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第1986章 护短

《锦鲤农门崛起日常》第1986章 护短

作者:风十里 字数:1836 书籍: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顾锦里看得高兴:“哈哈哈,这可真是财神爷保佑,刚接完财神爷,咱们就发财了。”

  小平喜惊了:“顾,顾二姨,真的这么灵验吗?那我刚才没有对财神爷不敬吧?我要不要重新去拜拜?”

  顾锦里笑了,捏一把他的脸颊:“小孩子家家的,不要这么迷信。我高兴是因为有人给我送粘土矿来了,要是能拿下这个粘土矿,木通叔就不用跑去寻粘土了。”

  且曹家的这个粘土矿的土质还极好,秦小哥说,他派游平偷偷挖了点粘土回来,那粘土的质地,到了可以烧瓷器的地步。

  虞嬷嬷听得笑道:“夫人,您这样会把小平喜给弄糊涂的。”

  一会儿拉着小平喜去接财神,一会儿又让他别迷信,他还是个五岁多的小娃娃,会被您绕晕的。

  笑完这句,又问道:“夫人,能否告知老奴信上所说的有人送粘土矿的事儿。”

  陶嬷嬷也想知道,跟着点头。

  顾锦里把曹家想用东西换木薯种的事儿给说了。

  陶嬷嬷跟虞嬷嬷听得皱眉,问顾锦里:“夫人,这个曹伯爷家是靠着粮食得的爵位,要是把木薯种给了曹家,一旦木薯被世人当做粮食来食用,那世人就会以为这个大功劳是曹家的,夫人就亏了。”

  两位嬷嬷是护短的,这等名留青史的大功劳,她们希望秦三郎跟顾锦里能把住,别给别人。

  “秦小哥说了这事儿,你们看看吧。”顾锦里把其中一张信纸抽出来递给两位嬷嬷。

  陶嬷嬷接过,跟虞嬷嬷一起看了起来。

  秦三郎说了,他让曹伯爷去找姜大将军说这事儿,经姜大将军的手做这桩买卖,姜大将军不是那种占便宜的人,还极其护短。要是将来木薯成了救命粮,曹家也贪不了这功劳,姜大将军会告诉外人,是长梁卫发现了木薯,是小鱼找到了给木薯祛除毒素的法子,提出把木薯当成粮食来食用的。

  而且他们会跟曹家签契约,会白纸黑字的写上:曹家向长梁卫购买木薯薯种、种植方法、以及祛除木薯毒素的法子。

  两位嬷嬷笑了:“大人是个办事周到的,有了姜大将军跟契约为证,曹家怕是不能独霸这一桩功劳了。”

  不过……

  “曹家只要大肆种植木薯,等饥荒的时候把木薯拿出来救济灾民,还是能得到功劳的。”

  顾锦里笑着点头:“没错,这样双赢是最好的。”

  见小平喜正用手背擦脸上的胭脂,想要把胭脂给抹掉,却越抹越红后,是笑着招呼他:“过来。”

  小平喜乖乖过来了。

  顾锦里用温水给他把脸上的胭脂、口脂给擦掉,留了额间的小红点:“这样好看,像个小仙童。”

  又把他穿在外头的娃娃红肚兜给解下来,拿来两个布袋子,把迎财神爷的供品给装进袋子里,系在他的腰间,道:“去找小伙伴们一块吃吧,吃完你们都能发财。”

  “谢谢顾二姨,我走啦!”小平喜高兴得不行,跑去找小伙伴们分供品吃了。

  “夫人,可要给大人写回信?老奴去备纸笔?”虞嬷嬷问着,小侯爷收到夫人的回信,一定会很开心。

  顾锦里点头:“要写的,嬷嬷去准备吧。”

  “诶。”虞嬷嬷高高兴兴的进屋准备笔墨。

  顾锦里对陶嬷嬷道:“嬷嬷去把前两天的熏鱼带来,点上炉子,再熏一遍,等游平他们走的时候把熏鱼带去给秦小哥吃。”

  西北这边的鱼难寻,好不容易得了几条,顾锦里给腌制好,做了熏鱼,已经烤好了,不过拿来再烤一遍,会更香。

  “诶,老奴这就去准备。”陶嬷嬷是忙开了。

  虞嬷嬷已经把笔墨备好,顾锦里进屋后,开始写信,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纸,写到最后还故意加了几句肉麻的话,想着秦三郎看到时的脸红模样,笑出声来。

  虞嬷嬷见她在傻乐,也跟着笑起来……夫人是个开朗的,无论多苦的环境,她也能找到乐子。

  要是侯夫人能像夫人一样吃苦,随着侯爷长住西北,也不会连死都没能见到侯爷一面。

  “嬷嬷,我写好了,咱们出去烤鱼吧。”

  毛笔信就是麻烦,写完了不能马上装起来,要晾干。

  “诶。”虞嬷嬷起身跟着顾锦里去了廊下,一起熏鱼。

  熏鱼的味道很香,虞嬷嬷是吃过珍馐美味的人,可闻着烤鱼的味道,也有点馋了:“夫人调制的熏鱼香料真好,香,可香味又不会冲,一定很好吃。”

  顾锦里笑了,给了虞嬷嬷一块熏鱼:“嬷嬷吃吧。”

  虞嬷嬷愣了愣,笑道:“夫人这是把老奴当孩子哄了,老奴不嘴馋的。”

  “没事,还有不少呢,咱们一人一块,尝个味。”顾锦里又夹出两块熏鱼,给自己留了一块,剩下一块给陶嬷嬷:“尝尝,好吃吗?”

  陶嬷嬷咬了一口,道:“好吃,比前两天刚刚熏好的时候要更入味,更有嚼劲。”

  虞嬷嬷见陶嬷嬷吃了,自己才吃了熏鱼,尝过后,眼睛一亮:“好吃,做干粮最合适不过。”

  顾锦里也把手上的熏鱼吃了,点着头道:“嗯,好吃!”

  吃完还意犹未尽,盯着烤炉上的铁网,很想再夹一块。

  虞嬷嬷瞧得笑了:“夫人再吃几块吧,大人要是知道夫人吃得开心,他也会很高兴。”

  顾锦里摇头:“不吃了,鱼就这么几条,给秦小哥吃吧,等以后弄到鱼了,咱们再做熏鱼吃,吃个饱。”

  说完拿了个木盒,在里面垫上一张纸后,把熏烤好的鱼一块块放进去,再把盒子装进布袋里。

  她又进了里屋,把晾干的信收起来,放进信封里装好,还给秦三郎收拾了两套新衣服、新靴子、两袋子药,这才出了里屋,对陶嬷嬷道:“嬷嬷去装两大袋干粮,再装两袋子烤豆干,那东西味足,还耐放的,给秦小哥多送点过去。”

  过年的时候,他们不但做了冻豆腐,还做了豆干,前两天做熏鱼的时候,把豆干也给熏了一遍,是干干香香的,再撒上点调味香料,味道好极了。

  陶嬷嬷应道:“诶,老奴这就去准备。”

  她们足足忙活了两个时辰,才把给秦三郎的东西给准备好……呃,就是准备得有点多,这一袋那一袋的,加起来够装一辆马车了。

  不过游平带了五个人回来,每个人的马背上挂两袋子,就能把东西全部送过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