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启禀王爷,狂妃有喜!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你怎么来了

《启禀王爷,狂妃有喜!》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你怎么来了

作者:花语念风 字数:1781 书籍:启禀王爷,狂妃有喜!

  郗安正在大殿的中间,听见了呼声,朝林倾白的位置望去。

  他看见林倾白站在殿门口,纤细苍白的身影映在刺眼的光下,似要变成透明一般,轻纱长袍被风吹得飞卷,而他则如同一张握不住的白纱般缓缓的向下坠。

  郗安的心猛的一紧,一股血冲到他的头顶,他再也顾不得其他,一把推开了挡在身前的人。

  他听不见身后珉公主的尖叫声,听不见皇上的制止声。

  他跑的很快,身上带着厉风,从殿前到殿尾,却快的只在眨眼间。

  他比任何人都快的冲到了林倾白身前,在林倾白摔在地上前一把抱住了他。

  林倾白的身子很软很凉。

  郗安将他拥在怀里的那一刻,心脏却还是扑通扑通的乱跳。

  他手指缓缓的探到了林倾白的鼻尖,感受到林倾白呼出的热气后,郗安闭上了眼睛,双手紧紧的将林倾白抱在怀里,猛地舒了一口气。

  他从未有如此慌乱的时候。

  林倾白只是晕倒了而已,可能是太累了。

  这对于林倾白来说并不是稀罕事,郗安在林倾白身边也遇见过很多次了。

  他应该很镇定。

  可不知道这次是为什么,郗安忽然就开始慌了。

  或许是因为林倾白站的太远,他害怕林倾白摔在地上会摔坏了身子。

  又或许是今日阳光太刺眼,林倾白站在阳光下的时候,那单薄又清瘦的身影,像一张快要透明的白纸,让郗安忽然产生了一种他会张开雪白的翅膀飞到天上,再也消失不见了的错觉。

  周围的人涌了上来,你一句我一嘴的询问着。

  实在是太吵。

  林倾白迷迷糊糊的清醒了过来,他睁开眼,眼前全是刺眼的白光,刺的他看不清楚,只感觉自己被人用力的抱在怀里。

  可即便是看不见,他还是能从对方熟悉的体温,熟悉的气味中感觉到,抱着他的人是郗安。

  只是抱得有点紧了......

  以至于他身上的每一寸皮肤都贴在了郗安的身上,清晰的感觉到郗安炙热的体温。

  林倾白脸蛋红红的,挣扎了两下。

  挣扎不开。

  于是他咬紧了下唇,忽然又起了贪念。

  他想着罢了,自从郗安订婚之后,他已经许久没有与郗安如此的亲近,如今或许也是最后一次了。

  于是林倾白一面心中谴责着自己,一面又颤颤的闭上了眼睛,将头贴在了郗安的肩头,鼻尖轻嗅着郗安身上的味道。

  郗安身上的味道像是熏香,带着几分的烟气,十分的好闻。

  林倾白又一次感觉到,他的小徒弟长大了,长成一个可以轻松将他抱入怀里的大人。

  也离他越来越远了......

  原本还要后续商议婚典,但因为林倾白的晕倒,郗安也没有了心思,只能改日再议。

  皇上给林倾白寻了一处寝室休息,一路上郗安抱着林倾白来到了屋内。

  太医给林倾白把了把脉,说是因为林倾白这几日身心疲惫,不思饮食,这才造成气血亏空晕倒了,并无什么大碍。

  郗安听见并无大碍几个字,才闭上了眼睛,一向刚毅的脸庞上终于露出了半分的疲惫。

  他哑着声音对下人说:“都退下吧。”

  “是,将军。”

  太医退下后,没过多久丫鬟又将熬好的汤药端了进来。

  直到殿内只有郗安与林倾白二人,林倾白才缓缓睁开了眼睛,侧过头望着郗安。

  才熬好的汤药很烫,郗安便坐在案几前,一勺勺的舀着滚烫的汤药,放在嘴边轻轻的吹。

  郗安

  明明是个大将军,气势凌厉,这番细致的模样倒显得与他格格不入,可是他却为了林倾白做的很有耐心。

  大约是就这样吹了一刻钟的时间,汤药温度适中,郗安捧着那碗药端到了林倾白的身前。

  林倾白手撑着床边,坐起身子,垂眸望着郗安手中那深棕色的汤药,眼睛渐渐的酸涩。

  林倾白想起郗安十四岁时。

  那时候也是如此,他病了,郗安一大早替他煎药,放到温度合适才端到他手中,生怕会烫到他师父,眉眼温和乖巧。

  郗安太好了,以至于让林倾白总是产生一种荒诞的错觉,他以为只要一直这样走,他们能一辈子就这样下去。

  本来是他养了一个孩子,最后反倒是他被宠的离不开了。

  哪有这种事情.......

  郗安舀起一勺汤药,喂到了林倾白的嘴边。

  林倾白却垂着头,紧咬着下唇,久久没有动弹。

  脸侧的发丝挡住了林倾白的脸颊,让郗安看不清楚他的神情。

  郗安以为林倾白是怕药苦才不肯喝,于是他仰着脸哄着说:“师父,这个药里面放了红枣,不苦,你尝尝.......”

  “郗安。”林倾白却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郗安愣了愣问:“怎么了师父?”

  “你喜不喜欢珉公主?”

  问完这句话,林倾白的手按在床上将床单抓出了层层褶皱,呼吸都变得无比艰难。

  这个问题他早就想问了,却一直压着心思不愿去过问。

  可能是今天他生病了,心思变得不那么坚定,今日郗安对他的这些好,让他忆起了郗安小的时候。

  他本能的想要抓住那些好,不该问的那些话还是没有忍住.......

  即便是从郗安口中说出的答案可能会将他割血剔肉,心肺剧痛,他还是想要知道答案。

  郗安的手顿了一下,慢慢的将汤勺放到了汤碗中,他沉默了良久,声音低沉的反问:“师父,何为喜欢何为不喜?”

  “.......”

  “我不明白这些。”

  郗安坐在林倾白的身前,一双眼睛一如往昔般澄澈的望着林倾白,他又问:“这个问题很重要吗,师父?”

  郗安似乎是真的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像是小时一样,遇见了难解的文章,很认真的问林倾白其中含义。

  林倾白胸口起伏了两下,哑声说:“若是不喜欢,你又为何要与珉公主成婚?”

  郗安愣了一下,低下头笑了笑:“我与珉公主的婚约,无关感情。”

  “.......”

  “师父若是将这个问题问公主,公主怕是也不喜欢我,只是公主家室高贵,我手握兵权,我与她的这场婚事,于我、于她、于皇上、乃至于百姓都百利而无一害,我们为何不成婚?”

  林倾白怔住了,他不敢置信的望着郗安,指甲恨不得掐入自己的掌心中。

  在这一刻他忽然觉得这个世上最可笑的人,最蠢笨的人居然是他。

  是啊,郗安说的一点错都没有。

  皇室联姻,从古至今都与喜欢不喜欢没有半分的关系。

  只有利益、只有金钱、只有权势。

  所有的人都可以从这场婚约中获利,那么为什么不做?

  整个阜朝,乃至整个天下,只有他!只有他!会去问他的小徒弟如此蠢笨的问题。

  喜欢还是不喜欢,又有何重要。

  他活了那么久了,仙界几千年,凡间三十多年,为何还没有一个十八岁的孩子看的通透,为何还要去纠结爱与不爱的问题?!

  真傻。

  真傻啊,林倾白。

  林倾白身体克制不住的颤抖,郗安扬起头望着他师父,问道:“师父,你很冷吗?”

  林倾白咬紧了牙齿,紧绷身子说:“.......恩,很冷。”

  冷到他手脚冰凉,牙齿打颤,如同被冻在了冰窖中一样。

  郗安望着林倾白泛红的眼睛,沉默了半响,忽然直起了身子一把紧紧的抱住了林倾白。

  一阵暖意瞬间裹挟到林倾白的身体,郗安在他耳边声音低哑的又问:“师父,这样你还冷吗?”

  郗安的拥抱总是这般用力霸道,让林倾白挣脱不得,却又如同陷入沼泽一般,越陷越深。

  林倾白挣扎的红了眼睛,挣扎的没了力气,他脱力的闭上了眼睛,连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师父,再等一等。”

  郗安的声音很低很轻,林倾白脑子混沌,想不明白郗安这句话是何意,让他等什么。

  过了半响,郗安将他抱得更紧了些,又低语了一句。

  “再等一等,就不冷了......”

  -

  往后的日子,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

  郗安自从和珉公主的婚约定下来后,又接手了巡防营统领的职务,加上之前他手中的兵权,一时间在朝中的地位突飞猛进,甚至连林倾白不及他。

  他每日忙的鲜少回府,就连他寝室的床铺上都落了一层薄灰。

  九月初时,苍门之事还没调查出个头绪,京城又有一家人被杀了。

  林倾白没有到现场,但是听旁人说,一家老少都是在吃晚膳时被人一刀割喉毙命。

  府内有一个小丫鬟想要跑出来求救,刚跑到门口,也被人杀了,死的时候手还捏在门环上,死状惨烈。

  那家人住的位置在京郊,死了之后几日都无人发现,还是去送菜的小哥闻见府内的臭气熏天,敲门又无人来开,于是翻墙进府内查看,却见一家人都躺在血地里,耗子吃腐肉,尸体都长了蛆虫,很是可怖。

  而那一家的老爷就是上一任的兵部尚书。

  这件事情在朝中又起波澜,朝廷官员人人自危,皇上也有些慌了,找了林倾白好几次询问他对此事的见解。

  死的这些官员有的是当朝官员,有的是前朝官员,看着并无半分关联,像是随机杀人。

  杀人者各个武功奇高,寻常的侍卫压根拦不住。

  谁不知道下一个死的人会轮到谁。

  各个大臣也纷纷开始着手调查,林倾白府上不断有人登门拜访,与林倾白商议苍门之事的进展。

  这日晚上,林倾白正在书房批文,红月走了进来,轻声对林倾白说:“王爷,刑部尚书刘尚书来了。”

  夜已经深了,若非有大事鲜少有人会在此时拜访。

  刘尚书早年是林倾白一手提拔上来,是林倾白的亲信。

  林倾白理了理桌上的文书,道:“请刘尚书进。”

  夏日炎热,刘尚书进来之时头上还沾着汗,似是很要紧的事情来报。

  他坐下后行了礼,连水都没有顾上喝一口,就直奔主题对林倾白说:“王爷,今日我们调查苍门之事有所进展,这才深夜前来,请王爷恕罪。”

  林倾白问:“可是查出了什么关键信息?”

  刘尚书压低了声音问:“王爷可知前朝有位被灭了满门的夏侯爷?”

  林倾白闻言皱起了眉头。

  他来到凡间的时间已经有十余年,但是那时夏侯爷已经死了,他也只是寥寥听闻过大概的事情,具体的并不详知。

  林倾白怕引人起疑,并未直接应这句话,只是问:“此事与夏侯爷有何相关?”

  刘尚书今年不过三十五六的年纪,比林倾白年长了几岁,应是知道的比

  林倾白多。

  只见他面色微佯的说:“早年夏侯爷与太上皇情同手足,是朝廷重臣,然而在十二年前他却在与赤熯外族串通,通敌叛乱,太上皇怒不可遏,下令楚将军前去平复战乱,而后诛了夏侯爷九族。”

  此事林倾白自然是知晓的,他望着刘尚书示意他继续说。

  刘尚书继续道:“当年夏家的叛国与阜朝而言并不光彩,被灭满门一事又显得太上皇残暴,于是此事被朝廷压下去了,当年参与灭门的人牵涉众多,被朝廷设为机密,经我这些日所查,这次苍门所杀的官员,或多或少都与当年的夏家灭门案有所关联。”

  窗外忽然起了一阵夜风,案几上的烛火也跟着晃了晃。

  林倾白眉头紧锁,问:“所有被杀大臣皆是夏侯案的参与者?”

  “是,王爷,包括一年前在江南所杀之人,也与夏侯爷有关。”

  林倾白思索了片刻,低声说:“既然当年夏氏被灭了满门,还有谁会为了他们家报仇?”

  此事刘尚书也说不清楚。

  林倾白又问:“十三年前,刘尚书应该刚到刑部,正是夏侯案发之时,当年刘尚书可曾调查过此事?”

  许是没想到林倾白会这样问,刘尚书愣了愣,半响低声叹了口气说:“不瞒王爷了,当年我才二十出头,不过是大将身下的一个小卒,却也见过那时的情景......”

  刘尚书闭着眼,声音越说越是低哑:“虽说夏家是叛臣,理应灭满门,但是当年我参与了那场灭门,看着府里面的老人还有无知孩提皆被一刀毙命,命丧火海,心惊至极,即便是如今午夜梦回,我也难以入眠.......我怕......我怕他们下一个报复的会轮到我们刘家.......”

  刘尚书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他似真的忆起了当年的那片血海,低垂着脑袋,双手用力的搓了搓脸,妄图让自己冷静一些。

  林倾白却是垂着眼眸,冷静的分析。

  “你当年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苍门的人即便要报复,也应会先找当年杀害夏侯爷一家的主要官员,刘尚书先不必忧心。”

  林倾白沉声继续说:“若苍门之人当真是为了夏侯之事,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所有参与的人员,杀人后而不留痕迹,那么说明苍门中必定有人手握权势,地位显赫,你这几日去查一查夏侯的家人和友人,无论关系疏远,是死是活,我要他们的全部情报。”

  “是,王爷。”

  刘尚书与林倾白谈完此事已是深夜。

  刘尚书从殿门中出来,心中却以后是想着当年夏侯爷全家被灭门时的惨烈,垂着眼走的魂不守舍。

  正在此时,身后突然响起一个低沉的声音:“刘尚书.......”

  刘尚书猛的一惊,回过头望去。

  已经是夏末,云王府院中树木长势茂密,黑寂的深不见底。

  刘尚书心惊胆战,连连后退,眯着眼睛在院中看了半响,这才看见郗安遥遥的站在院中树荫处,正面无表情的望着他。

  刘尚书猛的松了一口气,走到郗安面前笑着说:“原来是郗将军,不知郗将军在此所谓何事?”

  郗安歪头说:“自然是来寻我师父。”

  郗安回过头,对身后的丫鬟说:“把汤药去热一下。”

  刘尚书这才注意到丫鬟手中还端着一碗汤药。

  刘尚书忙道:“不知郗将军在此,是我耽误了些时间。”

  郗安依旧是笑着说:“无事,我并无什么要事,只是家师近来身体不好,又不爱吃药,我在这里等着伺候着家师服药。”

  刘尚书便奉承了几句二人的师徒情深。

  这时丫鬟热好了药,郗安端着热好的药与刘尚书告辞。

  刘尚书转过身,这时郗安忽然想起来什么,又叫住了刘尚书:“哦对了,刘尚书。”

  刘尚书顿住脚,回身望着郗安。

  只见郗安依旧站在原地,一身玄色的衣衫几乎映进黑夜里,而那双眼睛虽是在笑,却生冷的如同虎豹,他笑的眼睛弯弯,慢悠悠的说道。

  “刘尚书,我师父身体不好,不易过于操劳,下次若有什么要事,还是白日前来为好。”

  郗安说这句话时,脸上的表情依旧,可是刘尚书却觉得周围夜风愈寒,后背却猛的冒出了冷汗。

  他慌乱的垂下了眼睛,应了声好。

  -

  往后的日子,郗安与越辉在外查探苍门之人的下落,而林倾白与刘尚书则暗中继续调查当年夏侯爷一案。

  夏侯爷一事当年在朝中关系深重,牵涉官员甚广,不可大肆查探,只能秘密进行,所以一直进展缓慢。

  又过了半月。

  戌时,林倾白洗漱完后,正在案几前翻阅卷宗,红月走进来通传,说周侍郎赶来报消息。

  周侍郎是刘尚书的副官,为人正直可靠,近日一直在与刘尚书一起调查当年夏侯爷的身边人,前来云王府也汇报过几次信息。

  林倾白命殿内的下人退下。

  周侍郎手里抱着一本古旧的黄页书走到了林倾白身前,行礼道:“臣见过王爷。”

  林倾白没时间在意这些虚礼,他问道:“周侍郎深夜前来,不知是何事?”

  周侍郎坐在了林倾白的对面,将手中的那本书放在了林倾白身前,道:“回禀王爷,我与刘尚书近日查探了当年夏侯爷所有的人脉和家人,终于将夏侯爷家族之人都查探清楚,刘尚书今日有其他要事,便命我前来向王爷汇报。”

  林倾白点了点头,说:“周侍郎请讲。”

  周侍郎便打开了他带来的那本册子。

  泛黄的书卷摊开,里面写着的满满的都是人名,林倾白皱起眉头说:“这是........夏家的族谱?”

  “是,王爷。”

  周侍郎应道:“当年夏侯爷常年在北方驻军,府邸也安在了潥阳城,潥阳城不大,里面很多夏侯爷的亲戚,所以当年夏侯爷满门被诛之后,潥阳城也变得支离破碎,前些日我和刘尚书派人前去潥阳城,多日走访终于是将夏侯爷家中之人摸了清楚。”

  林倾白自然是知道这些,他淡声道:“说吧。”

  周侍郎便抬起手,挨个将夏侯爷家中之人的情况说了一遍。

  “夏侯爷家中有一妻一妾,还有一对年迈的双亲,其妻名叫方粲,是江南出了名的商贾世家之女,有才有貌,家世显赫,方粲十六岁便嫁入夏家,与夏侯爷乃是青梅竹马,二人感情甚好,并孕有一女一子,夏侯爷之妾年岁不过二十出头,只有一个早夭的儿子。”

  林倾白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这些人乃是夏侯爷的至亲,其余夏府中还有上百名的下人,当年太上皇秘密抓捕了夏侯爷,所有人以为只要夏侯爷伏诛此时便算罢,但太上皇又派兵前往潥阳城,对外宣称那些将士是前往潥阳城的驻军,却没有想到将士到了潥阳城第一件事就赶到夏府,将夏府中人统统杀害,并且放了一场大火将所有人的尸体都烧成了灰烬。”

  “恩。”

  听闻到此林倾白依旧觉得一筹莫展,却听见周侍郎继续道:“不过从我询问当年前往潥阳城的老兵口中得知,在那场屠杀中夏侯爷的儿子和女儿曾从夏府中逃出来过。”

  闻及此林倾白目光才闪了下,问:“如何逃的?”

  “具体是如何逃出的无人得知,只是在士兵们清点尸体时发现少了夏侯爷一双儿女,夏迎眉,夏景阳的尸体,于是士兵在整个潥阳城开始搜查,最先找到了

  夏迎眉........”

  “夏迎眉拒不供出夏景阳的位置,将士便将其捆住双手拖在马后环城三圈,诱夏景阳现身,未果。但三日后,士兵们还是在山崖上寻到夏景阳,他拒不被捕,从百米之上跳崖了,直接摔成了一滩血水。”

  林倾白听到这里眉心是锁的更深了,即便是寥寥几语他也想象当时场景的惨烈。

  即便是叛臣至亲,但也不过是受了夏侯爷牵连的无辜之人,夏家又是满门被屠杀,又是焚尸与火海,而两个孩子更是无辜。

  一个被拖在马后拖死,一个被逼跳崖.......

  林倾白低声叹了一口气,问道:“夏家可还有其他侥幸存活之人?”

  “我了解之中,夏家并无存活之人了。”周侍郎皱眉想了想,又道:“不过我认为此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何出此言。”

  “夏府东窗事发那年,夏迎眉和夏景阳年岁尚幼,我认为以他们二人很难在满城净是追兵的潥阳城逃出三日之久。”

  “当年他们多大?”

  “夏迎眉八岁,而夏景阳年仅六岁。”

  “.......”

  这下林倾白也起了疑,他想过夏侯爷的孩子或许年少,却未曾想到会如此的年少。

  正如周侍郎所言,不及十岁的孩子,自己一人怕是连吃饭都吃不饱,若没有旁人的帮助几乎没有可能在潥阳城重兵搜查中逃出三日。

  林倾白单手拿着茶盏,细细的想着方才周侍郎所说的所有案情,他将整件事情从头到尾的捋了一遍。

  忽然他抿茶的动作一顿,放下茶盏问道:“当年夏迎眉和夏景阳常年住在潥阳城,夏迎眉死在了将士的手下,夏景阳从百米之上跳了崖,定是面目全非,那些将士是如何断定死的人就是夏景阳和夏迎眉?”

  周侍郎道:“这个事情我当时也曾问过那些老兵,他们告诉我夏侯爷出生于怀武世家,所有夏家的嫡系子女都会在后背的脊骨正中间处纹上一个深红的怀武印记,那个印记用鹰血为料,似刀又似月,中间有梵文,除了夏家之人无人能模仿出此等纹绣,夏迎眉身上有这个刺绣,至于夏景阳,他们便是在山崖下的碎肉中寻到了这块印记皮肤,才断定死者是夏景阳。”

  林倾白听闻这个消息却忽然一愣,手中滚烫的茶水撒在了他的指尖,他却半分没有察觉,而是又问:“.......夏家的那个纹身是纹在何处?”

  周侍郎还以为是林倾白没有听清,重复的说道:“在他们后背的脊骨的正中间。”

  说完周侍郎还怕林倾白不知道具体的位置,侧过身用手指了指背后的那个位置。

  林倾白却是手指将茶盏捏的发颤。

  他咬紧了牙齿,脑子里忽然冒出了十分荒谬的回忆。

  他忽然忆起十二年前他才将郗安带回家的时候,检查郗安的身体时,曾经在他的后背正中心同样的位置有一个烙印。

  那个烙印有掌心那么大,生生的烙在皮肤上,将郗安那一块的肉烧的凹陷了下去,皮肤扭曲,再也看不出原来皮肤的样子。

  由于郗安其他地方的皮肤都没有烙铁的痕迹,加上那一块位置烙的实在是太中间了,不偏不倚刚刚好,于是林倾白就多问了两句。

  郗安只道是他当时饿的没饭吃,偷了村民的鸡子,所以村民将他抓起来打了一顿,不解气又给烙了一块印记。

  林倾白当时心疼孩子也没有多想,渐渐也便忘了。

  而如今周侍郎指的那个位置,到让林倾白一下就想到了郗安后背的那一块。

  初秋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方才还好好的夜,忽然的就打了两道响雷,似是要下大雨了。

  周侍郎朝着窗外望了一眼,

  对林倾白说:“王爷,剩下的事情刘尚书还在调查,他今日告诉我有一个线人查到了有用的线报,苍门之事这两日应该便可有眉目。”

  林倾白的脸色苍白,映在昏暗的烛光里却有些看不清,他恍恍惚惚的点了点头。

  周侍郎向林倾白又请示了几句,便告别出了云王府。

  林倾白一人坐在案几前,望着桌前的那本夏家家谱却怎么都看不进去。

  上面记载了夏家每一个人的生辰时间,而夏景阳的年岁正好与郗安相符。

  林倾白觉得不可能,他的手紧紧的捏成了拳头,心中暗自的嘲讽道自己查案子查的脑子都出了问题。

  郗安是他从小一直带到大的。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郗安的为人,不过是位置一样的一处伤疤,他怎么就会将这事情联想到郗安的身上。

  即便是从苍门几次的作案中,朝中确实有人是苍门之人,且身居高位。

  那也不可能是郗安!

  若郗安的身份真的成疑,那他怎么可能在潜州浴血奋战四年,为何为阜朝效力?

  就算阜朝中任何一个人可能是内奸,可能是叛臣,那个人也不可能是郗安。

  林倾白的手指用力的掐着掌心,他不断的劝慰着自己,忘掉自己这个荒谬的想法。

  夏景阳自己从悬崖上摔死了,摔成了一滩血水,不在世上了。

  当年太上皇恨夏家恨的入骨,即便是夏景阳摔成了碎片,太上皇也定会将他一点点拼好,辨认此人是否为夏侯爷嫡子,不放过一点点蛛丝马迹。

  并且就算退一万步,当时死的人不是夏景阳,那夏景阳一个六岁的孩子也不可能从北疆的潥阳城一直走到京城。

  不可能的。

  不可能的。

  林倾白一遍遍的告诉自己不可能不可能,这些都是自己想多了。

  可是到了深夜,他还是不由自主的走到郗安的寝室前。

  冥冥之中像是有人在牵着他走,让他的理智与克制起不得半分的作用。

  夜已经深了,郗安的寝室大门紧闭,里面黑的看不见一丝的光。

  郗安已经有许多日没有回来,连道路上的烛光都少点许多盏,倒是院中的小白一听见林倾白的脚步声就赶忙的跑了过来,冲着林倾白摇头晃脑。

  林倾白望着郗安的紧闭的房门,他望了许久,心中一次次的在告诉自己快点回去。

  可是那道门却像是施了法术一般,他越是劝着自己放弃这个想法,不要去打开那扇门,但心中那种念头越是强烈,将他折磨的不堪重负,不安的快要将他逼疯了。

  最终林倾白沉沉的闭上了眼睛,推开了郗安的殿门。

  殿内的案几上已经落了一层薄灰,上面放着一些书册。

  林倾白点燃了案几的烛火,拿起那盏微弱的烛光走到郗安床头的衣柜前。

  郗安的殿室林倾白并不经常来,以往都是小丫鬟进来打扫。

  郗安的房间哪里都可以随便看,唯独衣柜被他上了一把大锁,没有人可以打开。

  林倾白曾也好奇过,问过郗安衣柜里放的是什么。

  郗安笑着对林倾白说,里面放的不过都是林倾白赠予他的礼物,他不喜欢让下人们触碰,于是便将礼物都放在了衣柜里保存。

  若是郗安当真有什么秘密,那定然是放在这个衣柜里。

  林倾白望着那个被紧锁的衣柜,抬手拿起来郗安床边挂着的一把宝剑。

  那把宝剑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只听啪的一声脆响,锁在剑下应声而断。

  林倾白收好佩剑,打开了郗安的衣柜。

  衣柜里很整洁,果真如郗安所言,放的全部都是林倾白送给他的礼物。

  林倾白举着油灯,挨个的扫视着里面的每一个物件。

  从郗安六岁时他给郗安的每一个碗碟,每一件衣服,每一个小玩具,哪怕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也被郗安收在了这里。

  那些物件大多因为年岁久远有些破旧,却依旧被擦拭的干干净净。

  林倾白看的有些恍惚。

  他只要看见那些东西就能想起当年郗安六岁的模样,一点点的长大,长到如今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将军。

  林倾白望着那些东西,一点点舒下了堵在心口的那口气。

  他觉得自己的怀疑真的是太可笑。

  他什么时候也开始捕风捉影,不问缘由的怀疑,像个神经病。

  更何况他怀疑的人还是自己徒弟。

  林倾白的手抚在柜门上,心中思考着待郗安回府后他要如何解释这个衣柜门锁的事情,才能不让孩子伤心。

  殿外的风又大了,天气闷热的有些喘不过气,林倾白缓缓地将柜门合上,打算早些回寝室,免得被暴雨堵在了路上。

  忽然他的目光一顿,停留在衣柜最里面的物件上。

  那是一个深红色的陶瓷玉器,雕刻的像是一个小男孩的模样。

  那个小男孩脸蛋胖乎乎的看起来倒像是郗安小时候的模样,憨态可掬。

  林倾白不记得他送过郗安一个这样的摆件,有些好奇,便伸出手想拿起来看一看。

  可是当他手握住那摆件时,摆件却并未被拿起,反而是猛地一沉。

  林倾白的心也随之一沉,不等他多想,身后便发出了一阵重物挪动的声音。

  林倾白握紧了拳头,缓缓的回过头看。

  墙角的书柜正在一点点的挪动,它挪动的速度缓慢,一直到将背后的墙壁完全展露才停了下来。

  屋内的烛光昏暗。

  可是林倾白还是看见了,在那面墙上有一扇黑色的暗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