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之无限觉醒者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人间仙境

《都市之无限觉醒者》第二百一十七章 人间仙境

作者:海之都 字数:1921 书籍:都市之无限觉醒者

  杨老的确是老江湖,可是,其他的人也不是菜鸟新手。

  常涌见到何年的提议,被杨老不动声色的化解,只能自己下场。

  他恭维道:“杨老说的好,这些宝贵的知识、文化需要后人去传承,我这个孙子虽然不太争气,但也一直想努力的学。

  他今年在滨海大学读大二,还有进一步深造的想法,原本家中的安排,是让他读工商管理一类的研究生。可是他自己要想在文博方面儿深造。我听说,几位老师在高校担任文博和博物馆专业的研究生导师。不知道,几位老师有没有兴趣收个学生了。”

  杨老说道:“有兴趣深造是好事儿,我们特别欢迎。我年龄大了,过两年不知道该能不能当导师。不过,常先生放心,即使我不担任导师,高校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不会变,到时候,尽管参与考试就可以。”

  于老师的性格略微耿直一些,他说对常涌说道:“常先生,您不必为难。考研究生嘛,尽管让孩子来考就是了。至于说拜师一事儿,我是这么看的。我们这代人拜师学艺,是因为文化传统,大家都认同这个,认为这样才是学本领的途径。

  我们到了博物馆工作之后也有拜师,那是组织安排。

  可是,社会在变,人的认识也在变。过去拜师那一套,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难免有些古板。如果常贝同学对文博或者收藏有兴趣,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不一定非要拜个老师才能学。”

  杨老接着于老师的话题继续说道:“我刚进博物馆的时候,为了让这些学生们安心学下去,组织内部安排拜师,还特别说明,这与旧时候拜师是不同的。于老师刚才说的那句话特别好。想要学习,什么时候都能学。别的不说,咱们看沈瑜同学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沈瑜正在旁边瞧热闹,怎么也没想到,于老师和杨老两个人一唱一和,居然把话题引到了自己身上。

  看到周围人的目光投了过来,他急忙谦虚:“不敢当几位老师的称赞。常贝同学在学校里表现很好,一直是优秀学生干部,积极分子。我就是普通学生。”

  常贝初时听到沈瑜的话,难免有些得意,觉得这小子还有点自知之明,可是后来,慢慢嚼出味道不太对,脸上得意的神色也就渐渐消失。

  他正不知如何表现自己的时候。杨老似乎铁了心,要把沈瑜推到台前。他说道:“几位老板可能不知道。沈瑜同学虽然年纪轻,但在收藏一道上的眼力已经不弱。别的不说,仅仅这次拍卖会,他就送来几件不错的藏品。因为拍卖会的规矩,我不能说具体是什么,但我可以很肯定的说,都是很不错的藏品。”

  在拍卖现场,陈尚老板还有常贝同学也都是看见过的。”

  陈尚一直没有说出他和沈瑜认识的事情。

  这时候,听到杨老把事情说了出来,他也就无法再隐瞒。于是解释道:“杨老说的不错,那天我也看到了。我回家之后还对丽丽说,让她与同学好好学习。”

  沈瑜急忙说道:“几位老师还有陈伯父谬赞了,再这么夸下去,我可不敢在这里呆了。”

  于老师说道:“你别急着谦虚,我还跟你说过,带藏品来让大家鉴赏,你不会忘了吧?”

  他对旁边的人说:“咱们在座的可能没看到。今天,沈瑜同学可是在市场上买了几样东西,大伙儿也都帮忙看看。

  他转过来,对沈瑜说:“沈瑜同学,把你买的紫砂壶给我们鉴赏鉴赏?可别舍不得。”

  沈瑜心想,你们几个不想收徒,就把事情推到我这儿,这可怎么办?

  转念一想,不就是移花接木吗,我也会。

  他笑着对几位老师说:“几个老师,先别着急看我的紫砂壶。今天----”

  沈瑜拖长音调,想旁边一指:“陈丽丽同学,捡了大漏,她买了一枚纪念币。我刚才看了一眼。这枚纪念币,还真是出人意料的一样东西。”

  大伙儿听于老师描述之后,原本等着看沈瑜的紫砂壶,没想到他把话题又引到陈丽丽那里去。

  别人不清楚,唯有陈尚明白,自己的女儿原本对收藏就不感兴趣,即使真的买了纪念币,估计也跟着凑热闹,很有可能买到了假货,接下来有可能要丢人。他思索着,应该怎么化解尴尬。

  于老师本就是想转移话题,他顺着沈瑜的话题问道:“沈瑜同学的眼力不错,他如果说好,那多半是不错的东西。你们商量一下,看看谁先把藏品拿出来交流。”

  陈丽丽白了沈瑜一眼,小声嘀咕一句:“一点儿都不干脆。”她从小包里拿出了那枚纪念币,放在桌子上,然后说道:“我看大伙都买东西,我也想试试运气,觉着这纪念币不错。花了一百元钱买了下来,还让摊主搭了一件赠品。”她又把赠品纪念币放在旁边。

  常贝在旁边捧了一句。

  “陈丽丽同学的眼光,一向很好。”

  其他几个老板以为沈瑜不敢把藏品拿出来,心中都有些轻视。

  听到陈丽丽如此解释,都觉得她买东西有些随意,随意买的一件东西,又能好到哪儿去?也许,就是沈瑜故意转移注意力而已。

  大伙儿象征性的看了一番。

  两枚纪念币最后转到于老师,以及擅长杂项鉴定的陈老师手上。

  赠品纪念币立刻就被二人认出,是后仿的假货。

  几个老板都认为剩下的一枚纪念币也不可能太好,都开始琢磨,一会怎么低调处理这件事,免得陈丽丽太尴尬。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发觉发现陈老师观察纪念币的时间似乎太久了。他拿着纪念币反复端详,甚至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细节。

  几个老板都是人精,都觉得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陈老师看了良久,叹了口气,把银币放下。

  陈丽丽看他叹气,不由得看了沈瑜一眼,那意思是--你不是说真品吗?

  沈瑜胸有成竹,自然不急着解释。

  陈丽丽询问:“陈老师,这银币是不是不对?”

  陈老师反问:“陈丽丽同学,你是怎么判断这枚银币的?根据什么觉得好,然后买下来的?”

  陈丽丽根本没按照沈瑜的说辞去解释,其实她已经把那说辞忘一大半。她换了个说法:“我当时觉得这枚银币,和那一堆袁大头不太一样,觉得挺好看的,就买了下来。”

  陈尚在旁边问道:“陈老师,我女儿买这银币,有问题吗?”

  陈老师叹了口气说:“何止是有问题呀,问题太大!”

  旁边的人听到此处,也跟着摇头。

  常涌:“花的钱虽然不多,但是,初学者还是要谨慎一点好。”

  董明开口调侃老陈:“老陈,你的眼力不是太好。你这点儿收藏的本领,就别教孩子了。还是另外拜师比较好。”

  常贝安慰陈丽丽:“陈同学,不要在意,收藏要慢慢儿学,你如果有兴趣,咱们一块儿拜师学。”

  陈丽丽不咸不淡的说了声谢谢,就把脸偏了过去,顺便瞪了沈瑜一眼。

  沈也纳闷,这枚纪念币是真的,不明白陈老师为什么这么说。

  这时,陈老师继续说道:“这枚纪念币的问题大了,没想到,这是罕见的仁寿同登纪念币。”

  几位老板顺着陈老师的口气,叹了一口气。

  哎?然后就觉出不对了。

  有问题?罕见的?这语气怎么也扯不到一块儿去。

  反应过来的几个人,看向陈老师。

  董明愣了片刻,然后问道:“陈老师,您说这是真的?

  这时候,几位鉴定师中,有人已经笑了出来。

  杨老说道:“老陈还是爱开玩笑。你直接说真的不就行了吗?”

  陈老师也笑了起来:“我可没开玩笑,这枚银币就是少见的徐世昌仁寿同登纪念币,而且是精品。”

  陈尚问道:“陈老师,我才疏学浅,您能不能讲解一二。”

  陈老师解释道:“这枚纪念币是真的,存世量不多。”他开始讲解这枚银币的来历与讲究。

  陈丽丽发觉,他的说辞与沈瑜说的似乎相差不多,转头看向沈瑜。

  沈瑜仿佛没有看到她的眼神,低头喝了一口茶。

  陈老师对几位老板解释完这纪念币的来历,感慨的说道:“滨海这里的收藏资源还是很丰富,连这种罕见的纪念币都有。滨海在近代的发展历史中,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他向陈丽丽问道:“陈丽丽同学,你当时买的时候,是怎么判断的?”

  陈丽丽说:“我不懂收藏,就是看着别人买,我也跟着凑个热闹。”

  陈老师摇头:“你这运气也太好了,来,赶快收好。”他把纪念币递还陈丽丽。

  陈丽丽问道:“几位老师,这银币大概能值多少钱呀?”

  于老师说道:“没有准确的价值,如果遇到喜欢的人,花十万二十万去买,也是可能的。”

  蓬莱厅里出现了片刻的安静,众人看向陈丽丽的目光,有点复杂。

  好在,反应快的人立刻开始称赞陈丽丽运气好,或者说她有天赋等等,总算没有冷场。

  不过,嘴上说的漂亮,心里怎么想的,可就不知道了。

  这些人的身家不菲,不会把这点钱放在眼里。但是,最气人的是,一帮人费了半天劲,什么都没买到,最后,让一个不懂行的人,找到了这特别稀少的纪念币,这让人去哪儿说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