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医农女:相公来种田 第四十四章 不同意

《神医农女:相公来种田》第四十四章 不同意

作者:果小狸 字数:1812 书籍:神医农女:相公来种田

  德昭太子道:“跟着他又会怎样?”

  陈搏道,“只要殿下表示不再理会他的事,由得他胡作非为,他绝不会再怎样。”

  德昭太子摇头。“不管怎样我都不会袖手旁观,眼巴巴的看着大宋江山毁在他手上。”一顿咬牙切齿接道:“可恨你们辛苦找回来的一箱证据都被他毁在水轩内,我应该当机立断,送去给父王过目。”

  陈搏试探道:“殿下决定了?”

  德照叹息。“只是枉费了你们一番心血。”

  陈搏摇头道:“今夜的事早已在我意料之中。”双掌接一击。

  香菱高义应声出现,赫然抬着那个檀木箱子,德昭目光及处,一怔。“方才侍卫抬去水轩的那个……”

  陈搏道:“空无一物,要殿下挂心了。”

  德昭恍然道:“师父是要我看清楚他们的手段,以那个箱子引他们出手。”

  陈搏微喟。“只是想不到他们的手段如此激烈,护送的侍卫只怕已凶多吉少。”

  德昭愤然道:“哼,做奴才的已经是这样恶毒心狠,那个做主子的豺狼成性可想得知。”

  “能够制止他的只殿下一个。”陈搏微颔首。

  德昭双眉一扬。“我这就进宫去,父王看到这些证据,一定会好好的惩戒这个狂人一番。”

  “晋王爷也一定会采取报复行动,只是事情闹大了,谅他也不敢回来,而只要争取到皇上与朝廷中大臣的支持,要制服他也应该不太困难。”陈搏口若悬河,对这件事充满信心。

  德昭也一样信心十足。

  赵匡胤老早便已起来,在御书房内准备上朝,他喜欢有规律的生活,虽然近日他的精神不大好,并没有令他改变习惯。

  德昭看见赵匡胤却吓一跳,今天的赵匡胤在他的眼中实在太憔悴,[奇+[书]+网]待他请过安,赵匡胤才问:“这么早到来,可是有甚么事?”

  语声也显得有些吃力,只是仍然透着帝王的威严。

  德昭也不再犹疑,道:“昨夜在违命侯府……”

  赵匡胤挥手截道:“那件事朕已经知道了。”

  “叔父他身居高位,怎可以胡作非为,且目无王法……”

  赵匡胤又截道:“他到底是长辈,你说话应该分轻重。”

  德昭道:“孩儿只是担心他做王爷已经是这样,一旦做皇帝——”

  “现在说这件事不是太早?”

  “孩儿只是提醒父王防患于未然,为天下苍生设想。”

  “朕明白你的意思。”

  “那父王的意思是——”

  “金匣之盟,你是知道的了?”

  X X X

  根据宋史卷二四二杜太后传:“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亟召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曰:|Qī+shū+ωǎng|‘臣所以得天下,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岁至泉,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喟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匣,命谨密宫人掌之。”

  是所谓金匣之盟。

  X X X

  德昭又怎会不知道,应道:“这件事开始便大有问题。”

  赵匡胤淡然一笑。“不错,周世宗驾崩,恭帝继位的时候年仅七岁,而朕就是现在去了,你们兄弟最年轻的一个也都已长大成人,怎能与恭帝这七岁幼儿相提并论?”

  德昭追问:“父王当初所以答应立金匣之盟,是有苦衷?”

  赵匡胤摇头,“只是一点孝心,一份兄弟之情。”

  “据说父王所以得天下,叔父功劳最大,此外当时的归德节度掌书记赵普,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是虞侯王审琦……”

  赵匡胤笑截道:“若没有这种传说,朕又焉能洗脱以下犯上的恶名?”

  德昭扬眉道:“如此……”

  “你叔父的野心当然也不小,这金匣之盟原就是一个圈套,却也抓住了朕的弱点。”

  “父王既然并不是出于本意……”

  “君主又焉能有戏言,何况在场作证的,还有朝中三十六位大臣。”

  “他们却是那么巧都在场。”

  “这当然是他们预先约来,所以要改这个金匣之盟,并不容易。”

  “天下得来不容易。”

  “你叔父也应该知道的。”

  “但是他现在……”

  “到现在他其实还没有闯出甚么大祸。”赵匡胤微喟,顿一顿,道:“我们毕竟一家人。”

  德昭摇头苦笑,“父王若认为叔父这仍然不算得,孩儿亦无话可说,檀木箱子里载的卷宗父王有时间无妨看看,还有这卷画轴,乃是晋王府中画师凌道子绘画的昨夜违命侯府内的情景。”

  他从袖子里取出那卷画轴放在赵匡胤面前。

  赵匡胤漫不经意的摊开,一看之下,面色却不由大变,一个身子也气得抖起来。

  “你那里得来这卷画轴?”

  “偷来的。”德昭没有隐瞒。“父王若是有怀疑,可以召凌道子或其他人来一问。”

  赵匡胤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摇头:“不必了。”

  “然则——”

  “朕自有分寸!”赵匡胤面色一沉。“这种事,你以后也莫要再管了。”

  德昭怔住,赵匡胤接挥手。“出去——”

  一阵云板声即时传来,已经是上朝的时间了。

  X X X

  文武百官已经分别在大殿陛下,一个个神态肃穆,就是赵普也没有例处。

  例外的只是赵光义,他宿酒已清,狂态却仍然毕露,在陛下左穿右插,旁若无人,这在他已成习惯,也只有这样,才有与众不同的感觉。

  他总算没有放肆到跑到陛上,接受百官朝拜。

  百官也早已习惯他这种态度,也知道他是未来的天子,而他也只是要表现高人一等,并没有找百官麻烦。

  这也是他聪明的地方。

  百官的神情也没有甚么特别,对他昨夜干的好事似乎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他们一个个一如往日,精神奕奕,违命侯府出事的时候,他们是必仍然在睡梦中,他们必须养足精神来应付每一天的早朝。

  在他们来说,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了。

  秦康惠王德芳也在陛下,赵光义走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却怪怪的笑了笑。

  赵匡胤共有四个儿子,都先后封王,膝王德秀舒王德林都早夭,只剩下燕懿王德昭,秦康惠王德芳,两个人的性格显着不同。

  德芳与赵光义一向都很合得来。

  所以赵光义一见立即靠近去,笑问;“你这个小子可是得到了甚么好处?”

  德芳笑应。“叔父干那么大的好事也不关照侄儿,侄儿还有甚么好处?”

  赵光义一怔。“哦——”

  德芳低声接问:“小周后如何?”

  “还不错!”赵光义笑拍着德芳的肩头。“你消息倒也灵通。”

  德芳道:“皇城内已经传开来了。”

  赵光义打了一个“哈哈”,目光及处,已瞥见德昭从内殿走出来。

  德昭看见赵光义,一扬眉,还未开口,赵光义已先开口:“德昭,这么早便去向父王问安了?”

  德昭正色道:“违命侯府出了那么大的事,我当然要跟父王好好商量一下。”

  赵光义显然想不到德昭这样说话,一怔,却随即大笑起来。“那算是甚么?到我做了皇帝,干的才有大事哩。”

  “那到你做了皇帝再说。”接上口的是赵匡胤,悠然在陛上龙椅坐下。

  钟鼓声中,百官连忙跪下去,口呼万岁。

  赵光义没有例外,也不敢怠慢,赵匡胤待仪式过后才问:“违命侯的事,你怎样解释?”

  赵光义居然还笑得出来。“违命侯的事与我无关,那都是……”

  “住口!”赵匡胤一扬手中画轴。“凌道子这幅画以你说然则也是假的了?”

  赵光义怔在那里,他若是知道那幅画落在赵匡胤身上,非独不会那样子说话,还会告过病,避一避锋头。

  赵匡胤接道:“天子犯法,与百民同罪,念你酒后糊涂,情有可原,内侍臣,拉下去痛打一百大板。”

  八个内侍左右齐上,赵光义目光一扫,喝道:“那一个敢打我?”

  那八个内侍不由得怔住。

  赵匡胤即时断喝道:“是朕要打的,拉下去!”

  八个内侍那还敢怠慢。

  X X X

  赵匡胤绝无疑问,已网开一面,可是那一百大板打下来,已经够赵光义受的了。

  他是给抬回晋王府,虽然敷过药,仍然坐也不得,立也不得,只好爬倒在堂中绣榻上。

  天决地灭随即被召来,两个人还未知道出事,地灭一见赵光义更就急不及待的邀功劳。“证据都已给我们烧光了,王爷此后大可以安枕无忧。”

  赵光义听着更加出火,挥掌左右掴去,天绝地灭虽然一身本领,反应敏锐,就是避不开,虽然不痛,但众目睽睽之下,也面目无光。

  地灭是火性子,便要反面,却给天绝按着,天绝随即道:“属下该死。”

  赵普一旁来不及阻止赵光义出手,这下子急忙道:“王爷虽然给皇上杖责一百,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天绝地灭一听,齐皆一怔,对望一眼,垂下头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