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第739章 算计

《锦鲤农门崛起日常》第739章 算计

作者:风十里 字数:1803 书籍: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若需助手,尽管和我说。早去早回!”

  絮雨答应下来,道谢后出宫。

  她知进奏院的大概位置,距离皇宫不远。到了后,寻到一处门庭高阔的院署之前。

  这一带颇多类似邸院,皆为各地设在京中的进奏院。这一路走来,街上也看到不少作军汉装扮的人骑马驰骋,往来匆匆。

  这面黑漆钉铜的大门之后,便是西平郡王府的进奏院。

  她叩开门,自报身份,求见世子。那人上下打量她一番,撂话让等着,砰地关了门。

  絮雨在门外等着,思及她到来第一天和宇文峙在城外偶遇的情景,还有数日前的那一场意外。

  他若是蓄意寻衅,躲也不是长久之计。

  至于此世子何以和她过不去,说起来话长,是源于几年前的一桩旧事。

  那个时候,阿公带着她正在蜀地剑南道游历,走完道府所在的益州,正待东去。有天出城,遇见许多妇孺相互搀扶,哀泣于道。阿公询问,得知郡王府在为早年亡故的郡王妃修塔,将成之时,塔身意外倾斜,被迫停工。

  王府幼子宇文峙因与亡母感情深厚,怒而要杀全部工匠。阿公赶去,查勘过后,允诺扶正塔身,随后他带工匠修复,果然令塔身归正,还亲自为塔壁作画,画成,庄严华丽,美轮美奂,王府监工无话可说,放过了诸匠。

  事情得以解决,工匠们千恩万谢,阿公带着絮雨准备离开之时,恰被郡王身边的一位亲信看到。

  老圣人一朝,西平郡王也曾在长安做官,多次于宫宴或各种场合与叶钟离碰面。那亲信也见过叶钟离,觉得眼前人有些像他,又不敢确定,便将疑惑告到郡王面前。

  当时阿公已带絮雨上路,郡王竟亲自骑马追出数百里地,追到人,认出后,大喜过望,下马恳切挽留,又说附近正在营造关楼以御贼寇,关楼将成,想请阿公查漏补阙。

  盛情难却,阿公不便过于拂他面子,遂带絮雨回了王府。谁知关楼事毕,原本说好只再做客数日,该走时,郡王竟不放人了。一边各种借口一拖再拖,一边歌舞宴乐,奇珍异宝供奉不绝。显然,郡王存了长留阿公的心思。

  郡王府的世子宇文庆当时领兵去了西蕃参战。他的一个侍妾春心寂寞,见絮雨清俊斯文,翩翩少年,便以画像为由,暗地加以撩拨。絮雨察觉她的目的,严词拒绝。

  她以为事是过去了,却不知被宇文庆的另一侍妾察觉,告到宇文峙那里。那侍妾恐惧,反咬一口,称是絮雨勾引在先。

  宇文峙比絮雨还小一岁,不过十五六的年纪,性情却已十分凶残,更不拿人命当一回事,一剑杀了侍妾,过后若无其事,也未将事情张扬开来。

  他的父亲强留叶钟离,对外丝毫没有透露他的身份,当时宇文峙也不知情。他本就看絮雨不顺眼,又因侍妾的事,认为是对兄长的羞辱,连带对她也动杀心。

  过后不久,趁其父邀叶钟离外出的机会,暗地命人半夜将熟睡的絮雨捉了,送到后山活埋,以示惩戒,若是问起,就说是她自己出去,没有回来。

  不但如此,为撇清嫌疑,安排好事,他跟着郡王和叶钟离同行,一道出了门。

  也是絮雨命大,此事被王府一名下人察觉。那人恰是先前被救的工匠的亲眷,感念叶钟离的恩情,天黑后潜来告知絮雨,让她逃命,随后害怕宇文峙知道了报复,自己也连夜举家逃离。

  阿公要次日才能回。絮雨不得已出苑避祸,被宇文峙的人发觉,紧追不舍。

  蜀地多山,环境复杂,她不熟周围,加上天黑,当夜又暴雨如注,虽然最后甩开了人,却在山里彻底迷失方向。

  翌日阿公回来,发现絮雨不见。那宇文峙跟在郡王和阿公的后面,若无其事。阿公焦心如焚之际,发现了絮雨离开前留给他的便笺。郡王为之震怒,逼问儿子絮雨下落。见事败露,宇文峙竟还强硬异常,坚称不知,还辩称是絮雨勾引长兄内眷在先,死有余辜。

  郡王半信半疑。阿公不得已屏退杂人,说了她是女儿身的事。

  既是女儿,怎可能勾搭王府女眷。

  宇文峙当场呆若木鸡,这才说出追人的方向,入山寻找。

  絮雨当时在山里已转了几日,白天靠野果果腹,天黑就在找到的山穴过夜,听远处野兽咆哮,醒着等待天亮。最后终于熬到天晴,夜间凭阿公从前教她的星象,辨出大概方位,摸着出山,在半路遇到搜寻她的宇文峙一行人,这才得以生还。

  事后,郡王大发雷霆,命儿子给阿公磕头赔罪,还拔刀要杀儿子。

  不管郡王真是盛怒下的冲动之举,还是作给叶钟离看的,郡王之子,怎可能真的因为这种事而受死。周围人苦劝,郡王终于收刀,却也命人抽了儿子四十鞭,打得小畜生后背鲜血淋漓,人也昏死过去,算是给了阿公一个交待。

  出了如此的变故,郡王失脸,无法继续留人,阿公这才终于得以带着絮雨离开了剑南道。

  这件事过去了多年,絮雨原本早就忘记,却没想到这趟入京,又遇到对方。如今他已成世子,却跋扈依旧。

  此时门后传出一阵动静,再次开启,宇文峙现身,人立在门中,是他惯常的模样,一身锦衣,惟一侧的唇角和面颊仍能看到些数日前与胡儿承平斗殴所留的伤痕。

  他神色冷漠,目视门外阶下的絮雨,并未发声。

  絮雨登上台阶,唤了声世子,“听说贵院要我去慈恩寺为一追福室绘功德画?”

  宇文峙这才淡淡应了声是。

  “此乃我为母亲追福所用。只许你一人作画,一笔也不得假手旁人!”

  “听闻当年叶钟离名声鼎盛之时,为长安寺院作画,一画价钱三百万,折价三千两银。我付你相同的价。”他又说道。

  “蒙世子高看,但正因是为郡王妃追福所用,我资历浅薄,怕难担当。直院当中有——”

  宇文峙忽然迈步出来,绕着絮雨慢慢踱了一圈,最后停在她的身侧,倾身稍稍靠过来些,在她耳边冷哼一声,压嗓道:“你道我是想和你碰面?你不是叶钟离的孙女吗?我母亲的追福画,当世本也只配他来画。你确实不够资格。但比起旁人,也就只能叫你去凑数了。”

  絮雨转面,见他盯着自己,眼底烁着诡谲的光。

  “你若不去……”

  他的视线微微下落,掠过她的颈项和胸肩。

  “你自己知道。”

  他直起身体,后退了一步。

  “就这样了,你去吧!慈恩寺里有人在等你,需要什么,你吩咐他们。”

  他说完双手背后,转身迈着轻快步伐入内,身影消失在了门后。

  第31章

  絮雨最后还是决定去慈恩寺画那追福画。

  看宇文峙的样子,此番应当确实是要作画而已,而非别的什么阴险勾当。

  此人非善类,但对其亡母好似确实颇多追念,这一点,在当时住在郡王府的那段时日里,她已是有所耳闻。且追福在时人看来,对父母眷属身后而言极其重要的事,料他不至于为了报复而不敬其母。

  从前跟随阿公周游,每当盘缠见空,阿公便会停留寻些活计换钱,多是为当地的寺观或富贵人家作画。如这种追福的功德画,她也画过不少。以她的经验,若有助手,三两天就能完成。指定她单人作画,则四五天应也够了。

  不如费几天功夫,过去快些画完,事情也就了了。

  她径直去往慈恩寺。

  此寺位于长安东南,周围居民稀落,多是寺庙和道观,寺院占地极大,依着此方地势最高的一方隆丘而建,寺内林木环绕,积翠滴绿。絮雨到时正是晌午,曜日当空,道上黄尘飞扬,入内却梵音鸟语浓阴匝地,香火更是旺盛,门外拥停着皆来自城北的香车骏马,善男信女,往来不绝。

  郡王府的人确如宇文峙所言,已在寺中等候了。便是那日在临皋驿前遇到过的管事,态度倒与宇文峙不同,颇为礼遇,将她领到寺后的功德窟前。

  所谓功德窟,其实就是一排开凿在后山山麓下的石室。已故郡王妃的功德室就在当中,纵十来步,横约半,高丈余,但从前应是别家所有,方转郡王府用,三面的山壁和拱顶都已经铲平涂白,抹去了此前旧画的印记。

  如今长安许多寺院生财有道,纷纷开辟这种功德窟,供捐奉最多香火钱的供养人用。如慈恩寺这种敕建名寺,信众趋之若鹜,竞相供奉,争多夸耀,故窟位易主,是常有的事。

  这管事絮雨从前在王府里也见过,随家主姓。那天城外偶遇,路边人多,他应当没看到她。方才认出是絮雨,神情有些惊讶,但很快便恢复如常,也未提半句旧事。

  絮雨问画什么,管事称世子并无指定,叫画师自己看着画。

  絮雨环顾四周,心里很快有了构想,开列单子,让准备需要的作画之物,除了各类画笔、颜料,还有照明以及攀高所需的梯架等。管事命随行用纸笔一一记下,最后问还需要什么。

  石室打底已经完成,叫她省事不少。如此大小的石室,照时下通行的画法,绘满三面加穹顶,一个人白天加晚上做事,和她起初预估的四五天也差不多。考虑这里往返不便,晚上也要做事,便说要间住地。

  管事道:“小郎君放心。这个不用你说,我已叫知客僧备好。”

  住地就在附近,是间供施主清心修禅的禅房,被衾俱全,打扫得很是干净。

  絮雨回到传舍,简单收拾完东西,正要走,犹豫了一番,最后还是写了张便条交给舍丞,道若有人找,请代为转交,随即匆匆赶回慈恩寺,当天便开始投入到了作画的事上。并且,进展比她预想得还要顺利。

  这间石室底面以细纱胶泥和石灰的混合物打底,比列调配适当,上墙后,不但牢固有粘性,不易开裂,也利于作画上色,应当是出自顶尖的熟练技工之手。

  不但如此,色料亦一等一的上品。青、绛、黄、皂、紫,此五色为作画基色,每基色下,又分若干细色。

  若青绿一项,下便有来自波斯的螺黛、孔雀石青、搀金泥青,昆仑青等,皆又研成大小不同颗粒,可表现浓淡不一色度。其余若朱砂、白铅、云母等诸色料,也无不质纯而细腻,远胜她从前用过的相对粗杂的寻常颜料。

  不得不说,此次来此作画,虽然开头并不愉快,但随她全身心投入,很快便心无旁骛,时间过得飞快。

  第四天,她已画完全部线描勾勒,开始填色晕染。一早那管事又来一趟,听她说再一二天应当就能结束,应觉意外,看了看壁画,道了句有劳,随即走了。

  絮雨作画脾气也是完全传至阿公,上手便废寝忘食不眠不休。这个白天,中间她除短暂进食和休息,一直在画,天黑后燃起火杖又画到大约三更。此时石室顶和主图已填色完毕,她人也又饿又倦,实在画不动了,方甩了笔,揉她不适的脖颈和手臂。

  绘墙还好,绘顶是件极耗体力的事。人踩于攀架立在半空,需稳持高高举起的手臂,弯仰的脖颈时间长了,也将变得极是酸痛。

  这几天,郡王府那跟来的下人也留在石室外供她差遣。今晚二更左右,絮雨见他犯困,哈欠连天,已叫人先去睡了。此刻她坐到洞壁旁的一张窄床上暂歇,拿起一只白天吃剩的炊饼,就着冷茶,想吃了再回去睡觉。不想实在太累,一坐下,人放松,靠墙便打起了盹。

  也不知多久,朦朦胧胧,忽然感到近旁仿佛有人动了一下她,当即惊醒,睁开一双困眼,看到凑来的,竟是宇文峙的脸。

  他的面上泛着酒色,像从哪里吃完酒来的,人正站在她的面前,弯着腰,手探向她,拿着一样东西。

  定睛一看,是她没吃完的半只饼。

  “你干什么!”

  絮雨未免受到些惊吓,一跃而起。

  宇文峙若拿到烫手山芋般立刻将炊饼甩到地上,直起身不屑道:“能干什么?我是看你睡着了还当宝贝似的捏着,好笑至极,替你拿掉而已!”

  絮雨慢慢吐出一口气,揉了揉额,转身开始收拾工案上的画具,此时又听身后宇文峙道:“此处不是有人听候差遣的吗?人呢?半夜三更,怎就你一个在此睡着了?”

  絮雨听出他话声里的不快,想到此人向来草菅人命歹毒无比,那下人这几日从早到晚一直都在,也就今晚早些去睡了,怕他又发起疯,转身道:“我打发他先走了,刚走没一会儿。我也要去睡了。这么晚,世子你来此作甚?”

  宇文峙今夜赴宴归来,想起白天管事说这边的画快画完了,心念转动,仗着几分酒意,转马便来,因拿有路证,虽遇到过几拨巡夜的金吾卫,也是未受阻碍,径直到了此处。

  絮雨问完,他不应,拔下一杆火杖,举在手里,凑到室壁前开始看画。

  絮雨不催了,任他转完一圈,见他最后指着那面今晚刚填完色的主画问:“此为我母亲?”

  絮雨用优婆夷的形象来表现郡王妃。

  佛经中,优婆夷指在家修行的信女,她们行善积德,生前拥有福报,圆寂后脱离六道轮回之苦,继续享受人间烟火供养。

  画面之中,郡王妃正是如此一位享受着福报的优婆夷。她头戴花冠,宝象慈严,华服着身,身配璎珞,绣带飞扬,坐于一辆由天马所拉的仙车之中,正飞向极乐世界。在她的周围,众多不同姿态的飞天迎接,瑞兽驾着祥云环绕,它们是孔雀,凤凰,神鹿。而在石室的穹顶,她配绘忍冬垂幔和千佛,用以指代优婆夷正奔赴的另一世界。

  整座石室,呈现出的画面精美,瑰丽,热烈,又充满神圣庄严。

  絮雨将画的内容解释给他听。他听完起初不言,定定望着面前这一副绘得令人不由憧憬的美丽无比的画,半晌,忽然若自画中醒来,哼了一声:“行善便能拥得福报?你说得倒是好听!”

  絮雨不解望去。

  他转头看她:“我母亲倒确实像你说得那般,生前乐施好善,但她得到什么?受我父王冷落!他宠姬无数,我母亲归乡独居,他也不管!这便罢了,你知她是如何死的?”

  絮雨只知郡王妃去世得早,至于如何去世,她并不知晓。

  这种涉及别人家事的隐私,她也无意探听。但不待她应,他已是切齿道:“就是那一年,我的父王去迎奉那个西逃……”他一顿,“应当说是西幸!”

  他用充满了轻蔑的语气说出这二字。

  “他去迎奉老皇帝,把人马都带走,他仇家勾结西蕃人打了过来。原本我母亲也会无事,有我母家家将死守关隘,城池一时也是破不掉的。是城外那些猪狗不如的贱民,他们为了保自己的命,领着我宇文家的仇人从小路翻山到来,杀进了城!”

  大约是酒意上来了,絮雨看到他的双眼发红,在火杖光的映照下,烁动着怨恨的光。

  “她生平不曾害过一个人!连一只飞蛾都不曾烧杀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