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趟过职场这条河 第四百三十五章:终于醒了

《趟过职场这条河》第四百三十五章:终于醒了

作者:紫薯芋头 字数:1687 书籍:趟过职场这条河

  “晚巴晌儿吃的什么?”何雨柱凑近秦淮茹端着的那个盆子看了一眼。

  “炒了个豆角,熬了点粥。昨天从厂子带回来三个馒头,仨孩子吃了;我跟我婆婆吃的窝头。”秦淮茹面无表情地说。

  “给孩子们多少买点肉腥儿啊!”何雨柱皱着眉头说,“不是刚发工资没几天吗?!”

  一边洗碗,秦淮茹一边用肩膀蹭蹭眼角:“上个月拉的饥荒,总要还一点的。剩下倒也还有点儿,只是不敢太手松。”

  “按说不至于啊。”何雨柱自语着,“你一个月现在也有二十七块五了。”

  又叹口气,他自我解释着说:“倒也是。这饥荒,就是越拉越多。”

  “婆婆看病吃药都是自费,棒梗儿和小当上学要交学费,槐花又总闹病。”水龙头的水“哗哗”地流下来,秦淮茹自顾说着,“也想着尽可能让孩子不亏嘴。”

  秦淮茹杏眼总像是含春,身段丰腴得如熟透的桃子。

  别说是单身的何雨柱,任哪个男人也要多看她两眼。

  何雨柱怜悯秦淮茹养活一家人不容易,对她很关心不假——他对其他人也都很好。

  可要说他对秦淮茹动了特别的心思,那确实是没有的事,起码目前还没上升到那个层面。

  年龄大了点,但他好歹是单身未婚青年。况且,工作稳定有福利,工资也还算丰厚。

  比自己大好几岁的寡妇秦淮茹,又还养着一个厉害寡妇婆婆和三个不懂事的孩子,何雨柱不可能对她有什么过多的想法。

  否则,他就不至于一直单着,最起码早就闹出绯闻了。

  “哎,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何雨柱无奈地调侃着说。

  即便想要接济她几块钱,但他想到还要给祁家出点钱,也就只得作罢。

  一个女人上班养活一大家子人,秦淮茹的确不容易,也的确想要相识的人多帮忙。

  自家能省下最好,要为未来打下基础。男同事怜悯心更强,她自然是懂得的。

  也不说话,她知道只用杏眼看向何雨柱,就能让对方自惭无钱无势,帮不到自己这个漂亮的小寡妇。

  “赶明儿食堂领导请客,要有剩的我给你带点回来。”在她这样的目光注视下,何雨柱果然发出了尽可能的安慰。

  想要说点感谢的话,秦淮茹却又想起他说的“喂不到狼嘴里”的话,而心里不快。

  宋晓宝看了一下这两人,自己先迈步走了。

  见秦淮茹再没什么话可说,何雨柱又看到宋晓宝已经出了院子,连忙跟她道了别。

  “哎,晓宝,你等我一下啊!”他一边喊着,一边小跑着追了出去。

  “走这么快干嘛?”何雨柱说完,也想了起来,“呵呵,再磨蹭鸽子市就没人了。”

  “胡同口找修车的租个三轮车,路还远。”宋晓宝边走边说。

  “应该的,省得腿儿老远了。”何雨柱赞同着说,“回来也省得背着面口袋。这大热天儿,晚巴晌儿也不凉快,还说立秋了呢。”

  二人说笑着走到胡同口,何雨柱对修车师傅莫元海说:“元海,借三轮车去趟东直门外。”

  “你们骑着我不放心,让我侄子带你们去。”莫元海用小火炉上的火烤着一块胶皮,嘴里说着,“来回六毛。”

  “嗬,还算不算好邻居?”何雨柱埋怨着说。

  把烤好的胶皮粘在车胎的小孔处,莫元海一边用锉刀搓着胶皮边缘,一边说着:“亲兄弟明算账。你们两个人,这来回的道儿也不近呢。”

  “五毛。”宋晓宝干脆地说,“现在就走。”

  “莫小义。”把那块胶皮边缘锉下来的粉末吹了吹,莫元海叫来一边的侄子,“带他们去趟东直门外。”

  答应一声,十六岁的莫小义骑上三轮车,回身拍拍车板:“傻柱、晓宝,上来吧。”

  宋晓宝先坐好后,何雨柱也侧坐在车板上,对莫小义说:“嘿,你个臭小子,应该叫我们‘叔’才对!”

  “官称,呵呵。”莫小义脚下用力,“走着您呐!”

  从北新桥一带,到东直门外的左家庄鸽子市,路程大约是六七里地。

  走着肯定需要很久,骑三轮车当然很快。

  以旧城墙为基准,城内多是平房院落,城外多是土路和田地。

  绕过废弃的城墙,穿过几块玉米地,三人到了鸽子市。

  何雨柱用佩服的语气说:“莫元海说得对。这乱哄哄的,三轮车放在外面要是丢了,咱可赔不起。”

  的确,一辆二百多块钱的三轮车,真要是被何雨柱、宋晓宝搞丢了,两人的月薪加起来,也要还上个大半年。

  宋晓宝给了莫小义五毛钱,让他在外面等着,随后就和何雨柱挤进了人群,寻找卖议价粮的人。

  买卖各种杂物的人们,相互小声交流着。

  因为有空间的每周奖励,宋晓宝时常独自来这里,把奖励品兑换掉。

  怕总来被人认出,他可以很简单地化个妆。比如从空间里找个帽子或者换身衣服,脸上涂黑点,或者点个痣什么的。

  怎么兑换呢?空间里奖励了五斤肉票,自己用不上,他就留下两斤,然后把其余的变成钱或物。

  同理。奖励的肉食过多,他也会扮作是肉联厂的职工或者老农的样子,拎着二三十斤猪肉来这里卖掉。

  “在那边儿呢!”何雨柱眼见有几个卖粮食的人,招呼着宋晓宝走了过去。

  粮店里使用粮票购买的标准粉,价格是一毛六分五每斤。也有不必使用粮票购买的议价粮卖,但不是随时。而且,粮店的议价粮,每斤要加两毛钱。

  鸽子市的标准粉,来源或者是大户人家吃不了;或者是有的人家因为口粮不足,而把细粮换成粗粮;再或者就是来自周边的农村人拿来卖。

  总之,这里的价格稍微比粮店便宜一点,关键还能随时买得到。

  宋晓宝买了十斤标准粉,连带面口袋也一块算了钱。每斤加了一毛七分五,他交给对方三块四毛钱。

  “嘴太叼。”何雨柱撇着嘴说,“粗粮没见你和聋老太太吃多少。”

  “别太委屈自己,您不也一样吗?”宋晓宝笑着说完,再解释,“老太太岁数大了,我不能让她憋屈着。”

  “好样的。”何雨柱说完,跟着宋晓宝往外走。

  边走着,他边随口聊着:“对了,你炒菜的本事跟谁学的?说是厨工,但我看你亲自掌勺也没问题。”

  宋晓宝心里暗笑:在末世,我学的本事多着呢。战斗是雷霆万钧;干活儿是心灵手巧;看眼前的人、物、事,当然是洞若观火。这个世界的历史与未来,我也都门儿清!

  “哦,老家有个表亲,早年间是大户人家的私厨。”宋晓宝略作解释。

  “明白了。”何雨柱咂着舌说,“过去好多大户人家,都有私房菜,像什么谭家菜、梅家菜。做菜的大师傅,那手艺肯定没的说。要是差了,那些大户人家也不要啊!”

  他正在说着,却发现身边没了人。

  “哪去了这是?”查看一下,何雨柱在一个杂货摊边,发现了宋晓宝的身影。

  只见他蹲在一边,正翻看着几个小瓷罐子。

  “这是鸟食罐。”走过去看看,何雨柱笑呵呵地说,“你又不养鸟,看它干什么。”

  “买个玩玩。”宋晓宝随后看向摆摊的人。

  “上面的画片儿一般,也有点模糊了。”何雨柱拿过来端详一下,“芭蕉树下母鸡啄食,一般。”

  摊主也不多说,对宋晓宝伸出五个手指比划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