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剑神在召唤 第24章 助阵之人

《剑神在召唤》第24章 助阵之人

作者:颜九源 字数:1957 书籍:剑神在召唤

  他笑呵呵地说:“省公安厅出来的人,错不了。你别看小虎只是个见习警察,人却很聪明。郭老太太这次在黎江被孙甜甜偷走了翡翠手镯,也是小虎第一个发现。我看过黎江警方发来的调查报告,只要时间再晚半天,这个案子恐怕就得不了了之。”

  李维方脸上全是得意之色。是他建议请省公安厅派专人全程跟从,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他的确有先见之明。

  提起孙甜甜,朱玉斌脸上的微笑瞬间消失。他双手背在身后,从鼻孔里发出极为不满的冷哼:“文旅局那帮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两个月前就专门给他们局长打过招呼,让他一定要重视这次接待,务必派个稳妥认真的导游过来。可是你看看派来的都是什么人啊……这次要不是被当场抓住,别说投资了,我估计过郭总(郭玲钰)根本没兴趣在黎江呆下去,从大雪山景点回来就直奔机场,打道回府。”

  李维方对此深有感触:“咱们省内的旅游市场一直很乱。青旅、国旅、康旅……这些旅行社是大头。表面上注册的旅行社就那么几家,可私底下分拆出来的就成百上千。就说康旅吧,下面有上百个部门,每个部门就一张桌子,有的甚至连桌子都没有。只要愿意花钱搞承包,你就是他们的部门经理。”

  “表面上下设所有部门都是使用康旅总部的官方旅游合同。可是合同文本到了承包人手里,就会多出一张所谓的“附页”。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过一个旅游广告,说是大丽黎江这条线四晚五天,飞机来回带三星级酒店,全套只要六百八十八。”

  朱玉斌对此很熟悉,笑着微微点头:“不奇怪,利润靠进店,喝茶买玉购物一条龙,老套路了。”

  李维方道:“就算三星级酒店打折,最低价九十块钱一晚。可机票呢?六百八十八连单程都不够,还来回高速全程接送,包括景点门票都含在内。我就不明白,那些心甘情愿跟旅行社签约,来过以后又口口声声高喊着“上当受骗,根本不是玩,而是购物团”的人,难道他们没有脑子吗?不会自己想想世界上有这么便宜的好事吗?”

  “这都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朱玉斌道:“旅游市场就这样,如果不愿意花钱,就根本谈不上所谓的服务。尤其是廉价团,买玉、买药、买茶、,还有各种工艺品……也难怪老张手下会有孙甜甜这种人,他们就是靠这个吃饭的。只要游客进店就有十块钱的“人头费”,后来涨到十五。买东西提成百分之三十,玉器珠宝给的提成更高。当然,东西也不完全是假的,品质良莠不齐。”

  “就说玉吧!零六年的时候我有个朋友从浙东过来,跟团在黎江那条线上买了个镯子,标价四万六,最后砍成了两万。后来我请他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对玉石颇有经验的朋友在场,看过以后说那镯子最多值五千。他当时被气坏了。可去年他打电话给我,说那个镯子有人愿意出六万。”

  李维方笑了:“这不奇怪。玉石价格这些年一直走高。前些年品质普通的玉器,现在都涨了。”

  朱玉斌面色微凝:“我昨天打电话给文旅局老张,这家伙东拉西扯,就是不提孙甜甜的问题。”

  李维方骂了一句:“老脸皮厚。”

  朱玉斌冷笑道:“其实我的本意不是兴师问罪,只要他服个软,口头上道个歉就行。可他这态度本身就有问题。既然这样,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李维方停下脚步,转过身,疑惑地问:“老朱,你的意思是……”

  他和朱玉斌是老朋友,平时不以职务相称,都是直呼其名。

  “从今年开始,不再给文旅局拨付任何形式的赞助费。”朱玉斌说话的声音不大,语气却非常狠辣。

  所谓“赞助费”,其实是广告费用的另外一种叫法。商务厅与文旅局之间有着不成文的口头协议:导游带团的时候,必须对茶叶、火腿等滇省特产进行宣传(只是口头宣传,不就具体购买地点进行说明)。商务厅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以赞助形式拨给文旅局。

  这种口头协议来源已久,文化厅等相关部门也有参与。其主旨是为了扩大滇省的知名度,从各方面传播文化、经济影响。因为各单位情况不同,这种“赞助费”额度也有变化。滇省这些年发展很快,文化厅等部门已经停止了与文旅局的合作,转而由省里从年度款项里统一拨付。

  但主导权仍在商务厅,这边不给,省里也没钱。

  商务厅不缺钱。以往的“惯例”就这样延续至今。

  朱玉斌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可这次他被激怒了。

  “老李,你明天跟公安厅那边联系一下,然后找虎平涛谈谈。如果他本人愿意,公安厅也愿意放人,那就把他调过来,直接进你们综合调研处。”

  “……调过来?”李维方怔住了。

  商务厅不比其它单位,很多人绞尽脑汁也想进来。可除了每年对外公开招考,编制名额真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多余。

  “我看过你写的报告,你不是说虎平涛会法语吗?”朱玉斌转过身,认真地问。

  李维方点点头:“小虎的法语很不错。郭总有个贴身保镖是法国人,小虎这次全程陪着他,日常交流很顺畅,就连郭总也认为小虎的法语很专业。”

  “他还精通英文。郭老太太年轻的时候住在洛山矶,郭家在加纳大也有产业。郭老太太平时大多数时候习惯用英文对话。孙甜甜虽然是文旅局那边推荐的金牌导游,可是跟小虎比起来就差得远。我说这话是站在公平的立场:孙甜甜的英文也不错,日常对话没问题,可遇到一些专有名词就抓瞎了。小虎不同,路上郭老太太问起咱们滇省的旧事,比如震庄宾馆的来由,还有圆通山上滇省都督的典故,他全都说的一清二楚。”

  朱玉斌笑了:“精通两门外语,观察力敏锐,这就是真正的人才。老李你想想,郭氏集团一口气增加了四倍的投资额度,这足以让上面对咱们刮目相看。别说今年了,就算明年和后年,只要牢牢抓住郭氏集团,跟省里要求政策方面的福利,郭氏集团肯定还会继续增资。五年之内,咱们滇省相关行业都能受益,到时候经济指数别说是上一个台阶,恐怕翻番都有可能。”

  “很多大事的开端都很渺小,甚至根本不起眼。就像那句话说的:一只蝴蝶扇翅膀,就能引起巨变的龙卷风。如果没有虎平涛这只蝴蝶,也就没有今天晚上郭玲钰当众允诺的增加投资额度。就凭这一点,把虎平涛调过来,直接让他从中层干起,年底下基层调研,明年提副科入厅里的管理层……对于优秀的人才,这点魄力我还是有的。”

  “再说了,这次是咱们跟省公安厅要人全程陪同。虎平涛现在的身份是见习警员,说明他已经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公安厅那边既然把他派过来,肯定经过了多方面考察。首先综合能力没有问题;临场应变这方面就不用说了,孙甜甜这事儿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政审,如果有问题的话,他就不可能成为警察。”

  “最后……呵呵,今天晚上我也看见了,小伙子人长得挺帅。咱们做外贸这行,颜值虽然不是必备条件,可相貌在很多时候会成为谈判中的附加因素。”

  “没有虎平涛,郭玲钰就算愿意投资,额度也不会这么大。”

  “再说了,眼光得放长远一些。虎平涛与郭家已经拉上了关系,以后嘛……呵呵……”

  朱玉斌从衣袋里拿出烟盒,他只有在心情舒畅和心情不好的时候抽烟:“老李,这事就由你负责。人才难得,必须把虎平涛拉过来,成为我们商务厅的人。”

  李维方承认顶头上司说的这席话很有道理,可他对这件事情实在没有把握,于是苦笑道:“你也太看得起我了,这任务应该交给人事部才对。”

  “按照程序是该这样,可这次情况不同。”朱玉斌认真地说:“你和虎平涛已经很熟,沟通起来更容易。换个陌生人就不一样了。而且人事部那帮家伙你是知道的,咱们单位编制有限,七大姑八大姨拐弯抹角的关系都想进来。我这个厅长难啊,我想要人才,又不敢得罪那帮人,思来想去,还是只能让你出马。”

  李维方抱怨道:“你这是让我干包身工的活,拿临时工的薪水。”

  朱玉斌知道他在开玩笑:“省公安厅那边我估计很难说话。这样吧,给文旅局的赞助费就拨给他们,当做是虎平涛转调过来的附加条件。另外,再拨点钱过去,具体额度你看着办。郭氏集团这次投资额度很大,咱们吃了肉,总得给合作的兄弟单位喝点汤。”

  ……

  第二天,上午十点半。

  正在开会的古渡分局局长熊杰被一个电话急急忙忙召到省厅。刚走进人事处长骆红方的办公室,就听到极为不妙的消息。

  (上架了,希望各位书友多多支持。顺便说下更新的问题。老黑是事业编,不是全职写手。没办法,相当于上两份班,只能保证每天一更,当然字数会比上架前多一些,希望大家理解。还请诸位书友尽可能订阅VIP第一节,这很重要,老黑拜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