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这个副本有毒吧 有龙初成 第八十二章众生百态,神鬼各异。

《这个副本有毒吧》有龙初成 第八十二章众生百态,神鬼各异。

作者:一个王杀才 字数:4490 书籍:这个副本有毒吧

  众人对周恒千恩万谢:“多谢先生!”

  周恒连忙摆手,说道:“开店不容易,接下来要辛苦大家了!人心险恶,请大家千万小心。”

  他知道这些都是老实人,因此不得不替他们考虑周详,想了想道:“小石,你明天带足银票,去武馆找几个高手,请他们保护玉店。”

  “这,用得着吗?”王小石有些不以为然。

  “用得着!”周恒郑重其事地道。

  “清硑玉馆”, 长安赫赫有名的玉器作坊内,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雕刻,周围有十几个年轻人全神贯注地看着。

  不久一个惟妙惟肖的玉凤凰雕刻完成,技术好得没得说,可惜的是玉材不够好,所以不能算是无瑕的上品,连那老人也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一个玉树临风的年轻人悄悄走进来,将一块尺许见方的玉石轻轻放在桌上。

  众人一下子看直了眼。老人把玉石翻来覆去地察看,深深叹一口气,说道:“我雕了一辈子玉,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玉石,可惜啊!如此美玉方不负我!”然后抬起头来看着年轻人。

  年轻人笑了笑,说道:“这块玉石送给老先生,我家里还有几块这样的玉石,不知先生能否移驾一观?”

  老人知道这玉石的价值,激动得双手颤抖,毫不犹豫地答应道:“只有这样的玉石,才能雕出真正的传世之作!好说,我跟你去!”于是带着几个徒弟往外走。

  一行人七拐八折来到王家新宅。

  年轻人搬出五块同样的玉石请众人观看,然后道:“敝人姓周,想请老先生来这里雕刻玉石,年奉白银十万两,不知先生意下如何?您的徒弟都可以来,年薪一万。”

  老人跟徒弟们对望一眼,旋即点了点头。毕竟匠人属于贱籍,这样的年俸对于他们实在是太高了。

  周恒心中明白,对于老人这样高明的工匠,相比较硬生生的他挖过来,更有吸引力的可能还是那些绝佳的玉材。

  当天“清硑玉手”跟徒弟回去收拾工具,准备明天就来开工。

  午后,王小石回来了,带着四五个彪形大汉,太阳穴鼓鼓的,一看就是外家横练的高手,这些人的水平在俗世中应该够了。

  周恒随便问了几句,觉得还可以。这些人对付修真人不行,吓唬几个毛贼还是绰绰有余的。

  晚上,周恒用心琢磨鬼谷子的奇门阵法,感觉越琢磨越有趣。

  夜半子时,他继续修炼神识附体的功夫,试着让神识抽出自己的宝剑,宝剑虽然抽出来了,但却显得非常吃力,一套青城剑法竟然花了一个时辰。不过这已经令他非常满意了。

  三天以后,玉店正式开张。周恒给玉店取名“清硑玉石”,跟雕玉师傅的名字很相似。

  这一天早上,正在清硑玉手和几个徒弟兴高采烈地探讨。

  “师傅,我看这玉雕刻成龙凤呈祥比较好!”一个年轻人叫道。

  “我看不如雕个花瓶。”另外一人插口说道。 正在清硑玉手沉吟不语的时候,忽听有人道:“还是雕个玉观音比较好。”

  众人回头一看才知是店主到了,当下连忙见礼。

  一个年青人问道:“何以要雕玉观音呢?”

  周恒解释道:“听说当今圣上崇拜佛法,甚至册封了几位国师,常年贡在宫里。我在想,如果刻成观音,或者如来佛像,可以卖个好价钱,说不定会被达官贵人买去,甚至献给大内。” (Sorry啊,我是道士,赚秃驴的钱我最喜欢了)

  众人一致点头,清硑玉手手捋胡须道:“有些道理。待我好好构思一下,争取制成传世之作。这么好的玉材,可不能糟蹋了!”

  周恒笑道:“师傅想好了大胆下手便是,玉材是不缺的,这块刻坏了再换一块。” 清硑玉手摇摇头,轻哼一声道:“我自号玉手,岂能做那种暴殄天物的事?”言下之意还有:“你虽然是店主,雕玉方面却要尊重我这个师傅。”说着不再理周恒,径自取来纸笔绘画草样。

  周恒见他画了半天都不成,改来改去都不满意,当下微笑道:“我想起一个图样,或许可以试试。要不然让我画出来,请清师傅参详参详?” 清硑玉手正在苦思冥想之际,闻言心中不耐,将笔一丢,口中淡淡地道:“你来画!”

  周恒也不在意他说话的口气,回想自己曾经看过的上百上千卷古书,里面包括的各种佛画拓本,提起笔来信手画出一幅幅图画,每一张都精美绝伦,匠心独具。(也许是当年主角是画本子的吧,汗 )

  一个时辰画了十几幅,看得众人目瞪口呆,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

  清硑玉手也肃然起敬,赞叹不已:“不单构思精妙,先生的画工也是一绝!徒弟们,将这些图好好珍藏起来!回头慢慢琢磨!”

  周恒微笑着退了出去,他在长安又住了几天,眼看玉店生意兴隆,日进白银数万两,一切走上正轨。他决定离开这里,遍访名山大川,尽快提高自己的功力,同时设法多找些仙家宝物。

  长安向南五十里,便是素有“仙都”、 “天下第一福地”美称的终南山。终南山西起武功,东至蓝田,千峰叠翠,景色幽美。

  一进终南山,首先看到的是楼观台。楼观台不是一个简单的楼台。据传周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知道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 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

  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楼观之南筑庙祭老子,汉武帝则于楼观之北建老子祠。进入唐代,因唐宗室认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在终南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宗圣宫。宗圣宫的墙壁上刻着王维的一首诗:“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周恒一边体味着诗词描绘的悠闲清雅,一边在楼观台附近穿来走去。

  沿着山道上行,不久看到多片楼观,其中有重阳成道宫、遇仙观、通仙万寿宫、集仙观、太一观、玉华观、白鹿观等,大都敞开大门任人进香,也可以随意游览。 周恒看上去像个出游的仕子,每到一处道观都要进香观礼,留下不菲的香火银子,因而受到的待遇也是不俗。(猪脚主要是指望那些大佬闲来无事,来拉他一把。)

  后来他离开大路,向人迹罕至、风景优美的地方行走。

  山上药材很多,上佳的黄杞、白术、地黄、当归应有尽有。

  在山后不见阳光的悬崖峭壁上,他甚至找到了几株生长千年的黄精,那可是大补元阴的圣品,如果能跟人参相配,对于修炼元神有着莫大的好处。

  他锲而不舍地继续寻找,希望能找到好的山参,然而走了许多地方也没有找到,只是又找到了一些黄柏,贝母,川芎,红花,这些都是炼丹所需的药材,所以每样摘取了一些,放在乾坤锦囊里。(管他的,万一以后炼丹的能用到呢,开始掘地三尺,舔草皮中。)

  此外他还发现了几把古剑,以及一些记载了终南道士修炼功法的玉简,略微查看了一下,虽然有些价值,但都不是稀世之珍。在一个被人盗过的古墓边,他甚至捡到一卷诗词,开篇就是李白的《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后面则附着不少诗篇,饶是已经是旋照期修士的他读完之后人感觉神识大有进步,也没有见过那么美(牛批)的诗文,当即如获至宝,珍藏起来。(想想以后能到别的世界李白面前用他的诗装逼,贼鸡儿刺激。)

  走到离重阳万寿宫两三里的一个树林里,他胸前的通灵宝玉忽然变得很热。定睛看去,面前有几排松柏,排列成行,跟周围的杂乱无章截然不同。众多的苍松翠柏中间,有一棵参天古木,高十余丈,树干都已经开裂了,树冠却依然苍翠如盖,生机不绝。树下落满了针叶松果。(用啥通灵宝玉啊,这不明显有宝藏吗?)

  周恒找了半天,最后确定宝物位于树前五尺的地方。他取出宝剑小心挖掘,结果在三尺之下挖到一个石棺,棺上刻着几个字:“祖师遗物,备份于此,后世有缘,兴我全真。长春真人题。”原来是丹道大家丘处机为防止全真教道统失传留下的东西。打开棺盖,里面只有一个尺许大的玉盒,盒内有一卷羊皮纸,密密麻麻写满了蚂蚁一样的小字,首页题着《北宗五祖丹诀》。 (丘处机真的是炼丹的!)

  周恒先大致浏览了一下,发现上面记载着北宗道家的练功方法,内容很详细,比《道藏总览》详细得多。北宗五祖是指东华少阳、钟离正阳、吕岩纯阳、刘海蟾和王重阳等五位真人,该派追求“全真而仙”,其修炼以清净为主,即以“识心见性”为首要,以炼心炼已为基础,同时不废精气的修炼,是故王重阳以后称为“全真教”。

  他一边走一边研读丹诀:“有形皆坏,天地亦属幻躯,元会尽而终,只有一点阳光,超乎劫数之外,在人身中为性海,即元神也……金丹之秘,在于一性一命而已。性者,天也,常潜于顶。命者,地也,常潜于脐……”他一边研究,一边叹服不已。这些经文的价值无法衡量,对于他正在修炼的元神出窍尤其重要。

  来到重阳万寿宫,他烧了几炷香,然后在公德箱里放了十两银子。

  旁边的小道士见了,不觉眼睛一亮,赶紧请他到内间喝茶。周恒摸出一片山上寻到的玉简递过去,笑道:“小师傅,我拣到这块玉,上面刻了些字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在这个能修行的大世里,鬼知道有没有因果,特别是知道有佛门后。)

  小道士接了过去,刚看了一眼就惊呼起来,然后跳着跑了出去,不一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道走进来,对着小道士喝道:“换香茗,将我珍藏多年的极品玉龙蟠毫拿来。”然后来到周恒身前深深一礼。

  急忙还礼。老道摸着玉简道:“这是我派第六代掌门伊志平师祖的遗物,不知施主是如何发现的。”

  周恒答道:“偶然所见,觉得有趣,就留了下来。既然师傅觉得有用,就请留着吧。” “多谢了!”老道将玉简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端详着。

  周恒环顾四周,问道:“我见附近道观大多年久失修,不知是怎么了?”

  老道长叹一声:“想当年,重阳真人创教以后,经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达到鼎盛,那时金王朝行将灭亡,南宋十分孱弱,唯有蒙古力量方兴未艾,丘祖师却金使,谢宋聘,以七十三岁高龄,甘冒风沙大雪之苦,率十八随行弟子,万里跋涉,抵达西域大雪山成吉思汗军营。成吉思汗亲自三召并作长谈。丘祖师对其所问为治之方及长生久视之道,皆做了仔细的回答。深得成吉思汗的礼敬,尊其为‘神仙’,令他‘掌管天下出家人’,并赦免全真门下道士的差役赋税。

  此后我派建宫观,收门徒,玄风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景仰,学徒云集。然而好景不长,后来因影响过大引起元庭猜忌。佛、道相争,朝廷袒佛贬道,因此自第七代掌教张志敬以后便日渐衰落。如今更是宫观衰败,道经失散,道统失传,修真越来越难了。”说完不住叹息。

  周恒看他好可怜,想将邱处机留下的经文还给万寿宫,于是道:“师傅,我以前广览群书,曾经见过一段经文,似乎与全真教有关,我背诵出来,请您看看是否有用。” (结个善缘万一日后遇到了飞升的全真前辈呢)

  “是吗?”老道随口答应着,并未将他说的话放在心上。

  周恒微微一笑,开始从头背诵刚刚看过的《北宗五祖丹诀》:“一根一蒂,天地之元也,祖也……顶中之性者,铅也,虎也,水也,金也……”

  刚听这一句,老道就遽然而惊:“这,这是本派不传之秘!您从何处得来?不说个缘由,恐怕施主今天只能观中歇息一晚了”

  周恒并不作答,只是滔滔不绝一路背诵下去。

  老道刚开始还有些怀疑,但越听越惊,双耳如闻雷鸣,心下狂跳不已, “真的是本派之秘啊!后面这些连我都没听说过!看来是我错怪您了。”

  说完后一边大喊:“祖师有灵!祖师显圣了!”说着“扑通”跪在地上,顶礼膜拜起来。

  周恒不敢受他大礼,赶紧上前搀扶。 (主要是怕别人看见,说他欺负老人。)

  老道不肯起来,口中哀求道:“求仙师说得慢点,让弟子写下来!这都是敝派宝典,无价之宝……”说着手忙脚乱去找纸笔。(舔狗舔狗,舔到最后万物皆有)

  待到纸笔拿来,周恒伸手接过,口中道:“还是我来写吧!”说着笔走龙蛇,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将丹诀描述的基础和中级部分都默写出来。 至于高级功法,他怕所传非人,所以有所保留,准备日后考察人品再行传授。 (对不起,玩套路,你玩不过我)

  老道手捧笔录双手颤抖,口中叫着:“多谢仙师!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周恒侧过身子,转身往外走。出得门来,却见万寿宫数十道士跪倒一片。

  周恒向后摆摆手后,头也不回的,向南方走去。

  距终南山角下五里外的地方,有个太一镇,站在街上,周恒看着来来往往宁静祥和的人们,觉得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或许他适合山有缘,前世,家就在脚下,今生也是一样,同样都是抬头望山,高耸入云,环顾四周,小镇温馨。

  他在大街上走着,不久看到一个茶楼,于是迈步走了进去。茶楼内有个说书场,里面坐了四、五十人。一个说书先生在前台大鼓一敲,正待开讲。

  周恒在后排找了个位子坐下,小二刚刚送上香茗,说书人就已经开始了:“却说大唐盛世,有一蒲州人姓吕名岩,字洞宾,三次进士科考未中,沮丧之极来到长安酒肆,遇到了正阳真人钟离权。真人见他有慧根,招他入终南山,请他喝绍先元和之酒,然后坐石谈玄,传授他《灵宝毕法》十二科。数年后吕洞宾得道成仙,飞升而去。”然后说书人进入正题“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果然话本里面的人物都比较牛逼。)

  故事讲得活灵活现,周恒也听得入了迷。良久鼓声一顿,故事结束了,众人方如梦初醒。 (多了解一点比较好,万一以后遇到了还能吹他牛逼。)

  然后说书人托着盘子走过来请大家施舍银钱,同时取出一张告示,说镇上张员外的女儿近日病倒,水米难进,夜梦连连,如见鬼物,求医无效,奄奄一息,谁有良方救治,愿送纹银一千两。

  众人议论纷纷,但每人都是给几个铜板后离去,在这个神鬼共存的世道里,没有一个人敢去揭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