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隋争龙 第二卷:波涛乱 第四十七章:宿命

《大隋争龙》第二卷:波涛乱 第四十七章:宿命

作者:崇阳铁剑 字数:2800 书籍:大隋争龙

  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燕太子丹

  腊月。寒冬。

  黑土地上冰雪覆盖,就算是晴天,也有着可怕的寒冷,故而战马踏上去毫无陷没之危。重骑如山,长矛如林,杀气在逼近。

  当一众高丽重装铁骑撞来时,使当面人全身一紧。

  在这样危机中,麦铁杖却还手持镔铁杖,昂首直视前方,面色不变。

  十丈,一大片矛尖林立,在金灿灿的阳光下闪耀寒光,使人一看到就胆寒。

  三丈,利刃变得大起来,于黑漆漆的马蹄下迸发火星,谁能当住铁甲连环?

  麦铁杖瞠目大喝,吼着:“开!”

  镇山镔铁杖往前一挑一戮就将当面骑士打死,抛向半空。接着杖头一转,横扫马头,连着撞翻了三五重骑。

  麦铁杖一步一杀,大吼着向前冲入敌阵,只攻不守,眨眼间穿透三重重骑圈子。

  孟金叉在后面大叫着:“威武,威武,将军神威!” 抡起大斧,疯狂砍杀。

  数百隋军残部,疯狂呐喊这纵身阻挡高丽蛮军重骑。

  可惜其他人大多数勇武不足,难当重骑兵一冲之威,两轮之下,隋兵不是被长矛贯胸刺死,就是被战马践踏而死。

  惨嚎不止,尸骨纷纷被碾落成泥,来年会滋润土地。

  高丽铁骑分出一百人队继续绞杀残存的数十名麦铁杖部下,及主将麦铁杖。

  “大军向前,直击隋寇本阵,不得停留!”朴成桂于马上横枪下令,声音宏亮,响彻全军。

  “大善,果是骑将种子。”乙支文德抬首笑了起来:“传我命令,全军出击!”

  “遵命!”这道命令下去,顿时,帅旗再动。片刻后,留下四千人守城,其余两万六千高丽士卒皆手持刀枪长矛,战斧和狼牙棒等兵器,分成三道洪流,涌向被围在垓心的数万隋兵。

  刀盾收割,枪矛突刺,步卒立寨阻拦,骑兵纵马追击,一切都井井有条,好似一盘棋局到了收尾之时,胜局已定。

  高丽蛮军全面反击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光彩,这是胜利的光芒,乙支文德上马,停在高地上继续下令着:“先肃清那员敌将及其惨部。”

  “遵命!”另一员蛮将鲜于骨应着,立刻派人集中兵力准备先割取麦铁杖的首级,再去攻击消灭其他隋军。

  麦铁杖大悲,恨不能向天再借三十年,在最需要武力的时候,他却真的老了,不复当年勇武,纵然武道还有着宗师底子,可惜气血已然枯败。

  镔铁杖无力的支撑着惨躯,他已经不知道受了多少处伤。

  这是一个盖世大将 英雄末路的力战悲歌!

  “大将军,末将先走一步。若有来世,再战辽东!”孟金叉惨笑这举起大斧就要自杀,他不愿被敌人俘虏后受辱。

  “夜叉!”麦铁杖无力的伸手,想要挽回。 孟金叉因长相凶恶,又被成为孟夜叉。

  “咚!咚!咚!”战鼓骤起!

  这不是高丽蛮军的号角,而是大隋最广为流传的开皇破阵鼓!

  战鼓三通,连环十二响,创自开皇,盛于杨素,三十年间每次响起便代表着大隋府兵的赫赫天威。

  天威卷地过长河,万里胡人尽汉歌。莫惊瀚海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

  开皇二十年,大司马杨素率军三十万,横渡瀚海,打破阿史那胡族汗王大帐,使得西域番邦万国来朝。

  是役后,开皇鼓所奏响之地,诸胡莫敢不从!

  麦铁杖和孟金叉霍地又迸发出一股力量,生生提起兵刃,向战鼓奏响之地望去。

  鼓声来自燕州城的北方,乃是高丽大军的后阵。

  高驷拔剑下令:“尉迟恭、柳庄,钱超,尔等带五千骑直刺高丽后军本阵,救援大将军。柳庄为主将,尉迟恭、钱超为副,不得有误!”

  “是!”三将领命,翻身上马,催动轻骑疾奔而去。

  “朱方,你领剩下的八千步卒,随我出战。”高驷继续下令着:“去会会这高丽蛮军大将。”

  朱方点头,应着:“末将领命。”

  随着战鼓声隆,隋军士气越来越盛,虽处困境而不惧。开皇破阵鼓的辉煌已经印在每个府兵的灵魂中,有什么比陷入重围时援兵到来更能振奋士气呢?

  高驷感受着战场上的士气变化,观看顶上吉凶,赤气已经浓郁之极,随着始兴龙凤双剑挥动,大量赤气沸腾,向高丽蛮军的青白之气席卷过去。

  乙支文德在战鼓响起一瞬,就明白自己还是大意了。

  高丽军的防御拦截工事和重兵都是靠前布置,隋军的援兵却出现在了后方,显然来援敌军将领非等闲之辈。

  此刻,是两军交战的关键时机,纵观当下战场形势,前阵隋军逐渐式微,高丽军优势不断扩展,但后阵却是隋人援军占了上风。

  双方主帅彼此都深知,此战胜负,在于谁能坚持下去,只要一方的一处蹦塌,就会连环败绩,彻底大输溃败。

  “这才配做某的宿命之敌!”乙支文德接连下令,并且号角频吹,将旗前进,山城上守军也倾巢尽出,随着他来阻拦敌军。

  乙支文德抽剑,仿佛有道龙吟响起,一柄宝剑出鞘,宛如条玉龙腾空,高丽三千里江山气运随之云涌,咆哮朝高驷袭来。

  此剑呈龙形,剑柄由龙尾交织盘旋而成,龙首为剑尖,乃是白金混合了五金精英所铸,通体灿白如霜,发出森森寒光,慑人心魄。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便是乙支文德的玉龙宝剑深意所在。

  在这等形势下,大军对决,高驷只有逆流而上,正面相拼,始兴龙凤双剑好似有灵般争鸣,气成龙凤环绕状,毫不若于对方。

  “来战!”“来战!”

  大隋来援之八千步卒和高丽军四千最后精锐碰撞在一起,再度掀起片片血浪。

  时间倒回,二十里地,快马加鞭,轻骑半个时辰即可赶到。

  下定前去救援,行伍中,高驷竭力运用神通望气。

  副将朱方见了,赶忙就近前请示:“将军,军情紧急,大军是否该立即出动?”

  “不用着急,我自有主张,你下去准备吧!” 高驷观望了一会儿,只觉觉高丽军气运浩瀚如海,那对应的战力想来不弱。

  麦铁杖明虽陷入重围,可即便再精力不济,也能坚持一段时间,但是关键如是援军不能迅速击败高丽蛮军阵势,只怕…… 会出现全军覆没的危局。

  “善出奇兵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高驷念了句兵法格言,咬着牙,下令绕行到高丽军后方,然后择机出兵,彻底逆转战局。

  经过艰难行进,终于赶至战场,最前方柳庄着人回报:“将主,沿途烽火台已清理完毕!”

  听了这话,高驷霍然而起,勒马上前,隐于土凹后,观看两军厮杀的变化,令大军在三里外整装待发,“今摆开三十六面大鼓,十二为一组……出击,听吾号令。”

  凡事都有法度,军队出击更是如此,也不能随意进攻,发兵早了会陷入僵持漩涡,完了会使本阵战败,难以挽回战局。

  论大军调动,以及见微知著,体察军机,乙支文德乃是当世翘楚,就从其布局围歼麦铁杖大军一局,足见其本领。

  高驷则是另一种状态,他以望气神通为根基,再结合杨素的用兵札记与陈霸先的传承,形成了独特的兵法认知。

  “气机!”高驷心里默念,不断窥测前方两方军气交锋的起落变化。

  重围之中,隋军接连破阵,又一次次被挡回去。

  麾下诸将纷纷请战,高驷不许,只道:“再等等!”

  朱方几乎跪在地上,用哀求的语气说着:“将军,发兵吧,大帅他们快撑不住了。”

  高驷不为所动,眸子里泛着凶光,只是冷冷说着:“敌军还没有疲。”

  再过数刻,乙支文德将朴成桂重加铁骑派出的刹那,高丽军气运达到了顶峰,但也是回落的开端。

  “可击矣,擂鼓!”高驷回身冷静下令、

  这时,已经有三十六面战鼓一字排开,都是用木架支着,鼓声如雷,五千轻骑和八千步卒闻鼓而进!

  战局再度变得扑朔迷离。

  高驷和乙支文德各自催军急进,彼此照面之际,不约而同地都将对方认作了宿命之敌。兵对兵,将对将,双方的厮杀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

  “叮——”玉龙宝剑于始兴龙凤双剑战在一起。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陆逊初拜大都督,领兵掠阵,见谷中一阵杀气,冲天而起

  笑指曰:“杀气起矣。刘备必从山谷中出也。”

  后果然如此,吴军大破蜀兵,陆逊遂声震吴魏。

  单独的望气并不可怕,但是一旦和兵法结合起来,便会产生莫大的威力!

  果然,高驷窥破乙支文德布阵虚实,也打了对方个措手不及。

  “是个好敌手,以迂为直,还能抓住战机,汝是何人?”乙支文德哈哈笑着发力猛攻, 玉龙剑翻江倒海,杀机滚滚而来。

  “汉人,高重德!” 高驷挥剑对攻,毫不示弱。

  “汉儿?”乙支文德眯着眼,看向对手:“我知汝之根脚了。”

  这不是嘲笑,不是无知,乃是尊敬甚至恐惧!

  高丽素来羡慕中原,汉亡后,便以华夏正统自居,号称三千里外小中华。玉龙剑更是仿八面汉剑打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是汉之臣土,这是何等雄浑霸道的概念?

  自晋祚衰落,四角胡儿入侵中原,他们只听过晋人如羊,何曾再听到过有人自称汉儿!

  “明犯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高驷不知为何想起了这句话。

  彼之英雄,吾之仇寇!

  战鼓如雷轰鸣,旌旗如林怒放。双方大军再度绞在一起,厮杀更加惨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