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佳神医 第370章 我对赵家继承人不感兴趣

《最佳神医》第370章 我对赵家继承人不感兴趣

作者:赤焰神歌 字数:1866 书籍:最佳神医

  “我饿啊。”小霍去病脱口而出。

  卫长君点头, 那又怎么样呢。

  小不点抱住他的腿撒娇,“舅舅,舅舅……”

  “舅舅不是神, 叫舅舅也没用。”卫长君不客气地拨开大外甥的手, “耐心等着。我叫人把红薯叶拉出来。对了,你如果等不及可以提前扒出来, 反正生的也能吃。”

  小霍去病难以置信,我吃生的还喊你做什么。

  卫长君摸摸大外甥的小脑袋:“明儿继续偷吃啊。”

  小不点气得朝他手上一下。窦婴眉头微蹙, 这孩子太无礼了。虽然卫长君的嘴挺欠,可怎么说也是他舅舅。他舅舅不以为意,“有力气打人看起来还是不饿。”

  小霍去病气得跳脚。卫长君指着他旁边的红薯藤, “小心。这要是摔下去, 不把你摔的头破血流,也得把你摔的腿疼胳膊破。”

  小霍去病顿时觉着自个出气多进气少,他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这辈子叫他摊上这么个糟心舅舅啊。

  卫长君含笑离开, 潇洒的跟天边彩云有一比。

  小不点气得往地上一坐。小阿奴看看背影决绝的卫长君, 又看看跟他一样饿的小霍去病, 犹豫再三, 挨着小伙伴坐下。

  窦婴随卫长君到地里,回头看一眼,俩小的不嫌热似的顶着夕阳坐在烤热的土堆旁, “就让他们这么等着?”

  “教训皮小孩子不能心软, 否则前功尽弃不说, 以后也别指望他听话。”卫长君指着南边忙碌的几人,“再过一炷香就差不多了。”随后叫在地里帮忙的牛固和孟粮回去拿铁叉推板车。

  为了这些庄稼,前些日子卫长君又请城里木匠做个独轮车。车做好之后还是他前往城里买油盐酱醋的时候顺道拉来回来的。

  两个轮的板车进红薯地费劲, 独轮车沿着红薯地沟进来很方便,两边都有高高的红薯垄还不用担心翻车。

  红薯藤被运到大门西侧的沟边堆放,先前盖在红薯藤下的红薯就露出来。卫长君叫赵大把秤拿过来,先称汉四十斤。也就是嘟嘟的二十斤。称十份出来。

  窦婴疑惑不解,好奇地询问:“这是为何?”

  卫长君瞥一眼在地南头忙碌的十人,“他们的工钱。”

  “用此物代替?”窦婴问。

  卫长君颔首:“他们觉着等到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拿钱去城里买粮不合算。不如趁现下有的吃的时候先吃这些,省下的粮食等哪天没钱了也好拿去卖。说不定还能卖个高价。”

  虽然窦婴不曾亲自买过粮,毕竟从他记事起家里的生活就很富裕,称不上奴仆成群,也不需要他一个公子出入市井。但“七国之乱”的时候,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他盯过粮草筹备。至今还清楚的记得粮食一天一个价。有时候有钱也买不到。

  “这些村民很会过日子。”

  卫长君:“他们跟您不一样,您家没钱太皇太后也不会叫您饿着。他们没钱只能上山跟野兽抢食。”顿了顿,“这里离秦岭近还有的抢。像一马平川的地方只能下河。河里没有那只能逮着什么吃什么。”

  窦婴不信,“如今百姓日子还是这么困难?”

  经过“文景”二帝休养生息,百姓的日子不难。但过个二三十年,国库空虚,朝廷增加赋税,再赶上天灾**就难了。不过也是以后的事,卫长君不敢也觉着没必要现在扯这些,“清官当政的地方百姓自然衣食无忧。”

  窦婴颔首赞同:“国土太大,总有陛下看不到的地方,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何况如今少主纵然踌躇满志心怀天下也无能为力。

  卫长君发现在地南头干活的村民停下了,“可能起好了。侯爷,过去看看?”

  窦婴到跟前,地头上堆了一堆红薯。其中一人见着卫长君就问他,离天黑还早,要不要再挖一些。

  卫长君微微摇头:“红薯藤还没干,还能再搁地里放十天半月。挖多了卖不完,这么热的天,过几日就捂坏了。”随后告诉他们,赵大把他们的工钱称好了。

  十位村民顿时感到羞愧,来到地里不足一个时辰,算上上午以及来回路上花费的时间也顶多四个时辰,跟他们以前给人干活比起来相当于干大半天,然后收他一天工钱。

  卫长君:“我的话还没说完。里正说你们明天不用来了,换别人。”

  这十人知道,但卫长君没主动说,他们也不会主动提。八阳里离城远,走着进城做活太辛苦,家门口有活自然想着能多干一天是一天。

  可卫长君已经把话说开了,十人也不敢跟他缠。到地头上用他们带来的麻袋把各自的红薯装起来。

  卫长君提醒他们洗干净再上锅蒸,红薯皮可以跟蒸红薯的水一起喂牲口。他家地里的红薯藤也可以留到冬天喂猪。若是他们需要,回头就可以找车拉回去。

  八阳里的村民先前割红薯藤拿回去喂牲口,猪牛羊很喜欢吃。这十人回村一说,赵大还没把起出来的红薯称好,八阳里的村民就来了。

  有人推车有人拿着绳,浩浩荡荡一群人,一会就把剩下半亩红薯藤收拾殆尽。

  村民收拾红薯藤的时候,窦婴时不时打量卫长君一眼,见他没有半分不舍,等他们走了就问:“大公子也很想他们把红薯藤弄走?”

  卫长君:“他们不弄走,我家牲口也吃不完。放在门外也碍事。”朝玉米地看一眼,“那边的玉米收下来,玉米杆子足够烧水做饭。”

  窦婴对“玉米”很好奇,要过去看看。

  从红薯地里不好穿过,两人到地头上。小霍去病拦住他舅舅。卫长君令赵大陪窦婴过去,他拉住大外甥的手:“又怎么了?”

  小不点指着地上的土包,“你是不是忘了啊?”

  卫长君忘了,但他才不会承认,“好了?”

  小不点不知道,但他实在饿得受不了,使劲点了点头。

  卫长君最擅长从善如流,“那我挖开看看。”

  搁地里烤红薯这手艺,卫长君前世熟练的很。前世二十岁了,十一放假回家,帮父母起秋红薯的时候,还带着亲戚邻居家的孩子烤过。为此没少被亲戚邻居调侃他孩子王。

  土坑外面不热了,但他扒到最里面,裹着土气和红薯味的热气扑面而来。卫长君担心烫手,掐几个红薯叶子把烤红薯拿出来。

  小霍去病迫不及待伸手抓,烫的嘶一声,小爪子乱甩。

  卫长君乐了:“舅舅有没有说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同理,心急吃不了热红薯。”

  “舅舅!”小不点皱眉,什么时候了还趁机教训人。

  卫长君见好就收:“那舅舅不说。”用红薯叶子包着红薯两端,然后从中间一掰两半。一半先放地上,一半揭掉一些皮,递给大外甥。随后处理好另一半递给小阿奴,“慢点吃啊。”

  两小儿知道大口吃噎人,虽然很饿,也一点点品。

  窦婴得知玉米老了,又还没干到可以磨成粉的时候,现下无论如何也吃不到,就对玉米失去了兴趣。

  其实也是赵大多嘴说了一句,亩产没法跟红薯比。窦婴瞧着玉米行间距挺宽,就觉着亩产最多也就三五石的样子。远远看到小霍去病吃烤红薯,他还未对红薯失去兴趣,赶紧过来叫卫长君也给他弄一个尝尝。

  卫长君烤了四个。大外甥和小阿奴一个,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一个。他也想尝尝,就给窦婴一半,名曰该准备晚饭了。

  窦婴想起自己晚上吃的不多,就把稍微大的那半让给卫长君。卫长君边吃边吩咐赵大继续称。

  红薯下肚,重量出来了。不算上午卖的和给村民的工钱,依然有五十二石。

  饶是窦婴有心理准备,也险些被他自个的口水呛死,难以置信地问:“总得五十五石?”

  “差不多。”其实不止。总共得有六十石。除了卖掉的,卫媪那边还有一石,卫长君先前又挖出来吃几顿,也得有半石。可见老侯爷已经失态,卫长君不敢再刺激他,“侯爷,您先从地里出来,天快黑了,再不拉回去就有猴子下来偷了。”

  窦婴浑浑噩噩地到地头上,陡然想起一件事,他以前来过这里,这边荒草及腰,土地堪称贫瘠,“若是种在肥沃的土地上,岂不更多?”

  “不一定吧。”卫长君真担心他晕过去,“兴许红薯就爱贫瘠的土地。好比冬瓜地里有些荒草反而能长得很大。”

  窦婴没亲自下过田,一时也不能确定,“老夫这就回——”

  “侯爷,城门关了。”

  窦婴朝西看去,太阳早已没了踪迹,“那我明日再进宫禀告陛下。”说出来想起韩嫣,“陛下是不是已经知道了?”

  “兴许吧。”卫长君也不确定刘彻到底知道多少。

  窦婴不急着回去了。可是看到一堆堆红薯,他还是无法相信,以致于晚饭只用几口就去洗漱歇息。

  卫长君见他像是受到重大打击的模样,心说这才到哪儿。替他关上西边院门,卫长君回到正院吩咐女奴泡黄豆,明日早饭是豆腐脑和鸡蛋煎豆腐。主食是葱油饼。

  翌日清晨用早饭的时候,不出卫长君所料,当窦婴听说豆腐脑是黄豆做的,又差点把自己噎死。

  嘟嘟出来吐槽,[这么不淡定,还是魏其侯吗?]

  卫长君明知故问:“侯爷这是怎么了?”

  窦婴想解释,见他脸上没有一丝担忧,忽然想起他昨日逗小霍去病那一幕,“我说你小子故意的吧?老夫不就是不信你的红薯亩产能达五十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