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金镖笑侠录 第五百八十三章 霸道功擒拿乌老衰

《金镖笑侠录》第五百八十三章 霸道功擒拿乌老衰

作者:龙浅游 字数:1788 书籍:金镖笑侠录

  第三十九章

  传送带将他送到落差150米的雪坡最高处, 像京城的滑雪馆一样,这里同样在最高处建了一栋休息室。

  他们进了房间,小屋不大, 摆满了联排的塑料座椅,屋里没有暖气,但比外面暖和,对即将比赛的运动员而言, 保持身体的温度很重要。

  余乐找了个没人坐的座位坐上,开始整理自己的装备。

  女子组先比, 看起来都很紧张, 整理头发的整理头发, 调整滑雪板的调整滑雪板, 还有人在仔细地擦拭雪镜, 余乐左右看了一眼,不明觉厉。

  大概是余乐脸上就写着“小白”两个字,有一名很瘦的男选手一屁股坐在他身边,说:“你是大众组的吧?”

  说完, 目光往余乐身上的衣服看。

  余乐蹙眉:“还有大众组?”

  “对啊。”瘦巴巴的男人说, “我就是大众组的,我是滑雪发烧友,原先北方的,雪龄快二十年了。”

  余乐想想, 说:“我才练没多久。”

  “多久?”

  “100……多天?”余乐也不太确定地说。

  对方却满脸惊讶:“一百多天就考到滑雪高级了?这么厉害?”

  余乐眨巴眼睛,不知道怎么说。

  好在社会人士多圆滑,见余乐不爱说,也没有刨根问底的意思,笑着话题一转:“咱们大众组就是来凑热闹的, 前三名肯定被省队的人拿走,重在参与嘛,哈哈哈。”

  余乐笑,好奇问,“省队都哪些?你知道谁在这个项目比较厉害吗?”

  “那应该是罗刚吧。”想了想,他炫耀般的说道,“未成年组的时候和白一鸣碰上,还赢了白一鸣。”

  “啊?”余乐扬眉,是真的被炫耀着了。

  “呵呵。”男人笑了,“大了白一鸣5岁呢,他17岁的时候,白一鸣才12,肯定不能和世界冠军比。而且他到了成年组,也一直是队里障碍技巧第一人,每年都去参加国家集训队,差点儿就进国家队了。”

  余乐回忆了一下,确认选训队里没有名字叫罗刚的人。

  正想着,男人突然豪放大喊:“罗刚,正聊你了,今天又是第一呗,奖金高啊。”

  余乐目光随着男人的视线看过去,就看见了一个戴着顶橘色毛帽子的年轻人。

  颧骨有点高,下颌也比较宽,但因为瘦的原因,从正门看脸上有着一个“凹”字形的形状。浓眉大眼的很精神,也很有男人味儿。

  余乐还第一次亲眼看见这种硬汉风的同龄人。

  罗刚显然也是认识男人的,听见叫喊便看过来,点头微笑。

  目光在余乐的脸上划过,又落在他的租借的衣服上,很快就收了回去。

  紧接着余乐就听见罗刚问身边的同伴:“不是说那个国家队是滑这个比赛吗?”

  呃……

  余乐把头转了回来。

  他现在对自己的认知力不足,看谁都像是高手,尤其罗刚那满满的硬汉风,还真让人有点不知道怎么接近,告诉他:我就是你要找的国家队员。

  女子组比赛开始的时候,男人邀请余乐去窗户边看比赛,余乐自然好奇。

  第一名女队员踩着滑雪板横在出发点,稍作准备,并腿一跳就滑了下去,速度不快,她在控制速度,直到抵达第一个道具前,她选择的是最简单的平桥。

  跳上去。

  “好!”男人激动大叫。

  余乐却蹙眉,总觉得速度好像有点太慢了,而且落脚点也不对。

  正想着,这名女选手没能滑到平桥的尾端,而是在还剩下两米来远距离时,就提前下桥。

  “啊!”余乐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惊呼,有点惋惜,如果一开始的速度快一点就算冲也冲到桥尾了吧?那这个道具她就可以拿到一个完成度分,可惜……

  “好!”谁知道男人却大叫一声,“王雪加油!”

  余乐不明白,这是在鼓励,还是真夸奖。

  但在第二个窄桥,这名名叫王雪女选手,直接就从窄桥的窄处掉下,一屁股坐在了雪坡上。

  “哎呀!”男人痛心疾首。

  余乐觉得这女选手的实力太出乎他的意料,难道也是大众选手?

  但很快,余乐就发现了问题。

  能够平稳地通过全部道具,在这个级别的比赛场里,就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能力,能够在跳台上完成转体的技巧,就会换来一阵掌声。

  余乐看着眼前的比赛,想想自己,后背悄然间就挺直了。

  女子组一共十五个人,从准备到滑下去,以及完成打分,一个人只需要三分钟左右的时间。

  每个选手可以滑两次,比赛时间总计一个小时左右。

  余乐到后面就没再看比赛了。

  他突然变得信心十足,身体里也涌出了一股莫名的能量,催促着他做更多的准备,继续这样无所事事的可不行。

  就在他热身热的身体再度发热的时候,一个人走到了他的身后:“国家队员?”

  余乐回头,就看见了罗刚。

  罗刚的“凹字形”脸实在让人一见难忘,眼睛也是炯炯有神,近了看睫毛浓长,有点像丁瓒。

  余乐对自己的身份有认知,存在很多尴尬,并不想和省队的队员有过多的来往,但人家既然找过来,他自然也必须回应。

  “是的,余乐。”余乐伸出手。

  罗刚垂眸看他的手,然后握上,“罗刚。之前一直找你来着,寻思一共就十一个人,却没看见一个穿国家队服,你的衣服呢?”

  “太显眼,就租了一套。”

  罗刚瞪眼:“你还嫌弃。”

  余乐觉得罗刚在那一瞬间气得想甩开他的手,但又忍住了,余乐也只能解释:“太打眼,我是从别的项目转项到滑雪队,实力又不够,穿着不好。”

  罗刚定定地看他,说:“和我想的不一样,这么低调,回头儿比完赛,我请你吃饭。”

  呦,遇见个豪爽的。

  余乐的社交习惯比较被动,所以身边主动类型的人特别多,他还就喜欢和这种强社交的类型来往。

  好玩。

  “行。”

  当即就答应了。

  罗刚是地道的南方人,但无论长相还是脾气,都有北方人的直爽,和余乐不说相谈甚欢,但也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一会儿。

  只是罗刚的行为吸引了别人的注意力,有人过来,罗刚就指着余乐说:“找到了,余乐,国家队啊。”

  另外一个人就说:“你就是啊!怎么穿这么一身衣服?”

  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同样的话重复了很多次,但余乐并不讨厌,大概每个人的眼里都没有他想象中的竞争性和敌意,算不上热情爽朗,但也礼貌客气。

  这就够了。

  余乐对魔都队印象分又加了不少。

  到底是他滑雪生涯的档案归处,日后全国比赛,度娘百科,包括新闻报道上,他的名字前缀都是“魔都队余乐”,他的荣辱与共也会和魔都队捆绑。

  如果是一个相处起来很舒服的团队,不是更好吗?

  经过罗刚介绍,参加今天坡面障碍技巧比赛的选手,魔都队是五人,但只有两个人的主项是坡面障碍技巧,剩下是练雪上技巧和U型场地技巧的队员。

  以及苏市那边有个滑雪队,两人报名了这个项目。

  剩下四人,一个余乐,还有三个大众选手,也就之前主动搭腔余乐的老洪,都是拿到滑雪高级证书的滑雪发烧友。

  余乐挨个握手,直说:“我是没好意思穿国家队服,以前练得其他项目,也就滑雪三个月,这次就是想来学习累积经验,滑的不好怕玷污了那套衣服,所以瞒了大家很抱歉。”

  余乐是被动社交人格,一般不爱主动,但如果轮到他说话做事,不说面面俱到,但也不会让人不舒服,这也是他身边好哥们儿特别多的原因。

  长得帅,说话舒服,办事低调,没道理不喜欢。

  余乐和大家相处愉快的时候,女队的比赛就那么接近尾声。

  罗刚回过神来,“赶紧热身,都动一动,就到咱们了。”

  大家这才“哗”地散开。

  罗刚最后走,只是临走前说了一句:“到底是国家队员,柴教练什么眼光我还是知道的,你啊,不会太差。”

  余乐笑,摇头:“真的三个月。”

  罗刚说:“估计和我实力差不多,我还不是国家队员呢。”

  余乐继续笑:“没有没有,真不行。”

  谦虚一番,罗刚呵呵笑着,走了。

  余乐身边终于清静下来。

  但被“围观”的时间太长了,还没好好热身,工作人员就通知男子组的准备上场。

  上场的顺序按选手证上的号码排练,余乐是六号,本以为自己前面怎么都有两个,罗刚一定在自己前面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喊了:“六号,余乐,你先来。”

  余乐睁大眼睛,“我?”

  又指罗刚:“你多少号?”

  罗刚把选手证从滑雪服里掏出来,15号。

  余乐:“???”

  罗刚笑:“先发了一部分的女队,发到男队的时候,李教练就把你的牌子先留下了。”

  余乐:“……”

  那就来吧。

  余乐最后活动了一下筋骨,就寻了个位置穿鞋,然后抱着滑雪板站在了门口。

  罗刚在他身后上场,就在他旁边站着,看见他脸上的茫然,便知道紧张,笑道:“别紧张,省比赛而已,随便滑。”

  余乐点头,不紧张,就是没想到自己第一个滑,本来还想看看罗刚的水平,自己也好心里有数,现在不行了,就是两眼一摸瞎,只能拼命做到自己最好。

  这时最后一名女选手出发,完成自己的第二次比赛,工作人员叫着,“余乐准备。”

  与此同时,罗刚为了缓解余乐的“紧张”,便随意聊到:“还不知道你转项前是练什么的?”

  余乐左耳朵是让他准备,右耳朵是罗刚的话,只能一边往外走,一边说:“跳水的。”

  说完,他一步迈出小屋,一脚踩在了雪面上。

  望着悠长的雪道和星罗密布的道具跳台,以及视线尽头围坐一圈的亲友团观众,深呼吸了一口气。

  来吧,此生自由式滑雪的第一次比赛,可不能太丢脸啊!

  与此同时,罗刚紧跟着余乐来到门外,嘴里嘀咕着:“跳水?余乐?好像听过这名字啊……”

  第一次比赛应该是紧张的。

  但余乐没有感觉到紧张,就是有点儿激动。

  他在几乎所有人无法理解的目光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滑雪,所谓压力已经不足以言语。

  他就像一根已经压到了极致的弹簧,渴望一瞬间的释放。

  想要把自己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统统展示,想要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自己就是滑雪这块儿料!

  所谓失败,这些担忧,在他站在出发点的时候,好像突然就变得不再重要。

  他渴望一场畅快淋漓的比赛,在雪上尽情的舞蹈,展现所学所懂所爱。

  是的,没错,他真的,真的,真的,很喜欢滑雪,喜欢自由式滑雪!

  就像每一个选手的出发,他将身体整个横在出发点上,就像之前的每次跳水比赛,大口地呼吸,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然后活动肩膀腰胯,在将滑雪镜放下来的同时,他的目光已经定在自己选定的路线上,同时不断用脑海构思自己需要做到的动作。

  身边的裁判提醒他,“可以出发了。”

  余乐点了一下头,最后捏紧手里的雪杖,似即将踏上战场的战士,再一次深呼吸后,他身体转了过来,正面面对赛道。

  滑雪板与雪面的摩擦降到最低,一出发,速度就升了上来。

  “唰!”

  是已经日渐熟悉的,滑雪板与雪面摩擦的声音。

  雪面不是很蓬松了,但脚感正正好,不十分光滑,也不会阻滞,一切感觉都很合适。

  包括此刻的状态,是比赛的状态,够冷静,够兴奋,也够清醒。

  速度很快就升了上去,变得比女子组快,但余乐没有压速度的想法。

  作为一名赛场上的老将,他很清楚,比赛就是把平时训练的东西都拿出来,而不是试图在赛场上搞什么突破。

  这种靠运气的事儿,根本不稳定。

  他只要滑出他训练的水准,就够了。

  转眼的功夫,第一个道具已经遥遥在望。

  余乐想都不用想,他的第一个道具就是窄桥。

  已经练惯,练的顺手的道具,没必要为了成功率去换,这才是训练的目的。

  训练难道不就是为了在赛场上更好地展示出来吗?

  滑雪板在窄桥前微微上翘,他来到了第一个助跳的雪台,这是最简单的道具,甚至不用他往上跳,只要在之前滑行时对准了方向,经过雪台助跳后,再侧身落下,就那么简单。

  落。

  滑雪板传来碰上硬物的触感。

  速度骤然加快,因为桥面比雪面更光滑。

  但余乐站的很稳。

  他就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一个道具怎么会有人失误。

  提前有那么多准备的时间,足够做到最好了吧。

  像是飞檐走壁,又像一支潇洒的滑步舞,余乐轻松的在窄桥上滑过,中间骤然变窄的宽度对他毫无影响,因为他一开始的重心就是最窄的地方。

  转眼,窄桥就到了末端,脚下宽度再次变得容易掌控。

  余乐算好距离,在这一瞬间往上一跳!

  转体!

  旋转270°。

  落地。

  稳!

  轻松稳定地落地,身体不摇不晃,不松不散。

  干净利落的好似不费吹灰之力。

  “唰!”

  又是让他毛发舒畅展开的摩擦声。

  完全不需要稳定身体的时间,滑雪板就带着余乐继续往下滑去。

  老洪站在小屋里的玻璃窗户前,身边站着他的同伴,所有人都拉长了脖子看。

  直到余乐的身影从跳台下方出现,并且变成倒滑之后,老洪骂了一句:“卧槽!不是说只学了三个月吗?”

  他的疑问没有得到回应,因为余乐已经抵达了第二个道具前。

  速度太快了,而且大家目光都被余乐锁住,哪还记得说话。

  余乐这一次面对的是“平桥”和“彩虹桥”,从他在冰面上蜿蜒留下的痕迹,毫无疑问他选择的是“彩虹桥”。

  这是哪个更难选哪个啊!

  彩虹桥和平桥是两个概念。

  平桥只要对准了方向,速度够快,瞎滑也能滑完,但彩虹桥不行,对方向、速度和控制力的要求提高了好几倍,今天的女子组就没有人去滑过彩虹桥。

  但余乐选了。

  他不但选了更难的桥,而且为了应对彩虹桥的难度,他还在上桥前完成了一个90°的转体。

  在世界赛场,这样的上桥方式不算什么,最厉害的是倒滑450°上桥。

  但这可是省队的赛场!

  有能力的尖子都进国家队了,剩下的总归是实力差了一些,对于他们来说,能够顺利地滑完所有道具就行,如果能够在下桥的时候再来一个转体,就非常棒。

  更多的不指望。

  于是,自我感觉不怎么样的余乐,就像是在高维空间锤炼过似的,哪怕只是相当普通的水平,到了这个赛场也有具备了碾压的实力。

  右侧转体90°。

  上桥。

  余乐身体一压,脚下的滑雪板微微分开,于是速度有了控制,在上拱处明显慢了下来。

  待得到了最高处,他又猛地站直,身体重心往前压。

  下拱,冲!!

  似踏浪而行,逐波疾走,意气风发,帅出了一个高山仰止。

  速度骤然加快,余乐迎着风,享受这样的急速。

  与此同时在来到彩虹桥末端的时候,用了最大的力气往上一跳!

  往上跳,而不是往前跳,这是滑雪的基础。

  因为惯性会带着他往前方落。

  如果要说找身体重心位的话,跳水运动员绝对排名前三。

  过去十二年的记忆在身体苏醒,在他进行空中转体的时候,头和脚就是一个笔直的轴线,以头顶最中心处为轴心,带动整个身体旋转。

  脚下的滑雪板仿佛呈现了螺旋桨般的残影,转瞬间就是一圈。

  “好家伙……”老洪都来不及说完,只能在心里补充完整,彩虹桥加上右转体270°,你可以去参加全国比赛了,三个月?哈!!!

  余乐稳定的轴心,是他在滑雪项目上的天赋之一。

  轴心稳,落地就稳,空中动作也好看。

  紧接着身体一沉,滑雪板接触雪面,平稳落地。

  “啪啪啪啪!”

  观众席这个时候竟然传来了掌声。

  几乎“鸽”了整个女子组比赛的亲友团观众,注意到了余乐的不同。

  上的最难的桥。

  上桥下桥都有技巧。

  而且落地还这么稳!

  “这是谁啊!好厉害啊!!”有人大夸着鼓掌。

  也有母亲在叫身边拿手机打游戏的儿子:“快看那个人,很厉害,再玩手机给你没收了,看!”

  “这个滑的好!”有人惊叹地站了起来。

  也就是余乐在彩虹桥落地的一个转体,那挺拔俊俏的身影,像一道雷鸣闪电似的,劈在了罗刚的脑袋上。

  啊啊啊啊!他想起来了!

  余乐……余乐,余乐他不是跳水的吗?

  掌声未落,余乐已经抵达了第三排道具前。

  老洪在屋子里起哄大喊:“上弧形了!”

  弧形桥。

  所有道具桥里最难的道具,就连国家队员一般都不会练这个道具,因为失误率太高,为了拿到成绩,他们情愿选择分数低一点,但更容易过的桥。

  但余乐偏偏就在大家的注视中,朝着这个桥笔直地冲了过去。

  没办法,“启蒙老师”很厉害,白一鸣的弧形桥就滑的很好,当时还缺少滑雪常识的余乐就理所当然地跟着学,后来柴爸爸看见了也从没有提醒过他这个桥不好上,反而一副你滑不了这个桥,你就是个辣鸡的表情。

  余乐就那么理所当然的和弧形桥硬嗑,关键还嗑赢了!!

  余乐在弧形桥上的成功率很高。

  他甚至觉得弧形桥比彩虹桥好过。

  只要速度够快,身体的倾斜度达到,滑弧形桥就像荡秋千一样,特别过瘾。

  余乐特喜欢在弧形桥上圆月弯刀似的滑过,然后再被“嗖”地抛出去的感觉。

  余乐身在助滑区,脚下便左□□斜,流畅的摇摆间,便在雪坡上留下一道无人造访过的反向弧线线。

  没有人想去弧形桥,就连国家队员都不会选这条线,更不要说是省级比赛。

  当余乐来到弧形桥前方的雪坡时,甚至感觉到了脚感上的不同。雪变得蓬松,有滑过去压紧的感觉,而且很滑。

  滑就代表快,也代表需要更高的控制力,电光火石的功夫需要作出的判断太多,难度极具加大。

  只是余乐不在乎!

  他要的就是速度!

  速度越快,他完成弧线桥就越干净!

  他期待的,“嗖”的甩出去的快感也就越强烈。

  有时候他甚至将通过弧形桥当成一种游戏,让他的愉快的,而不是枯燥的训练。

  所以在这样骤然加快的速度下,余乐只需要关注一件事。

  那就是上桥。

  从什么角度上桥,用多大的力量,才能落在自己想要抵达的位置,是弧形桥道具给余乐的第一个考验。

  在助滑区蜿蜒滑行的身体,在抵达某一个角度的时候,便被提前结束,于是雪坡上就留下了一个头大脚小的“S”形状,余乐在收尾处已经找到了大概的位置。

  随后进入准备区。

  雪面上没有明显的标志,但这里的坡度更和缓,因而速度不会再增加,也就给了运动员更多精微校正的时间。

  在过去的三个月,余乐不停在补足“基础短板”,而过去十二年的运动生涯,他已然具备了足够的身体素质和比赛意识,因而微调的技巧早已有了天翻地覆地变化,腰腹带动双腿只是稍微拧动一点,因此滑板尖端便正对着他要上桥的位置。

  只是……

  余乐很快发现了问题。

  不知道是他平时训练的助跳台比较宽的原因,还是这个助跳台不够标准,他必须紧紧擦着助跳台的一角,才能够对准他的落点。

  角度太刁钻,可能稍微有一点偏差,他就上不了助跳台。

  这就尴尬了吧。

  不想在助跳台前失败的余乐只有一个办法。

  他只能提前将可能无法上台的右脚抬起来。

  但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难度。

  弧形桥本就不好上,还要提前做个小动作,不稳定性瞬间增加一大截。

  但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就算有意见也要滑完才能向大赛方提出。

  余乐冷静地应对着眼前的难题,在即将上助跳台前,如计划的将右脚抬高,他不敢抬的太高,只是前段微微翘起,但还是有一瞬间的失衡。

  好在他很快稳定,在感觉到另外一只脚也随着地势的变化而变化后,他又迅速将右脚放了下去。

  笔直冲向弧线桥。

  跳!

  一个小细节,关乎比赛的成败,因为太细微了,无人察觉。

  但技巧性的运动项目,追求的就是这个微乎其微的精细微调,可以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平日里的苛刻训练,肌肉记忆,和临场的判断,全都是一名选手能够在众多水平一样的对手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余乐处理的很棒。

  没人察觉,更是代表了他的稳定性和沉着。

  当他落在弧形桥上的瞬间,滑出一道潇洒弧线的同时,掌声再次响起。

  他挑战了国内少有选手挑战的弧形桥。

  而且他成功了。

  潇洒帅气的身姿在他飞出去的瞬间,犹如阳光烙印在虹膜上无法褪去的残影,直至深刻记忆。

  “好厉害!”

  “国家选手吧?”

  “这特么是降维碾压啊!”老洪哀嚎一声,兴奋地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两年前的瑞国冬奥会,华国在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上,没有一个运动员具备比赛的资格,零参与度。

  这么大的国家,连一个坡面障碍技巧的运动员都拿不出,不尴尬吗?

  作为滑雪发烧友,老洪真是有种恨铁不成钢,恨不得自己亲自上场。

  可他也没那实力啊。

  但是去年,华国出了一个白一鸣,四年的世界赛场征战,终于在他即将成年的那一年,拿下了世青赛该项目的银牌。

  奔走相告,普天同庆啊!

  导致现在华国练坡面障碍技巧的小运动员都多了。

  只是这依旧无法填补,华国在这个项目成年男子组的空白。

  因而看见余乐的表现,他们这些圈里人才会骤然亢奋起来。

  嫉妒?

  怎么可能嫉妒?!

  自己什么斤两心里没点儿数吗?

  既然自己做到不到,当然希望出现那么一个存在,可以填补那份遗憾,带着他们的期待,去征战世界赛场!

  余乐。

  余乐。

  很多人在这一刻都在心里默念了一下余乐的名字。

  目光落在那个逐渐远去的身影上,祈祷他能够滑出更出色的成绩。

  作为对手,他们只有祝福。

  那是对这项项目的热爱,也是对国家的热爱!

  余乐在骤然响起的掌声中,来到了跳台。

  连续三个跳台,他需要进行三种不同技巧的展示。

  旋转,翻滚,腾挪,空中抓取。

  难度越高分数越高,两个难度融合在一起,分数更高。

  余乐在空中项目上格外有优势。

  他不恐高,又喜欢追求刺激,可以说速度越快,高度越高,他的挑战欲就越强。

  在上第一个跳台前余乐早就已经有了安排。

  下滑的路带着一点弧线,在五米高的跳台上从一侧滑到另外一侧,滑出了一个弧形。

  这是他在为左侧转体做出的准备动作。

  因而在他被斜抛飞出去的时候,身体自然而然的朝着左侧旋转。

  余乐的身体紧紧蜷着,在空中完成一个360°的转体,同时单手摸同侧板心。

  这是一个【安全抓板】

  也就是360+【安全抓板】。

  世界级的优秀运动员可以完成三周转体的同时,摸板尾,不过余乐做不到,摸板尾或者板头都会导致重心变化,变成偏轴转体,这个技巧余乐还没练。

  哪怕余乐越滑气势越足,也想浪,这时候也得憋着。

  过去的跳水经历告诉他,只有千锤百炼的动作才能够帮助他拿下高分,永远不要靠运气。

  但即便是这个相对于基础的动作,在这样的赛场上出现,也足以惊艳四座。

  “哇啊啊啊啊!”有人尖叫了起来,是一个参加比赛的小姑娘。

  她身边的同伴全部站了起来,捧着心拉长了脖子看。

  还有人大叫:“是他!国家队员!”

  对!

  不用穿队服。

  哪怕是租赁的保暖和透气度都差了一截的滑雪服,但是当他从这个赛道上滑下,尽情展现自己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认出他。

  是他!

  他就是那个国家队员!

  突出实力!

  碾压所有人的存在!

  就是国家队员!!

  余乐没有辱没他国家队员的身份,他做到了!凭借自己的实力,征服这个赛场!!

  转体390+空中抓取,落地的时候有点不稳,屁股一瞬间压得很低,几乎碰到了雪面,在职业赛场上,这就是扣分的点。

  但余乐没有摔,他在蹲下滑行的下一秒,又靠着极强的腿部肌肉,和腰腹肌控制自己站了起来。

  还有两个跳台,比赛还没有结束!!

  越是到比赛的后半程,余乐就越是要提醒自己稳住。

  他没有“赌徒精神”,所以他讨厌一切的无用功,哪怕他前面做的再好,结尾却摔倒,就是浪费!

  还有两个跳台,放肆的情绪一定要收敛回来,所以第二个跳台动作最简单。

  正面上跳台,转体540°,双手抓同侧板,空中抓取动作又名【卡车司机】,这个动作就像卡车司机握着方向盘一样,因此而命名。

  他的能力还不够,目前只能够保证最多一周半转体的成功率。因此更要多方面地展示自己不同的抓板技巧,以及正反面起跳、旋转和落地的方向。

  身体一颤,余乐这次稳稳落地。

  一个完美的落地!

  而且是反向落地!

  他朝后滑着,转头看去的姿势,有种持剑而立的卓然风姿。

  观众已经可以近距离地看见他的身影,还有他这一刻的姿态。

  小女孩捧脸,发出嘤嘤嘤的声音,“好帅!”

  妈妈们也嘴巴微张,赞叹,“这孩子也太有范儿了!”

  而担任裁判的李教练此刻正被他的同事骚扰:“他是我们队的了?已经办理入队手续了?这特么是天降紫微星啊,我们队儿竟然平白得了这么个大宝贝!”

  李教练哪顾得上回应他,时间落在余乐身上,简直恨不得缠上去。

  满心满眼的就剩下心里的咆哮:再来点!再来更多!哈哈哈哈!你快飞起了!!哈哈哈哈!!

  余乐此刻正面对他的第三个跳台,也就是这次比赛的最后一个跳台。

  也是整个赛段最高的跳台,高低处落差足有12米高,而且在逐渐加快的速度上,选手也会被抛飞的更高。

  按理来说,这里是可以做出更多高分动作的跳台。

  余乐打算稳住别浪的基础,是建立在自己可以完全掌握技巧动作的前提。

  这么高的落差,足够余乐在抛飞起来的时候,做他想要做的动作了。

  那就是屈体前滚翻一周!!

  又名,【迷雾空翻】!

  唔……作为一名……算了,总之余乐觉得自己翻跟头还挺厉害的。

  他没有眩晕感,翻跟头的同时还能够完美稳住自己的轴心,空中姿态嘛……应该也是很好看的。

  对于现在一来就练滑雪的年轻孩子,练习空中技巧的时候进行翻跟头的动作,一直都是一个难度训练。

  但这些难度到了他这样的老运动员眼前,就变得特别的基础。

  一周而已啊!

  这都翻不了吗?

  余乐倒滑着,直至在跳台上被抛飞出去的前一刻,坡顶上的老洪他们还在猜测余乐会运用什么技巧。

  倒滑上跳台最简单的就是侧轴躯体抓板270°,变成正面落地。

  老洪他们这些滑雪发烧友的做这个动作的成功率一般在30%左右,在他们眼里倒滑本身就是一种技术高超的表现。

  直到余乐在空中双手抓板,做出一个屈体前滚翻……

  “……”老洪等人直接失声了。

  惊的。

  吓的。

  连口吐芬芳都忘记了。

  这是什么神仙大佬啊?

  在这个级别的赛场做滚翻动作?你不光是要碾压我们,还是在我们头顶上碾来碾去好不好!!

  真特么的……好爽啊啊啊!!好兴奋啊啊啊!!亲眼看见大佬比赛,想要跳舞怎么办啊啊啊啊!!

  罗刚不想跳舞,他已经想起余乐是谁了。

  就这标准的屈体前翻动作,是不是很眼熟啊呵呵呵呵。

  你一个跳水大佬跑来当滑雪大佬是怎么想的啊啊啊啊!劳资真怕你大头朝下往下扎啊!!!

  可惜罗刚纵然既无语,又担忧,但他到底看不见余乐在滚翻后的发挥。

  跳台挡住了他的视野。

  可前面的观众却看的清清楚楚。

  距离这么近,在余乐一跃而出,翻滚的时候,他们甚至有种自己被冷风刮了脸的错觉。

  目光被牢牢的地捕获。

  旋转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而且轻松到了极致,姿态完美,干净利落,好像在大脑判断出他究竟在做什么动作的时候,他就已经将身体再度展开。

  与此同时,千锤百炼后的一个动作得到了展示的机会!

  就见他的双手抓住了同侧滑雪板的板头位置,在身体展开的时候,双脚自然而然地翘上弯翘,于是滑雪板在半空中呈现出一个“V”的形状。

  【萧音抓板】!!

  余乐的双手抓住双板板头的时候,他的身体还在进行翻腾后的余转,双腿也展开到笔直的程度,顿时在半空中呈现出顶天立地的感觉。

  刹那间的惊鸿。

  直至“唰”的一声,像是在耳边奏响的乐曲。

  余乐就那么轻松的再次反向落地了。

  反向上台+迷雾空翻一周+萧音抓板+反向落地。

  高技巧!

  绝对的高技巧!

  在省队里无敌了!!

  呜呜呜呜~妈妈我看见咱们国家真正的大神了!!

  急速而来的身影在来到平地前骤然降速,男人潇洒的在雪面上画出一个弧线,急停。

  站定。

  “啪啪啪啪!”掌声如山呼海啸般的袭来,不过三四百人观众的赛场,竟然响起了如同成千上万人的掌声。

  还有年轻人在尖叫:“好帅啊!!”

  “超级厉害!”

  “大佬了!!!”

  余乐还在看自己滑过的雪坡,大口地调整自己的呼吸。

  当掌声在身后响起的时候,他一边回头,一边将雪镜摘了下来。

  他都想好了,如果滑的不好,就戴着雪镜灰溜溜地上去,第二次还滑的不好,就戴着雪镜直接躲进更衣室里。

  但是……听着那些掌声和尖叫声,余乐便大方地摘下了雪镜,把全脸展露了出来。

  啧,早知道这样就穿国家队服了,有点儿亏。

  作者有话要说:呃,虽然没写到最后,但必须冠军。

  看过比赛视频的小天使要是觉得乐乐难度低的不要急,要给他一个成长的过程。

  现在乐乐已经可以完成一个基本的270度上下桥的技巧,以及360度不同空中抓取方式的跳台技巧。100+天,很棒了哇!!

  .

  .

  月底了,有多余的营养液浇灌一下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