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趟过职场这条河 第20章 白马王子

《趟过职场这条河》第20章 白马王子

作者:紫薯芋头 字数:1777 书籍:趟过职场这条河

  “我的孙儿啊, 你可算是回来了……”

  老郭氏泪洒衣襟,搂着裴君泣不成声,“你咋才回来呢?”

  三太爷擦了擦眼角, 退至一侧,让祖孙两个好好说话。

  裴君扶着祖母, 看着老太太添了满头的银丝, 皱纹多了, 背也弯了, 鼻头泛酸,握着她的手臂缓缓跪下,“祖母,裴君不孝,回来晚了。”

  一旁的裴家人都是泪眼婆娑的模样, 裴婵提着祖母的绣鞋, 一只手紧握着院门, 只想多看阿兄几眼, 偏又不争气,眼泪如水似的往下流, 总是遮住视线。

  老郭氏弯腰抱紧裴君,像是生怕手一松她就又不见了似的,哭道:“大郎, 你是不是不走了?”

  “你不能再走了, 祖母太老了,活不到再等你七年了……”

  裴君靠在她的怀里,心痛极了,连连点头,哽咽道:“不走了, 我带祖母一起进京,让您住大宅子,日日见到孙儿。”

  “您一定会长命百岁。”

  老郭氏抱着裴君依旧哭个不停,声音都嘶哑起来。

  三太爷一家收拾好心情,劝了几句,也没劝住老太太,三太爷便对裴君道:“大郎,快劝劝你祖母,别哭坏了身体。”

  祖母向来最疼她,裴君仰起头,只轻声说了一句:“祖母,孙儿一整夜未合眼了,饭也没吃……”

  老郭氏一听她这么说,立即便心疼起来,拉着裴君起来,“祖母就在这儿呢,急什么赶路呢,快进家,祖母亲手给你做饭。”

  裴婵赶忙将鞋放在祖母面前,待为祖母提上,这才道:“祖母,我给阿兄做早饭吧,您多和阿兄说说话。”

  裴君才有心神看她,欣慰道:“婵儿长大了,阿兄都快认不出你了。”

  裴婵本来都止住哭了,裴君一对她说话,心里莫名委屈,哭腔便又上来:“阿兄……”

  哭相太狼狈,裴婵不想阿兄瞧见她的丑样子,连忙抬手擦眼泪,可这眼泪越擦越多,就是止不住,她就忍不住气自己,“我太没出息了。”

  g

  裴君轻轻拍拍她的头,温柔道:“婵儿照顾祖母辛苦,阿兄回来了,不哭了。”

  “呜呜……”她不哄还好,一哄,裴婵更想哭,轻轻靠在阿兄肩头抽噎,“我想阿兄。”

  裴君轻轻抚着她的头发,“咱们进去吧,我给你们都带了礼物,看看喜不喜欢。”

  她说完,看了护卫一眼,护卫立即转身向村口去,叫他们的马车进来。

  裴君耐心地安抚好祖母和妹妹,不忘请三太爷一家进来。

  裴吉一直满眼崇拜地注视着阿兄,抬脚便要跟进去。

  三太爷拽住他,“你快去通知你大爷爷、四爷爷一家。”

  裴吉失落地看了一眼阿兄,转身风似的跑去通知老族长,看那架势就是要跑着去跑着回来。

  三太爷无奈地瞪了孙子一眼,对裴君道:“四郎教我们惯坏了,没定性。”

  裴君抬手请他们入内,笑道:“四弟双眼澄澈,秉性率真,可不算被惯坏。”

  三太爷的长子,裴君的三叔裴言之一只手背在身后,一只手捋胡须,摇头道:“你在他这个年纪,都已经在战场上闯出名头,他还在村子里无所事事呢。”

  裴君笑言:“国泰民安,亲人皆在,他们这些年轻人,才是有福气的。”

  她明明也年纪轻轻,可语气已经像是长辈,饱经风霜,老太太一下子又忍不住流泪,别人都崇拜裴君英雄了得,只有亲人难过她受得苦。

  裴君便打住了话,对她柔声道:“祖母,我想吃您做的汤面,一会儿孙儿给您烧火吧。”

  老郭氏不让,“你去休息,你房间的被子都是新的,快去睡,饭做好了祖母叫你。”

  “吃完再睡也不迟,现下我可睡不着。”裴君扶着祖母的手,“我想与您多待片刻,您就别赶我了。”

  老郭氏很容易满足,孙儿对她表现出依赖亲近,她的高兴就全在脸上,当即什么都答应下来,十足一个溺爱孩子的长辈。

  三太爷家的三奶奶和三叔母表示要帮着一起为裴君一行人准备早饭,转身就回家去准备。

  稍后另外两房也得过来,人太多,堂屋内坐不下,护卫们便和三太爷、裴三叔一起搬了桌子到小院里,茶水也都自力更生,全不用裴家人客气。

  就连裴君真进了厨房坐在灶前烧火,也有护卫过来想要代劳,被裴君直接撵出去,“喝你们的茶去,不用你们。”

  老郭氏知道他们是孙儿的护卫,十分慈蔼,“快去坐吧,乡下地方,没什么讲究。”

  护卫们无法,只得在院子里坐立不安,好在很快马车便赶过来,他们又都忙活着搬东西进屋。

  裴家这个小院,堂屋偏房加起来统共有六间屋子,裴君拥有一间屋子,还有一间朝阳的书房,老郭氏和裴婵各住一间,另外两间,其中一间曾经是裴君父母的房间,后来都成了杂物房。

  裴三叔为护卫们指了书房所在,他们便将马车上的东西暂时全都搬进书房中。

  而护卫们这些日子则安置在隔壁三太爷家中,他们家人口多,屋子建的也多,到时裴吉住到裴君家里,正好护卫们两人一间。

  裴君都没有意见,由着三太爷和三叔安排,她则是老老实实坐在小木凳上,往灶坑里添柴,偶尔拿蒲扇扇一扇,调整火势。

  老郭氏和裴婵一个揉面,一个切菜,时不时都要抬头看向她,确认她在,便会轻轻一笑。

  裴君拿着扇子,十分无奈,叮嘱:“婵儿,别切到手。”

  裴婵不好意思地笑,低下头继续麻利地切菜,但稍过片刻,她又忍不住抬头看裴君。

  裴君实在担心她一个不留神切掉手指头,便起身拿过她手里的刀,又将扇子塞给她,“我来吧。”

  裴婵哪能让好不容易回来的兄长切菜,忙想要回刀,可裴君只是伸手一隔,她就怎么也越不过去了。

  最后,变成老郭氏坐在了灶坑前看火,裴君和裴婵做饭。

  厨房的门开着,搬东西的护卫们瞥见将军在切菜,眼神对视间激动不已,能吃到将军亲手做的菜,他们说出去,定要羡慕死其他人。

  这时,老族长一家和四太爷一家赶到,老族长一进来便急急地问:“大郎呢?大郎在哪儿?”

  三太爷指向厨房,裴大伯扶着老族长,立刻便往厨房走。

  裴君听到声音,放下刀走到门口,正好碰见长辈们,立即躬身行礼。

  老族长托住她的手腕,仔细打量着她,一连说了几个“好”字,眼眶微红道:“平安回来便好,平安回来便好……”

  大伯向厨房瞧了一眼,问道:“大郎,你怎么在厨房?”

  裴君随意道:“帮祖母和妹妹做些活……”

  她这么一说,大伯母立时一惊,不赞同道:“厨房里的活哪里用你来做,大郎你快出去,我来。”说着,大伯母就推她出去,然后进入厨房。

  裴君只能邀请老族长去堂屋中说话。

  裴家如今还留在南望村的男人们便都来到堂屋,老族长招呼裴君坐上座,裴君没坐,反而请三太爷坐上去,她挨着裴吉坐。

  裴吉压抑不住地激动,“阿兄,我……”

  “四郎。”老族长叫裴吉,“你去县里跑一趟,通知各家一声,大郎回来了。”

  裴吉:“……是。”

  裴君好笑,问他:“会骑马吗?若是会,你可以骑马去县城,脚程快一些。”

  马在乡下地方可是极金贵的,裴吉喜上眉梢,刚要答应下来,便被裴三叔打断:“骑什么马,你从来没骑过,再伤到大郎的马,赶牛车去!”

  裴吉霎时耷拉下脑袋,落差极大,心情极差。

  护卫得知他要进城,主动提出要送他去县城,裴吉马上推辞:“不用不用,你们随我阿兄赶路辛苦了,我赶牛车就行,也不慢。”

  裴吉说完就跑出去套牛车,裴君安抚地压压手,对护卫们道:“你们休息吧,不必拘谨。”

  老族长问裴君:“大郎,你外家和母亲那里,可要通知?”

  裴君微顿,随即道:“没有为人子还让长辈颠簸的道理,我明日亲自去县里拜见吧。”

  不过她并不打算去生母如今的夫家拜见,只准备到外祖家与生母见面。

  老族长见她有数,便没有再多说,而是关心地问起她在战场上的这些年以及京城的差事。

  裴君一一答了,其中有多少苦楚为难,她都简单地带过,然后告诉长辈们,陛下封她祖母为二品诰命夫人,也说了陛下赐婚她与四公主,回京后便完婚。

  诰命夫人一事,裴家众人皆喜不自胜,待到得知裴君要成为驸马,众人面面相觑,既喜且忧:“陛下如此看重你,族中却帮不上你半分,实在有愧,你在京中可艰难?”

  裴君沉默片刻,道:“初回朝堂,我也尚在摸索之中,不过风云变幻,常只在一刹之间,是以我这次回来,也有个请求。”

  老族长闻言,认真地点头,“你说。”

  “我祖父和三爷爷在成婚后便分家,这些年同在二房,但到我已经是第三代,我想是否可以让我这一脉另立一房,若是我在朝中有个万一,也不至于拖累族中太多。”

  “这……”

  老族长和三太爷、四太爷对视一眼,便表态道:“你的为人,我们相信你不会为官作恶,若只是担心官场上寻常的起伏,家族因你受益,理应承担相应的后果。”

  三太爷和四太爷附和:“族长说的正是。”

  其实,裴君极有信心,只要不是造反通敌,以她的功绩,即便她出了什么事,也只在她一人,不会牵连族人。

  但事无绝对,提前应对才是上策,且她也并非要脱离裴氏一族,只是另立一房,算起来,不过是族谱上与三太爷一家远了一些,并无旁的影响。

  是以,裴君依旧坚持道:“防患未然也是为了长久计,而且……”

  裴君其实这样打算,主要是因为她的身份。

  秘密只有无人知道才是秘密,她不可能心狠手辣解决掉每一个知道她秘密的人,那么这个秘密可能随时会成为她的弱点。

  束手待毙,不是裴君。

  裴君也……着实不甘心。

  只是此时这般多的人,也不是说话的时机,裴君便暂时搁置下来,道:“大爷爷,裴君还要在南望村待上些时日,日后我们再详谈吧,我总不会无缘无故想要这么做。”

  老族长瞧她神色,点头应道:“你随时去寻我,慢慢商议。”

  又过了两刻钟,祖母和三位伯母叔母并婵儿准备好早膳,裴君并裴家其他长辈们坐在堂屋,护卫们也坐在外头,女人们则是在老郭氏屋里单开了一桌。

  用过早饭,裴吉出发去县里,其他长辈们也都让裴君他们赶紧休息,然后便离开裴君家里。

  裴君一夜未睡,反倒没有那么想睡,不过连祖母也催着她回房,她就乖乖换了寝衣躺到床上,没想到十分好眠,比她在京中时睡得更香更沉。

  她再醒过来时,窗外还是大亮,裴君穿上外袍,走出屋子,看看天色,才意识到已经是第二日。

  而她这门一开,堂屋里立时便走出一串儿人,小叔裴定之和他的大儿子裴和、二弟裴司、三弟裴向、四弟裴吉。

  小叔和裴司,除了年纪长了,面容更加成熟,还是从前的书生模样,从前小叔总是刻意表现出长辈模样,显得古板一些,如今竟是有几分儒雅。

  裴司倒还是一副风流倜傥的样子,一把折扇在手里晃啊晃,不过相比从前自制的普通扇子,现下他手里这把扇子,明显更精致值钱一些。

  三弟裴向和裴吉都是三太爷的孙子,裴吉是三叔的儿子,裴向则是四叔的儿子,她走时,两人都还是少年,再见皆已长大,变化颇大,但裴向读书,比裴吉多了几分文气。

  他们几人,裴君都还认得出,唯独小堂弟裴和,裴君在跟其他人招呼过后,一本正经地跟他互相认识了一下。

  裴和七岁,是在裴君走之后出生的,见到裴君这个传说中的阿兄,腼腆极了。

  裴吉揉裴和的脑袋,调侃他:“还是阿兄厉害,你在小叔面前,都没这么安静过。”

  裴和推开他的手,狠狠瞪了一眼,然后再抬眼看向裴君时,又是那种崇拜、拘谨的眼神。

  “大郎,饿了吧?来吃饭。”

  裴婵端饭菜进堂屋,老郭氏招呼裴君。

  裴君坐下,问小叔他们:“你们吃过了吗?”

  裴司摇摇扇子,道:“都辰时末了,自然已经用过早膳。”

  裴君便没有再请他们一起吃,拿起筷子便大口吃起来,她饭量不小,昨日一整日又只吃了一顿早饭,胃里空,吃了三碗饭才放下筷子。

  “我今日要去县里拜见外祖一家,也要见见我母亲,恐怕暂时不能与你们叙旧了。”

  裴向裴吉兄弟面对长兄还有些放不开手脚。

  裴定之年纪虽然只比裴君和裴司大三岁,启蒙早,但少年时却是跟裴君和裴司一起读书的,既比不上裴君,又不如裴司,偏他又是长辈,颇受打击。

  唯有裴司和裴君自小一块儿读书玩耍,因此说话随意些:“我们昨日来的匆忙,家里的妻儿并未来得及赶过来,我与你一道回县里,再一并回乡,好让孩子们正式拜见大伯。”

  裴定之是全家一起回来的,妻子和幼子还在三房家中,并未一起陪他过来等裴君醒过来。

  倒是裴向,因为家中儿子才出生,妻子也尚在坐月子,不好奔波,特地向裴君道歉。

  裴君自然不会介意,想着天色不早,需得早点出发,便暂时没有将带给他们的礼物拿出来。

  她也不跟他们多客气,直接叫护卫驾好马车,和裴司一起上了马车,往襄陵县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