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摄政医妃倾天下 第145章 沈绿浓

《摄政医妃倾天下》第145章 沈绿浓

作者:任虞姐姐 字数:1815 书籍:摄政医妃倾天下

  穆长洲在他面前缓缓踱了两步:“我不管你听到了什么,相信了什么,只不要传给你阿姊……”话在此一顿,他目光扫去,想起了当日他们姐弟在东屋中说话的场景,“你已经告诉她了。”

  封无疾全然被他笃定的语气牵着走,险些要上套,前面防不过他阿姊,今日又防不过他,皱眉自言自语一句:“穆二哥与阿姊还真是合该一对!”说完扭头就走,半个字也不能多说了,像逃似的。

  穆长洲听见他的话,唇边微牵,却又瞬间隐去,眼看着他走远,已然确定他们确实听说了什么,眉眼微沉,转身走向后院。

  天色刚暮,后院里已掌灯,东屋里透出明亮的烛火。

  穆长洲走到门外,看见紧闭的房门,脚步一停,转头看窗。

  窗纸上映出里面坐着的身影,手里执着笔,似一直没有抬头。

  他在门前站着,随手一推就能进去,想起昨晚,却又没有伸手,只紧盯着房门。

  舜音捏着笔,刚记下回忆完的北原情形,忽而听见一两声脚步响。

  并不清楚,也不知是不是听错了。她抬眼看向房门,没来由地心紧,下意识觉得门就要被推开了。

  除了他还有谁,他历来是想来就来,何尝收敛过。

  但没有,又响了两声脚步声,似是远去了。

  舜音微怔,搁笔起身,走去门口,悄悄拉开道门缝看出去。

  后院空荡,主屋无灯,没有那道身影,仿佛就从未有人来过。

  第五十八章

  没两日, 封无疾便定下了辞行返回的日子。

  原本是想多陪伴他阿姊的,被穆长洲那番话一套,就再也待不住了, 他决心还是早些走。

  天上日光正浓,他快步赶去后院东屋, 想将安排告诉舜音, 刚到门口, 便见屋门开着,眼睛立刻看到了屋中的横桌上。

  一张一张的黄麻纸叠好,卷成一卷,再用绢布包裹, 捆扎封存妥当,放在桌上,齐齐整整的一小摞。

  “阿姊都忙完了?”

  舜音坐在胡椅中,一手支额,手指轻轻揉了两下额角, 点点头。

  封无疾走进门, 看了看她的脸:“早说了不必这么赶,看你都像是没睡好。”

  舜音抬眼, 打断他:“已定好哪日走了?”

  封无疾只好转开话:“定了, 就这一两日吧。”

  他没说穆长洲问了他话那事,是真怕妨碍他们夫妻情分,忽然想起来,扭头往外面主屋那里看,又关窗闭门的似是没人, 回头说:“阿姊近两日都在忙这个,那穆二哥呢?”

  舜音一时无话, 想起了门外响起的那几声脚步声,总觉得当时就是他在外面。

  “阿姊?”封无疾歪头打量她。

  舜音回神,指一下桌上:“收好了,交代给你的事本也是观望,眼下虽不至于精细非常,但也远胜当初预想了。”

  封无疾又被她岔开了话,小声道:“阿姊说的是。”

  圣人当初交代给他的只是借秦州靠近河西的便利观察这里,如今确实已远超预期了。他将那一小摞绢布裹着的黄麻纸拿了,像捧宝贝似的,毕竟都是他阿姊冒险换来的。

  舜音看着他,声音柔和许多:“返程要注意安全。”

  封无疾便知她又要叮嘱安全之事,叹息道:“阿姊又来了,你别总挂念我,我来的时候一个人,不也好好的。”

  舜音还没再往下说,胜雨忽然到了门口:“夫人,总管府派人来请。”

  她一愣,微微坐正,朝封无疾递了个眼色。

  封无疾明白,没多问,马上就走了。

  舜音起身走到门口,朝主屋若有似无地瞥了一眼,说:“可是请我与军司同去?军司应该不在府上。”

  胜雨道:“总管府说,只请夫人过去。”

  舜音有些没想到,但也没迟疑,点头说:“那梳妆更衣吧。”

  胜雨立即进来伺候。

  北城门的城头上,穆长洲拿着一份城防军务的册子,刚刚翻完。

  胡孛儿跟在后面道:“军司如今身兼数州军务,太过繁忙,这种城防小事交给其他人去查就好了。”

  穆长洲将册子递给他,转身往城下走。

  胡孛儿接了,瞅瞅他背影,又觉出一丝不对来,只觉他每一件事都精准细致一如往常,可细想又似与往常不太一样,好像心里带着什么事一般。

  一马飞奔而至,张君奉自马背上下来,口中唤:“军司!”

  穆长洲走至城下,停步:“怎么?”

  张君奉快步走来,凑近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穆长洲声一沉:“只叫了她一人?”

  张君奉道:“是,军司一直让注意动向,一收到消息我便来了,人应当已经入府了。”

  穆长洲不语,大步走去马旁,一抓缰绳,翻身上马,顷刻纵马而去。

  总管府内,两名侍从当先引路,舜音缓步在后。

  她一路走一路思索,总管府到底因何缘故要单独找她一人,思来想去,猜了一堆可能,都只是推测,没有定论,只能定定心,唯有谨慎小心。

  侍从停步,已到偏厅外,请她进入。

  舜音看了一眼厅门就有数,每次来这里都是见总管夫人,料想今日也不例外了。

  果然,一入厅中便看见刘氏端坐上首。

  “来了?过来坐吧。”刘氏随手指了一把胡椅。

  舜音走近见礼,方便听清她说话,并未就座,比往常还要乖顺:“不知总管夫人召见,所为何事?”

  刘氏道:“上次议事厅中赏赐军司,也没能与你多说几句,今日才得空召你来说话。你也不易,原本在府上记述见闻很安稳,此番是因总管府之令追随军司外出才险些遇险。”

  舜音听她口气似有安抚之意,恭谨回:“是总管府信任才让我随行。”

  刘氏笑了笑,似对这回答很满意:“对了,你那见闻记述得如何了?”

  舜音斟酌道:“还算顺利,只是这些时日在府上休养了一阵,便没再碰。”终日在府上忙于整理边防情形,确实很像休养。

  “那也是应该的,你受惊而归,应当好好休养。”刘氏没往下说,忽转了话头,“听闻你弟弟来探亲了,这么些日子下来,也没能请他来总管府中坐坐,毕竟也是校尉了。”

  舜音不防她会说起这个,但细细一想,封无疾这段时日并无表现不妥之处,应该没什么问题,垂首说:“多谢总管夫人,他年纪轻轻,毫无功名建树,还是承了圣人与总管的恩,因我这段姻缘才入了仕途,哪里能担得起总管府招待,眼下已要走了。”

  “这就要走了?”刘氏笑了声,“那倒是巧了,我正好也要与你说这事。”

  舜音立即抬眼看她。

  尚未开口,一名侍从快步走入厅中,匆匆报:“军司到了。”

  舜音不禁往后看去一眼。

  穆长洲自外而来,长身阔步,一袭玄袍振振,直走入了厅中,站到她身侧。

  刘氏看向他:“军司怎么来了?”

  穆长洲抬手见礼:“本想求见总管报上军务,得知总管头疾又重,因而来见总管夫人,不想正好遇上召见内子。”话到此时,他才看了一眼舜音,没有一进门就盯着她,是不能太明显。

  舜音身上高腰襦裙紧束,发髻如云,臂挽披帛,与他目光一触即离,不觉手指一捏,垂眸敛目。

  刘氏寻不出差错,他说带军务而来,就必然真带了军务,她似乎也并不在乎,笑笑说:“是正召见你夫人,军司既然来了,那便一起听着好了。”

  穆长洲面向上首静立。

  舜音依旧垂着眼,余光却觉刘氏的目光已朝她看来。

  “你嫁来凉州至今,也该想家了。如今你弟弟既然要走,你不妨随他同去,回往长安探亲,也好免你母亲相思之苦。”

  舜音愣住,可能是她这几日都连着在忙,强记了太多东西,现在思绪竟有些慢,一时竟有些转不过弯来,几乎同时,看见身侧手一动。

  是穆长洲的手,那只手垂于他身侧,陡然一握,手背青筋微露,又被他衣袍半遮。

  他说出的话却沉稳如常:“内子嫁来凉州还不算久,此时恐不适宜返回探亲。”

  刘氏笑道:“知道军司不舍,若军司得空,便让军司同往了,可眼下军司身负重责,总管又头疾正重,哪能说走就走?倒是你夫人适合,她来此数次受惊,返回探亲刚好休养,也好让众人瞧见她过得好,才足见凉州待她不薄,若非有她亲弟弟同行,我还不提了,你也就不必担心了。”说着又冲舜音道,“回去后不必心急,尽可以多待些日子,待他日总管府派人去接你时再归,也显隆重。”

  舜音无言,这意思是,不仅让她走,还要她等候总管府的命令才能返回。

  她目光飘去身侧,只觉那只衣袍后的手又紧握了一分,他身形如塑,一动不动。

  刘氏问:“怎不说话?”

  舜音才回神,唇张了张,许久,才轻声回:“是。”

  刘氏又问:“军司如何说?”

  厅中寂静了一瞬,穆长洲终于开口:“谨遵总管府吩咐。”

  刘氏起身:“那便这么定了,回去好生准备吧。”

  舜音怔忪转身,往外走。

  好几步,才听见身后脚步声响,穆长洲跟了上来。

  一路出了总管府的大门,什么话都没说。

  各自登车、上马,也照旧无言。

  胜雨等候车旁,看夫人没有表情地登上了车,又见军司沉眉冷目地上了马,不知缘由也不敢多言,立即催车回府。

  直至回到军司府。

  舜音下车往府中走,看到穆长洲下了马背,走在前面的背影,身长挺拔却似肩背紧绷,不见表情。

  彼此一前一后迈过长廊,直往后院,她跟在后面,只觉他脚步渐沉,周遭氛围似也沉了,不自觉抿紧了唇。

  到后院门口,他忽而说:“都退走。”

  顷刻间附近走动的下人都退得一干二净。

  舜音抬眼,他已回身大步走来,一把握住她手臂,拉着她往里。

  她瞬间呼吸一急,跟着他快步往前。

  直到东屋外,门被他一手推开,他拉她走入,回身看着她:“你还会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