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他不温柔 第028章 不怕了

《他不温柔》第028章 不怕了

作者:那时淡月 字数:1131 书籍:他不温柔

  杨宽很是焦急,按照斛斯椿的计谋,他们会以八百天子亲军趁娄昭出城迎接高澄之际,从道旁杀出,得了高澄、娄昭首级,再用天子诏夺取禁军兵权,诛杀军中高氏党羽。

  随后发檄文征召河南各州郡往洛阳勤王,再招关西贺拔岳东出,共抗高欢。

  计划很完美,可第一步就出了问题,高澄回洛阳,携带的不是五十人的亲卫队,而是一支三千人的京畿大军。

  若是再等高敖曹、尧雄汇合,哪还有成事的希望。

  急切之下,杨宽没有再通过心腹联络的方法,他顾不得暴露身份,辞别了杨愔后,径直往清河王府跑去。

  对于杨宽来说,弘农杨氏冒着灭族的风险,参与孝庄帝诛杀尔朱荣一事,他今日的行为也是在继承先人之志。

  更何况杨宽曾听杨愔在酒醉后倾诉,他所追随的高澄万般都好,只是与尔朱英娥在孝庄帝灵位前嬉戏的举动太过荒唐。

  这让杨宽深感羞辱,尔朱英娥可是孝庄皇后!

  宗王们都在王府宴饮,杨宽走进大堂,来不及行礼,急迫地对元亶说道:

  “我方才得知消息,高子惠将领京畿大军三千人入洛阳,高敖曹、尧雄两部共八千人也归属在京畿大军之中,只不过先回了河北携带家眷,大王,我们不能再等了!”

  大家伙的欢笑都僵在脸上,元修最先反应过来,他起身劝说道:

  “清河王当务之急是通知斛斯侍中,领天子亲军入洛阳,袭杀娄昭,我等各回家中,召集奴仆,一同举事!”

  元宝炬等人当即表示赞同,与宴之人,只有速来懦弱胆小的太保赵郡王元谌蒙在鼓里,可话都讲得这么明白,他又怎么会猜不到。

  元谌厉声喝问:

  “诸位究竟在做些什么!真要使我等宗族俱灭不成!”

  厅堂中没有人在乎元谌,他们都注视着元亶,等他表态。

  元亶不再犹豫,他将酒盏狠狠掷于堂间,高声喊道:

  “兴复魏室,在此一举!”

  ......

  陈元康猜不到元亶与斛斯椿等人的具体计划,但他清楚一点,领军将军娄昭所掌控的禁军才是关键。

  自古以来,凡是发生在都城内的权力斗争,只要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禁军都会参与其中。

  这帮人也许不擅长战场上的正面厮杀,但作为洛阳最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他们的倾向毫无疑问决定了一时的成败。

  而禁军统帅娄昭,身为高欢的妻弟,高澄的亲娘舅,立场鲜明,这意味着娄昭的处境岌岌可危。

  陈元康在得知宗王们似有图谋后,安排可靠之人留守听望司,第一时间往高隆之府上求见。

  作为一介幕僚,陈元康没有出入宫城的权力,他必须经由侍中高隆之带路。

  之所以选择高隆之却不是李元忠,只是值此关键时刻,更信任高隆之的身份:作为晋州元从的高隆之,他是被高欢亲自认证的同族兄弟。

  而李元忠与高欢的戏言,陈元康身为听望司主事也有听闻,两相对比,他自然选择了高隆之。

  面见高隆之后,陈元康将所知道的消息尽数相告,催促道:

  “如今形势危急,最紧要的是赶紧通知领军将军早做准备,还请高侍中速速带我往宫城相见。”

  高隆之闻言暗自思量,若真像陈元康所言,元亶等人集齐了许多健仆,一连数日却寻不见下落,这无疑是在为宫变做准备。

  娄昭已然处在最危险的境地,此时入宫,岂不是把自己也给送入虎口,兴许还没到宫城,就遭了截杀。

  “陈司马,我以为娄领军久控禁军,根基稳固,不必我等费心。当务之急是立即出城,往晋阳告知大王洛阳局势,待大王引军南下,城中宵小必然畏服。”

  陈元康怎么也没想到身为高氏亲信的高隆之,居然会临事畏缩,打算抛弃娄昭,自己逃回晋阳。

  他深深看了高隆之一眼,而后赞同道:

  “高侍中言之有理,此事不宜耽搁,我等应速速启程,元康唯恐沿途不靖,请侍中赐予兵刃傍身。”

  高隆之见陈元康答应自己,喜得眉开眼笑,连声应好。

  吩咐仆人送来一柄长剑,当场交给了陈元康,正要吩咐家眷同行,哪知道陈元康抽出长剑,抵住高隆之的脖颈,威胁道:

  “侍中要走,元康今日便以此剑染血,报效世子知遇之恩,侍中也将身背骂名在九泉之下惶恐不安。若与元康入宫,未尝没有生机,纵然身死,大王也会善待家眷,赐予身后哀荣,何去何从,还请侍中三思。”

  陈元康眼中的决绝让高隆之确信,这个文士真敢一剑捅死了自己,他冲着要逼上来的心腹仆奴们喊道:

  “莫要乱来!”

  转头朝着陈元康苦笑: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我方才又思量了一番,还是陈司马言之有理。”

  又冲奴仆们怒喝道:

  “你们这些蠢物,还不快点准备马车,没听见我要与陈司马入宫吗!”

  片刻后,陈元康用长剑逼着高隆之与他共乘马车,确认是在往宫城方向行驶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陈元康安抚道:

  “高侍中放心,今日之事,元康不会告诉旁人,侍中只需管住仆奴之口即可。”

  高隆之见陈元康虽未收剑,语气终究是柔和下来,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得了陈元康的保证,高隆之满脸愧意道:

  “陈司马行事不惜身,高某也是佩服的,可叹我得大王厚恩,却只想到保全自己,与陈司马相比,着实自惭形秽。”

  这句话并非虚言,高隆之也是幕僚出身,只不过侍奉的是时任晋州刺史高欢,这才得任高位,他自认无法看淡生死,为高欢的小舅子把命给搭进去。

  陈元康安慰道:

  “得世子垂爱,为主君效死而已,高侍中无需多想,危难时刻,顾全性命本就无可厚非,侍中能够冒险出城向高王通禀消息,已然可贵,侍中无需自责。”

  这毕竟是一个人心丧乱的世道,斛斯椿向尔朱氏尽忠之举犹在眼前,尔朱兆幕僚呈给高欢的信件也还未销毁。

  哪能强求人人都舍身为主,不惜性命。

  万幸沿途一路顺畅,马车在宫城前停下,陈元康也随之将长剑收入鞘中,在高隆之的带领下,进宫去寻娄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