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帝道通天 第两百五十七章 一人即苍生

《帝道通天》第两百五十七章 一人即苍生

作者:星空在上 字数:1888 书籍:帝道通天

  “纵是王侯将相,一样会有他的梦。秦始皇求不死药,便是他的梦;武则天为了要成佛而与众多面首结缘,也是她的梦。乞丐的梦也许只是明天有个好心人施舍一两银子,你我的梦也许只要一个好梦:虽都是梦,只不过人人不同。”

  “也许你说得对,人都应该有富丽堂皇的美梦。”

  “为什么要富丽堂皇的梦呢?沉实平凡的梦不也很好吧?”

  “既是梦,就是希冀有一天能够达成的欲求,所以不妨富丽辉煌些,不然就不是梦了。正如一个人立志一般,不妨尽量高远,万一达不到,只成一半,也甚有可观了。梦也一样,敢做丰丽多姿的梦,方有丰丽多姿的一日。”

  “如果梦想能平实一些,岂不是失望不致如此之甚,而又较能有意外之惊喜?”

  “可是,如果不做美好伟大的梦,哪有伟大美好的现实?”

  “也罢,尽管你我的梦可能空泛,可能平凡,但是苏梦枕的梦却很令人感动。”

  “苏梦枕的身体一直不大好,我看他的梦可能是希望早日康复,或者,后来他断了一腿,说不定是梦想能四肢健全,免受残缺之苦吧?”

  “不然,这些或许是苏梦枕的遗憾,但决不是他的梦。”

  “哦?难道他梦想能打垮所有的对手,一统天下,号令武林吗?”

  “都不是,这也许是‘六分半堂’总堂主雷损的梦,也许是‘迷天六圣’关七的梦,但决不是苏梦枕的梦。”

  “那么,苏梦枕梦的是什么梦?”

  “苏梦枕崛起之际,正值大杀遭外强连年犯边之时。他原是应州望族之后,一家尽出英才,无论官商均有子弟掌政,在民间也有好名声,富甲一方,文武俱全。惟好景不常,辽人入侵,大将耶律付多先大败守师于高梁河,十八年后,鏖战又起,耶律付多又败守军于歧沟关,宋之名将杨业也在此投阵亡。”

  “当时大宋国势不振,与辽夏金蒙交战,无一不挫,国土日减,民不聊生。”

  “便是。从此应州便尽落于辽人手里,极尽掠劫,并依此为据,时藉词遣兵寇边,西河之地,屡被兵祸。辽圣宗并奉萧太后之命,大举侵宋,自瀛州南下,直抵读渊,离开封仅三百里。宋真宗心慌意乱,朝野为之震惊,幸宰相寇准等渡河予以迎头痛击,大败辽军,正待追击,收回复地,真宗却一味求和,威信尽失,只顾自制符瑞,安置天书,装禅弄鬼,不惜劳民伤财,害苦百姓,皆是为了他制碴真命天子的形象,以博辽人尊敬,可谓愚昧己极。”

  “唉,历来皇帝,实在没几个好的,老百姓都受苦了。”

  “苏梦枕便是目睹这种情状。苏家落在辽人手里,空有雄才,任人奴役,稍有不从,必遭残虐,苏门子弟,日渐没落,只有苏梦枕之父苏遮幕,凭着辽人要任用他商贸的才具,仗他的武动机智趁机逃入宋境,潜赴开封,要求宋室派兵,他愿以身为领,誓要收复故土,并详列出兵从计,里应外合,请奏求允……”

  “嘿,宋室一味敬且偷安,纳币贿敌。怎会接纳他的逆耳忠言呢?”

  “这就是啊!这时节又是西复侵扰宋境,宋建永乐城以困夏人,但城陷军败,西边军储,损失殆尽,宋室积弱难返,求和之仪大作,无心用兵。这样一拖,苏遮暮原在应、云、朔、飞狐等州所布的武林同道,等待号令起义的志士,全给宋室内奸泄露了风声,密传大辽,以致被逐个击破,后援不至,终告诛灭殆尽。苏遮幕因叛辽归宋,全家被辽人虐杀,妇女发配为娼,至于苏遮幕本人,因力主用兵,反给当朝权臣昌惠卿斥为通敌奸细,不加细审便将之刑杖收监,三年后才为大将韩琦所具保开脱,留在开封城里。”

  “唉,这就是赤胆忠心的下场!只凭天地鉴孤忠呀!”

  “不过苏遮幕也确是人材。他面临绝境,有家归不得,同时成了刺面流犯,携带南下的银两、珠宝,全为贪官榨取没收,他又亟思为族报仇,但苦于做官不得、从商无本,只好铤而走险,以他一介布衣寒士,一身才华武艺,令人倾服拥戴,建立了金风细雨楼。”

  “啊,原本金风细雨楼,是在这样艰苦的局面里建成的。”

  “他原本是想透过金风细雨楼,集众人之力,以武林同道众心合力,共抗外敌,可惜……”

  “可惜的是什么?”

  “他不比在应州之时,势力根深蒂固,知交遍布,可互为呼援。他白手闪帮,为当年的‘迷天七圣’处处压制,只能虚以委蛇,附力骥尾,能不被并吞,已分属万幸;至于组兵成军,大举反攻,更为朝廷所不允,只能暗自派遣子弟,为韩琦、范仲淹出兵以抗西夏侵掠,尽过不少力量。惟范仲淹向以天下为己任,主持军事,平西夏之乱,又改革吏治,兴利除害,朝臣却为私利而不能容之,范仲淹在怨谚丛皋下,郁愤求去。接下来的王安石虽才华盖世,但又陷于新旧党争之中,新法改革,不能推行,使朝廷元气大伤,对外更仅能求存,无法有功。苏遮幕生不逢时,想扩展民间势力,只是开封原就盘踞深植着‘七圣盟’的实力,加上江南霹雳堂的人扶植雷损的势力渐侵京师,建立‘六分半堂’,金风细雨楼还陷于夹缝处境里,在左右为难的情形之下,逐步的巩固自己的力量,其间艰苦之处,岂可想见。”

  “唉,苏遮幕如此克难求成,实在非大坚忍不能有以期。”

  “可是,俟他创一局面之际,已力竭神衰,油尽灯枯了,想要收复中原,更成泡影。”

  “你说苏家全族被诛,那么苏梦枕呢?那时候他到哪里去了?逃出来了没有?”

  “当然逃出来了,不然,日后怎么会有京城第一大帮‘金风细雨楼’?又怎会有今天的‘苏梦枕的梦’?”

  “嘻嘻。”

  “你笑什么?”

  “我是故意这样问,你一时情急,这就必会把故事说下去的。”

  “好,你用计赚我,我偏不说。”

  “罢了,罢了,我跟你赔罪算了。”

  “当时国衰若此,你还开得出这种玩笑,还笑得出来,便别怪我要光火。”

  “得了,得了,我知道你一向在民族大义关节上寸步不让,我见你认真,跟你轻松一下而已,你怎来真格的?”

  “这世上,有世事玩虐不妨,存些事玩笑不得的!”

  “那就算我的不是又如何?请继续说下去吧!”

  “哼嘿,我倒要问回你阁下,苏梦枕的师父是谁?”

  “红袖神尼呀!啊,莫不是红袖师太救了苏梦枕……”

  “这是摆明了的事实。苏遮幕以经商之名逃出辽人属土,年纪甚轻,身旁携有一麟儿,便是苏梦枕。那时候,苏梦枕还在襁褓之中,祖父苏行远密谋与儿子里应外合,一俟守军反攻,全面起义,收复应、云五州。不料事败,辽派大军灭族抄家,而起义武林志士中,有十五上人者,侵是红袖神尼的师弟。小寒山一脉,一向得到苏家赈款周济,十五上人感恩图报,负了苏家骨肉,杀出重围——”

  “这样苏梦枕便上了小寒山,拜神尼为师?”

  “你看武侠传奇小说太多了?倒想得美!辽人中也不乏高手;十五上人冲出重围,身受重伤,上得了小寒山,重托红袖神尼,耍照顾这点苏门骨血之后,便阖然而逝。然而红袖神尼也惊觉小小的苏梦枕,已被‘天下第六手’所震伤——”

  “天下第六手?”

  “‘天下第六手’是一门极其厉害的掌功,使这门掌力的人,天下只有一个人,这人就叫做‘天下第六’,原名僧无由,是辽主帐前第一高手。十五上人和他对了一掌,这一掌不但震死了十五上人,还力透其身,重创了年幼的苏梦枕。”

  “‘天下第六’,他教的徒弟,岂不是成了‘天下第七’?”

  “猜对了!的确有个‘天下第七’,日后在开封府里跟苏梦枕等人还有连场的龙蹯虎路、龙争虎斗!”

  “总算红袖神尼还是治好了苏梦枕。”

  “好不全。苏梦枕终年咳嗽,浑身是病,只凭一口真气保住性命,多年来尽受病魔折磨,便是因这一掌所致。不过,这却也成全了他。”

  “伤人这么重,把他打得半死不治的,还说是‘成全’!”

  “对了!一点也不错,是成全。苏梦枕能把红袖神尼的‘黄昏细面红袖刀法,练得这般青出于蓝、出神入化,便是因为他体质特殊,把‘红袖刀法’极阴至柔的诀要配合运用,反而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前所未有之境。苏梦枕在苦困和病患的折磨中,反生奇志,把刀法练至巅峰境界,成为当时武林中的第一刀”

  “好哇!他练成后,就赴京助他父亲。开创金风细雨楼?”

  “那时金风细雨楼已经开创了,他要做的是奠基和扩充的工作。他趁六分半堂忙着吞噬迷天七圣的势力之际,一方面选拔人才,招揽高手,另一方面不惜不择手段,与朝官挂钧,务使金风细雨楼不管在明在暗,均得认可。这一来,他做了不少大事,也同时作了不少毁誉参半的傻事。苏遮幂数十年来竭精竭智,仍以饮恨而终:以后苏梦枕的一切作为,只是为了要达成他的一个梦想……”

  “什么梦想?”

  “收复中原,还我河山。”

  “哎,好个苏梦枕!”

  “唉,好个苏梦枕的梦!”

  十六、沈虎禅的禅

  “哈!哈!沈虎禅!”

  “沈虎禅这个名字,并不可笑。”

  “沈虎禅这个人看来也不可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