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荒岛日记 第一卷 第四十八章 石磨

《荒岛日记》第一卷 第四十八章 石磨

作者:大斌大将 字数:2902 书籍:荒岛日记

  打算制作的石磨跟传统的石磨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也可以说是为了走捷径偷懒而冒出的奇思妙想,它更应该叫作碾子!

  在建房的几十米外有一个凸出地面二三十公分的大石头,用凿子稍加修整后就变成了一块比较平整的大石板。

  它的材质还算比较硬,应该能够做到碾压玉米时不掉屑这一基本要求。

  打磨平整之后在上面开一条深5公分,宽20公分长达一米的方形凹槽,做它的目的就是以后把玉米放进里面用磨盘来回碾动。

  再用远处树林里找到一块坚硬石头打凿成一个直径在六十公分,厚二十五公分的圆形大磨盘,我自认为这样做的技术难度是最小的,省事又省力!

  接下来就是正式开工了......

  用木炭画好尺寸之后直接开凿,现在能做的事情我尽量现在做出来。

  虽然夏天高温会影响进度,但是高温也让我没什么其它事情做,除了偶尔下海外基本也是闲着,不如把这些空闲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凹槽比石磨还麻烦一些,最下面增加摩擦的线槽可以说是一点一点慢慢磨出来的。

  石磨就随性了许多,只需要保证一个标准的圆形就算完事,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的时候也难度不少!

  开始是把尺寸和形状画好就直接用斧背把多出来的边边角角大刀阔斧的敲掉,最后再进行精细的修形,前期虽然费力但不费神,后期的每一凿子都必须慎之又慎!

  凿子和斧头各种工具交替着用,石头磨盘和下面的凹槽也花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才算做好。

  并且开凿的过程中还必须小心翼翼,稍微多打了一点形成凹陷以后就是决定成败的大缺陷!

  后面的一天还是没有直接投入使用,我用石磨在凹槽里不停的来回滚动,让石头与石头的直接碰撞把里面的小棱棱角角全部磨掉,以免以后正式磨面时有小石子和石头粉掉进玉米面里。

  ......

  一切准备就续,接下来就是检验这八天时间的成果了,在把里面打扫干净后总算开始了第一次试验!

  此时的我兴高采烈,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放进去一斤左右的玉米粒,然后开始不停的滚动大磨盘。

  然而......经过三五分钟多达几十次的滚动,里面的玉米粒不说完好无损,但也仅仅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现实再一次给我来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实验结果可以说是相当不成功的,数十次的碾动只是这样的情况,哪怕再把次数提高到一百次,两百次,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我推测由于石磨的重量和压力不足,导致现在这个贪小便宜做成的石磨根本压不破玉米粒,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让我从头顶凉到脚心!

  看来这八天的时间几乎是浪费了,事实证明这一办法根本行不通!

  苍天啊!!!

  我可是用了整整八天的时间啊......

  一个星期的努力化为泡影让人非常郁闷,恨不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但是既然问题已经出现了就只能想办法解决,如果半途而废那这八天就真的浪费了,仅仅只是用来验证了这一办法的可行性。

  坐在石磨上抓耳挠腮了一会儿,似乎也没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说最开始的想法还是太过天真,有句话叫“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我现在就尝到了自己种下想捡便宜的苦果!

  在没有其它更好的补救办法之下,最后只能决定放弃现有的方案回到最初的想法。

  重新做一个小时候家里的手推磨,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星期时间的努力正式付诸流水!

  ......

  打造手推石磨首先又是找到合适的石头,石磨的下半部分必须得用个头比较大的石头。

  而且最少超出地面一米以上但是又不能高于两米,直径也最好在一米左右才是最理想的材料。

  这么多的尺寸要求就排除了岛上绝大多数石头,也进一步限制了让我搬到房屋附近的打算,只能石头在哪个位置以后就在哪个位置磨面!

  岛上符合这种尺寸要求的石头不多,大概只有三四块,而且都不算近,即便离我最近的一块也超过三百米距离。

  当然让我选择的话肯定也是由近及远,谁也不想在同样的选择上舍近求远。

  不过第一块石头辜负了我的期望,虽然不是风化石,但是它的材质偏软,不足以承担石磨的重任。

  虽然以我的角度来说当时是石头越软越好,因为开凿的速度更快。

  但是从实用性上来说就恰恰相反,石头是越硬越好,磨面时软的石头会掺杂一部分石头粉进面粉里导致无法食用,辛苦也就白费了!

  第二块石头在四百米外,它就对我友好多了,硬度非常好,好到甚至让人觉得压力山大。

  距离和直径也还算合适,只是高度有些问题,一米八左右,看到这里又让我头疼了。

  最后又去更远处查看了第三块石头,发现它的硬度也足够,但是尺寸更大,相较之下只能又回到第二块石头上。

  后面的过程充斥着暴力和野蛮,也在肆意挥洒着我的汗水,幸好这块石头在树林里不用担心露天太阳直射的问题,露天的话就只能等阴天或者早晚进行了。

  一点一点的敲打让我的左手磨破了数个血泡,整整用两天才把高度压缩到一米二左右,接下来我准备休息一天,最近太累了,连续的敲击石头让人疲惫不堪!

  休息一天过后工作还在继续,直到四天后才把石磨的下盘完全做好。

  表面看着虽然还不能形容说宛如一件艺术品,但也有模有样了,后面只需要慢慢的把上面的磨盘改好。

  ......

  现在看来第一次做辗子的八天时间也不算完全浪费,至少做好的圆形大磨盘还可以加以利用,只需要稍加修改就能直接投入使用。

  修改的地方主要是在一面的正中心钻一个直径三公分的轴心,因为它的转动必须要围着中心,另外就是在离中心十公分外钻通一个直径五公分的送料孔。

  另外在下盘和磨盘的接触面都会打上一条条增加摩擦力的线槽,如果没有它们,玉米面也很难磨出来,老祖宗的办法又再一次借鉴了。

  最后再把下盘中心钻一个轴心,磨盘侧面钻一个孔位用来插进推动前进使力的木杆就算初步做成了。

  小时候家里的石磨是有一个像锄头的推拉杆的,人站在原地不动只用推拉木杆就可以让石磨转动。

  现在我不想再做了,不仅没有合适的木头,我也感觉到浑身疲惫,所以用了笨办法,只需要扶着杆一直围着磨转就行了

  就像电视剧里驴拉磨推面一样,哈哈哈哈......

  正式磨面之前我先像上次一样空置推动了几个小时,让它里面的一些尖锐被磨掉,以免后续掉进玉米面里。

  第二天,再次试验让人又有点欣喜和期待,这次的成功率肯定高出很多,毕竟这次我可没想着偷懒,而是实打实的按照记忆中的原型做的。

  但是想到上岛以来的教训,还是觉得不宜高兴得太早,一切都要试验之后才能知道。

  把磨盘拿出来把里面的石头屑清理掉后,再合上磨盘抓了两把玉米送进喂料的孔里,开始像驴一样围着石磨打转!

  这时候整个人是非常兴奋的,感觉像浑身充满了力量。

  石磨推动除起步时外并不算太费力,但是在玉米面出来之后我发现似乎稍微轻偏轻,我又在上面加上了一块重量在十斤左右的石头。

  ......

  好事多磨,玉米面终于成功的从缝隙里慢慢的挤了出来,这一刻心情的激动的,终于把一大难题给解决掉了!

  推磨是一个极具耐心的活儿,需要力量的同时还要足够好的耐心,而且我发现第一次磨出来面还稍显粗糙,又倒进去磨了第一次,只是产出的效率就更低了。

  差不多四个小时的时间一共磨出了二十斤左右的粗面,由此看来极端情况下一天磨出五十斤的粗面应该问题不大!

  想吃到精细的玉米面还有最后一个难关需要克服,现在磨出来的面比较粗糙,还需要做筛子过滤一遍才能达到相对精细的面粉。

  不得不说打凿石磨的艰难度和麻烦程度比开荒和建房都要更让人头疼一些,甚至可以列为上岛第一大高难度工程,不过这一个石磨可以轻松用好几十年,付出还是值得的!

  我觉得现在的自己简直是个全能选手,生活中缺少什么就自己做什么,我都有些佩服我自己了。

  以前从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大的能量,也许这就是人为了生存下去的潜力吧!

  筛子的网又是用的蚊帐,捡到的时候都没想到它的作用居然这么多。

  我截取了半个平米左右的一块干净蚊帐布,用滕条圈成一个圆形再把其对折三次后再把蚊帐崩紧。

  蚊帐本身的网眼较大其实不适合做筛子,但是现在的条件也就不苛求那么多,对折三次后已经能让大部分颗粒状玉米粒被卡在筛子里。

  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筛出玉米面了,一想到以前小时候吃过美味的玉米饼就流口水......

  看来是太长时间没吃甜食了,连玉米饼的诱惑都开始抵挡不住,并且还是无糖的玉米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