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金镖笑侠录 第三百七十章 下龙渊请名剑金锋

《金镖笑侠录》第三百七十章 下龙渊请名剑金锋

作者:龙浅游 字数:1803 书籍:金镖笑侠录

  熟悉的脚步声,缓慢而有节奏。

  有点驼背的老吴,和往常一样,拿着扫把,要么打扫杂物,要么整理架子上的档案。

  看到宁兰君,他打了声招呼:“宁状元又回来了,今儿个不是回家休息吗?”

  放下手中的档案,没什么心情的他,原本打算着随便说一句,转身离开。

  可目光停留在老吴身上的时候,改变了主意。

  他问老吴:“吴叔,在这衙门里干了多少年了?”

  或许没想到宁兰君会这么和他拉家常,老吴扫把停在手中,慢悠悠的说:“有些年头了,18岁那年,和你这般大,科举不中,进了衙门谋个差事,想来四十多年了。”

  “县衙那边的事,老吴你知道的多吗?”

  “那得看什么事了,我记性还好,大多数事都能记得住。”

  宁兰君抱着试试的想法,问老吴:“那你可知道一个叫杨侃的县令,就是那杨公庙里供奉的那位。”

  老吴一脸沉思状:“我想想,杨侃,哎哟,还是有点不太记得……”

  本没报什么希望,宁兰君也不准备难为这花甲之年的老人家了:“吴叔,那你老忙着。”

  “人我倒是不太记得,不过档案我找找。”

  刚走到门口的宁兰君停下脚步,回头走到老吴身边:“真有档案?”他找了一圈没有啊。

  “找找试试。”老吴放下扫把,走过去打开一排柜子,在柜子后边的墙壁上有暗格。

  老吴打开暗格,从里边拿出了一整套十几本线装书。

  满脸惊喜的宁兰君走过去:“你老还留有一手呢。”

  老吴眼珠子贼溜溜的往门外看了看:“官府不定时的都会销毁一些档案,那些重要的,或者牵涉巨大的,是找不到档案的。当年,我找了些紧要的,抄了一部分留下,说不定后来之人用得着。”

  “销毁档案?”宁兰君不解。

  老吴小声给他解释:“历朝历代皆如此,上边的事,我这糟老头子,哪能想那么多,谁知道销毁那么多档案和资料是什么用意。”

  老吴拍了拍灰尘,将线装书给了宁兰君:“躺在那暗格里好多年了,你收着,指不定我哪天两腿一蹬就走了,躺在里边白瞎了。若是对你有点用,哎,也算当年不白费那么多功夫了。”

  宁兰君找来包裹,将那些线装书包好:“你老立了大功了。”

  老吴咧嘴一笑:“什么大功不大功的,快死的人了,有啥用哟,去忙吧。”老吴挥了挥手。

  宁兰君拿着包裹离开,光明正大的走出奉天司。

  这种情况很平常,没人注意,往日里宁兰君也时常往家里拿卷宗和档案,不仅不会有人在意,还会认为你够拼。

  宁兰君匆匆回到小院,关上门,走进屋里,将那些线装书拿出来。

  一页一页的翻着,果然有了杨侃的准确资料。

  杨侃,金华县人,建安25年状元,中状元那年杨侃20岁。

  建安40年,杨侃被贬,成为金华县县令。

  嘉明元年,杨侃在金华县自杀身亡。

  现在是嘉明41年,也就是说杨侃自杀发生在40年前,嘉明帝刚刚即位的那年。

  为何自杀,这份档案里,只有寥寥数笔。

  嘉明元年那年,发生了一件大案。

  金华县两万儒家学子造反,被尽数伏诛,史称嘉明首案。

  杨侃上书,说此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背后大有隐情,希望陛下从新调查。

  不到半个月,杨侃被罢官,一个月后自杀。

  看完了档案资料,宁兰君坐在椅子上,长出一口气。

  嘉明首案鲜有人知,社会上甚至半点声音和消息都没有。

  两万儒家学子造反,两万人啊,全被杀了。

  宁兰君在屋里来回踱步,他开始理解曾经和袁镇的那次谈话。

  袁镇似乎知道点什么……

  可不对,他如果提醒自己,不要涉入过深,可是他自己却冲在最前边,图什么?

  收好那些资料,宁兰君回了一趟奉天司衙门。

  或许事情真如黄清和分析的那样,水很深,宁兰君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将这个全新的发现,报告给沈越或者范凌峰。

  他等了一会,等到了刚从外边回来的袁镇。

  “袁哥,有事找你,这里说话不方便,走,到饭点了,我请客。”

  袁镇没推辞,答应了声,跟着宁兰君离开了奉天司衙门。

  就近找了一家酒楼,要了雅间。

  点好菜,袁镇倒了杯茶,自顾自喝了一口。

  “怎么了?有事?”

  宁兰君没拐弯抹角,说的很直接:“袁哥,你可知道杨侃?”

  袁镇稍微楞了一下:“那是谁?”

  “建安25年状元,建安40年金华县县令。”

  袁镇纳闷的摇头:“没听说过,建安40年,那已经是……40年前的事了。”

  “那嘉明首案呢?”

  “嘉明首案!”袁镇放下杯子:“有所耳闻,偶尔听说过那么一点,怎么想起来嘉明首案了?”

  大概率袁镇什么都不知道,四十年前他还没出生呢。

  “袁哥,有嘉明首案的详细资料吗?奉天司档案室找不到,估计在别的地方也很难找到。”

  袁镇不解的皱了皱眉:“怎么会,再怎么说也是一件大案,不可能没资料。”

  宁兰君摇头:“确实没有,不仅没有嘉明首案的资料,杨侃的也没有。”

  袁镇认真盯着宁兰君,第一次听出点味儿来了:“你……的意思是?”

  “没看到详细资料前,什么都不好说。”

  袁镇一脸凝重的又喝了口茶水:“我找人试着找一下这方面的资料,你等我消息,不过需要时间。”袁镇话锋一转:“你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还不好说。”

  袁镇没有勉强:“行,等你想好的时候再说,先吃饭吧。”

  ……

  金华县开始下雨了,从九月初十那天起,雨一直下着。

  整整十天,依然没停的意思。

  整个金华县,清江府,水灾频发,数十条河堤决口,数百万人受灾,流民无数。

  各地求援信息,逐级上报,由越州太守整理,八百里加急送往大夏王朝京城。

  在等待京城消息的同时,在越州太守统一部署下,艰难自救。

  只可惜,受灾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前所未有。

  更让州府县三级衙门害怕的是,连绵大雨,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

  这一日,金华县磅礴雨幕中,清安江边,一须发道士,傲然独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