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衣寒 第12章 身份

《铁衣寒》第12章 身份

作者:沉珠子 字数:2668 书籍:铁衣寒

  听完吴先生所言,葛夫子接过话茬,说道:“吴三公子,美酒虽好,不要贪杯。不过,还没听完宋老的故事呢,你就岔开了话题。”

  吴先生点头微笑,向葛夫子说道:“葛夫子所言极是,”又转向酒鬼老人,“还请先生继续讲下去。”

  酒鬼老人宋启先喝了几杯水酒之后,两眼朦胧,开始陷入回忆之中。宋知书在旁边轻轻咳嗽一声,用手肘轻碰酒鬼老人。宋启先似乎意识到自己神游万里了,尴尬一笑,“刚才放空思绪了,不知道讲到哪里了?”

  简舒之和小胖子回答道:“讲到另一则秘闻了。”

  酒鬼老人宋启先打了个酒嗝,接着说道:“刚才讲过捕雀房几经周折,由明入暗,现为皇权办事的一股神秘力量,其主理人被江湖人称之为大猎头。宋某人和现任大猎头有过过往,故而对捕雀房有点研究。捕雀营是经燕垒大将军之手成立,捕雀房由明入暗其实也和燕垒大将军有莫大关联。在大衍帝国稳定时局,大衍皇后开始入主后宫之后,捕雀营更名为捕雀房,由当时的大太监担任第一任大猎头。此时,捕雀房的作用和性质慢慢发生了转变,开始为皇权监听天下。大太监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移山填江湖’,为此,江湖上人人自危。此时,有一侠士挺身而出,为江湖发声,一人死磕捕雀房。捕雀房对其束手无策,此人武功超凡脱俗,捕雀房派的人少便打不过,围剿却摸不到行踪。为此,还惊动了朝堂,燕垒大将军受命亲自出面调停。双方心照不宣的有了默契,握手言和。捕雀房开始慢慢收敛,也因此渐渐沉入水面,由明入暗。那位侠士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针对捕雀房的人马进行暗杀行动。鄙人所知只是一个大概经过,至于期间详细经过估计只有当事人才会清楚。”

  吴先生清楚地把握了脉络,向酒鬼老人询问道:“宋老有何隐情,何不表明身份呢?”

  “其实,吴三公子也隐约猜出了老朽的身份,不是吗?”

  吴先生和酒鬼老人相视而笑,和聪明人讲话果然省时省力,一点即透。

  小胖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呆呆看着我。简舒之和他解释道:“能对捕雀房有如此了解之人,无外乎两种人。一种是在捕雀房担任要职之人,一种是捕雀房的敌人。”

  小胖子恍然大悟。

  高凤翔看了一眼酒鬼老人,开始感觉到了压力,直觉告诉他酒鬼老人很危险。

  郑西坡听完酒鬼老人所言,暗自思忖。

  葛夫子笑了笑,问道:“莫非此次捕雀房的行动是针对你这老家伙而来?”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酒鬼老人。

  宋启先酒足饭饱,伸了个懒腰,又不合时宜的放了一个响屁,看了一眼宋知书,示意后面由他来回答。

  宋知书叹了一口气,说道:“都是这老家伙惹的是非,硬是要找捕雀房大猎头的麻烦,从陵州一路颠簸到京师,也不知道图个啥。害得我一路担惊受怕。幸好,遇到葛夫子一行,才有了照应。只是,不知吴三公子了解了我们的身份,会不会将行踪泄露给捕雀房呀?”

  吴先生哈哈大笑,回复道:“难得宋公子快人快语,吴某也打开窗子说亮话。吴某素来不喜捕雀房所作所为,身正不怕影子斜,也不惧怕捕雀房的势力。”吴先生这句话表达两层意思,一是与捕雀房并无纠葛,看不惯其行事作风,二是即便和捕雀房站在对立面,也有能力与之周旋。

  郑西坡在一旁问道:“既然捕雀房是针对两位,为何戴猎头选择截击我们,也没有第一时间认出两位?”

  宋知书笑了一笑,说道:“戴猎头要是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老头子哪能这么轻易让他回去复命。当时,我和老头子也不明此人身份,见你们在一旁争斗,以为是江湖寻常纷争,也懒得去管。通过截击郑使者一行,一举两得,既能恶心郑老,又能探明我们行踪。”

  郑西坡点头称是,说道:“郑某与戴猎头有些私怨,深知此人心机,这样的选择也的确符合一贯行事作风。”

  高凤翔叹息道:“只是当时情况紧急,没能留下此人。”

  葛夫子说道:“如此一来,捕雀房收到的信息便是吴三公子和陵州宋启先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了?”

  吴先生哈哈大笑,“大半如此了。”

  葛夫子面露忧色,“这可是又招惹了一方势力了。”

  吴先生宽慰大家,说道:“捕雀房只手遮天,终会引火烧身。司天监夜察星象,天降异象,大凶之兆。双星伴月,无德者亡。太白出月右,阴国有谋;出左阳国有谋。月挟太白,诸侯将相谋不轨。水患既定,大旱将至,战事四起,朝纲不振。”

  葛夫子默然无语,长叹一口气。天灾人祸,受苦的还是黎民苍生。

  宋启先老酒鬼见话题沉重,气氛压抑,向吴先生问道:“听闻京师最近热闹非凡,先有释迦菩提城门明志,后有四大书院齐聚京都。老夫是猜不透这些人想干嘛?”

  吴先生称赞道:“宋老果然消息灵通。”

  宋启先轻声笑了笑,说道:“这一路道听途说罢了。听闻那个西来的和尚还是位菩萨转世,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宋知书一听此言,顿感头皮发麻,“捕雀房的事情还没解决,又想去招惹释迦菩提?”

  宋启先嘿嘿一笑,“你小子有异议?”

  宋知书冷哼,接了一句,“不敢。”吴先生转过话题,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假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肚子里能住几位菩萨,口里能讲多少经文,言行又能渡化几人。四大书院聚京师,也是无奈之举,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饭后,葛夫子和宋启先相约去下棋,小胖子和宋知书万分不想去观战,最后还是被软磨硬泡,跳上了贼船。

  吴先生将高凤翔和高凤翔以及郑西坡带到书房,吩咐丫鬟点上熏香,泡上一壶香茗后,便请大家入座。

  高凤翔开门见山,表明来意。

  吴先生摆摆手,打断了高侠士的话语,说道:“承蒙高大侠信任在下,吴某不胜荣幸。高侠士如若不嫌弃,暂且先协助郑老。待熟悉了京师环境,再做打算。英雄必有用武之地,只是府衙庙小,唯恐怠慢了侠士。”

  高凤翔抱拳行礼,说道:“多谢吴三公子收留。先生待人以诚,在下却有一事隐瞒,实属不该,特向先生请罪。”高凤翔此时跪倒在地,“高某此次进京,其实,另有苦衷。”

  吴先生扶起高凤翔,“喔”了一声,说道:“高侠士有何隐情,吴某愿闻其详。”

  高凤翔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讲了出来,“在下此次进京实乃无奈之举,实为避祸而来!唯恐连累大家,故而不吐不快。恳请先生知晓前因后果,再行定夺!先生请恕高某无礼,斗胆问一声是否知晓文评武判榜。”

  吴先生回答道:“此榜妇孺皆知,在民间广为流传。文评武判榜分文武两榜,两榜又分天地人三级。传闻此榜由扶乩子联合四大学院,五大谋士,九大宗门共同制定,十年一更,公信十足。不知高侠士因何提到此榜,莫非招惹了上榜之人?”

  高凤翔一声苦笑,“如若与榜上之人发生争执,至少还有回旋余地,不会落得背井离乡。”

  吴先生点头称是,说道:“听闻葛夫子与令先师乃旧识,令先师人脉颇广,为人仗义,吴某对其仰慕已久。此事以令先师遗留余荫尚不能庇佑周全,可见情况严重。”

  高凤翔点头,暗自悲痛,说道:“在下有负先师教诲,万分羞愧。”

  吴先生起身递上一盏茶水,道:“高侠士切莫心灰意冷,权当一份磨砺罢了。”

  高凤翔站起身,向吴先生鞠躬行礼。吴先生挽住高侠士臂膀,让高侠士坐下说话。高凤翔谢过吴先生,坐下说道:“逼迫在下背井离乡之人乃是谋士秋鸣山。”

  吴先生端起茶盏,慢慢抿了一口。我看向郑老,只见郑老面露忧色,先是听到消息宋启先父子招惹捕雀房,后有高凤翔结仇秋鸣山,这俩伙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呀。

  “谋士秋鸣山,正是订榜人之一。善阴谋诡计,被此人盯上,滋味确实不好受。”吴先生放下茶杯,缓缓说道:“还请高侠士宽心,这里毕竟是京都,谋士秋鸣山触角再长,也探不到城门之内。且不提葛夫子与令先师有过交情,高侠士一身正气,便令人折服,吴某自会护佑周全。”

  高凤翔感激涕零,说道:“并非高某贪生怕死,且暂寄这一条性命,只为复仇。”

  简舒之能感受得到高凤翔身上背负的伤痛,对于,这类不惧死亡的武人来说,比死更为可怕的是所受的屈辱。刀剑能伤人,屈辱却诛心。

  高凤翔没有继续讲诉经历,但是,也已经足够深入了,继续往下探察只会在伤口撒盐,既伤人又诛心。

  吴先生也没有深究下去,拍拍高凤翔的肩头,低声说道:“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是一条好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