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佳神医 第403章 蝼蚁撼象

《最佳神医》第403章 蝼蚁撼象

作者:赤焰神歌 字数:1813 书籍:最佳神医

  瓷器没了,驴子挣脱缰绳也跑了,两人在路边呆呆坐了半日,实在想不出办法来。

  四九说虽然没了法子,也得跟定了瓷器的人家说一声,免得耽误人家的事,所以两个人一路走进了京城,找到定瓷器的人家,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又给人家写了十两银子的欠条。

  那户人家见他俩摔得浑身脏兮兮的,实在说不出骂人的话,只得自认倒霉,收了欠条打发他们出去。

  两人身无分文,又整整饿了两天,正走投无路的时候,就听见梅源记门口有人喊免费吃饭。后来的事,梅娘都知道了。

  说完这些,四九拉着铁柱站起身,向梅娘深深施礼。

  “虽说方才没人跟我们要钱,可说到底还是我们二人的错,听说不要钱就吃了那么多肉和饭……"

  铁柱小声嘀咕道:"咱俩进来之前说好了只吃一碗肉的,谁让他们店里的菜做得这么好吃呢……"

  本想着就着一碗肉,多吃些米饭馒头,混个肚饱也就行了,可是那香喷喷的红烧肉一入口,他们立刻就忘了自己身上没钱这回事,满脑子就只想着吃了。

  四九重重地捅了铁柱一下,示意他闭嘴,又转向梅娘。

  "只是我们现在是真的身无分文,姑娘能不能缓几日,容我们想想办法?"梅娘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你们往后有什么打算?"

  "打算?"

  听到梅娘的话,四九和铁柱齐齐愣住。

  两人现在没了积蓄,驴没了,车翻了,还倒欠人家十两银子,他们俩还能有什么打算?

  铁柱挠挠头,说道:“我们俩现在啥也没有,就剩下一把力气了,我寻思去外头找点儿活干,省着点儿,一个月也能剩个几百文吧。"

  四九则咬了咬牙,说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要是实在还不上,我们俩就去卖.身,总能把欠人家的债还上的!"

  梅娘笑了笑,说道:“既然你们有这个想法,那倒不如留在我店里干活呢。”

  留下?干活?

  四九没想到梅娘居然会提出这个建议,一时间沉吟不语。

  铁柱倒很是心动,他想了想,问道:“要是

  我们留下,能天天吃上这样的饭菜吗?”梅娘忍不住笑了起来,向他点点头。

  "后院有空房,你们要是留下做伙计,可以管吃管住,每人每个月八百文工钱,你们看怎么样?"

  铁柱听得蠢蠢欲动,使劲地拽着四九。

  "四九哥,你听见了吗?要是在这儿干活,天天都能吃好吃的!"

  四九则在心里飞快地计算,如果他们两个人去做短工,工作不稳定不说,还很累,在京城里吃住都要花上不少钱,说不准挣的钱只能勉强糊口,攒钱还债就更难了。

  可是要是留在梅源记,这里管吃管住,每个月还有八百文工钱,两个人就是一千六百文,这样他们干个半年,差不多就能攒够还债的银子了。

  四九还是有些不放心,问道:“我们都要干什么活?”

  梅娘指着不远处正在卖力擦桌子的小八,说道:“就像他一样,开门的时候在门口吆喝几声,招呼客人,客人吃完饭了收拾桌子,还要做一些扫地、打水、劈柴、搬东西之类的活。"

  四九看小八眉开眼笑,时不时跟身边的食客聊几句天,显然干得很是开心,犹豫了片刻便点点头。

  梅娘又说道:“那你们先在这里干一年,一年后去留随意。”听说才签一年的契约,四九越发松了口气。

  见两人不再有疑问,梅娘塞给他们两小串钱,让他们买些被褥和用品,今天就直接搬到店里来住。

  四九和铁柱出了门,梅娘回到柜台那边。

  这会儿菜卖得差不多了,来打菜的食客也少了,娟娘把方才那一幕都看在眼里,心里早就满是疑惑。

  "二妹,他俩不是白吃饭的吗?怎么你还要给他们钱?"

  梅娘把事情简单说了,娟娘听了颇为不赞同。

  "这两个人虽然倒霉,可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啊?一顿吃那么多碗肉,还一文钱不花,简直是来吃冤家的!"她皱着眉头抱怨了几句,说道, "再说,他俩要是直接跑了,咱们不但搭了一顿饭,还要再搭上两百文钱!"

  “我看他俩不像是撒谎,他们要真是那种白吃饭的无赖,也不会又跟我道歉,又给我鞠躬的,他们那一身破衣裳,看着的确是吃了不少苦头。

  4;梅娘顿了顿,笑道, "就算他们真的改了主意,拿了两百文直接回家了,就当我给他们出路费了,顶多就损失两百多文钱嘛,不算什么。"

  事已至此,娟娘知道无可挽回,只能无奈地说道:“你呀,看着挺精明厉害的,其实心里比谁都软。"

  梅娘笑道:"姐姐不也是心软吗,要不然能帮着我把这么大的店开起来?"提起这事儿,娟娘的心情也不由得好了起来。他们现在生意这么好,每天都能挣几十两银子呢!这么一看,偶尔被人蹭一顿饭也没什么,用梅娘的话说,就当积德行善了吧。

  到了下午,四九和铁柱果然一人扛着一卷行李回来了。

  二百文钱能买到什么好东西,两人带回来的东西,都是当铺里人家不要的旧被褥。除了被褥,两人还各自买了两身旧衣裳,总算是把一身破衣烂衫换下来了。两人按照韩向明的吩咐,把后院一间空屋收拾了,铺上被褥,这里就算是两人的落脚之处了。

  梅娘让武鹏写了两张契约,四九识得几个字,看清上面写了是一年的期限,每个月八百文的工钱,就跟铁柱按了手印。

  次日梅娘就叫四九去柜台算账,武鹏则负责收钱。

  她没有看错人,四九算起账来又快又好,有他在,梅娘就不用一直在柜台后面看着,连武鹏也觉得轻松了不少。

  铁柱吃了两顿好吃的,在店里干活越发积极起来,他个子高,力气大,那些挑水、劈柴、搬运米面粮菜这些活都交给他办,韩向明和小八也跟着松了口气。

  这样一来,店里众人各司其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梅娘每天在烧饼店和梅源记之间两头跑,忙得不亦乐乎,有人却连大门都不敢出。

  自打那天在梅源记吃了大亏,梁付氏就嚷着心口疼,躺在炕上不肯起来,天天提着武家人的名字骂。

  梁鹏被她骂得不胜其烦,天天早出晚归,不乐意看见这个搅家的娘们。

  梁坤却跟上次不同,这次他没有跟梁鹏一样躲出去,反而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好几天不出门。梁付氏这么闹了几天,见无人搭理她,就托街坊帮忙去史家传话,说自己病了,请贞娘过来。

  那天梁付氏去梅源记闹事的事,在整条街上都传开了,史贞娘嫌丢人,本不想去梁家,可是想到梁坤那日也在,一

  定是跟梅娘又见面了,她心里放心不下,就在这日傍晚带了丫鬟,遮遮掩掩地来了梁家。

  梁付氏一看见她就哭嚎了起来:"贞娘,如今也就你肯来看我,你不知道,伯母这次可被人欺负惨了!"

  史贞娘不好说自己不知道那天的事,便含糊说道:“伯母只管安心养着,别想那些不高兴的事了。"

  “安心?!我怎么安心啊!"梁付氏拉着史贞娘的手,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 "贞娘你性子好,哪里知道那些人的险恶心肠?你不知道,武家那丫头上次跟我说了什么,她说要去找学官告状,要学官削了坤儿的功名!你说说,天底下哪有这样恶毒的女人啊!"

  听了这话,史贞娘脸色一白。

  她家开着酒楼,比梁家有钱有势得多,家中把她许给梁坤,不过是看中了梁坤的秀才功名罢了。要是梁坤连秀才的功名都没了,她还嫁给他干什么?可要是退了亲,她的名声还要不要?

  她可不像武梅娘还有做菜的好手艺,要是退了亲,她以后可怎么办?

  史贞娘心里转了几转,便一脸担心地对梁付氏说道:“伯母说的可是真的?这可怎么办?梁公子的功名可是最要紧的,可不能被这个女人给害了!"

  这话可说到梁付氏的心坎里了,她一拍大腿,说道:“可不是么!她要真敢去学官那告状,我就拿这条老命跟她拼了!大不了鱼死网破,谁也别想好!"

  史贞娘对梁付氏这种市井泼妇的无脑做法实在不能苟同,她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不要露出不耐烦来。

  "伯母,事情没到那个地步,何必鱼死网破呢?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对梁公子的名声也不好呀!"

  梁付氏深以为然,不由自主地问道:"还是贞娘你想得周到,那你可有什么好主意?"

  史贞娘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害羞地低下头,说道:“伯母,我还不是梁家的人呢,哪里好乱出主意?"

  梁付氏赶紧拉住她的手,说道:“你都跟坤儿定了亲了,进门那还不是早晚的事?再说,你这也是为了坤儿好嘛!"

  史贞娘似乎还有些犹豫,低声说道:“那武梅娘毕竟跟梁公子有过婚约,上次我得罪了她,梁公子还

  不高兴呢,武家的事儿,我不好多说的。"

  梁付氏呸了一声,骂道:“武家那是一群什么杂碎东西?坤儿瞎了眼才会看上她!那女人一肚子坏水,幸亏坤儿没娶她,要不然还有我的好日子过吗?"

  她拍了拍史贞娘的手,说道:“你放心,坤儿不是那种不识好歹的人,你家那么有钱,他疯了才会惦记那个烧饼店的丫头,你要是不信,把他叫过来,我让他当面把这事儿说清楚。"

  史贞娘娇羞道:"伯母为我好,我都是知道的,可是为了这事儿去叫他,我.…我……"

  梁付氏知道她不好意思,说道:“那你就说叫他过来,商量商量武家那事儿怎么办,他就会来了。"

  史贞娘有了正当借口,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了。

  有史贞娘出面,自然马到成功,不过一会儿的功夫,梁坤果然跟着史贞娘过来了。见梁坤过来,梁付氏又装出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儿啊,自打那天被武梅娘欺负……不是,被她威胁过之后,我这心啊,一天到晚放心不下,就怕她真的去告状,去害你啊!娘这颗心啊,都要急死了!"

  梁坤坐在桌旁,一脸的烦躁不安。

  "你现在说这些干什么?要真是害怕,当初怎么就退了武家的亲事?现在落了话柄在人家手里,你们可害死我了!"

  梁付氏没料到他说出这番话来,愣怔了一会儿才说道:“当初不是你说,娶个烧饼店的丫头做娘子,丢了你一个秀才的脸面,非要退亲的吗?怎么这会儿又怪上我们了?"

  梁坤怒道:“我年少不知事,难道你们也不知道?当初非给我定了个烧饼店的丫头,现在退亲又成了我的错了?"

  眼看着两人要吵起来,史贞娘连忙上前打圆场。

  “伯母,梁公子,咱们先别急,别外头还没什么事儿了,家里人先乱了阵脚,如今最要紧的,还是要想办法封住那武梅娘的口,别让她真闹出来,那才是害了梁公子一辈子呢!"

  梁付氏看到史贞娘,忍不住说道:“你还后悔退亲,要不是退了武家的亲事,你能娶到贞娘这么贤惠的娘子?"

  史贞娘羞涩地低下头:“伯母过奖了,只要能帮到

  梁公子,叫我做什么都是愿意的。”

  梁坤在屋里憋了好几日,还想不出头绪来,越想越是闹心,因此见到梁付氏就忍不住怪罪起她来。

  而现在看到史贞娘柔声细气,做小伏低,句句都透着关心,他这会儿才觉得心里舒坦了点儿。他看了看梁付氏,又看了看史贞娘,说道:"你们俩可商量出什么主意来了?"

  梁付氏说道:“我们两个妇人能有什么主意?这不是把你叫来,一起想想办法吗?”

  梁坤冷哼了一声,说道:“那武家这么蛮横,无非就是现在生意做大了,觉得自家有底气了,竟敢威肋我一个堂堂秀才,真是岂有此理!"

  梁付氏深以为然:“要是他家像以前那样,整日守着那烧饼店,苦哈哈地过着穷日子,你看他们敢不敢招惹咱们梁家?哼,开了个盒子铺,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了!"

  史贞娘转了转眼珠,上前给梁坤的茶盏里添了些热水。

  "是呢,我听外头说起来也都奇怪,他们家开了那么多年烧饼店,能挣几个钱?怎么这么大的盒子铺,说开就开起来了?也不知道他家这钱是从哪儿来的?"

  听到这话,梁坤就想起李韬那次对他的说的那些话,不禁咬紧了牙。他们一家孤儿寡母的,这么多银子说拿就拿出来了?谁信啊,肯定是那些男人给梅娘的!

  梁付氏则拍着炕沿叫骂起来:"能是哪来的?定是武梅娘那丫头勾搭男人赚来的!外头还说什么陈家从她那买猪头肉的方子,我呸,什么方子那么金贵,居然能卖五百两银子?那是装幌子糊弄外头人呢!那小贱蹄子,一见到男人就满脸是笑——"

  "行了,别再说了!"梁坤听得额头青筋暴起,大声打断了梁付氏的话。什么一看见男人就满脸是笑,梅娘看见他就没笑过。难道他不算是个男人!?

  史贞娘见他不肯听梅娘的一句坏话,心里越发不安起来。

  她捏紧了手指,过了一会儿才笑道:"不止这事儿,还有一件事挺奇怪,他家从前开烧饼店,买烧饼的客人也没那么多,怎么这一两个月,一个烧饼店,一个盒子铺,都有那么多客人?"

  “说是什么梅娘做饭好吃,街坊邻居都爱吃。”梁付氏想起外面的传言,恨得咬牙切齿,

  “那死丫头是我看着长大的,她几时做饭好吃了?只怕又是个幌子罢了。"

  "既如此,那可就更奇怪了。”史贞娘一脸疑惑,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说道, “武家那盒子铺开起

  来,怕不是要一两千两银子?去的人那么多,听说多是左右胡同里的街坊,他们又是哪来的钱,还能天天下馆子?"

  几句话提醒了梁付氏和梁坤,两人都皱着眉头思索起来。

  “可不是嘛,就算做的是山珍海味,那也不至于天天下馆子吃饭啊,这些人平日里买把菜都要讲讲价的,怎么忽然就大手大脚地花起钱来了?"

  梁坤想了一会儿,目光看向史贞娘。”贞娘,你可是在怀疑什么?"

  史贞娘像是突然发现自己失口,忙笑道:“是我一时失言,唉,自打堂姐的嫁妆丢了,全家人都急得不行,偏偏这么久了还查不出线索,闹得我们看谁都疑神疑鬼的。"

  梁付氏摇摇头:“这可不是疑神疑鬼,上次我不是跟你说,我看见武家那老娘们头上戴着牡丹花银簪吗?我就怀疑是他们捣鬼,结果他们不知道怎么就骗过了官差,官差还向着他们家说话呢!"

  梁坤哼了一声,说道:“财帛动人心,若是官差得了甜头,自然要帮他们遮盖遮盖了。”上次的大牢一夜游是梁付氏心里永远的痛,她听了立刻破口大骂起来。

  “我就说嘛,要不是武家人使了手段,那几个官差怎么偏要抓我?我不就说了句武家那簪子像是史家丢的嫁妆么,就为这么一句话,他们就把我抓到大牢里!原来是得了人家的好处,就把我往死里作践!"

  梁坤说道:"这么一说就更可疑了,武家莫名其妙的多了那么多钱,连官差都偏向着他们,那些街坊邻居也都帮着他们,说不准都是被武家收买了!"

  史贞娘掩口惊呼道:“呀,这么说,难道武家跟我堂姐丢失的嫁妆有关?”

  "很有可能。"梁坤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点点头,"若是这样,这些反常的事就都说得通了。

  梁付氏一拍大腿,说道:“那还等什么?赶紧去报官啊!”史贞娘忙说道:"无凭无据,只是咱们怀疑,报官也没有用啊。"

  梁坤则说道:

  “那可是一大笔钱,要是官差也被贿赂了,反而会说是咱们诬陷。”想起上次的惨痛经历,梁付氏和梁坤齐齐打了个哆嗦。

  史贞娘很是担心的样子,说道:“那可怎么办?”

  梁坤想了想,说道:“若是能让苦主主动上告,说在武家见过嫁妆中的什么东西,让官府出面就顺理成章了。"

  史贞娘蹙眉说道:“为着这事儿,堂姐已经哭了好几场了,大伯他们一家都很着急,又不好大张旗鼓地去衙门催,传出去,倒像是我堂姐急着嫁人似的……"

  梁坤微微一笑,说道:“史家不好出面,就寻寻关系,若是上头有人催,底下自然尽心查案。”史贞娘听了这话,若有所思。

  梁付氏则说道:"贞娘,你还没过门,坤儿不好为你家的事直接出头,咱们只能帮你出出主意。你想想,这事儿从你家来说,是帮着你堂姐找嫁妆,从咱们家来说,又能帮上坤儿,免得被武家那丫头害了前程。你也瞧见了,武家那丫头才开了个盒子铺,就轻狂得不像个样子,要是她以后得了势,还有咱们家的好日子过吗?贞娘,你可要想清楚其中的利害!"

  史贞娘咬咬牙,点头说道:“伯母说得是,我回去会提醒大伯和堂姐他们的。”得到了史贞娘的保证,梁付氏和梁坤才松了口气,对史贞娘越发和气起来。武家虽然有了钱,可又有什么用?

  那盒子铺才开了几天,要是摊上了官司,还能开得起来吗?有他们“帮忙”,这辈子武家都别想翻身!

  店里的生意蒸蒸日上,眼看着碗盘筷子等餐具又不够用了,梅娘最近手里宽松了许多,便想着定制一批印着梅源记标识的餐具。

  她想起四九说过曹辛庄那边做瓷器,就把这件事交给他办,让他直接去跟窑场联系,如果能做就先订两千套。

  四九雇了头驴子,当天就跑了个来回,把这件事办好了,梅娘对他的办事能力越发高看了一眼。

  店里人手够用,梅娘就不用一直在店里守着,这日一早,她把今日要做的红烧鸡块炖在锅里,嘱咐娟娘她们看着火,预备其他菜,自己带着武鹏和云儿出了门。

  除了餐具,她还要去订两口大锅和一些厨具,又叫武鹏回头去找彭大海兄弟来砌灶台。

  />

  从邓家的铁匠铺出来,梅娘看时辰还早,便去南街看看有没有新鲜菜。

  如今梅娘在北市口和南街这边也是有名的人物了,她一露面,便有许多人跟她打招呼。

  "梅姑娘来逛街呀,今儿打算做什么新鲜菜?"

  "梅丫头,我这生菜可水灵了,你要不要看看?"

  "您是梅源记的东家吧?要不要河虾?"

  旁的也就罢了,听到河虾这个词,梅娘停下了脚步。

  这个时代交通不便,京城又不靠着海,想要吃点儿海鲜河鲜可不容易。梅娘见那人面前放着两个筐,里面的河虾活蹦乱跳的,显得很是新鲜。河虾没有海虾那么大,这些河虾长约一寸多,也算是难得的了。她蹲下身,用漏勺拨了拨,见底下的河虾也多是活的,便点点头。

  "这两筐虾都要了,一共多少钱?"

  那人正发愁这大热天的,河虾不好卖,只怕一会儿就要死光了,听梅娘直接全都要了,立刻高兴得不得了。

  "这两筐虾有三四十斤,姑娘若是都要了,给我两吊钱就好。"

  武鹏和云儿听说这些虾竟然值二两银子,不由得咋舌不已。

  梅娘却觉得很便宜,这么新鲜的河虾才合五六十文一斤,的确不贵。

  见梅娘不还价直接付了银子,那人越发感激,主动帮他们把虾送去了梅源记。

  回到店里,也快到中午开业的时间了,梅娘让于婶和云儿过来帮忙,赶紧把河虾做出来。河虾放入大盆,倒入清水淘洗几遍,清洗干净后控水。

  盆中加水,放入黄酒、酱油、白糖、醋和盐搅匀成料汁。

  锅内倒油,旺火烧至滚热,将葱结姜片入锅炸出香味,再将河虾倒入锅中,大火炸一会儿之后捞出,控油备用。

  锅内留少许底油,将姜末葱末下锅煽香,将炸过的河虾回锅,倒入调制好的料汁快速翻炒,汤汁收干撒上葱末,一道金黄透红的油爆河虾就做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