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快穿之我家白莲已黑化 第102章 王爷,造反我是专业的101

《快穿之我家白莲已黑化》第102章 王爷,造反我是专业的101

作者:陌风染柒 字数:3676 书籍:快穿之我家白莲已黑化

  秦琦觉得自己已经是足够倒霉的了,尤其是这种三天两头跌破头的状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

  虽然说情况没有任何的好转改善,但最糟糕也不过就是受到的伤严重程度的多少,以及一些场面丢脸指数的增加。

  讲真,次数多了,时间长了,秦琦其实都有点佛了。

  可就再他要摆正自己心态,做好自我调整的时候,惊天噩耗就这么毫无征兆的出现在了眼前。

  作为皇子,对于上面的位子有所期待、有所渴望,那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

  从小生长在皇家,最是清楚明白权利带来的好处有多大。

  虽然都贵为皇子,好像是天生就别人地位高很多,可是皇子与皇子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秦琦到现在都忘不了小时候,明明都是父皇的儿子,但是外祖家实力大的,母亲在后宫份位高的或者是受宠的,孩子的待遇也是全然不同的。

  他的母亲就是一个不怎么得宠的份位低的嫔妃,只能保证他在后宫还有人照顾,其他的任何助力都是没有的。

  份位低,没有皇帝的宠爱,外家势力不显,这就导致了他母亲在后宫仿佛是一个透明人一样,相印的,他在一众皇子之中也是一个小透明。

  就是因为受够了明明都是皇子,甚至他还算是比较年长的,可是后面的几个弟弟享受到的待遇都比他好,衣食住行上就不说了,就算是授课的老师,身边的伴读,都比别人差,这就让秦琦有了浓浓的不满。

  因为没有先天的条件去争取这一切,秦琦就只能自己去算计,去争取,去用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存在感。

  也不知道该说皇天不负有心人,还是该说父子两个嗅味相同!

  为了让皇帝看到自己,秦琦使出了各种的手段,当然了,在学习上,在一些政务的处理上,确确实实还是有点能力的,但是机缘巧合的元素也是站了比较大的比例,总之就是在朝臣之中,秦琦还真就是用自己伪装出来的贤能口碑,赢得了一部分支持者。

  再加上皇帝对这个儿子,也算是看对了眼,一点点增加了对秦琦的重视程度。

  不过皇帝到底年纪不大,所以一直有没有考虑什么接班人的问题,对于秦琦的看重,和其他几个从小就比较受关注的皇子相比较,也就是差不多的水平,甚至还是有点低,但至少一出生就存在的差距人为的缩减了很多。

  但是,在皇帝看来,现在的皇子们,也就是能做个助手或者说是下属的角色,对于未来继承人的选择上,只是有一定的倾向,但最终结果是谁,还真是不好说。

  上辈子之所以最后是秦琦走上人生巅峰,不得不说和迎娶了赵婧芸这个白富美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皇帝的心病就是朝中几个老臣权势过高,若是这样的臣子是他以后提拔起来的,皇帝也不会常常担忧,主要问题就是这些老臣,全部都是先帝在世的时候定下的,是给先太子定下辅国能臣。

  虽然这么多年来,部分老臣已经辞官的辞官,外调的外调,留下的没几个,在皇帝看来是没有办法组成什么有效的同盟,从而对他作为皇帝的权威存在什么挑战。

  可是心里面多多少少都是不爽,而且先太子原定的臣子,皇帝用起来也是非常的不顺手,毕竟不敢过于放心。

  位置不是正当手段得到的,所以难免会出现这种问题,总是疑心过重,什么都要去怀疑一下。

  而其中的被怀疑的重点,却又不能不用,让皇帝如鲠在喉的,就是镇国公了!!

  因为大晋的整体风格越来越偏重文治,主要原因也是境内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很久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战乱,也还算是风调雨顺,所以对于武将的培养重视力度就不高。

  导致将领上的人才非常的少,多少年了也没有出几个。

  而且就算是有,也是比较年轻的,要想升官接管一些兵权,必然是要上前线打仗的,可是前线重要的位置,能够接触到战斗,能够积攒军功的位置,都被老臣把持着,想要攒军功,就只能真刀真枪的上,不容许存在走后门虚报瞒报的情况。

  想想看,就算是镇国公的嫡长孙,未来镇国公府爵位的继承人赵凌云,也是三年时间拼杀在和大梁的边界上,用自己的实力一点点挣来的军功。

  一点后门没有走,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出名,自身能力必然是站在最主要位置上的,不然镇国公自己都是不会答应的。

  另外就是因为家庭背景身份带来的便利,让人更加能关注到赵凌云,在立功之后,被克扣抢功劳的情况是没有的,如此种种成就了定远将军的威名。

  皇帝到时候想要找自己的人来边关积攒军功,培养自己的将领,可是一到边关,就要从基层开始做起,不接受任何特权阶级,真的被圣旨指派了位置,想要去抢军功的,不好意思,没看到人家堂堂镇国公的嫡长孙都从小兵做起的,你是多大脸来了直接高升?!

  至于拿着圣旨硬坐上去的,不好意思,虽然他们这些武将都是大老粗直肠子,可不代表他们傻,这种人上战场,赢了估计也是牺牲很多人去换来的,输了不痛不痒的被降职或者是调回去京城,损失的还是他们边关的有生力量。

  既然这样,那你就拿着圣旨,好好留守营地,做一个高位置没实权的将领就好了,高高内务或者是训练训练新兵。

  至于那种真的从底层小兵开始做起的,一个是升起来的速度太慢了,而且战场上刀剑无眼的,多少人里面才能顺利脱颖而出一个。

  再加上赵家军思想政治教育做的相当到位,好不容易留下来,还能混个小头目当当的,时间长了认识到了军旅生活的真正意义,对于当初皇帝的安排早就丢在脑后了。最后直接成为了真正的军人,反而壮大了镇国公手下的兵力,直接搞成一个死循环。

  这么一层层刷下来,最后皇帝期望的能够成长起来的自己人,不好意思,没见到o(╯□╰)o

  就这样的,镇国公成为皇帝的心头大患很多年了,愣是没有办法解决。

  又不像是之前的一些文臣,想办法调至,明升暗降,慢慢的排挤出权利中心,等到那些文臣发现的时候,都是聪明人,当然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心气高的,直接辞官不干了,既然你坐在皇位上嫌弃我们这些臣子,那我们也不留在眼前讨人厌,走的那是一点不留恋。

  当然了,这只是表面上表达出来的,毕竟是文官的傲气风骨,实际上也是知道,新皇登基,他们这些本来给先太子准备的臣子,当然是不好人待见的,现在急流勇退到还是安安生生的,如果还站在高位上,开始没什么,时间长了谁知道会被按上什么名头。

  自己作为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什么,但是不能连累家里面的孩子,再者说位子上坐着的如果是一个贤君,也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既然上位不贤,那就更没有必要留着做所谓无用的贡献了。

  别到时候为国为民没做多少事情呢,自己就先身先士卒,而且很大可能还是因为一些莫须有的原因,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为这样的想法,辞官的有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家大业大,就算是自己辞官了,儿孙族人里也有人在朝为官,不能只为自己说辞官就辞官,留在朝中,到底也算有熟人好办事。

  因为这,一部分人在被皇帝明升暗降之后,也不多说什么,老老实实在自己的位子上发光发热,就当是提前过上养老生活了。

  因为重文风,所以在选官用人上,文官还真是不愁没人,挑选上来的人,不喜欢的,用着不舒服的,外调的外调,去偏远地区的就远远调走,留下的升官的,重要位置上的,都是看得顺眼的,有能力又符合皇帝眼缘的。

  与朝廷上文官状况完全不同的武官集团,就让皇帝更加心塞了。

  多少年了,愣是一点点进展都没有,简直是皇帝的心头大患。

  皇帝之所以对镇国公这样的老将军,以及他们一手提拔起来的新将领不信任,根本原因还是皇帝自己皇位来的不名正言顺,导致对自己坐稳皇帝宝座的不自信。

  其实想想看,只要是忠臣,是真的为大晋好,为百姓着想的,必然是不会做出什么不好举动的。而且如果真的反对他坐上皇位,当初他还没登基的时候,就可以简单快速的拉他下马,哪里还用等到现在。

  可是都到现在了,这么多年了,皇帝还是忧心忡忡的,实质上他对于自己的才能还是不够自信的。

  毕竟当初在明确了太子人选,未来皇位继承人的情况下,现在这位还能够搞小动作,想来在他看来,自己的才能一定是比先太子更强,觉得对方不如自己,这才会心里面生出不满,有了替代对方的想法。

  但实际上,皇帝登基以来,并没有什么卓越的政绩,在满朝臣子的努力下,也不过是维持了整体水平不便罢了。

  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之大,作用在皇帝的内心上,必然是对自信上有所打击。

  但人家是皇帝,而且是大晋这么多年来第一个用手段登上皇位的,当然不会承认自己不行,是男人都不会承认,更不要说这个人还是皇帝!!

  不去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那找原因就只能放到别人身上。因为没有出色的政绩,所以就始终对先帝的老臣有所怀疑,对秦君这个侄子各种试探和无法容忍。

  文臣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最起码不会常常在眼前碍事,秦君的话,上辈子的情况显然不是很好,在幽冥之力缠身,没有洛歌这种先天喜爱吸收幽冥之力的冥狐在,日子必然不会好过。

  在幽冥之力的影响下,个别时候神志不清醒,容易举止判断激进,再加上皇帝在一边虎视眈眈,各种下毒刺杀的小手段层出不穷,秦君会中招早早领便当,是完全可以预料的结局。

  那么在上辈子的皇帝眼中,最大的顾虑,最大的隐患,当然就是镇国公赵家一脉的存在,以及一直无法掌握在手里面,无法染指的兵权了!!

  而秦琦上辈子用手段,在钱舒云的协助以及钱思妍那个没长脑子的糊涂女人的帮助下,成功迎娶赵婧芸走上人生巅峰,必然是会给他成为皇位继承人加上一个重重的砝码。

  皇帝之前不是没想过联姻,但是赵家一直缺少女孩子,洛歌的年龄和皇子们差的也大,最主要的是,镇国公非常强硬的表示不会和皇家联姻,这就是有兵权在手的硬气。

  这就导致镇国公府以及赵家军,在皇帝看来就是一块一根骨头。

  而忽然间,他的一个才能不错,在一众皇子之中算是名列前茅的秦琦,成功娶到了镇国公的宝贝孙女,相当于是手上有了一个砝码,最起码在唯一一个孙女嫁入皇家的情况下,镇国公没有办法再像以前那么硬气。

  为了这个孙女考虑,镇国公也必然会在兵权上有所退让,最起码是会扶持秦琦的。

  那么,这就给了秦琦接触高等将领的机会,有了接触兵权的机会。

  秦琦做到了皇帝无法做的事情,而且必然是给出了一定未来扳倒镇国公府的计划,再加上钱舒云的“先知先觉”,不断加重自己砝码的秦琦,最后成为皇位继承人,可以说是必然结果了。

  毕竟皇帝虽然什么都不说,可实际上,镇国公府就是他最大的心结!!

  而现在,一切和上辈子都不一样了。

  洛歌轻松简单的就将赵家的猪队友钱思妍成功地限制在了后宅之中,让对方所剩下的权利,就只剩下作为世子妃应该去做的掌管中馈的权利,这不光是权利,更多的也是钱思妍作为世子妃应尽的义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