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深渊之下的星光 024.蓝天绿地原来是一脉相连

《深渊之下的星光》024.蓝天绿地原来是一脉相连

作者:云间天 字数:3353 书籍:深渊之下的星光

  战豆豆没有说话,一双明眸死死盯着杨不归。

  杨不归此举无异于杀人诛心。

  毕竟你突然灭了我的国,甚至还要利用我,收服整个齐国,无论搁在谁身上,谁都难以接受。

  随后,便有宫女上前,不顾战豆豆挣扎,拖着她入了后宫。

  从此,若无杨不归准许,便不得踏出后宫半步。

  这并不是杨不归的命令,而是这方世界特有的制度,杨不归也没必要修改。

  “退朝!”

  身边伺候战豆豆的老太监哑着嗓子吼道。

  百官退朝,张须陀,吴用等人却身形未动,直至彻底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吴用才开口道:“陛下,北齐派系林立,陛下若想要算全数掌控,就该适当的敲打他们一番。”

  北齐政治远比他想的要复杂,势力错综复杂,朝堂之上也并未小皇帝一家之言。

  杨不归虽然占据了灭了北齐,可却沿用了北齐制度,官员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动。

  “无妨!他们还翻不了天。”

  杨不归微微一笑,不以为然道。

  只要兵权在他手上,北齐这些官员应该不敢妄动,即使他们有复国的心。

  单单凭杨不归的实力,也反手可灭。

  迈过凡人四境,已经超凡脱俗,不仅寿元绵长,其一举一动都携带莫大伟力,人可灭国并不是说说而已。

  其实就以杨不归现在的实力,一人便可杀到庆国,直接灭了庆国一系列高层。

  但那不符合夏国发展,不仅杨不归召唤一流人杰需要杀戮值,而且手下士兵也需要经过历练。

  北齐改朝换代,一瞬间就吸引了全天下的目光,不仅仅是庆国,就连草原诸多部落,东夷城,以及其周围大大小小的实力都有所耳闻。

  一时间,天下哗然,天下人人自畏,以庆国为首的势力开始不断会面,商议共同抵抗大夏之事。

  他们可不认为单单一个北齐,就能满足夏朝的野心。

  在没做好准备之前,整个世界反而陷入了平静之中,双方都在不停积蓄力量,为将来大战做好准备。

  北齐在这方世界,不说是最为强大的,但其疆域绝对是最为辽阔的,连他们都这么容易被灭国,一想起来,所有人都骇然不已。

  而在灭了北齐之后,杨不归也并未即刻出兵攻伐南庆。

  自古以来都是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他这段时间步子跨的太快了,急需要休养。

  就如现在,很多北齐人民还没接受身为夏人的转变,一些礼治还沿用北齐以往的制度。

  除了钟离昧在阳炎城抵御南庆,杨不归麾下人马召唤而出的人马都开始卸甲归田,每日巡视夏国疆土,镇压小股叛乱。

  至于张须陀、潘凤、纪灵、淳于琼等武将,也越发开始忙碌,每天不是招兵,就是练兵。

  就目前而言,杨不归打算在两个月内练出五十万可堪一战的大军,用以一统天下。

  另一头,杨不归自身也没闲着,他坐镇皇宫,一条条政令不断发出。

  第一条政令便是土地公有化。

  也就是只要你在北齐,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你现在所有的土地都充公了,都成了朝廷的土地。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些世家默默承受,当然反对着也不少,但在纪灵以雷霆手段连连诛灭了几个世家大族,他们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

  这些回收过来的土地,杨不归也并未吝啬,开始大规模分发田地。

  以家庭,人口为单位。

  当然他们也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即使这样,也让无数平民百姓高呼万岁,感恩戴德。

  土地,一直都是世家大族传承之物,也是他们能世代传承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毕竟只要你手里有田,哪怕再如何落魄,也可以凭土地产生的收益,吃穿不愁,甚至东山再起。

  杨不归此举,可谓是开了先河,以一己之力,对抗这个时代的规则。

  另一边,他又加大北齐的开发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自然是重中之重。

  北齐各郡的官道,只要是没有下雨的天气,时常能够见到十来位军士,推动几百,上千斤的石碾不停滚动压实。

  千斤以上的重量,对于训练有素的魏武卒和西凉将士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以承受的重量。

  有时候赶时间,三两个军士就能背起沉重石碾健步如飞。

  随着时间推移,北齐境内的官道慢慢变得夯实平坦,并且越来越宽敞,能够通行的行人车马数量逐渐增加。

  就是人手不够的缘故,不然以杨不归的心思,官道必须是以水泥夯实一圈。

  官道都由地方驻军亲自出面平整拓宽,遇到了山头阻碍,除非那等山高林密难以清理的地域,否则直接请来潘凤,纪灵等两位大将,直接对山体进行疯狂劈砍。

  道道凌厉霸道的刀气呼啸,硬生生在不算浑厚的山体之中,辟出一条条可供行人车马行走的道路。

  遇到激流汹涌的河流,要么直接取石切成石条,直接作为桥梁的主基,要么就弄来百年树龄巨木搭建稳固桥梁。

  短短时间,北齐境内所有官道都,官道宽敞平整,桥梁坚实耐用,交通状况出现极大改善。

  有了良好的交通状况,整个北齐的贸易自然就被盘活了。

  北齐疆域辽阔,很多商贾马不停蹄,足足得走几一个月,才能由南至北,这还是在没有遇到意外的情况下。

  但随着官道的修复,从南至北都可通行马车,不用改道,自然是大大刺激出经济贸易。

  夏国南方的特产,能够通过越来越方便的交通输送出去,进来的商品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当然,这也是时间短暂的缘故,若是时间在长一些,整个夏国境内,必然还要翻上几番。

  如此欣欣向荣的景象,自然而然吸引了靠近北齐的大部分草原部族。

  他们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内,大多以游牧的方式生存,相比于中原富饶之地,他们生存更为艰难。

  不少活不下去的草原流民,开始向着北齐迁徙。

  对此杨不归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愿意在夏国落户的,全都登记在册,再有官府出面,发放土地。

  而一些纸币也开始在夏国流通,这种东西不仅携带方便,也便于计算。

  当然,还有很多人不认可,毕竟在他们看来,你就用一些染着花花绿绿的纸币就想获得我的货物,多少有些上当受骗的感觉。

  后来,杨不归不得不促使官府出面,以纸币兑换现银,才初步使人认可了钱币。

  发展最为迅猛的则是教育。

  杨不归不仅命人在在夏国境内各域修建学堂,还要求夏国境内十岁以下小孩上必须接受三年义务教育。

  这期间,一切花销,皆有朝廷报效,当然三年以后,若是还想要求学,或者想走科举之路,那就得自掏腰包了。

  ……

  泗水城官道之上,左右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岭,范闲一身黑衣,带着王启年,潜藏在一座小山后面。

  “五竹叔,你确定他们走的是这条路吗?”

  在这里爬了一夜,范闲逐渐有些不耐,目光投向一边的五竹。

  “不会有错,据我探查得知,他们就在这几天会押解费介上京,负责押送的乃是一位名叫潘凤的将领。”

  说话的那人一袭黑袍,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看起来冷冰冰的,一双眼睛还蒙着一块黑布。

  “潘凤?”

  范闲心中一呆,只觉得脑中一片混乱,愣了愣神道:“叔,你说的潘凤,是不是使一柄大斧。”

  “怎么?你见过?”

  五竹有些意外,但脸上却没有任何变化。

  范闲一阵迷茫,若是说纪灵,张须陀还让他有些疑惑,可潘凤的出现就让他心头一跳。

  而且据说夏国还有一位军师吴用。

  会不会那吴用就是梁山智多星?

  莫非他们也是与他一样,再次复活过来了。

  “五竹叔,你可要小心,这潘凤恐怕也不是易于之辈。”

  范闲心头沉凝,一瞬间居然有些混乱,分不清是在现实还是在梦里。

  “不用,一寂寂无名的将领。”

  五竹冷冷开口道,话语里没有一丝情绪,

  官道之上,一支大军缓缓行进,最前方是一员面目粗狂的大汉。

  而在他们身后则是十几辆马车,看他们的穿着打扮,范闲一眼就认出,都是他们庆国监察院密探。

  范闲目光紧紧盯着人群之中一位老者。

  老者衣衫褴褛,一脸披头散发。

  “叔,我们要动手吗?”

  范闲急声问道,可话音还未落下就看到五竹已经挡在潘凤面前。

  “你是什么人?”

  潘凤冷声喝问道,黝黑大斧在手中嗡鸣,气血震动,整个大斧瞬息变得通体血红。

  “放了费介。”

  五竹声音冰冷,仿若金铁铁摩擦。

  “找死!”

  潘凤暴喝一声。

  锵!

  话音飘落之际,大斧与气流剧烈摩擦。

  范闲闻言抬头,只见潘凤身形一动,自战马之上高高跃起,手中大斧高高扬起。

  虚空一瞬间被渲染的一片血红,以好似巨山了压顶,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五竹力劈而下。

  明明只是一人一斧,却好似千百人同时斩了下来。

  “五竹叔小心。”

  看到如此恐怖的攻势,范闲瞳孔一缩急切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