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废婿成王 第194章 残血的身世

《废婿成王》第194章 残血的身世

作者:水中眼 字数:2159 书籍:废婿成王

  老鬼,小鬼两个人在树林里转悠了很久,瞧着身后没人追了个过来,才停下靠着树“呼哧”的大喘气。

  老鬼直拍胸脯安慰自己道:“好险好险。”

  小鬼不乐意了,埋怨道:“哥哥,我那打的正欢乐,干嘛拖着我跑啊。”

  大哥缓口气,骂道:“要不是我们逃得快,只怕你打的高兴,咱俩死的也高兴了,你可知道那两个人是谁吗?”

  小鬼不解:“是谁?”

  “是武猎吧。”

  老鬼点头道:“对。就是他。”忽然觉着不是弟弟的声音,好像多了一个人,循声看去,不远处的树上半躺着一个人,拄着脑袋正朝这边望。

  那人用空闲的一只手点了点他两人,接着道:“武猎可是最有名,最厉害的猫,专抓你们这两只笨老鼠。”

  “李汉白,你还敢出现在我俩的面前,找死。”老鬼咬牙切齿,那神情那面貌好像要吃了谁。

  李汉白打了个口哨:“有本事你们就来追我啊,追上我,我就让你们嘿嘿嘿。”

  “呸,有本事不要施展轻功,看我不打死你。”

  “你真的以为我像你们那样笨吗?小小的激将法在我这里没作用的,不要白费力气了。”李汉白道。

  老鬼恨得牙根痒痒:“要不是因为你,我们哥俩还在江南混的有声有色,每天吃香的喝辣的,何时像现在这样狼狈过?”

  “那是你们笨,我就是看不惯你们俩的做派,怎么样?。”

  “你,你。”

  “你什么你,我也不与你们为难了,还有一身的事情要做,下次再让我见到你俩,就不是今天这么简简单单的放过了,最好不见。”说完闪身整个人便如鬼魅般消失不见踪影。

  “李汉白,你给我等着。”老鬼气急败坏叫到,小鬼拉着他的衣角“哥哥,人都走了,别喊了。”

  说起老鬼和小鬼,就不得不提起一段往事,说起江南一带刚刚兴起盗贼行业时,还不是有很多人了解这一行当。然后有眼光长远的大智慧者,深入乱地,尤其是边疆一带,亲自考察当地生活人的民俗,躬身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汲取每家每户的生活经验,然后编写了一本《乱地手札》,前后历经几十年的修改,添加,终于集成大体。那时大智慧者临行前还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归来后便已是须发皆白的老头子。由于长期坚持在条件不好的地带,无论是饮食,睡眠,还是身心安全等方面都没有保障,那位大智慧者还在归途中就病倒了,最终不治身亡,或许是老天怜悯他的坚持,因缘安排下,有位落魄的秀才得到了这本手札。

  那时正值秀才心灰意冷,多年考取功名无望之际,萌生了轻生的念头,寻了多日,好不容易找到一颗满意的歪脖子老树,抱着人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一颗心,抛却一身的外物和杂念,只带了一根粗麻绳,打好结扣严严实实挂在树上,想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吊死鬼,偶然在树下发现一本残破的手札,好奇下就打开看了看,这一看可不得了,那秀才顿时觉得茅塞顿开,好像眼前打开了一扇大门,而大门的另一头是充满未知,危险却又带着摆脱不掉的诱惑世界,吸引着他越来越向往,一步一步走进了大门。

  秀才于是下定决心重新做人,经过几个日日夜夜,将这本手札看透吃透,便带着它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那时家乡的人还很淳朴老实,那时的夜生活还只是个传说。

  有天夜里几个流浪者步履蹒跚,还在奔赴乞讨的路上,忽然眼前多了位穿长衫,浑身透着书生气息的年轻人挡住去路,好生懊恼,欲上前比划比划。那年轻人不闹不怒,只淡淡的一句话:“你们想要成功吗?”

  几个流浪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直点头。

  “那就跟我来。”

  走到一个格外阴暗的小胡同里,那年轻人摆上桌子,点好蜡,摊开一本破旧不堪的书籍,便开始对几人说教。

  那位年轻人就是重回家乡的书生。

  书生慷慨激昂的演讲着,声音高亢而响亮。讲至激动时,潸然泪下,把桌子拍的轰轰直响。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的很远很远,引得好几家的狗狂吠不止,温柔的乡民还好点,只是小声嘀咕了几句,脾气暴躁的把家里的破罐子破碗噼里啪啦一股脑丢了出去,嘴里不停骂道:“要死了,搞事情啊!”

  不过这点小插曲丝毫没能打扰到还在为梦想拼搏的人儿,秀才讲的更加生动,流浪汉听得更加专注。

  那摇曳在黑暗之中的蜡烛显得渺小而脆弱不堪,似乎稍稍来一阵小风,就能轻易将它吹灭,不过正是这一点点星火,足以燎便整个江南。

  秀才一夜之间成了盗贼的领袖,那几个流浪汉便是领袖的绝对拥护者,他们号称是使者,把手札复印成好多分,白天走遍了大街小巷,走过哪里撒到哪里。夜里在犄角旮旯,总是引不起常人注意的地方开办教育学堂,传授《乱地手札》的思想,培训了一帮忠实的响应号召,还生活在生与死边缘的落魄者,免费教授偷盗的基本功与各中技巧,翻墙,蹬瓦,上粱,隐匿……

  久而久之,江南一带刮起盗贼风,“人人争当盗贼”的口号日益响亮。

  冲着这份暴利,无数人眼红,挤破脑袋削尖脑头只往里钻。而大哥小弟这两个人便是其中的响应者。

  他们两个人入行已经很晚了,正值盗贼行业的最高潮时期,岁数比较旁人也不年轻。

  十人八盗,一个残疾,一个老,足以概括鼎盛时期行业的高涨,搞农业的不种地,搞商业的不开门,街道楼房皆是萧条。

  所谓物极必反,有辉煌就注定着要凋落。

  狼多肉少,长期的市场萧条,惹得到处人心惶惶。人心这种东西最不好琢磨,人前亲亲热热,人后不难保彼此埋怨。

  于是乎一场关于人性与生存的战争就此打响,老王给了老李一闷棍说他贪心,老赵给老张一扒犁告他自私,你打我我打你,最后尸横遍野,狼烟遍地。

  有明眼人看出了利弊,早早逃离,有心灰意冷的人暗叹时运不济,远走他乡。剩下还活着的人就成了顶尖的人物。

  大哥小弟就渐渐在圈子里有了些名气。

  没有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

  后来发生了一场群盗九龙杯事件。

  不知道哪里来的消息,黑道上传开了九龙杯现世,曾是前朝皇帝命多个能工巧匠,用极当事最名贵的材料,历经数年打造的一个小巧的酒杯,号称传世之品,一直保存在皇帝的手中。后来前朝灭亡,随着末代皇帝身死他乡,这个杯子也渐渐没了踪影,消失的彻彻底底。

  九龙杯现世可是个轰动的消息,不怪得引起顶尖高手的注意。抛开本身无与伦比的价值,单单九龙二字就足够诠释一切。

  九龙是什么,是九五至尊,是身份的象征,能得到九龙杯,何愁达不到人生的巅峰。

  一场暗流涌动弥漫在每个知情人的心中,谁都知道将要有大事发生,可谁都不知道这个大事是什么。

  入夜下了一场的大雨,雨花纷飞倾泻直下,到凌晨时方才歇了,天边刚刚露出鱼白,尚且还是昏暗时,勤奋人家早收拾的立整出了门,路过街头贴告示的地方,有鲜红的几个大字刷在墙上,兴许是字迹还未干,亦或许是大雨浇找了,红墨顺着字的边边角角滑落,滴答滴答落在地上摊开,仿佛是还未凝固的鲜血。

  总之那勤奋的人家吓到了,把事情传的沸沸扬扬,成了茶余饭后大家谈起的轶事。

  然而有心人看出了端倪,心底着实惊了再惊,这分明写的不是字,是人命。

  墙上几个大字已经有些模糊,还是能清楚看出写着四个大字:“群龙无首。”

  几股势力暗中偷偷的打听九龙杯的消息,几乎同一时间得知会有一批人秘密护送它到达乱坟岗与神秘人交接。

  深知这次是个机会,错过了就很难找到下一次了,也深知这其中暗藏着未知的凶险,不过为了名与利,趋之若鹜的必定是迷乱的人心,而这迷乱的人心便是不屈于现状的蛇。

  它是要吞象的。

  大战来的快,去的更快,具体的细节谁也不曾说起,因为知道的人几乎已经死了,贪心不足的蛇彼此攻击最后都中了致命的毒液,而那场大战唯一活着的两个人便是大哥和小弟了。

  不过无论怎么问起他们场面如何惨烈,他们都是摇头称不知道,久而久之九龙杯的争夺真的成了迷,很多疑问被埋在了地下伴着乱坟岗新添的几座无名孤坟。

  是谁夺了九龙杯?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死了?

  九龙杯现在在哪里?

  有人问起,却没人知道。

  反正大哥小弟真正的声名远播了,因为他们活着。

  有人嗤笑运气好,有人赞叹手段高,还有人拿出事实来说这两兄弟武力平平,不足称为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