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凌歌李薇 第158章

《凌歌李薇》第158章

作者:一曲流觞倾心 字数:1059 书籍:凌歌李薇

  四个月后。

  茶树巷,小院中。

  莫成君完成了一天的功课,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内,与躺椅上享受着夕阳的余温,手中随意翻着一本《九州地理志》,目光却微微发散,悠悠的开始出神。

  许久,他叹了口气,将厚厚的书籍丢下,而是抬起了右手,与半空中轻轻一拨,就有漫天红光燃起,自其中有一头火鸦飞出。

  它发出清脆的啼叫,与空中打着圈儿的旋转,又停在了莫成君的手上。

  这火鸦较之前的更加精细,更加逼真,从小鸟的神态举止,到羽毛的纹路细节,出来那缭绕的火焰,几乎和真的就没什么区别。

  而火鸦也极为依恋莫成君,不停的用殷红的弯勾状的喙摩擦着莫成君的手掌。

  仅以灵性而言,这火鸦要比四个月前的强了不知多少,几乎可以假乱真。

  然而,莫成君的动作并没有停下,他又抬起了左手,与半空中一点,又有无数青色光点亮起,转而连成了一头咆哮的风龙。

  这风龙是神龙模样,有蛇一般的身躯和鳄鱼般的头颅,两根龙角似鹿角般分叉向上,更有一团团飓风在龙角间不断旋转。

  风龙整体呈青色,半透明的身躯内有无穷风力旋转,与半空中游走时更好似有狂风相随,速度快到了极致。

  而它在半空盘旋数圈,留下一道道白痕交错后,就停在了莫成君的左手臂上,不断摩挲。

  这还没完,莫成君又是直直的看向前方,目力所及之处,有点点淡蓝色水花泛起,与空中形成一道道浪潮翻涌而过。

  虽只是迷你版的,但你无法否认那浪花是如此的波涛汹涌,而在浪头最大时,有一头似鲸鱼般的巨兽一跃而出。

  ‘昂!’

  它发出沉闷却悠扬的叫声,与波涛间嬉戏,好似在表达着它的欢愉。

  而在莫成君的背后,有土黄色的光芒亮起,一头似龟却又有着龙头的龟兽跃出。

  它砸在地上,无比沉重,地面甚至因此而晃动。

  它只是站在那里,仰着头颅,就会给人一种山岳般坚不可摧的感觉,哪怕它只有小狗大小。

  直到这时,再看莫成君,他已经不再轻松,甚至额头上有汗珠渗出,似乎维持这四头小兽的存在,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但他依旧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努力的维持着这些术法。

  在这个世界,大大小小的术法有多少种谁也说不清,而这数不清的术法中,又能分成无数种类,只看从哪个角度去划分。

  莫成君所知不多,但他现在所用的,算是术法中极为广泛的类别——拟态术法!

  这天地间有妖有兽,而这些妖兽在觉醒时,大都会获得某些血脉能力,从而具有天赋术法。

  人类的术法在原初时,其实就是对这些天赋术法的模拟。

  只是,模拟终究只是模拟,不可能有妖兽天赋术法的威能。

  但也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将拟态术法修炼到巅峰,可以灵性自生后,就能赋予这些术法不可思议的灵性,从而威能大增。

  就比如说莫成君现在所用的《风龙术》《潮汐咒》《玄甲术》和偷学的《火鸦咒》都算是标准的拟态术法的。

  普通修仙者用来威力平平,因其复杂性,还不一定如其他常规术法。

  但到了莫成君的手中,就展现出了别样的风采和威能。

  四个月的时间,莫成君懂得了很多东西,从灵文篆书篆书,到政治格局,从天文地理,到意识形态,他都有涉猎。

  但毫无疑问,他花费心思最多的还是修行界的各类知识,直到现在,他也算是有了大致的理解。

  这个世界的修行体系大致分为两种,一个是武道,大约起源于三千多年前。

  那是个诸侯林立,人族在妖魔鬼怪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的时代。

  人类,天生体魄孱弱,神魂弱小,更无多少值得称道的天赋和血脉,但武道的兴起和发展,却给了人族延续下去的可能。

  直到武道极致,也就是大夏皇朝兴起,帝禹雄才大略,以武立国,四处征战杀伐,或驱逐或封印了不知多少妖魔鬼怪,才为人族打下了一片生存基业。

  由此,九州划分,人族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皇朝与传承。

  武道自是大夏立国之基,自然也得到了极致的发展和推广,也是这个时期,武道九品越发的完善,形成了真正成熟的体系。

  而武道九品,一品为最,九品为初。

  在最开始修炼时,依旧讲究呼吸吐纳,引气入体,可以做到天地灵机入体,贯通血脉全身时,才算是九品。

  而七、八、九三者是为下三品,为武者。

  所做的就是凝练内气,再以内气锤锻肉身,自五脏,六腑,筋骨,甚至皮膜等等,直到极致,有九牛二虎之力,才可以突破七品,达先天之境。

  先天者,贯通天地双桥,任督二脉,内外连接,气机延绵不绝,无始无终。

  先天武夫在修行中是四五六中三品,这个阶段体力无穷,身体强悍,恢复力大增,亦要凝练真元,斩出刀芒剑气,无坚不摧,无物不破。

  而寿元也达到凡人极致,百五十岁。

  当然,哪怕是迈入中三品,依旧还只是凡人。

  先天之上则是宗师,武道上三品,可以以浑厚无匹的真元凝练罡气。

  再炼入地煞天罡,最终到罡煞合一的境界,将可飞天遁地,出入幽冥,与真正的大妖鬼怪匹敌。

  而超越一品,凝练各类武道法身,成就武仙,才是真正的武道巅峰。

  当然,大夏王朝可以说是武道发展的极致,但并非没有修仙者。

  只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出现到逐渐的完善,需要的是时间和无数人的前仆后继。

  在大夏王朝,修仙者其实已经存在,但还处于摸索时期,那时,他们称呼自己所用的术法为异术,

  而修仙者也只是异人。

  直到大夏末年,九龙夺嫡,妖魔乱世,鬼怪横行时,单纯的武夫已经无法镇压国运,人族迫切的需要另一股力量来拯救时,修仙者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

  这时,修仙者们已经完善出了自己的仙道体系。

  仙道六境分别为引气,筑基,金丹,元婴,出窍(阴神),登仙(阳神)。

  而登仙之上,即为真仙,是仙道一途求索的至高成就。

  请注意,纵观历史记录,这个世界的仙途和莫成君所熟知的完全不同,绝不是越古老就越强大,更不是上古时代就仙人满地走,登仙多如狗。

  事实上,它有着清晰的发展历程,也是直到大夏后期才算完善,由此才迈上历史舞台。

  自那时开始,‘仙’之一字,在这个世界就有着极为特殊的含义,它几乎代表着这个世界所有修行体系的终点。

  武道顶点是为武仙,

  仙途极致是为仙人,

  妖怪的君王是为妖仙,

  鬼道的巅峰是为鬼仙,

  甚至连魔域的掌权者也称呼自己为魔仙。

  唯一的例外估计就是人类中的佛徒了,他们喜欢把得了大觉悟者称呼为佛。

  可事实上,佛本是仙!

  当然,大玄代周,既可以看成是武道的没落,仙道的崛起,也同样可以看成是修仙者在掌握绝大力量后,对这个世界话语权和各类资源的争夺。

  无论如何,夏失其鹿,大玄代之,也是仙道宗门的崛起和兴盛。

  而仙途修行,对于肉身虽也有锤炼,但并不是主要的。

  他们主要磨炼的是自己的神魂,直至成就阳神。

  他们修的是神魂,是以灵魂对天道玄妙的感应,更是对灵机的驾驭,掌控和使用。

  仙道修行的第一步同样是引气入体,但最终归入的却是上丹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的泥丸宫内,并形成法力。

  而术法,大都是以这点法力为引,与天地间引导天地灵机形成一个个奇异的闭环,由此模拟出地火风水,雷霆冰霜,从而展现出莫大威能。

  理论上讲,这等驱使天地之威的术法,确实比武道的单纯用体魄战斗要来的强大,也更加安全。

  从这个角度看,武道被仙道代替,也是一种必然。

  言归正传,莫成君何止是没有法力,他连功法都没有,最初的引气入体都没有尝试,又何谈法力?

  但他依旧能够驱使术法。

  而这段时间,他除了新学的几个术法外,最多的就是研究自己的天赋——见天地。

  若离很好奇他为什么能使用术法,那位四季剑尊沈锦绣也很好奇。

  但莫成君,其实比她们更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而作为一名标准的理科男,他有着极强烈的好奇心,在填充了些基础知识后,他就开始了各种尝试。

  严格来说,那三个新的术法其实只是尝试的附带成果,而他在不断的研究和实验中也发现,他并没有法力,但他使用术法似乎也无须法力。

  法力在术法中的作用是牵引天地灵机,

  而他,似乎都不用牵引,只要是他感知的范畴内,都可以直接控制这些灵机。

  而术法所需的闭环,他只要驱使灵机直接形成就好了。

  当然,这种驱使并非没有消耗,它消耗的就是莫成君的精神力。

  无论是承载,还是维持,甚至爆发,都需要莫成君来供应。

  但凡时间长了,又或者闭环塑形的过快,过大,过密,或过于复杂,都会造成精神上的过度消耗。

  这也是莫成君在第一次使用了‘火鸦’后,连最终成果都没看到就昏迷的原因——精神太过疲惫,身体自我保护,陷入了沉睡。

  当然,莫成君也发现,多多使用术法和维持术法存在的时间,也是另类的精神力锻炼方法,似乎就和身体在受伤后恢复,就会有所加强的原理是一样的。

  不过,搞清了‘见天地’的基本规则后,又引申出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这天地灵机会这么给面子,任由他随意驱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