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迈步从头越 第549章 用商务谈判的思维方式

《重生迈步从头越》第549章 用商务谈判的思维方式

作者:择忘之 字数:2456 书籍:重生迈步从头越

  他之所以敢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有很多东西已经解密,在很多报刊杂志上也有一些小道消息;而他身处香岛,消息来源不比他们差,即使他们身居高位。

  之所以想这个故事,是因为可以从这里面学会很多东西:做事需要实力,谈判需要技巧,决策需要事实……太多了。

  最主要的,是昨晚在回想起这个事件时,很多信息在脑海中涌现,那都是他前世的记忆。

  果然,随着他开讲,小会议室内鸦雀无声,只有他慢速而又铿锵有力的声音在里面回荡。

  待他讲完后,一个平头老同志大声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从这个过程看,苏联岂不是吃了大亏?”

  看到所有人的眼睛盯着他,龙建华点点头,“从我们商务谈判的角度看,他们确实是吃了大亏。”

  张老爷子呵呵笑问,“你说说,按商务谈判应该怎么谈?”

  龙建华停顿了几秒后开腔,“商务谈判,其实就是谈经济利益,大家都要获利,达到双赢。”

  “在谈判前,需要尽可能地事先了解对方的信息,比如底线,比如谈判人的性格。很明显,无论米国还是苏联,他们事先都不了解。”

  “赫鲁晓夫认为肯尼迪很年轻,没经历过大事,记忆还停留在61年的猪湾事件上;而且,他的三大估计也是自欺欺人的想当然。”

  “作为米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有的底线是不可触碰的。他把导弹、核弹头放到人家后院,让人家枕着炸弹睡觉,当然不愿意了。”

  “而随着导弹发射场的建成,在米国的强硬态度面前,赫鲁晓夫进退失据,马上造成自信心不足。可以看出,他的心理素质不够强大。”

  “加之三大估计误导了他,使得他没能迅速采取正确的系统应对措施;想出来的那些应对措施,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办法。特别是在古巴击落一架U-2侦察机后,他完全慌了神。”

  “其实,米国采取的是咄咄逼人的极限压制办法。用强大的武力向苏联宣告,他们并不怕来一场战争,甚至是核战。”

  “但其实,他们也很害怕。假如6个发射场同时发射导弹,可以把钮哟克炸毁,让1/3米国领土失去控制,这是第一个。”

  “第二点,土耳其导弹与古巴导弹,都是在后院,都是可以打到本土的。他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今后会走到那一步。”

  “第三点,对于米国来讲,西柏林是他最在乎的。如果事先有预案,赫鲁晓夫完全可以要求北约把西柏林让出来给华约。至于北约如何处理,那是他们内部的事情,把压力扔给米国就是。”

  “还有一点很重要,实力。这实力包括软、硬实力,软实力在这里表现在谈判上,硬实力表现在军事力量上。”

  平头老同志笑眯眯地说,“龙建华,你想那场战争打起来好,还是不打起来好?”

  他摇着头说,“我是不希望打起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并且是核战争,后果无法预料。”

  张老爷子笑问,“万一打起来了呢?”

  龙建华笑道,“对于世界大国的总统,我相信他们的判断力,也相信他们对后果有所估量。从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处理那次事件看,他们其实都是很理性的。”

  平头老同志哈哈大笑,“赫鲁晓夫是很理性,但苏联的脸都被他败光了。被米国佬那么一恫吓,吓得赶紧把导弹拆回去,还在公海上让人家检查、拍照。难怪他过两年就被罢免了,活该啊。”

  龙建华两眼盯着桌面,没有吱声。

  刘老爷子摆摆手,“你还没讲完吧,继续。”

  龙建华抬头看向众人,“我认为,事情已经走到那一步,赫鲁晓夫应该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讨论,用米军撤回土耳其导弹或把西柏林让出来作为交换条件,换取他们撤回古巴导弹。”

  “可惜的是,在对方尚未出牌的情况下,他把自己的底牌全部打了出去。他每一次让步,都没要求对方让步,也许他就没想到要讨价还价。”

  “其实,到了那个时候,体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很重要。到了这个时候,什么都可以拿出来谈,坚决不能怂。赫鲁晓夫没耐心,被打下来的U-2吓怂了,一个好的开局,被他下得满盘皆输。”

  张老爷子问道,“你认为赫鲁晓夫部署在古巴的导弹,不是用来攻击米国的吗?”

  龙建华摇摇头,“据已公开的资料看,他其实只想保卫古巴,而不是用于进攻米国。”

  “28日凌晨,苏联驻古巴大使转述了卡斯特罗的信件,卡斯特罗言称今后24-72小时美国会入侵古巴。卡斯特罗的信件实际是督促苏联“立即对美国发起核攻击”。

  “赫鲁晓夫认为卡斯特罗‘完全没有明白我们的意图’,苏联部署导弹并不是要攻击美国,而是阻止美国进攻古巴。”

  “他认为苏联在那里部署导弹是为了防止米国对其进攻,保护古巴,捍卫社会主义;‘而他倒好,不仅自己不想活了,还要把我们给搭进去。’”

  “而当时,古巴领导人也确实想对米国发射核武器,只是因为由苏军掌控、他们不能使用而已。”

  “当然,我是看到了一些公开材料才这么判定的,属于事后诸葛亮。但如果是商务谈判,我还是认为可以好好谈一谈。毕竟是米国面临本土打击,苏联则是隔岸观火,他们有很多牌可以打。”

  刘老爷子点点头,“确实,这是双方都没知晓对方的底线,信息也不全;加之赫鲁晓夫太过急躁使得苏联满盘皆输,白瞎了这么一个大好开局。”

  平头老同志点点头,“真是丢了一个大国的丑。不过他们还好,知耻而后勇,现在已经发展到能同米国对抗,今后谁胜谁负尚未能知晓。”

  张老爷子笑问,“建华,你觉得今后谁胜谁负?”

  龙建华就怕回答这样的问题。

  发展轨迹他知道,但不能明说啊。

  迟疑了一会后,他说,“我去过西柏林,亲眼看到一个东柏林的人藏在西柏林的车后备箱里闯关进入西柏林;”

  “当时听华人前辈说过一个故事,有人从东柏林挖地洞挖到西柏林,最终有57人逃离东柏林;还有,每年都有很多人想翻越柏林墙,有的被抓回去了,有的成功翻越进入西柏林。”

  “我在饭店里,看到东柏林很多人站在警戒区外,双眼直勾勾地看着西柏林方向;而西柏林那边,有很多人朝对面呼喊着名字。”

  听他说完这话,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过了几分钟后,才有一位布长自言自语地说,“不应该啊,东捷毛尼是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没人回应。

  过了一会,平头老同志说,“我们也是。改革开放前,逃港的人阻都阻不住;现在好了,这样的现象基本杜绝。尤其是特区建立后,很多人都去那里工作,没几个再起那样的心思。”

  扭头看向龙建华,“你说,如果用谈判的方式,这该怎么讲?”

  他笑道,“这不好用谈判的方式来讲,倒是可以用机会成本来解释。他们的家在这边,熟人在这边,虽然那边的工资高一些,但亲情会隔断,加上特区那边的工资也不差;他们算算所得和所失,所以不逃了。”

  平头老同志挥了一下手,“我听说你讲过米国的什么鸡皮艾斯可以指路,有那么神奇吗?”

  他笑着说,“越战时,米军用普通炸弹炸北越的清化大桥炸了四年,期间出动飞机几百架次,被地面防空火力打下来十几架,清化大桥却固若金汤;72年,他们用F4鬼怪战轰机远距离扔了5枚宝石路激光炸弹,基本上摧毁了这座大桥。”

  “如果,在导弹上安装芯片,用卫星提供那座桥的准确位置,我估计那样威力的炸弹,两三枚就可以解决。桥塌,人家的飞机都找不着。”

  “还有一种可能,人家通过卫星指引在海上发射,根本就组织不了有效的防御。”

  看着一群人惊讶的脸庞,他暗暗叹了口气。

  这个时候,只有米国和欧洲几个国家在研究这样的战斗方式,要不然91年1月米国对撒哒慕的军事行动画面,也不能把全世界震惊得不要不要的——那是在看科幻片啊。

  看着他们的表情,他心中默默地叹了一声,我只能做到这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