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齐天册 第197章巨大蚂蝗

《齐天册》第197章巨大蚂蝗

作者:文杰本人 字数:1093 书籍:齐天册

  时间一点点过去,很快考房外便已经是暮色将近。

  李玄工工整整的写着答案。

  因为考试内容极多,每一次科举的持续时间是十天,对李玄来说,这个时间完全足够,故而他答题的时候并没有刻意追求速度。

  前世李玄大大小小的考试参加了不知道多少次,因此他此时的心态极为平和。

  考卷上,字迹如龙,让人赏心悦目。

  科举考试,字迹也很重要。

  毕竟评判试卷的是人,而非机器。

  只要是人都具有审美和主观想法,同样的答案,字迹工整的更能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倘若是两人得分一样,考官也会优先将字迹工整的排在前列。

  戌时将近,贡院里有相关的人员给每个考房都分发了吃食。

  整个过程中都有人监督,而且不得发出任何声音。

  食物都是从考房的窗户中递过去,放在旁边的板子上,等人这些人走后考生才能将它们取走。

  李玄停下答题。

  读书人达到才子文位,虽说可以两三天不吃不喝也能保持着一定体力精神,但对李玄来说,没必要。

  甚至他都想在答题过程中唱唱歌,耍一套五连鞭来放松一下。

  考房里的日常用品都是备齐的,李玄吃过饭,在床上盘膝恢复一番后,才继续答题。

  如此枯燥过程,共有三天时间。

  第二天将近子时的时候,李玄就已经将所有考卷都答完了。

  其余的时候他用来修炼,同时将自己状态保持在最好。

  随着李玄自身文位的晋升,他可以用来修炼的前世名言警句更多,这对他文气的积累速度又是一个提升。

  直到最后一日戌时,这场考试也到了结束时间。

  负责监考的两位大学士从一个个考房中开始收试卷。

  每一份试卷都会装到特质的文器中,然后当着学生的面将文器封死,同时将他们试卷上标记姓名的部分用特殊朱漆遮盖住。

  这层朱漆,必须要等到试卷判完之后才能揭开。

  科举的每一个流程都相当严格,以求避免任何舞弊的情况。

  翌日,自有运输雁将考卷送来。

  第二场考试,不再考验学生们的记忆力和阅读量,这一场考的是他们自身的文学水平。

  考试时间是两天,而考试内容也只有一项。

  诗词歌赋等。

  考卷上会给出范围,学生只需要根据要求作文即可。

  一般来说,秀才功名中对这一项的要求不会太高。

  根据往年惯例,才气跃动的文章就有很大几率能过,若是泉涌,定然能上榜。

  当然,前提是这文章内容不是互拼乱凑,只为了引动文气而毫通篇胡扯。

  李玄将试卷打开,里面有一张正式试卷以及数张用作草稿的白纸。

  诗词歌赋不像之前死记硬背的内容,考生们在思考做题过程中时常需要修修改改,或是一诗写完,仔细研读后忽然又突发灵感,想出更合适的内容,因此学子在答题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将做好的文章先在试卷上写上。

  试卷上的考题很简单。

  让学生在衣食住行中选择一项进行作答,不论是诗词、赋、骈文等都可。

  选择诗词的话,则是有韵脚的要求,其余文体只需要扣题即可。

  “衣食住行……”

  李玄在心中做着选择。

  “杨迥说科举对农家弟子来说相对宽松,由此可见不虚,这次题目显然是对农家弟子有利。”

  每年科举的试题,从某些方面上讲也可以从中分析出各国的国策方向。

  大秦处于九州人族的中央,被各国包围,以往科举更多是以战争为题,但自从天元之变前后,大秦军事方面受损严重,除了和妖蛮的战争外,大秦在和各国交界的边境上,一直都是处于防守状态,即便是遇到他国挑衅,也是能忍则忍。

  这也导致大秦对外的形象不断下降,如今甚至都排到了七国中游偏下的水准。大秦的读书人也对此牢骚不断,别人都欺负到家门前了,还忍气吞声的。

  但即便有人上言请求出兵,却总是被董相给压下。

  如今大秦朝堂上,武官和董相一脉已经势如水火了。

  而近几年的科举,考题已经开始偏向民生方向。

  “民以食为天,民生方面,以食为题通常会更容易得高分。”

  “不过竞争压力也更大。”

  大家都知道这个,肯定大多数人也会去选择以食为题。

  “虽然你为官之后,极尽豪奢,但不得不说,在诗词文道上,确实不俗,不选你的诗,还真有些说不过去。”

  看到题目的时候,李玄已经选好用什么诗了。

  他心里有数,自己学的虽然是中文系,但真让他作诗,也就是十全老人那个水准。

  科举对他极其重要,自然不能马虎。

  李玄所选的,正是李绅的悯农。

  说到此人,他在诗词方面的贡献确实不小,更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但讽刺的是,李绅在官场上越混越好,但所作的事情却越来越混账。

  关于他这方面的轶事不少,一说为他一餐的耗费就多达几百上千贯,甚爱吃鸡舌,每次都让下人买几百只鸡,然后只吃舌头,剩下全都丢掉。

  又说他曾经举办过宴会,刘禹锡也去参加了,看到李绅家中的私妓甚多,还写下了一首颇为有名的《赠李司空妓》。

  诗云:高髻云鬟宫样状,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的爱玩弄人呐。”

  一心为民的好官不断遭到贬谪,而豪奢无度的贪官酷吏却步步高升,死后还追谥“文肃”。

  何等讽刺。

  最操蛋的,我还得借他的诗一用。

  “我也是个废物啊。”

  李玄吐槽自己。

  被命运扼住了咽喉,不得不低头哇。

  不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李玄拿过一旁的草稿。

  “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在他书写的过程中,考房被浓郁的文气笼罩,若隐若现的长虹横贯在贡院上方。

  “才如长虹,这诗词考试才刚开始没多久,居然就有考生做出这等作品!”

  莫说负责巡查的大学士,便是以文气笼罩贡院的四位大儒都被惊道。

  其中一位老者,须发皆白,坐在首座上,此时豁然起身,差一点老泪纵横。

  “天怜我农家弟子啊!”

  他喃喃自语。

  自农家许圣逝世之后,农家的地位便一日不如一日,江河日下。

  近百年来,更是无一农家大儒诞生,眼前老者,是当世农家仅存的大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