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启禀王爷,狂妃有喜! 第七百二十五章 赔礼道歉

《启禀王爷,狂妃有喜!》第七百二十五章 赔礼道歉

作者:花语念风 字数:1743 书籍:启禀王爷,狂妃有喜!

  韦小宝心道:"这姓曹的办事倒也讨人喜欢,知道丽春院是老子发达的地方,安排得倒也妥贴。他虽说是大花脸曹操的后代子孙,只怕行事与他的十八代祖宗有些*同。"又想到:"扬州的那个慕天颜,也是知趣的人。对老子的事,他不敢不尽心。"但听曹寅的话外之音,似乎是掌握了自己的隐私,*小宝心里微微不安,掩饰道:"其实事情也没有甚么了不起,只是我们做臣子的,总得处处体念皇上的苦心才是。皇上与我闲谈,常常对我说,从来与民休息,道不在扰,与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又是元气、可鉴甚么甚么的。"曹寅道:"是'虚耗元气,深为可鉴'罢?"

  韦小宝诧异道:"正是这八个字。原来皇上不但同我说了这个大道理、也同曹大人说过的。"曹寅道:"卑职小小官儿,哪能如韦爵爷这般福气,圣眷甚隆,得近天颜,亲听圣上教诲?"却暗暗发笑,心道:"皇上拿你不过当个幸臣,只当养只猫儿狗儿顽顽,哪里会与你讲一些国计民生的大道理?岂不是对牛弹琴么?'从来与民休息、道不在扰,与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朕观前代君臣,每多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紊乱旧章,虚耗元气,上下讧嚣,民生日蹙,深为可鉴。'皇上的这段话,我早就从邸报上看到了,是皇上对大学士熊赐履说的,与你这个小流氓有甚么相干?你至多在旁边听得一言半语罢了。"韦小宝不知趣,又说道:"曹大人,我没学问,不知道虚耗是个甚么耗?可鉴是个甚么鉴?"曹寅不便说破,虚与委蛇道:"圣上远见卓识,也不是我们做臣子所能揣摩得透彻的。一总是韦爵爷方才所说的,地方上总以安静为主,处处想着与民休息就是了。"韦小宝看透了曹寅的心思,暗暗骂道:"好稀罕么?他奶奶的,小小一个侍卫,也敢在老子面前卖关子!哼,骑驴看唱本,咱哥儿俩走着瞧罢。"曹寅忽然道:"咱们只顾说话了,大事还没办呢。"立时北面站好,道:"有旨意,韦小宝接旨。"韦小宝一怔,急忙要下床,曹寅却道:"皇上旨意,韦小宝身体不适,着不必下床接旨。"韦小宝便在床沿上跪倒,曹寅取出圣旨,宣旨道:"小桂子,老子本想等你的内伤好了,一块儿回北京,可事情委实太多,只有先走了。他奶奶的小桂子,你只顾带着七个小老婆做缩头乌龟,躲到甚么地方花天酒地去了,忘了老子了么?老子明明知道你没死,听两江总督麻勒吉、江浙巡抚马佑奏称你死在泗阳集,心里也着实难过了好*阵子。你快快滚回来罢。北京你的公爵府,老子给你派人看守得好好的,你说说,老子够不够义气?你回来了,老子也不要你办事,也不要你去杀天地会、打罗刹,就来陪老子说话儿。你要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老子就派出人中,见你老婆砍你老婆,见你儿于杀你儿子,你教老子不痛快,老子教你断子绝孙。老子说话算话。君子一言,甚么马难退。钦此。"(庸按:康熙的这道圣旨,确实是笔者杜撰的。然而康熙在处理公文的时候,确是极少八股昧儿,时时流露出机智与幽默,比如他在文武官员的奏拆上常常批的三个字:"知道了",就很随便,绝少故弄玄虚与炫耀帝王之尊。偶尔还与臣子开开玩笑。江苏织造李煦有个奏折不合体例,康熙朱笔批道:"尔之识几个臭字,不知那去了?"吓坏了李煦,急忙再上折子请罪,康熙却行若无事,批了"知道了"三个字。以他与韦小宝的特殊交谊,加之韦小宝不通文墨,康熙下这样的旨意给他,完全在情理之中。)听着听着,韦小宝仍眼前仿沸出现了康熙在皇宫大内,坐卧不宁的样子。待曹寅述完旨意,韦小宝的眼泪早已"叭哒、叭哒"地掉了下来,哽咽道:"皇上,小桂子该死,小桂子该死!小桂子不该做缩头乌龟躲了起来,让你一个人在皇宫里冷清寂寞。你是皇上,有多少大事要操心劳碌?吴三桂要造反,你睡不着;台湾受灾,你睡不着。忙完了公事,还没人陪你说话解闷儿,因为你是皇上。除了小桂子,你不与人说闲话,只有小桂子,才敢与你说闲话。可皇上你知道么?小桂子虽说躲了起来,其实心里也不快活。小桂子也想你。小桂子立马回去。便是砍了脑袋也回去。小桂子说话算话,君子一言,甚么马难追。"他嘟嘟囔囔的自说自话,曹寅道:"韦爵爷,卑职虽说不明白旨意,但感到了皇恩浩荡,皇上对你老人家,真正没得说的。"他憋了一会儿,到底忍不住了,说道:"韦爵爷,皇上的旨意,卑职不敢打听,只是有些事情怕是牵扯到卑职,卑职弄得明白了,才好替你老人家办差呀。"韦小宝下了床,抹了抹跟泪,道:"你说罢。"曹寅道:"皇上的圣旨里说君子一言,甚么马难追;你老人家也说君子一言,甚么马难追。这甚么马到底是甚么马啊?你老人家说明白了,卑职好去预备。""君子一言,甚么马难追",其实是韦小宝说成语老是说不准,总也记不住"驷马难追"的"驷"字,便将驷马改成甚么马了。康熙有时为了凑趣,也这么说着顽儿。

  韦小宝哪里能让曹寅知道其中的细故?那岂不是太过掉价了么?他搔搔头,道:"甚么马么,自然是甚么马也比不上的宝马了。比如关云长的赤免马啦,楚霸王的乌骓马啦,就是甚么马。"曹寅怎么也想不到"甚么马"这等贵重,沉吟道:"赤免马、乌骓马卑职没有,只有刚从蒙古买来了四匹菊花骢,倒也是日行千里。"韦小宝一副将就的样子,道:"四匹菊花骢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皇上的那个甚么马的,将将就就,马马虎虎罢咧。只要能让我快些见到皇上。那就行了。"曹寅急忙说道:"韦爵爷放心,卑职马上去办,马上去办。四匹菊花骢,跑起来,至多三四天的功夫,也就到京城韦小宝犹豫了一下,道:"摁……我还得回一趟扬州。"曹寅道:"韦爵爷,你老人家是担心宝眷哪?好叫你老人家听了高兴,就在你养伤的期间,皇上已命多总管带领御前侍卫,将你的夫人、公子、小姐,全数护送进京了。"韦小宝吃惊道:"甚么,皇上把我家誊都带走了?"曹寅由衷道:"韦爵爷,皇上对你,真正没得说的,甚么事情都想得细密周到,这君臣际遇,当真旷古难逢,旷古难逢。"韦小宝根本没有听到曹寅说些甚么,他在内心道:"说到底,小玄子还是信我不过哪!嘿嘿,把我老婆抓去做押头,老子这天下第一大滑头,便是比泥锹还滑,也滑不过小玄子的手掌心了。老子甚么都可以不要,如花似玉、落鱼沉雁的老婆,却无论如何也丢不得。"他出了一会儿神,一抬头,发觉曹寅有意无意地看着自己,不由得打了个冷颤,暗道:"不好!不要让这姓曹的看出了老子的心事。姓曹的小子是大花脸曹操的十八代灰孙子,甚么好东西了?让他奏上一折半折的,说韦小宝对皇上不忠心,是个大大的奸臣,韦小宝便要变成没有脑袋的韦活宝了。"韦小宝的灵机来得极快,脸上立时显出惊喜的神色,道:"多总管他们脱险了?"曹寅含混地"恩"一声。

  韦小宝暗道:"不好,大花脸起了疑心了。怎生搅他-搅才好?"无中生有、没事找事、浑水摸鱼,原中是韦小宝的拿手好戏,他一眼看到曹寅的身边,垂手站立着那小小孩童,便有一搭没一搭地问道:"曹大人,你身边站着的小孩子,是你甚么人啊?"曹寅躬身道:"这是小孙雪芹,雪芹,快给韦爵爷磕头。""曹雪芹一反原先那娇惯无赖的样子,目不斜视,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给韦小宝磕了个头,大人似地说道:"晚辈为韦小宝请安。韦爵爷吉祥。"韦小宝大奇:"这小子眼下与方才简直两个人一般,这般文质彬彬的,哪象混世魔王的样儿?"身上没带甚么顽的东西,顺手从怀里掏出一迭银票——韦小宝两件"宝贝"不离身,-是赌钱的骰子,二是银票——数也没数,大约总不下万余两,递给曹雪芹,道:"好孩子,仓促之间,我也没有甚么好东西给你做见面礼,这点银子,你拿去买糖吃罢。"在韦小宝想来,这孩童见了这许多银子,定然高兴得疯了。然而曹雪芹依然故我,双手接过银票,淡淡道:"谢爵爷赏。"看也不看,又磕了个头,将银票捧送给了曹寅,依旧不卑不亢地傍立在曹寅的身边。韦小宝兴味索然,暗骂道:"这小东西现下装得一本正经,忘了方才与丫头吊膀子了?"韦小宝歪着头,端详端详曹寅,又端详端详曹雪芹,半晌,摇头道:"不象,不像。"曹寅奇怪道:"不像甚么?"

  韦小宝指着曹雪芹,对曹寅道:"他不像你的孙子。"又指着曹寅,对曹雪芹道:"他不像你的爷爷。"曹寅微笑道:"原来韦爵爷说的是这个。我的这个小孙子哪,像他爹爹多些。"语气中极为得意,原来曹寅的儿子、曹雪芹的父亲曹镛,学识渊博,严正端庄,是江南颇有名气的道学先生。曹寅以自己一介武夫面生有一个在士林声望极大的儿子极为自得。

  韦小宝点头道:"我说呢。曹大人,你儿子是个好色之徒罢?"。

  曹寅面有愠色,又不好发作,只得赔笑道:"韦爵爷说笑话了,小犬虽说尚学业末成,却笃好程朱理学,怎么说得上好色二字?"韦小宝心里骂道:"辣块妈妈不开花,知道老子没学问,就拿学问来麻老于。'程猪里学'是个甚么学?这程嘛,是瓦岗寨的程咬金么?使把大斧头,杀人放火还差不多,又能做甚么学问了?猪一定是猪八戒,也只能做高老庄招亲、背媳妇过河的学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