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凰权至上 第111章 冷箭

《凰权至上》第111章 冷箭

作者:南州花主 字数:2689 书籍:凰权至上

  谢国公府。

  书房内。谢国公走到博古架前,拿起其中一个“寥若晨星”的天青釉美人觚摆件,只听“吱呀——”一声细响,太师椅后面的墙壁缓缓裂开了一道缝隙,一个暗匣出现在谢国公眼前。

  谢国公取出暗匣。放到书案上面,然后将美人觚放到了原处,这才在太师椅上坐下。

  明亮的烛火将谢国公的面庞映照的忽明忽暗,他在书案前枯坐了许久,直到双目染上一丝悒色,这才将暗匣打开。

  只见暗匣里面装着一沓厚厚的信纸,每一页信纸的右下角都盖着几枚鲜艳的朱砂印章。

  谢国公的手指在印章上面摩挲了几下,他咬了咬牙,将信纸拿起来,凑近了书案上摆着的烛台……

  他手中的书信很快被火苗所吞噬,眼看着灼烫的火舌就要舔舐上谢国公的手指,他连忙松开手,把最后一角信纸扔到了火盆里。直到纸上的内容全部化作了灰烬,谢国公终于松了口气。

  就在谢国公心神松懈之时,耳边一道破风声传来,谢国公似有所察,连忙侧了侧身。

  一道箭矢擦着谢国公的面颊而过,钉在他身后的墙壁上,可见射箭的人用了多大的力道。

  谢国公“嘶”了一声,手指抹了一下面颊上被箭尖划破的伤口,疾步奔到半开的窗户前。

  天边挂着一轮残月,庭院里面竹影篁篁,虫鸣阵阵,哪里还有半个人影!

  谢国公大喝了一声:“是谁?出来!”

  巡逻的侍卫听到主人家的呼喊,一路小跑着来到了窗下面:“国公爷,您有什么吩咐?”

  谢国公脸上的血珠已经被他擦了个干净,只留下一道隐约的伤痕,夜色下面,看得并不清楚。

  “你们巡逻的时候可有遇到什么异常?”谢国公沉声说道。

  侍卫愣了愣,神情恭谨地回答道:“回禀国公爷,属下并未发现什么异常之处。”

  谢国公拧了拧眉。此人来去如风、身手利落。方才那一箭更是来势汹汹!如果不是自己躲的及时,不幸被射中的话,只怕早就身首异处了。

  想到此处,谢国公的双眉之间生出了一道深深的折痕。

  国公府里的侍卫应付一般的宵小还行,若真遇到了武林高手,根本没有还击之力。看来是时候从江湖上请一些护院来看家了。

  谢国公心绪烦乱,也没有心情去迁怒侍卫,他随意摆了摆手,合上了窗户。

  谢国公走到插着羽箭的墙壁前,在看到雪亮的箭头上面钉着的字条时,他愣了愣,连忙将纸条取了下来。

  谢国公将纸条凑到烛火前,只见上面的字迹极其潦草,只有寥寥数语:“尔已暴露,若不想牵累全家,即刻上路。”

  谢国公看清之后,骨头一软,顿时跌坐在太师椅上,他目光呆滞地望着书案上燃烧的烛火。

  从雍王攻进京城的那一刻,谢国公就一直在等着这一天。每日里提心吊胆,生怕事情败露。就连夜里,也提着十二分的精神,连句梦话也不敢说。如今,他终于要等来陛下的清算了吗?

  谢国公打开书案下面的抽屉,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玉瓶。他拔开瓶塞,内室里顿时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味。

  谢国公握着瓶子的手臂有如万钧重,他哆哆嗦嗦地将瓶口递到了唇边,狠了狠心……

  然而,在嘴唇碰到瓶口的一刹那,谢国公却陡然丧失了赴死的勇气。对他放冷箭的人来历不明,分明是盼着他去死。也许,那人只是在危言耸听也说不定。

  可万一那人说的是真的呢?秘密只有带到坟墓里才是秘密。他活着,陛下一定会追究。若是他就这么去了,也许陛下看在二弟的面子上,会放过谢国公府的其他人。

  就在谢国公犹豫不决之时,竖放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

  “谁!”谢国公压下心中的慌乱,厉声喝道!

  书房外面,崔夫人被丈夫的态度弄得愣了愣。

  她连忙柔声说道:“国公爷,是我。”

  丈夫这几日染了风寒,身体这才刚好一点,丫鬟送过去的晚膳却粒米未动,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面。

  谢国公已经是知天命的人了,身体不比年轻的时候。这都已经过了亥时,人还没有从书房里出来。当值的丫鬟见书房的灯一直亮着,不敢打扰,只好将已经睡下的崔夫人叫醒。

  崔夫人挂念丈夫,连忙吩咐小厨房将灶上煨着的鸡汤备好,又让厨房准备了三两样清淡的小菜和一碗银丝面,这才提着食盒来到前院的小书房。

  “进来吧。”谢国公连忙将手中的药瓶盖上瓶塞,塞到抽屉里面。

  “国公爷,您怎么这么晚了还不睡?”崔夫人穿着一身豆绿色缠枝莲花纹的上襦,丁香紫的襕边萱草纹织金马面裙,不见一丝白发的青丝闲闲绾了个圆髻,发上只别着一支水头极好的丁香花头翡翠簪子。

  崔氏有着一张丰润的鹅蛋脸,柳叶眉,水杏眼,除了眼角处有些细细的纹路,一如当年般秀美、雅致。

  谢国公恍惚了一瞬,连忙起身相迎:“夫人,你怎么过来了?”

  “国公爷身体刚刚痊愈,就这么不爱惜身子,妾身岂能坐视不理?”崔夫人轻声嗔了一句。夫妻多年,少年时举案齐眉的情谊如今已经演变成了相敬如宾的亲情。

  崔夫人将食盒打开,把里面的鸡汤并小菜一样样取出来,摆到一旁的八仙桌上。

  “我知道国公爷胃口不好。这鸡汤是灶上的厨子用养了五年的老母鸡和人参、枸杞、红枣一起炖了三个多时辰。鸡汤炖好之后,又用新纱滤了三遍,确保一点浮油也没有了,才敢献上来。国公爷,您就多少吃点吧。”崔夫人轻言慢语、殷殷相劝道。

  妻子的面子不好不给。

  谢国公无奈之下,只好到八仙桌前坐下,也不用勺子,就这么就着瓷碗喝了小半碗鸡汤。

  崔夫人的眼睛有一瞬间的呆滞。丈夫一向儒雅、斯文,何时有过这么粗鲁的举动!

  崔夫人咽下心头的疑惑,将牙箸递给谢国公:“国公爷,您尝尝这银丝面。”

  谢国公喝了半碗鸡汤,没有心情再去吃面,他接过自己夫人递过来的牙箸,默默放到了一旁,温言说道:“天色不早,你先回去休息吧。明日你还要当家理事,若是不养足了精神,到了白日又哪里撑的住?”

  “国公爷先不必急着说我,您明日还要上朝,这会儿还要再睡上两个时辰。”

  崔夫人挽起衣袖,夹了一道水晶肴肉放到谢国公的碗里面。

  “您没有用晚膳,只喝半碗鸡汤,明日哪里撑得住。”

  谢国公却不过自己夫人的一番好意,尽管没有胃口,仍是将崔夫人夹到碗里面的水晶肴肉吃了。

  崔夫人顿时舒展了眉眼,慢吞吞地坐到谢国公的对面,和他闲话家常。

  “自从十年前,我便把府里的事务全都交到了娇娘的手上,这孩子是个能干的,我的日子便清闲了下来。娇娘这一走,府中的事务又重新落回到了我身上,偏偏老二媳妇又是个不争气的,管家理事一团乱絮,只能靠着我一个人劳累。连着好几日,我都没有缓过劲来。”

  崔夫人颇为感慨地说道:“人啊,不服老不行。咱们也是有孙儿和外孙的人了,哪里比的过年轻人,更该珍重才是。”

  对于夫人变着法儿的劝慰,谢国公倒也听到心里去了。他忍不住握住崔夫人的手,温声说道:“这一大家子人,吃穿嚼用全靠你一人费心,还要帮我孝敬母亲,教养子女,这么多年,真是辛苦你了。”

  丈夫为人严正、不苟言笑,很少会有这般温情脉脉的时候。崔夫人的眼底泛起一阵泪花,她连忙别过脸,借着微笑来掩饰自己的失态:“国公爷,这都是为妇之道,您言重了。”

  “琴娘……”望着崔夫人眼底闪烁的泪光,谢国公的心中生出一股内疚,他温声道:“这么多年,我一直毫无建树。你却是博陵崔氏的掌上明珠,少有才名,贤惠通达,都是我误了你……”

  “国公爷说的这是什么话。”崔夫人皱了皱眉,她觉得今晚的丈夫很不对劲,她不由软声说道:“你我是结发夫妻,自该互相扶持,更何况……我所求也不是这些。只要咱们府里平平安安的,只要孩子们都好,我便心满意足了。”

  崔氏这般善解人意,谢国公的心中更是酸涩。他已经对不起妻子了,若是……若是再连累了妻子,简直不配为人。

  谢国公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方才被他合上的抽屉,他暗中咬了咬牙,眼底出现了一抹决绝之色。

  “琴娘,能娶你为妻,夫复何求。”谢国公情不自禁之下,抬手将崔氏搂进怀里面。

  老夫老妻的,丈夫却做出这般唐突的举动,崔氏脸上一红,她拿起帕子抹了抹眼泪,很不自在地岔开了话题:“国公爷,面都要凉了,您快点吃完。”

  谢国公闻言笑了笑,端起桌上的瓷碗,将一筷子细面慢慢送入口中。

  谢国公第一次觉得,原来碗中的银丝面是苦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