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 465、“学狗叫”的女孩!

《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465、“学狗叫”的女孩!

作者:魔鬼藤 字数:3601 书籍: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

  陈俊微微一笑,安慰他们,好治,只要配合,康复不成问题。

  他有这个自信。这是基于对孩子病情的深入了解。

  其实,大部分腹型癫痫,使用接癫痫药物治疗,就可以控制腹痛症状;对于那些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可以给予重新的诊断评估和脑部病灶的定位。若是有局灶性的脑部病灶,还可以考虑癫痫外科手术治疗。

  这个小朋友仅仅只是普通情况,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就可以康复。

  陈俊给孩子下医嘱,本来,应该徐珊珊做的,但是徐珊珊强烈要求陈俊代劳了。

  然后,徐珊珊就拉着陈俊,不让他走,借口是请教关于腹型癫痫的知识,另外还有腹痛的各种情况。毕竟,她觉得陈俊的经验更丰富,懂的更多,刚好可以交交她!

  陈俊被她缠的没办法,只好给她上一课!毕竟,人家虚心请教呢,自己也不能架子太大不是?

  陈俊就给她仔细分析了腹痛的一些情况。

  小孩腹痛,其实也是分很多类型的,比如,有常见的消化不良。

  这种疼痛常一阵阵发作,没有腹肌紧张,肚子摸着是软的,并且大多伴有舌苔厚腻、不想吃饭等症状。

  对于这种腹痛,患儿及家属是不用紧张的,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即可。每日饮食的量和次数要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多吃青菜、水果。

  此外,肠道蛔虫症,也可引起婴幼儿腹部隐痛。

  这种疼痛,部位往往不固定,伴有消瘦、营养不良和贫血等症状。当蛔虫进入胆道时,会出现右上腹肋沿下剧烈绞痛,面色苍白,甚至休克。

  应对之法主要是查大便。如大便中查到虫卵时,需及时进行驱虫、镇静、抗过敏等综合治疗。预防上主要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第三种则是胃肠生长痛。这种病的症状为阵发性腹痛,胃肠生长痛多见于3~12岁的孩子,一般认为与生长期的孩子胃肠道血液供应不足,胃肠道缺血痉挛有关。

  症状部位以脐周为主,疼痛发作时不是很厉害,十几分钟内就会缓解。此时摸孩子的肚子是软软的。

  第四种则是过敏性紫癜了。是由于机体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出现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并可同时出现皮肤水肿、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

  过敏性紫癜除皮肤紫癜外,因消化道黏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受累,而产生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及体征。其中腹痛最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发作可因腹肌紧张及明显压痛、肠鸣音亢进而误诊为外科急腹症。腹部症状、体征多与皮肤紫癜同时出现,偶可发生于紫癜之前。

  第五种则是今天所遇到的腹型癫痫。

  腹型癫痫是以内脏感觉性发作为主,以腹部疼痛为特点的一种癫痫。多数见于儿童,成人则十分罕见。

  症状腹型癫痫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性腹痛,部位在脐周或上腹部,少数可放射至下腹部或腹侧面,疼痛较剧烈,为绞痛或刀割样,持续时间一般数分钟,也可达数小时以上。

  发作时可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但无完全性意识丧失。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还有其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面部潮红、苍白、出汗、血压不稳、体温低、发热、晕眩等。

  这种类型的腹痛多见于儿童,成人则较罕见,需要到医院做脑电图才能确诊。

  最后一种则是精神性腹痛。

  以前人们认为只有成年人才会患情绪性疾病,而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他们不懂事,“心病”是摊不到他们头上的。但现在医学研究发现,“心病”同样可以缠上小儿。精神性腹痛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腹痛多因情绪波动而发生。

  症状腹痛无固定部位,也无明显压痛点,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十分钟,程度可轻可重。常伴有紧张不安、失眠、头痛等症状,多发生于神经质的婴幼儿。

  对于这种病,一般通过暗示治疗就可减轻腹痛,而药物治疗的效果反而不大。

  讲完之后,徐珊珊两眼放光,连连说俊仔好厉害,搞得陈俊都不好意思了。可惜,徐珊珊终究还是有点儿理智,并没有当场扑上去对陈俊动手动脚,只是偶尔蹭一下。

  陈俊“打发了”徐珊珊,下午就继续去门诊坐诊了。

  全科医疗门诊,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奇奇怪怪的病症,不是一般的医生能镇得住的。

  一般,在挂号的时候有预分诊,可是,有些病,护士都不知道挂什么科,就索性推到“儿科全科医疗科”这边来。

  有一个9岁的小女孩,长得挺可爱,正坐在陈俊面前,含羞带怯。

  她的妈妈则在一旁诉说症状:“陈医生,我女儿得了个怪病,真的挺怪的!”

  “哪里怪?怎么个怪法?”陈俊问道。

  女孩妈妈正要继续说,结果,突然,响起了两声清亮的狗叫声!

  这狗叫声清清脆脆的,叫起来还挺好听的,陈俊不由循声望去,不正是那个9岁的小女孩发出的么?

  小女孩简直羞死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她怎么努力都停不下来,一直“汪汪汪”叫个不停!

  这叫声,顿时吸引了外面经过的一些患儿及家属的注意,还有一些小护士,闻声也探进头来。

  陈俊挥挥手,让她们赶紧走,别在这里给患儿造成心理压力。

  小女孩不停地汪汪叫,她妈妈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冲陈俊说道:“医生,你看,就是这样的怪病,之前,我们以为是孩子调皮捣蛋,故意这样做的,可是,事实上并不是。叫的时候,她根本就忍不住!你说这好好的瓷娃娃一样的小丫头,咋就染上了这种怪病呢?这长大了还怎么嫁人啊?”

  实则,等不到嫁人,真要嫁人的话,反而影响不大,兴许会更有情趣,但是,这是病!得治!不治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到她的成长!

  陈俊见小女孩忍得太辛苦,就探出手去,修长的手指在她脖颈间轻轻揉捏了几下,顿时,小女孩就舒服了,停止了狗叫。

  小女孩很羞窘,不过还是感激地看了陈俊一眼,心说这个哥哥好厉害,轻轻捏了几下,我就不叫了。

  孩子妈妈也诧异且钦佩地看了陈俊一眼,心说今天可算来对了,这医生真的有两把刷子!

  陈俊问道:“小朋友这个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孩子妈妈就说道:“大约有一个多月了,我们在其他地方也都看过,没看好。听说您这儿挺神的,就带她过来了。嗯,前阵子给她办理了休学,可怜我娃,本来很聪慧的,现在连学校也不愿意去了,期末考试也没参加。”

  “是在学校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陈俊问道。

  其实,想想也知道,在学校里,该遭受多少嘲笑,对小孩子的身心都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孩子妈妈就点点头,说道:“是的,起初的时候,是老师给我们打电话,投诉她上课的时候偶尔会发出狗叫声,太调皮捣蛋了,让我们管管。因为老师说了几次,她仍旧这样,可谓屡教不改!没办法,只好找家长了!我和她爸当时也挺生气的,她爸还狠狠打了她一顿。后来,我女儿在我怀里哭得跟泪人儿似的,连连说自己冤枉,说她不是故意的,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再后来有一次,更夸张的情况出现了,老师点她回答问题,结果,她一站起来,就是一顿急促高亢的狗叫声,将老师都气疯了!同学们也都笑疯了!自从那次过后,她就再也不愿意去学校了,说宁愿死,也不去!

  后来,好不容易劝说她去了,结果,有同学故意逗弄她,说让她叫几声听听,但我孩子有病啊,被人这么一刺激,病情又压不住了,当场就叫了几声,再一次感觉到丢脸,年纪小小的,竟然一个人哭着跑了回来。

  我和她爸爸终于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不再逼迫她,帮她办理了休学手续,让她在家里先养着,然后就是求医问药。甚至,都带她去看过巫婆,让巫婆驱过邪!”

  陈俊摇摇头:“封建迷信信不得!”

  孩子妈妈就道:“当时真的束手无策,孩子外公外婆说是有人推荐了一个巫婆,挺厉害的,非要带她去,我们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就去了!后来,她爷爷还请了道士回来做法事!”

  “那结果呢?”陈俊问道。

  “结果自然是屁用没有,还损失了好几千块钱!”孩子妈妈一脸愁容,抹了抹眼泪:“其实,我女儿以前一直都是品学兼优的,她从小就很乖巧,绝不会故意干这种事!我和她爸也不相信是中邪!”

  陈俊手指头轻敲桌面,问道:“她最长的一次异常叫声,会持续多长?”

  孩子妈妈想了想,就说道:“最长的一次,都快两分钟了!”

  说道这时候,小女孩再次忍不住了,又仰头开始“汪汪汪”,大叫了起来。

  孩子妈妈一见,叹气的同时,只好再次求助似地望向陈俊。

  陈俊只好再次伸手,去揉捏小女孩的脖颈,帮她化解这种症状,或者说是尴尬。

  小女孩再次感激地看了陈俊一眼,小心灵默默奉上崇拜值。孩子妈妈也奉上崇拜值!

  孩子妈妈叹口气,说道:“这以后该怎么办啊?要不送给陈医生,一天到晚跟着陈医生你算了!”

  陈俊笑着说道:“跟着我,那你们可亏了!这么漂亮的小女孩,跟小公主似的,怎么舍得送人啊?”

  陈俊这样开玩笑,小女孩和她妈妈就轻松了一些,也跟着笑了笑。送人自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还是送给一个男人。孩子妈妈也是说说而已,开玩笑的。

  不过,经过这么一说笑,医患之间的距离倒拉近了许多。

  女孩妈妈抹了抹眼泪,继续说道:“我女儿一直是品学兼优的,现在弄得连学都上不了。她现在除了睡觉,任何时候都可能发出这种怪叫,基本上不能外出。我和她爸简直是愁白了头!医生,你说她到底是什么方面的毛病?”

  陈俊沉吟片刻,就道:“她这个其实是抽动症。属于抽动症里面的比较罕见的情况。”

  “抽动症?”孩子妈妈有些疑惑,心说这也不像啊!这抽动,肯定是喜欢动来动去的啊!

  陈俊就仔细解释,科普。

  抽动症,是一种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患病男女比例约为3:1,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在成年后会自愈。

  目前,抽动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认为与大脑基底节发育不全,引起神经递质代谢异常有关。另外,与饮食、生活习惯、心理、家庭环境、微量元素等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抽动症的表现一般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所谓运动性抽动,最常见的症状是“挤眉弄眼”,比如使劲挑眉毛、频繁用力眨眼睛,以及耸鼻子、歪嘴巴、扭脖子、耸肩、抖脚等。据悉,临床上有近7成左右为运动性抽动。

  而发声性抽动,则主要表现为尖叫、频繁清嗓子、发出鸟叫、狗叫等怪声,以及频繁说脏话。

  “抽动症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所以大部分儿童来看的时候病程都超过一年了。您的孩子才发病一个多月,就带过来看,可以说是相当幸运和及时。若是时间长了,孩子受罪不说,治疗起来难度也会更加大!”陈俊说道。

  抽动症真的很容易误诊,比如频繁眨眼容易被误诊为结膜炎,耸鼻容易被误诊为鼻炎,反复清嗓子则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还有被当做过敏的。因此家长会带孩子去眼科或者耳鼻喉科看病,很少会想到小儿神经科。

  陈俊这里虽然不是小儿神经科,但是是儿科全科医疗科,可以说,从广义上讲,囊括一切,不分科的!他什么病都能看!而且,有系统托底,绝不会误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