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凌歌李薇 第2314章

《凌歌李薇》第2314章

作者:一曲流觞倾心 字数:918 书籍:凌歌李薇

  墨翟仰天一笑,第一次表现了豪雄之气,道:“要管天下事,必须先知天下事,公子现下名动荆楚,在楚国令尹的魔爪下,仍能纵横无忌,我怎可不知?”顿了一顿又道:“囊瓦现在边界布下天罗地网,公子若要潜离楚境,还需一番转折。”

  桓度觉得这墨翟一方面充满哲人的智慧,兼又神通广大,行事出人意表,莫测高深,不由生出敬服之心。

  墨翟道:“囊瓦为祸天下,我理应助你一臂之力,从这里往西行直抵黄宁山,再折向北行,步行叁日可到东陵,那处山峦重叠,尽管囊瓦叁头六臂,势力也不能处处保持同样强大,可保公子安全逸去。”

  桓度一听便知可行,连忙称谢。两人又谈了一会,桓度才告辞而去。

  第二天,桓度来访时,墨翟已人去屋空,桓度不禁心下惘然,这等独立特行之士,的确令人景仰,桓度又在该地住了十多日,直到完全复元,这本依墨翟之言,离开楚地。

  桓度这一病,恰好让他避过一劫。原来囊瓦尽遣高手,誓要将桓度擒杀,但桓度延迟了出境的时间,让囊瓦的人空等一场,白白进行了十多日的大搜索,却徒劳无功。

  可见世事塞翁失马,祸福难料。

  经过了十多日不停奔驰,桓度终于远离楚国,抵达宋国的大邑睢阳。

  睢阳在睢水之北,交通便利,因地向河谷,土壤肥沃,是宋国的首府。国君的宫殿、台榭、苑囿、府库、诸神庙、祀土神的社、祀谷神的稷、卿大夫的邸第和外国使臣居住的的客馆,这些建都集中在城中央,外面环着民家和墟市。睢阳城的墟市在廓门的大道旁。廓门外是护城河,依赖一条吊桥以供出入,入口处是一道可以升降的悬门,日间有人把守,夜间关闭。

  桓度来至关门,纳了入城的税钱,才可以进入城内。这等过门课税的惯例,是当时国君的一大笔收入。

  进城后,车水马龙,非常繁盛热闹,行人“金玉其实,文错其服”。这处地近鲁国,鲁国以巧匠着名当世,所以这里的刺绣车制,多由鲁输入,极为文明,桓度眼界大开,心情较为舒畅。灭家毁族之恨,让爱给巫臣之苦,舟车之劳,无处容身之痛,都暂且抛于脑后。

  桓度置身这等文明城邑,心下反而一片茫然,身边尽管人来人往,桓度却是斯人独憔悴!天地好像只是孤独地剩下他一个人。以往身在楚境,脑中所想到的是便是逃往国外,眼前有一明确目标。如今一旦身在宋境,前路茫茫,真不知何去何从。

  如果不是身负血仇,早痛苦得一剑自了。

  忽地一阵嘈吵声音从前面传来,街角处转出一队约二十人的宋兵,由一队长带领,在人群中搜索,似乎在追捕着某一些人。

  其中一个小兵蓦地看到牵马而行的桓度,神情一变,立即贴近那队长耳边说话。桓度心中大感不妥,那队长霍地回过身来,大喝道:“停步!”

  霎时间桓度陷在重围之内,桓度立在当中,虽然大惑不解,依然是夷然不惧。

  要知首先是这里远离楚境,囊瓦势力难及,况且宋国目下依附晋国,没有为楚国作爪牙的理由。那队长说:“孙武!今日你插翼难飞了。”

  桓度神情一愕道:“阁下可是错认某为另一人。”

  这次轮到那队长一愕,急忙从怀中探手取出了一张绘有人像的图画,比对着看了一会,才道:“细看又不太像,而且你话带楚音,我们要找的却是陈国人。得罪之处,还请恕罪。”

  桓度见此人谦恭有礼,心有好感,况且自己乃逃亡之身,略一施礼,牵马离开。不远处有间旅店,桓度交代了照管马儿,进房大睡起来。

  这一睡,足有六个时辰,醒来已是第二日的清晨。昨天的劳累,一扫而空。桓度忽然游兴大动,想起宋国供宋王祭稷神的宗庙,规模庞大,附近名胜林立,闻名已久,今天得此机缘,不应放过。

  桓度向旅店的人问明方向位置,步行前往。当时宋国与鲁国为邻,鲁国虽是一个弱国,受制于齐,但它是列国中文化最高的。宗周的毁灭,和成同在春秋时所经几度内乱的破坏,更增加鲁在文化上的地位。所谓“周礼尽在鲁矣”。说到物质文明,鲁国也是首屈一指,木工、绣工和织工,在鲁国都特别发达,当时的建巧器大师公输班,便是鲁国人。宋国近水楼台,文化自然有一定的水平,桓度细察其建规模和气象,眼界大开。

  桓度信步而行,眼前出现一座王陵,内外有两层长方形的陵寝,外层是中宫垣,内层是内宫垣。在内宫垣内有一座高台,台上一排有五座方形的二层建物,严谨对称。桓度暗忖此等在坟丘上建造楼阁宫室,并围以内外城垣之举,自然是要死者在死后,也能享受到生前的富贵荣华。

  忽然一阵马蹄声进耳内,桓度霍地回头,远处一大群宋兵,乘马而至。这批宋兵全副武装,下马后扼守着各处要道,搜查来往人等。

  这处是游人聚集的胜地,一时间产生起一阵混乱恐慌。有很多人游兴立时大减,便欲离去,宋兵一个不漏,向每一个要离开的游人搜身。

  桓度心下奇怪,不知宋兵要找何人何物。不觉大感不安,自己怀内珠宝无数,又带着印有族名的铜龙,一旦给搜了出来,实在很难预测会有什么后果。

  就在这时,心中警兆忽现,度身形一闪,避进一所庙宇门后。

  几个人走了出来,其中一个带有浓重齐国口音的人道:“那孙武已中了我的剑,性命不保,我看他今曰插翼难飞了。”

  另一个人答道:“吕振老师的绝艺谁人不知,齐国要的兵书我们必可找到。”

  众人一齐得意狂笑,转眼远去。

  桓度心内念头电转,喑忖又是那个孙武,昨天宋兵已在街上搜索他,可能自己和他有点相像,所以误把自己错认。只不知道孙武是何许人,还牵涉到一部兵书。

  他自己的身分也是见不得人,只想速速离去。刚想审度形势,一队宋兵向这宗庙走来。

  这些宗庙是平民的禁地,桓度怎能让人发现,闪身躲入祭台之后。

  宋兵在门口徘徊了一会,转身离去。桓度正欲离开,一阵血腥,传进鼻内。

  血腥味从一堆杂物后传出,走近一看,有个人俯伏地上,桓度伸手一探鼻息,这人已经死去,但胸口微温,应是刚刚断气。

  这人形貌确有几分酷肖自己,心中想起那齐人高手说的兵书,心中一动,在体上搜索起来,果然从体怀内找到一份帛书,写着“孙武着兵法十叁篇”。

  桓度打开第一篇,上面写着“计篇第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一曰天,叁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桓度心中狂跳,书中字字珠玑,发前人之所未发,还想再看下去,庙门外一阵马蹄声传来。

  度想到当务之急,应是先谋脱身之计,便想即时离去,刚要起步,忽又转回身来,原来他突然想到一个大胆的计划。心下略作盘算,一把抄起身,又把帛书纳入怀中,出庙而去。

  好在这宗庙靠山而,所占范围非常广阔,一时间难以完全封锁。

  桓度展开身形,迅如鬼魅,不一会窜进山边的密林里。

  他带着体,掠上山头。拣了个丛林,挖了一个深洞,将孙武的体放了进去。

  他又沈吟了一会,缓缓解下铜龙,将它和孙武的体放在一起。这铜龙随他出生入死,又是父亲宛亲手赐与,这刻放弃,便似硬将一条手臂切下。

  桓度心中一阵难过,但形势所逼,若是还以桓度的身分四出招摇,恐怕随时丧命,这是不得已之着。

  决定了后,反而安心下来,动作加快了很多,迅捷地把穴口填平,又在旁边拔了一株树,种在其上,以作辨认。

  一切弄妥,桓度喃喃道:“孙兄你死应瞑目,我桓度必定以你之名,将兵法发扬光大,留下千古不灭的威名。”

  桓度从小丘的另一端急驰下山,这一回他身怀瑰宝,更不可给宋兵拦截。

  来到山脚,一看之下,叫苦连天。

  原来所有通路都给宋兵严密封闭,飞鸟难渡,心下急谋对策。

  桓度暗暗心焦时,左方驰来一辆大马车,前后都由宋兵护持,显然是大人物的座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