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云端 第十二章 忠臣,奸臣?

《青云端》第十二章 忠臣,奸臣?

作者:风若兰佩 字数:1832 书籍:青云端

  这一年的雪来的特别早,刚入了十一月就飘了两场雪。

  待到雪化时,赈灾的队伍也已经出城去了,朝廷里从夏末就开始议赈灾的事情,可是为了赋税到底减免多少,和选定去赈灾的人选,吵嚷不休。

  赈灾是个肥差,历来大家都知道,这朝廷的赈灾银子,最终发到灾民手上的不过一星半点。而这中间层层盘剥,好处不要太多。

  只要不把灾民们惹的造反,那就是大功一件,至于抚恤的究竟如何,百姓们有没有感念圣德,这就不是那些大人们考虑的了。

  但今年的形势不同往日,左相刚刚失去了作为中宫的女儿,大家看他的眼神不免轻佻了几分。

  愉贵妃在宫中炙手可热,作为大靠山的右相就禁不住得意起来。

  但虎符尚在左相手中,鸿音王朝开国之初,太祖姬牧野凭着武力起事,难免对军将们就多了一份防范的心思。

  经过数年深思熟虑,太祖皇帝制定出了以文驭武的方略,武将们可以带兵,但虎符必须在文官的手中。这样文臣武将之间,互相制衡,才有利于江山万代。

  因而,左相虽然失去了国丈的荣耀,但虎符依然在手,在朝廷上就依然可以与右相抗衡。

  本来朝廷派哪部大员本都是有分定的,可是如今朝堂上左相和右相各执一端,大家也不好有明显的偏颇。

  便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后日,直到第一场雪迫在眉睫了,才紧急拟了条陈出来,皇帝加了御批就明发执行了。

  皇帝倒是乐得看见这个场景,比起之前左相、右相和和气气,就知道跟自己为难,这局面真是渐渐明朗起来。

  太师年纪大了,平日里总是称病,也不大出来,但他门生故吏遍布朝廷,有什么动静,他也都能保持耳聪目明。

  只要不是太出格,他都不出来说话,自有弟子们按他的意思说话、办事,他也乐得清静。

  就拿这次赈灾来说,左相、右相争了许久,最后还是派了一个看似中正的官员前去。

  那官员领了命,径自跑去太师的府上谢恩。

  皇帝得了消息,只觉得可笑,但面子上还是维持了该有的镇定。

  “景云你看,这朝局,是越发有意思了。”他对身边的司案太监轻轻说道。

  司案太监放下手中的折子,凝神想了想,才回道:“陛下莫急,好看的,还在后面呢。”

  待象郡的消息传到昊京的时候,礼部仪制司的员外郎立即鼓噪起来,“没有圣旨,山若水竟然胆大包天,自己跑去平叛,还把朝廷放在眼里吗?”

  这话一出口,加上他澎湃的动作和表情,附和的人就多了起来。

  右相一向是带兵的,如今听见有人不懂军事还空口议论,就觉得牙痒难耐。

  这些人平日里只知道向皇帝邀宠卖乖,真要打起仗来,屁用都不顶。却一个个顶上戴着乌纱帽,人模狗样的在朝堂里厮混着。

  嘴里还经常说些听不明白的酸话,什么兵者凶也,什么黎民倒悬之类。

  呸,都是些软骨头的家伙。

  右相索性闭上了眼睛,听那些呆子们议论。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山若水的罪状。

  皇帝坐在龙椅上,只觉得无比的聒噪,他不知这些人对若水的恶意是从何而来?明明是帮朝廷收服了叛乱,不仅得不到他们的一声称赞,还被骂成了开朝以来的第一大奸臣。

  “山将军也是为国为民,你们就不能学一点她的忠君体国吗?”

  忽然大学士严琦的声音冒了出来,大家惊愕的看着他,仿佛不可置信,这个一向以清高耿介自居的老头子,这时候会出来说话。

  “怎么又是你?严大学士,你可是被那妖女蛊惑了不成?她忠的是哪个君?体的又是哪个国?”礼部的杨尚书,出列说道。

  许多人站在杨尚书背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之意。

  “山将军为民平叛,把那康乐大土司枭首示众了,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象郡依然是鸿音王朝的治下,赋税也是交到昊京来,怎么不是忠君体国?”

  严琦向来不惧争辩,忠奸在他心里分明的很。

  刑部的姚尚书摇摇头,“严大学士,你可是越老越糊涂了,她山若水从洛州军前退缩,就已经是犯了军法,该被下狱的。

  如今不知自己回来领罪,还在外面逍遥,哪里还有点忠臣的影子?

  再者说,她一个带兵之将居然,居然交结朝臣?居心何在啊?”

  姚尚书果然是办案经验丰富,一个交结朝臣,就把山若水钉死在那里,任谁也不好替她辩白了。

  不料,严琦竟然继续开口了,因为激动,那一把白胡子也在胸前鼓荡起来。

  “忠奸自在人心,山将军能体会百姓的疾苦,就是维系了君上的威严,也是弘扬了陛下的圣德。”

  姬繁生坐在在九重丹墀之上,忽然觉得自己真是懦弱,还不如严琦那个老头子勇敢。

  一个行将就木的老朽,都知道分辨忠奸,都知道替若水辩白,而自己竟不能有一个清晰的立场?

  “天下之大,就不能任由她去吗?”姬繁生真想把这句话脱口而出,但是不行,他狠狠的按住了自己的大腿。因为过于用力,他的身子向前倾斜着,仿佛在努力克制着什么。

  忽然,久不上朝的太师在殿外求见。

  姬繁生仿佛得了救命稻草一般,太师此时来的,真是巧。

  “快请裴太师进殿来。”皇帝一声高呼,众人都安静下来,齐刷刷的看着殿门的方向。

  裴太师已经七十高龄,走路的时候,单手拄着一根金丝楠木的手杖,那手杖的顶部镶了一颗硕大的宝蓝色绿松石。

  绿松石不算什么稀罕的玩意,但这么大个又透亮的,却不易得。

  太师把这宝物就这样明晃晃的镶嵌到手杖上,可见富贵于他,不过是寻常事,亦不用遮遮掩掩,怕人猜疑。

  “参见陛下,以臣的意思,若水将军既然代朝廷平叛,理应嘉奖。

  但之前阵前逃脱也不能宽恕,功过并不能两抵,还是召回昊京问罪的好。”

  此言一出,朝廷上下无不赞服。

  只是,谁能去将她召回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