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毒后,帝王不立妃 第317章福寿安康

《重生毒后,帝王不立妃》第317章福寿安康

作者:小毛桃 字数:2746 书籍:重生毒后,帝王不立妃

  楚齐光每每想要劝和,大周的皇后总是一副恨不得将他撕碎的表情。大周的皇帝总是更加生气瞪她的皇后。

  他是越劝和,他们彼此越愤怒的瞪着对方。

  萧贵妃带着宫女,来到了紫宸宫。太监总管桂喜赶忙出来将她拦在了皇上寝宫外面。

  “贵妃娘娘,皇上身体不适,谁都不见。”桂喜恭谨的说道。

  “皇上生了什么病,本宫实在担心的很。”萧贵妃娇娇柔柔的说道:“还请桂喜公公给本宫通传一声,就说本宫带着参汤前来探病。”

  “娘娘,就算奴才给您通传了,皇上还是不会见您的,太医说了,要让皇上静养。”桂喜眼观鼻,鼻观心。

  “静养?皇后娘娘在里边伺疾已经有几天了,想必累了。”萧贵妃说道:“公公去回了皇上,让本宫替皇后分忧,请皇后娘娘歇息几天,保重凤体。”

  “娘娘请回吧,皇上是不会准的。”桂喜淡淡的说道。

  “大胆桂喜,你为什么阻止本宫见皇上。”萧贵妃愤怒的训斥道:“本宫要见皇上,让皇上责罚你这个不知死活的奴才。”

  桂喜见萧贵妃发怒了,跪在地上,依旧拦在寝宫门口。

  萧贵妃抬脚,一脚踹到桂喜身上,骂道:“该死的奴才,别挡着本宫见皇上。”

  “萧贵妃这是在干什么?”一个威严的声音从萧贵妃身后传来。

  桂喜赶忙磕头请安道:“太皇太后福寿安康。”

  太皇太后扶着宫女的手,缓缓的走了过来。

  萧贵妃请安问好后,说道:“臣妾知道皇上病了,心里十分着急。特意炖了参汤过来探望,哪知道桂喜这奴才,非拦着臣妾,不让臣妾进去探望。”

  太皇太后慈祥的说道:“我还说呢,贵妃怎么明知道皇上病着,还在这里吵闹。原来是哀家误会贵妃了,贵妃特意给皇上送参汤来了,真是一片爱心。”

  听了太皇太后的话,萧贵妃吓了一跳,姜还是老的辣。太皇太后上来就给她扣了一顶帽子,皇上病着,她怎么敢在这里吵闹?这不是分明不想让皇上静心养病吗?

  萧贵妃恭敬的说道:“臣妾特意送了这参汤来,希望皇上喝了它能早起康复。”她看了桂喜一眼,说道:“可是桂喜这奴才,说什么都不让臣妾进去。”

  太皇太后笑道:“这倒不怨桂喜,他也是一片忠心。太医说了,皇上的病需要静养,现在只让皇后带着青葙在里面照顾着,其他人一律不让探望。”

  “是,臣妾知道了。”萧贵妃说道,“那这参汤,还请桂喜公公端给皇上,就说本宫来瞧过了。”

  离开紫宸宫,萧贵妃的脸色凝重起来,看来爹爹的怀疑是对的,皇上跟皇后或许现在都不在宫里。什么病要这么静养?朝里的大臣跟后宫的嫔妃一律不见?寿宁节那天,她可是听到宫里的侍卫出动了很多,好像还有人喊了抓刺客。

  何况她刚刚试探过了,她在寝宫外训斥桂喜,如果打扰到皇上养病,怎么不见皇上出声?即便是皇上不出声,以皇后娇蛮霸道的个性,见她在寝宫外吵闹,皇后必定会出来教训她才对!

  皇上跟皇后都没有出声,反倒是太皇太后前来阻止她进寝宫,看来这里面确实有古怪。

  一定要将这消息托人告诉爹爹。萧贵妃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北堂谨瑜从描金画彩的马车里走出来,亲手将老人扶了起来。

  老人脸上的皱纹深刻,像是裸露的黄土地一样干枯。他的眼睛浑浊,了无生气。

  “各位爷,求求您了,给口吃的吧!”老人嘴里哀哀祈求道:“您看看这孩子,饿的只剩一口气了,您可怜可怜吧!”

  那瘦骨嶙峋的孩子睁着一双空洞洞的大眼睛怯生生的看着北堂谨瑜,面黄肌瘦失去了孩子本应有的活力。

  北堂谨瑜的心揪成一团,没想到在大周境内,竟然有这么多灾民。

  他忙叫高洺湖将车里的干粮跟水拿出来,周围的灾民看到有食物跟水,立马围了过来。

  他们互相扶持着,眼睛渴望的望着高洺湖手里的食物。

  “各位乡亲,大家别着急,都有吃的。”高洺湖招呼着,请楚齐光帮忙将食物跟水分给众人。

  拿到食物的灾民纷纷谢拜高洺湖,然后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北堂谨瑜将几个馒头递给老人,又给了那瘦骨嶙峋的孩子几颗糖,他问道:“怎么附近有这么多灾民?”

  那老人叹了一口气,说道:“从去年开始,咱们齐州就遭了旱灾,秋天的时候颗粒无收。到了今年春天,老天滴水未降,庄稼都没法种植,人们都跑到郊外挖野菜吃,您看这方圆几里,野草都被挖光了。没了野草,便吃树叶跟树皮。再后来连树皮都没得吃了,大家又开始吃观音土,您看看路边那些肚子涨的鼓鼓的人,都是因为吃了观音土所致。我们齐州现在可是遍地饿殍,大家伙儿实在过不下去了,不少年轻人都逃难去了,剩下的老弱妇残,跑不出去的只好准备在这里活生生的等死了。”

  老人说着,浑浊的眼睛里闪现出一点儿泪花,他说道:“这位爷,我看您是富贵人家出身,不如您将我这小孙子带去当个下人吧,您别看他现在瘦成这样,但是吃饱了一准儿有力气。”

  老人又跪下给北堂谨瑜磕了磕头,说道:“您收留了他,好歹能保他一条命,他跟着老头子,最后只会饿死的。求求您了。”

  北堂谨瑜将老人扶了起来,无比悲悯的看着他。

  他何尝不想救了这孩子,但是他救得了这孩子,救得了齐州所有挨饿的灾民吗?他枉为天子,竟然让他的子民受这样的苦。

  这里的百姓连观音土都没得吃,他这个大周的皇帝,有什么脸面坐在金銮殿中吃山珍海味?

  北堂谨瑜握着老人粗糙的双手,说道:“老大爷,官府不是拨了银两赈灾吗?还有粮食,朝廷难道没有发放赈灾粮?”

  “唉,粮食?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开设了粥棚的,也给各家都发了粮食跟银两。”老人嘴角露出了悲苦的神情,“可是朝廷发给各家的银两跟粮食能有多少呢?赈灾的粮食跟银两从京里一路拨到齐州,层层官员盘剥,到了百姓手里已经所剩无几了。再说那粥棚,说是粥,其实就是清水,里面飘不了几粒米。再后来就连这样的粥都不再发给百姓了。”

  可恶,听了老人的话,北堂谨瑜愤怒的想起了岳太傅的奏折,岳太傅多次上奏齐州的赈灾工作并不见明显效果,弹劾齐州大小官员存在贪污赈灾银两。

  那些号称百姓父母官的人,怎么能贪这样的钱,他们的心难道是黑的吗?

  那些拿着朝廷俸禄的官员,竟然敢发这样的财。北堂谨瑜气愤的想,他一定要重重的查办这些官员。

  他不仅要救眼前这个瘦骨嶙峋的孩子,更要救齐州无数挨饿的灾民。他是大周百姓的皇上,天天听着百官们歌功颂德的恭维,可是,他的子民却受着这样的苦难,他有什么资格做他们的天子,受他们的参拜呢?

  “大爷,您放心吧。这个孩子绝对不会被饿死饿坏的。”北堂谨瑜目光坚定,向老人保证道:“齐州这么多难民,也一定不会再流离失所,忍饥受饿的。”

  北堂谨瑜将自己身上的银两拿出来,送给老人,说道:“这些钱您先拿着,给大家伙儿买些干粮吃。”

  看着这么多灾民,高洺湖心里也十分不好受。她前世虽然曾经是孤儿,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劳动,即便是在最苦的日子,也没有落魄到要靠吃观音土维持生命。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灾情。

  楚国使节的队伍继续向前走,一路上灾民连连,等进了齐州城,整个城里都是死气沉沉的,商铺都倒闭了,路旁的人家十室九空。

  见北堂谨瑜跟高洺湖脸色不佳,楚齐光心里很清楚,一个皇帝,看着自己国家的百姓忍受着灾情跟饥饿,怎么能心安呢!

  他出言安慰高洺湖,说道:“齐州连年大旱,造成粮食颗粒无收,百姓们流离失所,灾情不断,这都是天灾。即便是你作为皇帝,也没有办法让上天降水,你不必自责。”

  北堂谨瑜一巴掌拍到马车的车窗上,他气愤的说道:“怎么不是皇帝的责任?百姓受苦难道不是皇上的责任吗?朝廷开仓赈灾,拨了粮食跟银两,那些官员可好,层层盘剥,他们怎么能发这样的财?那些官员不是皇上选拔的?不是皇上任用的?出了这样层层盘剥,贪污赈灾银两的事情,皇上竟然没有查明,没有重罚这些黑心的贪官,难道不是皇上的责任?”

  北堂谨瑜怒目圆睁,句句质问皇上。他是帝王至尊,此时虽然是娇弱的女儿身,又被楚齐光给装扮成一副焦黄面容的猥琐小个子男人,但是此刻,他帝王的气场从内而外散发出来,强大而有压迫力。

  楚齐光惊讶的看着北堂谨瑜,没想到大周的皇后娘娘气场这么强大。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位皇后娘娘性情耿直到如此地步,当着大周皇上的面,指责他不是一个好皇上,指责他让百姓受苦,指责他用人不当,赏罚不分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