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豪门追婚令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设计被盗

《豪门追婚令》第一百五十二章 设计被盗

作者:草草酱 字数:2776 书籍:豪门追婚令

  金玉遐又向谢云潇行礼:“久仰将军威名, 如雷贯耳。”

  谢云潇回礼道:“不敢当,金公子过誉。”

  谢云潇本想礼尚往来地称赞金玉遐,奈何金玉遐久居岱州, 寂寂无闻,名不见经传。谢云潇不知从何说起, 就和金玉遐闲聊了几句。

  金玉遐对武功一窍不通。他是舞文弄墨的智术之士。他谦逊了好半晌,方才进屋落座。他的衣着打扮甚是干净整洁, 以玉冠束发,以绸带束腰,端的是一副公子风范,毫无骄傲之态。

  众人围坐桌边,桌上备有花茶和糕点。茶香弥漫四周,金玉遐坐得端端正正。他左手捧起瓷杯,右手抬袖掩唇,微微仰首, 饮下两口茶水, 一举一动无不风雅。

  金玉遐的祖父曾经是内阁首辅。今时今日,金首辅的几位学生仍在京城做官。而金玉遐也不愧是出身于诗礼簪缨之族的公子。他的言行举止落落大方,未语先笑, 处事圆滑, 似乎比杜兰泽更适应官场沉浮。

  华瑶思考片刻,开门见山道:“金公子,你能来雍城, 我心里很高兴。我视兰泽为至交知己,既然你是兰泽的师弟, 那我们一家人也不必说两家话。我听闻令堂曾任国子监司业,主管国子监的算学, 家学渊源如此之深,实在令我钦佩。你在雍城查账时,若是发现了遗患,还要请你多指教。”

  金玉遐依旧客气:“碌碌庸才,今蒙款待……”

  华瑶打断了他的话:“金公子,你无须谦逊。兰泽的师弟,便是我的师弟。”

  金玉遐由衷地笑了:“草民比殿下虚长了四岁。”

  华瑶道:“那我们各叫各的,我称你为师弟,你称我为师妹,倒也未尝不可。”

  金玉遐笑得欢畅。他笑完了才说:“岂敢,岂敢,殿下很有风趣。虽说家母无缘得见殿下一面,但家母已知道了殿下是英明之主,臣民敬而顺之,忠而爱之。今我奉家母之命,前来侍奉殿下,竭才尽忠,还望殿下准许我追随左右,以尽绵薄之力。”

  华瑶郑重地问:“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和令堂是如何考虑的呢?”

  金玉遐点了点头。

  华瑶转过身子,与他对视。

  金玉遐与华瑶初见时,惊叹于她的谦恭有礼。而今,他已经习惯了华瑶的谦辞和礼遇。他平静道:“虽说家母早已辞官,但我家舅父仍在朝堂任职。京城的党争之祸愈演愈烈,树欲静而风不止……”

  华瑶领悟道:“你想借我的手,保全金氏一族?”

  金玉遐却道:“家母眼里,最要紧的是师姐。师姐是您的知己,亦是家母视如己出的爱徒。”

  金玉遐讲话只讲一半,不会和盘托出,但他的意思很清楚——他的母亲惦念杜兰泽的安危,认同华瑶的才略,又要为金氏一族做长远打算,因此委派了金玉遐辅佐华瑶,或者,更准确地说,金玉遐应该是来辅佐杜兰泽的。

  华瑶心花怒放。

  太好了!

  金玉遐似乎很会干活。

  华瑶越发真诚地把金玉遐夸赞了一顿,直把他夸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简直成了举世无双的贤才。

  金玉遐有些不好意思。华瑶立刻将他带到了税务司,目送他跨入一间密室,室内的账本堆积成山,比他的身量更高。他惊讶起来,兀自茫然许久,像是初出茅庐的无名之辈第一次见识到世事险恶,而华瑶还在一旁观察他,生怕他没有干活的本事。

  华瑶试探道:“金公子?”

  金玉遐捡起纸笔,道:“殿下,您可否再为我指派三五个读书人?您信得过的人。”

  “你对他们有什么要求吗?”华瑶问道,“除了识字以外。”

  金玉遐站在光影交界之处,认真地说:“人勤奋些,会用算盘。”

  金玉遐只要三五个人,华瑶却给他派来了八位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杜兰泽也来搭了一把手。

  杜兰泽把众人分作两组,亲自教导金玉遐如何审查账目。他们忙到了夜里戍时,疲惫不堪,各自散去。彼时夜色如墨,月浓星淡,杜兰泽竟然邀请金玉遐去她的房间一聚。她的语气很是秉公持正,仿佛她与金玉遐没有任何私交。直到他们踏过门槛,她才说:“师弟,我有一事不解。”

  金玉遐跟在她的背后,道:“何事?”

  杜兰泽转过身,面朝着他:“为何是你来辅佐殿下?”

  金玉遐对她没有丝毫隐瞒:“师姐有所不知,京城的风云变幻离奇。不久之前,我的舅父投靠了大皇子。”

  金玉遐关紧房门,倚着门框。室内并未点灯,他在月光下打量她的神色:“谁都能登基称帝,大皇子不能,母亲命我来辅佐公主,一是为了你,二是为了自保。在公主面前,我并无一件事隐瞒,师姐大可放心。”

  杜兰泽上前一步,仔细审视他的面容:“今日早晨,你与公主议论时政,为何没提到你舅父一家与大皇子的关系?”

  金玉遐略微弯下腰来,同她窃窃私语:“只因小谢将军在场。我对于他,知之甚少,不能交浅言深。”

  杜兰泽又问:“倘若只有公主在场,你是否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自然,”金玉遐正色道,“为人臣者,自珍自重。一臣不事二主。”

  杜兰泽道:“确实。”

  金玉遐的唇边微露一丝笑意:“今日我和殿下闲谈 ,殿下常说‘确实’二字,师姐今晚也说了此二字……依我拙见,师姐与殿下私交甚密。”

  杜兰泽拧开火折子,点亮一盏油灯。火光跳跃之时,她说:“师弟心细如尘,也懂得看人识相,理当多为公主分忧,切莫谦虚过甚,免得公主以为你一无所长、资质平庸。”

  金玉遐朝她行了个抱拳礼:“师姐的教诲,我当谨记。时候不早了,若无要事……”

  “请回吧。”杜兰泽比他还先开口。

  金玉遐怔了一怔,却也不曾逗留。他离开杜兰泽的房间,连一盏灯笼都没拿,全凭自己的记忆,在夜色中摸黑走回了他的住处。

  *

  长夜漫漫,空凉如水,侍卫们居住的屋舍中弥漫着一股草药味。

  那味道经久不散,聚集在房内,既甘又苦,使得齐风倍感沉闷。

  齐风的伤势未愈,手臂仍在渗血,每天早中晚都要换药。他从来不怕痛,但他最怕卧床养病。

  燕雨来看过他三四回,每次都说:“弟弟啊,我真羡慕你。我的伤好了,要去领队巡逻了。你还能躺在床上,每天睡到自然醒,传唤大夫伺候你。你在这儿养伤,真比在宫里养伤舒服得多……”

  齐风就说:“兄长,干脆我砍你一刀,你也能陪我躺下。”

  燕雨一溜烟跑没了影。

  窗外日影西斜,逐渐沉落,弯月挂上树梢,夏夜的蝉鸣越发聒噪。屋子里沉静无人声,这世上仿佛只剩下齐风一个人。

  齐风把他的剑放在枕边,倒也不觉孤寂。

  他无父无母,除了燕雨再无亲属,除了华瑶再无牵系。他把自己的剑当做了朋友。

  齐风的父母死得早。那一年村里大旱,随处可见饿死的人。

  齐风还记得忍饥挨饿的滋味,头晕目眩,腹痛心慌,走一步路,喘三口气,他也不知道自己小时候怎么活了下来。

  总之,齐风和燕雨一起埋葬了父母,跟着村里的老弱病残一路向东乞讨。恰逢官府开仓赈粮,他们兄弟二人混在一群流民之中近乎疯狂地争抢馒头。守卫看中了他们,将他们举荐到州府学武,州府又把他们送进皇宫,再然后,齐风遇见了四公主华瑶。

  华瑶挑选侍卫的那一日,齐风才刚满十二岁。他和燕雨都被带到了皇宫的校场上。他从头到尾都没抬过头,也不知怎的,他莫名其妙地被华瑶选中了。

  彼时的华瑶年仅九岁。她比齐风矮了很多。但她的气势丝毫不弱。她高高兴兴地把他领回了宫,边走边说:“我也有侍卫了!我也有侍卫了!”

  从那以后,齐风就在淑妃的宫里当差。

  淑妃和四公主对待下人甚是谦和,其他宫里的侍卫都很羡慕齐风和燕雨。或许齐风前半辈子的运气都在皇宫里耗尽了。因此,他如今的痴心妄念所结成的幻梦,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的。

  他抬起一只手,掌心朝上,手背掩住了双目。

  他忽然听见华瑶的声音:“你还好吗?”

  齐风以为自己在做梦。他如实说:“不好。”

  华瑶坐到了他的床边:“你说什么?很不好吗?我去给你找大夫 。”

  齐风一时情急,左手拽住了她的衣袖:“殿下。”

  他的左手尚未复原,不能使力,如此一拉一拽之间,伤口即刻崩裂,鲜血直流,浸湿了白色纱布。他低吟出声,几乎要从床上摔落,华瑶连忙扶住他,他闻到她身上的香气似乎从她骨头里透出来,又慢慢地飘进他的眼里和心里。他不由得握住她的手腕,隔着单薄的布料,似能感受到她的腕骨,他的呼吸更急促了:“求您,别找大夫。”

  华瑶道:“为什么?”

  天色还是那么黑,窗户开了一条缝,吹进清凉的夜风,蝉鸣不再聒噪,华瑶近在咫尺之间。她的眼睛里只有他的倒影,他甘愿死在这一夜——此念头刚冒出来,他自己也吓了一跳。伤处流血不止,可他一点也不觉痛,只说:“我……”

  华瑶低头:“你什么?快说。”

  齐风道:“殿下为何、为何会来看我?”

  华瑶朝着门外喊了一声:“守卫!马上去叫大夫。”

  她吩咐完毕,又转头看他:“我听说你久病不愈,来瞧瞧你怎么样了。气死我了!都怪高阳晋明那个王八蛋!他的剑刃刻着花纹,会把人的骨头割烂,害得你在床上躺了这么多天。我一定要为你报仇。”

  齐风的上半身未着寸缕。他平日里的衣裳总是扣得严严实实,就连一点锁骨也不会露出来,但他此时浑身发烧,躁扰不宁,便也不像从前那般知礼守礼。他的掌心出了一层薄汗,耳根早已红透了,还抓着华瑶的手腕不放。

  他不通文墨,不懂调情,只会不停地说:“殿下,殿下……”

  华瑶随手给他盖上被子,又道:“你这是干什么,好像快不行了,没那么严重吧。”她看向窗外:“大夫怎么还不来呢?”

  齐风神志不清,恍然如同置身梦境。趁着华瑶还在床边,他深吸一口浅淡的香气,低声问她:“为何,殿下,每夜都要……召他侍寝?”

  “什么侍寝?”华瑶道,“我看你真是烧糊涂了。”

  齐风松开她的手腕。

  他半张脸埋进枕头,发丝缭乱,鼻梁高挺,眉眼英俊如画,唇色苍白如纸,额间冷汗一滴又一滴地往下落。他的喘息声若有似无、断断续续,华瑶连忙探查他的脉搏,还好,他并无性命之忧。

  但他确实病得不轻。

  这也难怪,人一生病,就会胡言乱语。

  他舍身烧敌营的那一夜,本已身受重伤。他暂未痊愈,又被二皇子砍了一剑,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华瑶之所以前来探望齐风,一方面是为了视察他的伤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笼络人心。她没料到他的伤口会突然崩裂。她苦等了好半晌,大夫方才姗姗来迟。

  待到大夫为齐风上过药,施过针,包扎过伤口,华瑶就发怒道:“我的侍卫危在旦夕,你怎么拖到现在才来?”

  大夫慌忙下跪:“殿下息怒,实乃医馆暂缺人手。”

  近日以来,高阳晋明及其侍卫都被软禁在雍城公馆,他们经常怀疑饭菜有毒,隔三差五便要传召大夫。幸好汤沃雪不在雍城。她陪着戚归禾的尸身回到了延丘。但她留下了自己的两个徒弟。

  华瑶知道迁怒无用。她吩咐守卫:“传我命令,医馆派遣两名大夫,驻守公馆,余下所有大夫都过来照顾我的伤员。”

  守卫领命离去。

  华瑶抱膝蹲在床边,静悄悄地观望齐风。他忽然睁开双眼,对上她探究的目光。他的喉结在轻微地滚动,神智似乎恢复了不少,不敢再靠近她,只敢与她无声地对视。

  “我要走了,”华瑶叮嘱道,“你好好休息。”

  齐风憋了半晌,才问出一句:“殿下能否原谅我?”

  华瑶不解其意:“原谅什么?”

  齐风道:“我说的那些话……”

  华瑶豪爽一笑:“发烧后的胡话而已,我怎么会在乎呢。”

  “多谢……”齐风自言自语道,“多谢殿下谅解。”

  华瑶轻声安慰他:“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你接连受了重伤,必须好好休养了。侍卫的命也是命,应当妥善珍惜,谁不是爹生娘养的呢?你受了苦,不要一个人闷在心头,就像这一次,你夜里不舒服,就应该叫守卫、叫大夫啊。”

  她关切的话语像是一条甘甜的溪水流过他枯涸的心间。

  他含笑道:“谨遵殿下……”

  这句话还没说完,床边又多了一道颀长人影。齐风缓缓地侧目,竟然见到了谢云潇。

  这间屋子的烛火昏暗不明,谢云潇的神色也不甚清晰。他对华瑶说:“你的侍卫重伤在身,须得静养一段时日,且留他一人在此养病,我会指派大夫日夜监察。”

  华瑶说:“嗯!好的!那我先走了。”

  齐风遵循礼法道:“恭送殿下。”

  华瑶径直走出了房门,甚至没有回头:“你躺着吧,等你病好了再来见我。”

  院子里的蝉鸣停了,风静止了,烛光依然在晃动,仿佛刚刚结束一场花月无痕的幻梦。四周残存着清甜的香气,为了加深嗅觉的感触,齐风再次翻过手背,蒙住他自己的双目。

  谢云潇看了齐风一眼,齐风喃喃自语道:“您什么都有。”

  谢云潇却道:“你身上有伤,我没有。”

  齐风无言辩驳,又听谢云潇说:“与其胡思乱想,不如静心养伤。眼下正值多事之秋……”他一句话尚未结束,门外传来华瑶的声音:“小谢将军,你还不走吗?”

  谢云潇悄无声息地离开此地。他不想与一个发了高烧的伤患计较太多。他一直在等华瑶提及此事。他等到了深夜时分,华瑶熄灯上床,如往常一般扑进他的怀里,搂着他一连亲了几口。

  谢云潇侧耳细听,只听见她的气息越发平和。

  夜深人静,卧房里没有一丝光亮,谢云潇轻轻拉开华瑶的手。他在床上静坐一会儿,复又躺平,低声道:“算了,总归你无心也无意。”

  华瑶附和道:“嗯。”

  谢云潇揽过她的腰肢:“快睡着了么?”

  华瑶嗓音极轻:“京城传来消息,父皇打算宣召我们和晋明回宫,他要亲自审理雍城作乱一案。我正在想……一旦我们回了京城,要怎么做,才能重返凉州。”

  谢云潇早已料到华瑶迟早会回京。

  京城暗潮涌动,风云诡谲,杀人于无形之中,走错一步便是死路。华瑶在朝堂上并无助力。而晋明的党羽上书劝谏皇帝,一而再、再而三为华瑶请功,明褒实贬,树大招风。思及此,谢云潇将她抱得更紧。而她安安稳稳地入睡,从头到尾都没提过“齐风”二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