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粉丝是昏君 第67章 与君论(上)

《我的粉丝是昏君》第67章 与君论(上)

作者:杨柳 字数:2738 书籍:我的粉丝是昏君

  朱厚照,正宗土生土长的北京大老爷们,侃起大山来那叫一个厉害。若不是知道这货的底细,没准就要被忽悠了。

  简宁嘴角微微上扬着,身子微微前倾,始终保持着礼貌的微笑,认真倾听的模样,这让正德感觉很过瘾,没半晌便就消耗了肚子里的虾仁馄饨,索性也是不走了,留在简家吃晚饭。

  “豇豆烧茄子,这就是你家乡的名菜?”

  正德实在想不通,这茄子怎么还能这样吃?跟豇豆搭一起?

  简宁点点头,“我们那儿茄子都这样做,这是我改良过的,加了点肉沫,感觉更下饭一些。”

  正德吃了一口,点点头,“的确美味。”

  扫了一眼桌面,他便是嚎叫,“简云舒,朕不是赐了好多东西给你么?你家这餐桌上怎么连肉都没?”

  本来朱厚照留在这儿吃饭肯定要好好整治一顿的,不过简宁却暗示张妈照常处理,加两小荤与蔬菜即可。

  她这般做自有深意,再加之她本就饮食清淡,过了最初饥饿的那段日子,饮食口味又恢复到上辈子差不多了。吃货的精髓在于吃得精妙而非大鱼大肉。

  “陛下,这不都是肉么?”

  简宁指了指桌上的菜,“这豇豆茄子里有肉沫,这道蒸蛋里也有肉沫,还有这茭白豆子炒河虾以及这道红烧鱼,可都是荤菜呢。”

  “你平日就吃这个?”

  朱厚照瞪大眼,“难怪瘦得跟鹌鹑似的,这怎么能算肉呢?烩羊肉,红烧猪蹄,酱大排这才能算肉。”

  “唉。”

  简宁叹息,“陛下可知民女已是比一般地主家都吃得好了?民女的家乡也算富庶之地,更是产大米之地,可就是这般,好多人家都吃不上精米,一般地主可能也就一天吃一顿精米,平日都是糙米为主,更别提菜中有肉了。”

  她指了指张妈几个,“他们在民女家乡已算日子不错,在城里出路多些,可就是如此也不可能顿顿吃大米饭,吃肉这事也只有逢年过节才有得吃,平日做菜水煮了便是,哪舍得用油?今日陛下来,民女还特意在这几道菜里滴了几滴芝麻水(芝麻油),平日都是舍不得吃的。”

  朱厚照听了表情不由沉重。

  “一般地主家都不能顿顿吃白米饭么?”

  简宁用力点头。

  “江南如此富庶百姓都过得尚且如此,那偏远之地……”

  他的声音低了下去,这几日赢了朝臣的兴奋一扫而空。

  是啊,他这次赢了他们又如何呢?这天下终究是他的天下,百姓日子不好过就是君父的错,他又有什么好得意的?

  “都是朕没用。”

  他放下筷子,索然无味,“朕四岁开蒙,十岁读经史子集,历史上的事也听了不少,这历朝历代,哪个君上让百姓日子不好过了,他们就要造反。唉,这哪里是百姓的错?都是君王的错。人都要饿死了,还怎么忠君呢?”

  想起前不久的造反,他忽然心里惶恐。这个被保护得太好的皇太子在他还没准好的时候就成了天下共主,他根本就还没准备好成为一个国家的领袖,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所有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无力。

  醉生梦死,叛逆霸道,不过是在麻痹自己罢了。前不久,农民的起义给了他狠狠一锤子,他惶恐地发现,自己可能会遗臭万年,成为史书上的那些反面教材,被后人时不时地拿出来批评。

  惶恐,惊惧,这些日子他都被这样的情绪围绕着,可他却不知该在处理。开海,收商税,重新丈量土地的好处显而易见,这些都是他看史书得来的,可一个祖制就活活把他压死了,他根本不是那些朝臣的对手,即使是支持的人也是劝他不要搞破坏,所以他心里有怨,干脆就自暴自弃了。

  “陛下不是已经在行动了么?”

  简宁道:“若是陛下成了,内库有了钱就等于国库有了钱,这天下的人都是盼望吃上白米饭的,到时又有谁能阻止陛下进取?”

  “嗯?”

  朱厚照愣了下道:“我是想过以此要挟朝臣,可也有些怀疑,他们真得会吃这套么?”

  “这天下是陛下的也是万民的,万民支持陛下,不管他是什么都将被万民粉碎。”

  简宁的表情淡淡的,可说出的话却是令正德感到了无穷的力量。

  “陛下只要让万民过上好日子,陛下的话才是真正的天命之言!”

  简宁注视着朱厚照,一句句道:“民女打个比方,陛下拿十万出来做海贸,内廷制造暂且不提,且说造船需要什么?需要木材,人力,各种原料吧?这些东西哪一样不促进生产?”

  “生产?”

  “是!这世上的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的,我们的先祖钻木取火,采麻编制,这些都可理解为生产。陛下细想,是不是正因为了这些技术的改进,我们的生活才一步步变好?不然与野人也什么区别?关于生产,民女以后再跟您细说,现在民女要跟您说的是您这十万两银子会发挥多大的作用,让百姓受益多少。”

  正德惊讶,“不是朕做生意么?百姓能有什么受益?最多受灾时,朕将钱拨下去。”

  简宁抿了一小口酒,思忖了片刻道:“那是直接受益,还有种间接受益。民女打个比方,就民女所知造船所用木材都需特殊处理,其中牵扯到许多行业,比如防水所用的漆。为了得到这个,就必须有人去采割,如此一来,采割人就有了收入。采割人将东西卖给收货人,收货人再倒水出去,收货人又赚了一点……”

  朱厚照蹙眉,他好似明白了一点但又不是太明白,忙道:“继续说。”

  “这还是防水漆,陛下不妨拓宽思路,想想船上的每个零件,甚至是帆布,哪一样不需要靠人做出来?这还只是船。内廷制造之物精美无比,且有皇家效应在,自然是出售物中最好的。但陛下想过没,人分三六九等,就是蛮夷也是如此。

  总不可能每一个蛮夷都用这么精美的物件吧?他们总也需要普通的物件。所以陛下可以先拿内廷制造的东西起个头,以后再将普通物件的制造放到民间去,通过明码标价让各坊商人前来投标,得标者必须签下契约,比如对所雇佣之人最低工钱的限制以及各种安全保证。”

  “朕有点明白了,这样贸易做大了,需要用工就多了,无地的百姓有了活路,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只是朕不明白,既将物件委托民间商贾制造为何还要规定他们给伙计多少钱?”

  简宁抿嘴一笑,“商人逐利乃天性,总要有所限制,不能让其盘剥太甚,降低伙计们的积极性。再者,如此一来百姓也只会记得陛下恩德,不至于最后人人只记商贾好而望了陛下恩情。”

  朱厚照沉思了起来。这倒让简宁有些意外,这小屁孩怎么忽然深沉了?

  “不对啊,简云舒。”

  正德连连摇头,“按你这么说,朕赚什么?还有都去做工了,地怎么办?没人种了呀!而且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陛下才要收这些商人的商税啊!不用多,交三成税即可,不然就不要来接这活。而三成税中其中一成归内廷所有,陛下不就赚钱了么?”

  简宁淡淡道:“至于种地的事,呵呵,陛下可知我大明有多少人?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离开土地去做工的,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这地会没人种。另外,有了钱就得改进农具,整修水利,一个朝廷不为民而活那灭亡只是早晚的事,得把每一分心思都用在‘民’上,若能做到如此,莫说是成为明君,就说是千古一帝都不为过。

  她又看向朱厚照,“陛下想成为千古一帝么?”

  朱厚照一哆嗦,心里暗道:“我能有太祖十分之一的本事就很高兴了,千古一帝?比照秦皇汉武,这妮子莫不是疯了吧?”

  他望着她,他忽然发现,这个平日素来冷淡的人眼里此刻好像隐隐燃起了一把火,他不是太懂这眼神,可又能隐隐感受到她对自己的期待,这认知忽然让他生出万丈豪情来!

  这天下还是有人期待我朱厚照做出一番事业来的!

  他用力点有,“我自是想,还请云舒教我!”

  “民女不敢为帝师,只是生活在底层有些感悟罢了。”

  简宁谦虚了一句又继续道:“陛下,民女刚刚说的还只是冰山一角。陛下的十万两用处还远不如此。陛下请想,如果您有了钱,会不会想扯点布料子做身衣服?然后吃点好吃的,买点东西给家里人?”

  朱厚照想了下道:“如果有钱了,哪怕自己不吃用,总得给家里人置办点什么。”

  “这就对了。‘民’手里有了钱自然就要去花销,他们花销了,就会带动饮食业,布料成衣行……这些商人赚了钱,就得交税,陛下这步计划若都成实施,只要先前十税三的例子成功,那么到时朝堂阻力就会小许多,商税一事或可成。国家有了钱,就可为‘民’设桥铺路,赈灾救灾。而道路修好了,也能促进商业的发展,到时钱就会源源不断地来……”

  说到这里,简宁便是轻蔑一笑,“到时若有人反对,陛下大可让刘公公去查一查,看看这些人是不是官商勾结,有大利益所在所以才反对开海,反对收商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