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第146章 兵祸

《锦鲤农门崛起日常》第146章 兵祸

作者:风十里 字数:2021 书籍: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县衙里养的画师除了有一份衙役的工钱以外,还有一份赏银。这份赏银是逃犯的悬赏金,金额一般是悬赏金的一成到三成。

  但那些画像很多都不像,很难抓到逃犯,即使抓到了,顶多给个一成的悬赏金。要是如顾锦安拿来的这种画像,能抓到逃犯的几率很高,岳父大人肯定会给到三成的赏金。

  顾锦安很清楚自家没钱没势,他想要扬名就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当即点头:“先生,学生愿意。”

  尚秀才笑了起来:“行,这事儿我来安排,你这段时日先把这种画技练得纯熟一些。”

  今天拿来的两幅画,明显是出自两个人的手笔。一幅画得流畅自然,一幅的线条画得比较僵硬,是那种有形无神的作品,显然是出自顾锦安之手。

  顾锦安起身,作揖道:“学生明白。”

  尚秀才抬抬手,示意他坐下,知道三爷爷他们是来求他找人的,便问起他们顾福丫跟顾大丫两家的情况。

  三爷爷说:“福丫今年三十二,嫁的是长平镇谢家坪的谢平子,平子今年三十五,是老谢家的老三,夫妻两个有两儿一女。最大的儿子今年十五,叫谢敬先;二儿子今年十三,叫谢敬民;小女儿十岁,叫谢佳宁……”

  三爷爷把顾福丫一家的情况说得很仔细,从顾福丫多大,嫁的什么人家,家住哪里,做什么营生,皆说得清清楚楚。

  “逃荒的时候,我们去长平镇找过,可镇上的人说他们回了谢家坪,那个杂货铺子也早就关了。”

  三爷爷就这么一个女儿,这辈子只想让女儿嫁户好人家,从来没有想过要女儿招赘上门,传宗接代。

  他们夫妻是早早就给顾福丫看好了人家,最后在顾福丫十五岁的时候,把顾福丫嫁给了谢家坪的谢老三。

  谢老三的爹跟三爷爷是好兄弟,两人年轻的时候时常到各地去打井做工,三爷爷信任谢家,所以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了谢家的三儿子。

  事实证明,三爷爷的眼光很是不错,谢家对顾福丫很好,谢平子也是自小就认识福丫的,两夫妻自打成亲感情就很好,谢家跟三爷爷家一起出钱,给谢平子在长平镇上开了个杂货铺,夫妻两人带着儿女看铺子,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可世事难料,一场旱灾,什么好日子都没了。长平镇上的水井枯了,谢平子跟顾福丫只能带着孩子回谢家坪。

  等三爷爷他们来到谢家坪的时候,谢家坪早就没人了,整个坪子的人都集体逃荒去了。

  “我们原本想着,大家走快一点,总能碾上他们,可一路逃荒过来,到处打听,是啥消息也没有。”三爷爷说着,眼圈忍不住发红,他要了一辈子强,可每次遇到这唯一骨血的事情,就忍不住要落泪。

  尚秀才对他们家的事情算很伤心的,一边听三爷爷说,一边把这些事情记在纸上,道:“顾三叔切莫伤怀,只要咱们去找,总有找到的一天。”

  说完又问了三爷爷几个问题,把自己漏记的补上之后,问顾大山:“顾大哥,顾家大姐一家是个什么情况?”

  顾大山从随身带着的布包里拿出一封发黄的信,递给尚秀才:“这是当年大丫托人给我带来的信,她家的情况都在上面了。”

  这封信顾大山一直带着,逃荒的时候也把信翻出来带上,就怕哪天自己把大丫一家的情况给忘了,以后见不得到自家妹子。

  尚秀才打开信一看,上面的字早就已经受潮,他花了一刻多钟的功夫,才把这张信纸的内容看完。

  顾大丫嫁到的是明山县槐子镇,大坳子村,听这名字就知道这是个穷山沟,嫁的男人姓戚,没有大名,就有个小名叫戚盘子。

  这封信是顾大山十七岁时收到的,那时候顾大丫已经跟着戚盘子跑了将近两年,生了一个儿子,肚子里还怀着一个,不知道是男是女,也就是说,顾大丫一家现在可能是四口之家,也可能更多。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很是有限。

  尚秀才按照信上些的,把顾大丫家的情况写下来,又问了一些顾大山关于顾大丫的情况,可顾大山从七岁开始就离家做活,虽然记挂着这个妹妹,但相处的时间有限,对于顾大丫的事情知道得还没有顾老太多,能说出来的也就是顾大丫的年纪,一些脾气,还有长相。

  尚秀才记完这些情况后,说道:“这些消息我会让老骆送到府城给岳父大人,你们安心在家等着,一有消息,我就会告知你们。”

  三爷爷三人是感激不尽,三爷爷又问道:“这都快三月了,这些灾民咋还没有安置好?西北的旱灾还没有缓解吗?”

  他们如今在江淮的河安府,距离西北有千里之遥,也不知道西北的情况,不知道旱灾解了没有,要是没解,那大楚真是要完了。

  尚秀才道:“二月初的时候,邸报上说,西北下了一场大雪,旱灾算是缓解了,如今被分来的灾民却不是因为旱灾而逃荒的灾民,是兵祸。”

  因为旱灾,大楚西北到东北,乃至中州发生了很多兵祸,原本逃过旱灾的百姓又深陷在兵祸之中,只能继续往南边逃。

  朝廷下来严令,不许灾民渡水过江南几府,所以只能他们江淮几府安置灾民,这才又有了新灾民需要安置。

  三爷爷跟顾大山都吓得不轻:“竟,竟是因为兵祸!”

  农人最怕的不是天灾,而是兵祸,天灾有时候还能扛过去,可兵祸确实当场就能要人命的。

  三爷爷跟顾大山都很害怕,抖着手道:“这可如何是好?”

  要是福丫一家遇到兵祸,那可怎生了得?

  尚秀才看着三爷爷跟顾大山的模样,只能安慰道:“顾三叔,顾大哥莫要着急。朝廷已经派大军平祸,如今已经胜了几场,中州的兵祸是消了,东北那边也有捷报传来,就是西北难办一些。”

  西北是卫国公家的地盘,可景元帝忌惮卫国公,不顾百姓旱灾之苦,趁机灭了卫国公府,夺了卫国公家西北的兵权,导致很多卫国公旧部反了,想要平息西北兵祸,估计还要一些时日。

  “不过,两位顾家大姐是旱灾时候就离开了西北,想来是不会受到兵祸波及的。”

  只要没有逃去东北就没事。

  但这话尚秀才没说,说了不过是让三爷爷跟顾大山担心。

  三爷爷跟顾大山知道,兵祸不是他们老百姓能抗衡的,只能听天由命。

  说完顾福丫跟顾大丫两家的事情后,他们就离开尚家村,回了大丰村。

  他们离开尚家之后,一人从竹林里蹿出,整了整衣服,来到尚府门前,敲响尚家的门。。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想要拜尚秀才为师的顾德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