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隋争龙 第三卷:立基业 第八十章:时运

《大隋争龙》第三卷:立基业 第八十章:时运

作者:崇阳铁剑 字数:2835 书籍:大隋争龙

  大业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高重德以一万四千府兵大破八千隋军,杨元麟狼狈逃离,仅余百骑,此役俘虏两千千。

  大业十一年八月十日,义军头领杨公卿率领一万人马来到邺城投靠,高驷重立齐军之名传遍四方。

  大业十一年,八月十五日,齐军大将赫韩世鄂领长水都,大将王伯仁率领武成都赶往相州,各有两千五百人马。

  八月二十日,高驷率本部四千,大军共计一万七千人,号称三万,云集于相州城下,至此相州彻底成了一个孤城。

  高驷推崇正规化治军,如今初见成效。

  只见一伙一队,一都一营,整整齐齐,各有门路,营寨内设壕沟、矮墙、木栅栏还彼此相连,秩序井然。

  万里碧空如洗,阳光灿烂。大营中军,旌旗林立,铁甲环绕,帐下文武济济一堂。

  武将身披甲胄,文官着文士长袍,全都信心十足,就连新归附的李铁良和杨公卿也是满面笑容,似乎对功成抱有比克之望。

  诸人人各自交头接耳闲聊,突然帐后卫士拉长了声音:“征北将军到!”

  高驷此时自称的官职是大齐征北将军。

  顿时,场面为之一肃,文武众臣纷纷起身行礼迎接。只见文官肃静,武将甲衣叮当作响,相映成趣。

  高驷身穿大将金甲,头戴银冠,显的深沉威严,宝剑悬腰,一身宽大披风,气度斐然。

  众人哪敢对视?无不小心向着高驷行礼。

  见众臣将行完礼后,高驷这才笑的说着:“今日兵临城下,相州指日可破。此次饮宴只叙情谊,不分上下!”

  众将众臣纷纷称诺,各自入席,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就在欢闹中,突然之间,高驷询问着:“诸位,现在相州城已被我军围住,有何法能够迅速攻下来?”

  韩世鄂毅不假思考,笑的说着:“何必攻城,杨元麟狼狈败逃,仅余百骑,相州城外援断绝,就算发动全城的民壮,也难以控制局面。”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杨元麟的官军大旗,城中必有认得者,命其壮士巡展于墙下,四下宣扬,再告诫城内,言降者不杀,献城有功。”

  说到这里,一丝笑容泛上嘴角,韩世鄂笃定敌说着:“然后,三日内,大军攻城,必有人开门投降,相州必破也!”

  其他人人一齐瞠目结舌。

  谈笑间,强敌灰飞烟灭!韩世鄂已渐有名将之姿。

  高驷大笑,当即决断道:“就照此法子办。韩将军,你来办理。”

  “诺!”韩世鄂躬身领命。

  与此同时,相州城。

  知府衙门,小吏焦信匆忙进了大门,三步并作两步急速的跑着,闯过第二处走廊时,头上戴的管帽,被一处伸出的枝叶挂掉了,都来不及重新捡起。

  当下,知府柳真正在召集下属议事,听到闯门声音,不由望了上去,心中惊疑不定。

  “府尊大人,杨招讨的援军发吃了大败仗!”焦信快步赶到柳真面前,连忙禀告的说着。

  “到底发生了何事?”柳真皱眉问着,焦信一向有着精明干练度,这时怎么如此慌张?

  “府尊,七月二十三日,高重德以两万府兵大破河北招讨行辕八千官军,杨元麟狼狈逃回,仅余百骑。八月十五日,高重德出兵,号称三万,又收纳了官军俘虏,已经大举来袭。现在,现在我们相州城已经成了一座孤城。”

  “什么?”听到这话,柳真再也保持不住镇定面色,立马站了起来。

  “这等军机大事,下官如何敢谎报?我已经派人调查,的确是如此!”焦信喘了两口气继续说着:“看这情况,高重德图谋魏郡的打算,只怕要成功了。”

  “府尊,高贼还使人喊话,限我们三日内投降。若是不从,破城后就杀光城中官吏,请大人尽快做出决断。”

  柳真站起身来,在大堂内来回度步,思考对策。

  降贼?的确让他难以甘心。抵抗?外无援兵,这城外贼寇就如一团巨大的乌云笼罩在城中各人心头,只怕难以齐心守城。

  大堂中一时默然。

  就有一将说着:“府尊,我们被高贼围困,抽不出多少兵来守城。就算各家出兵,也难以久守。高重德是天下闻名的将才,更是身负杨素真传。既然已经出兵,号称三万,那至少也有一万五,我们几千弱兵,如何抵挡?”

  另一员将领徐方怒而说着:“就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让高重德轻易得到相州。若给他得逞,就真的是有一郡之地了,再加上他复立高齐的名头,河北多事矣!”

  又转身向柳真道:“府尊,我料泰兴郡王杨义臣用兵有方,只要我们再坚持月余,他必然回军平叛。到时候,贼军久攻不下,我们里应外合,必可打破贼寇,或可一举平定河北民乱。个人身死事小,但万万不可轻易让高贼攻下相州,一打下,河北危矣,国家危矣!”

  “用兵必须得当机立断,还请府尊尽快拿主意。”

  柳真紧锁眉宇,思索片刻,说着:“徐方说的没有错,这时断不能给贼寇得逞!传我命令,立刻召集各家抽调兵马和粮草,动员所有兵马守城!”

  郡守乃是流官,由朝堂派遣,到地方上任后,往往需要拉拢地方豪强,这已经是普遍的惯例,相州城也不例外。

  “遵命!”在堂上的众人,以徐方为首立刻应诺,甲衣之声连绵不绝。

  柳真本是雷厉风行的人,当日,就动员步兵六千,丁壮一万余,从各家中抽调,编入军伍。稍作演练,就开始守城大业。

  是日,相州城中,临时设立的大营内,人声鼎沸,各地往来的兵士,处处可见。

  城外,一个斥候拾到的密报打破了营中的平静:“我有紧急军情,要见主公!”

  高驷波澜不惊,说着:“讲!”

  这个斥候上前来,单膝跪地上行礼:“主公,紧急军情,郡守柳真决议守城,已经大力抽调人马了。”

  “是么?相州城的官吏还有几分胆色。”高驷脸色一寒,接过书信,极速看罢,铮地一声拔剑在手,下令道:“诸位,即刻攻城!”

  “遵命!”诸将各自接令,调动人马攻城。

  “打破城池,杀尽狗官!”

  “打破城池,杀尽狗官!”大呼声中,各军分四门攻打,声震数里。

  “贼人攻城了?”柳真喃喃的说着。他心头一片茫然,即便时恼羞成怒,也不改马上攻城,还是四面攻打。

  “这不合常理,必有阴谋!”柳真不安之余,穿上甲胄,在甲士护卫下朝城头行去。

  “破城就在今日!”高驷抬眼看向各将攻城进度,突然之间,想到了发觉城头气运衰竭,是得手的征兆。

  在他的眼中,相州城代表大隋的黄气风雨飘摇,己方的军气呈现幢幡状,丝丝青气自幢幡垂下,笼罩全城,不住的吞噬转化城中的气运。

  再对比自身仔细一看,突然之间大悟,只见这幢幡青气浓郁如盖,同自自己的鲤鱼吐书异象丝丝关连,相辅相成,都是大有进益。

  果然仔细再辨,只见原本虚幻的鱼鳞书策,已经凝实许多,还有团团外来气运在补充,这是明显的人道气运在汇聚。

  一转念中,就知明悟了因果,心中震动,连忙上前亲自擂鼓,以状军威。

  “时来天地皆助力啊!”

  在历史上,三国时吴魏有皖城之战。

  东吴大都督吕蒙对吴王孙权说,“今淮水暴涨,天时在我。堆土成山攻城,耗时太久。那时,敌人城防已固,援兵必定到来,皖城不可夺也。现在我军士气高昂,当四面齐攻,必可一举破城!”

  吴王孙权用其谋,吴军悍将甘宁率精锐士卒,吕蒙擂鼓助威,仅一顿饭时间,就将城攻破,擒朱光,俘数万曹军。

  局势何其相似?

  战鼓如雷,齐军攻势如潮!

  “城破啦!城破啦!”齐军欢声雷动,王伯仁先登而上,率先打开缺口。

  一处破,处处破,亦是不过一顿饭时间,齐军就攻破了相州城。

  高驷心中震动,突然之间响起了历史上无数攻城战例,同样也自我惊醒。

  以攻城速度而言,南梁的白袍军主将陈庆之最为显赫。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大通元年,陈庆之率七千白袍军护送元颢北返。

  自铚县至洛阳,行程三千里,四十七战克北魏三十二城,一往无前,可谓战无不胜。

  号称功盖曹操,祸比董卓的一代枭雄尔朱荣,倾北魏百万之兵都奈何不得他。

  但是度河时,突如其来的山洪无情地冲走了那支百战百胜的白袍军。

  以少胜多,以奇胜正,往往会大耗气数。

  若是事后屯田养兵,积蓄力量,用万民气数补充还可报无事。

  若是平时滥用民力,不修养生息,战时抽调人马,无论有多少气运,多大勇力,都会消耗干净。

  到了大势已去之际,纵然是力拔山岳的西楚霸王也只能自刎乌江。

  何也?这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缘故。

  举一反三,对于有大气数的臣子,只用其才,赏赐官爵,不给其聚众化运的根基,就算其人有真龙天子之命,行此策也可将其消磨干净,变成池中鲤鱼。

  集众而行,恩威并施,这就才权谋之道的无上真意。

  故而君公越强,臣下越弱,统筹四方,能断绝下犯上之危。

  若非有望气之神通,普通人如何悟得种种密不可传的君王之术?

  用此法驾御群臣,赏罚分明,才能彰显天威难测之意。

  高驷停下擂鼓,面向崔略和虞世南道:“二位先生,相州城破,魏郡定矣。然,下一步发展,也该筹划了。”

  “贺喜主公,咱们齐军终于有了块立足之地。”崔略当先说着。

  “下一步,某以为当祭告天地,正式开创霸府。”虞世南道。

  高驷笑道:“不错。问苍茫大地,谁住沉浮?”望着攻入城内的齐军,他意气风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