检查一遍,所有的窗户关上。”

  王时是个细心的人,他最后检查过。沈舟又检查了一遍,全部妥当了才上车。

  关了店,外头挂了一个休息的牌子。

  他们上了车,没一会儿几道闪电先行,随后便是震耳欲聋的雷声。

  打的震天动地的。

  沈舟坐在车后座的时候都瑟缩了一下,苏沉在旁边替他捂住了耳朵。

  雨点比黄豆还大,一阵急雨带着阵阵寒意,七月的天大家还穿着短袖,在车里都感觉到冷了。

  车子的雨刷也舞动了起来,一路快速的开着。

  走乡下的路虽然是烂泥路,但好在没什么车。再加上大雨刚下。车子还算平稳。但雨是越下越急了!

  在车里,大家一个个都抱着肩膀。到了村口,沈舟道:“这三天休息,工资照旧的发。回去都喝一碗生姜水,千万别生病。”

  “行。”雨越下越大。大家都没带伞。但好在都到了村口跑两步就回去了。

  大家一个个下车,都跟落汤鸡似的。苏沉他们最后下的,苏沉把自己的外头脱下来罩在沈舟的头上,沈舟道:“不行,会着凉的。”

  苏沉却带着一种不由分说的霸道。

  俩人一块下了车,大雨简直就是倾盆而下,周围被雨淋的都起雾了。根本看不见眼前的路。沈舟跟苏沉闭着眼往家里冲。苏老头跟高老头有伞,早早的出来。唯有沈舟跟苏沉浇的像落汤鸡似的,俩人到了屋里赶紧换下湿哒哒的衣服。换上干爽的。苏沉自己头发没擦,还找了个干毛巾给沈舟擦头发。

  沈舟道:“你这么样?”

  “你爷们能有什么事儿?”苏沉满不在乎的说着。

  才说嘴就打嘴,苏沉打了好几个喷嚏。

  沈舟道:“肯定是凉到了。”赶紧叫苏沉去床上躺着。

  沈舟去厨房里熬一锅生姜水,给两个老头也盛了。下了雨房间又阴又冷的。沈舟还把冬天的火墙给烧了,这样才暖和点。

  沈舟端着生姜水给苏沉的时候。苏沉道:“我不喝这个。”他最讨厌就是带姜味的东西了。

  沈舟道:“你就当药喝,一口灌下去。”

  苏沉拒绝。

  沈舟道:“必须喝。”外头的雨大的吓人,挨浇之后不喝很容易发热感冒的。

  苏沉是真不爱喝,为这个特意提了个无理要求:“除非你给我亲,不然不喝!”

  沈舟都无语了,这种时刻他还开这样的玩笑。随后把姜汁碗收走道:“不喝拉到。”

  就看苏沉松了一口气,沈舟顿时眼睛就眯起来了,他是故意的。沈舟转过身道:“你先喝了!”

  “不要。”苏沉实在不喜欢生姜的怪味。沈舟凑过去吧唧给了他一个亲吻。完全不见平日的害羞,道:“行了吧。”

  苏沉没做好准备,小知青亲完就跑道:“这不能算。”

  沈舟眯起眼睛。

  苏沉不说话了,当着媳妇的面拿过了生姜水,比喝汤药还费劲,大口的把热辣辣的酱汁给灌下去了。苏沉俊朗的脸都扭曲了。

  沈舟见他喝完,才收了碗。外头的雨催的更着急了,咔咔的大雷一声比一声响,连灯都不敢打。

  ……

  第二天雨依旧很大。

  沈舟跟苏沉还有苏老,高老在家涮羊肉吃。热锅子跟雨天正好很相配。还喝了点小酒。

  沈舟自从两次喝酒两次都被苏沉“欺负”之后也清楚了自己的酒量。不喝,就在旁边伺候局,本以为这次能逃脱了,谁知苏沉喝了,回去照旧。

  大雨整整下了三天。第二天才好了一些。结果陈家村来人,说汽车站给他们打电话了,说车过不来。让他们再休息一天想个办法。

  第四天车子才到。等他们上了车,过水最深的那一处都蔓延到车箱里了。全都是黄泥汤,整条路脏的不行。其他谈好说要来的公交线都不来了,说这股路线太差了。

  “能不能修修路?”沈舟说着。七八月正是阴雨季,往后的雨天还多着呢。

  苏沉道:“县里不一定能答应。”

  到了县里,也亏得他们把门口用沙袋垒起来,才没有收到暴雨的倒灌。旁边的几个宅子就惨了,暴雨冲进去,等雨停了水溢出去了。屋里全都是黄泥巴。

  大伙儿把店里都收拾好。涮串准备营业。

  涮串店正合钢铁厂这些工人的胃口,中间休息了四天,都馋的跟什么似的。现在正想报复性吃呢,刚好他们开门了。亏得冰箱里有一阵冻货,还能顶一阵。不然真的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

  县领导办公室,汽车站领导管他们要钱,想修乡下的一段路,直通下水村。不然那边一下雨就没办法走!

  县领导道:“你先回去吧,我想一想。”

  等汽车站的领导走了,县领导叹了一口气,他也想修这个路啊。但是钱从哪儿出?

  这么一大段路,修下来至少要好几千。就这还不是修的最宽最好的呢。

  李秘书在旁道:“修这段路,有钱。”

  “钱从哪儿出?”县领导说着。

  李秘书拿了一张表给县领导,这正是涮串开业以来上的税:“竟有这么多?”

  县领导笑了一下:“如此倒真是够了,那就把这个项目批了。”中间修路应该还差一些,从别的地方挪也够了。

  沈舟他们才一个店就能给县里这么大的惊喜,回头要是县里那个装修的更富丽堂皇的一开了,岂不是更好,他有些迫不及待了。

  沈舟对那个新店的确有一些想法,县中心的这个店,要是开串串倒没意思了,沈舟想开一家火锅店,把风靡后世的火锅挪到食物单一的七十年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