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八岁的我,邀李二造反 第25章 土地的原因

《大唐:八岁的我,邀李二造反》第25章 土地的原因

作者:银光蜡枪 字数:1863 书籍:大唐:八岁的我,邀李二造反

  “隋炀帝继位以后,开创科举制的是好,但是忘了顾及原本的贵族们的利益,导致他们不满,又是修建运河,建造东都和迁都洛阳,下扬州的,加重赋税,滥用民力,土地都被集中在小部分人手里,百姓手里没有田地,百姓们怎么活下去?也就只有起义这一条路可走了,于是各地纷纷揭竿而起。”

  “可以说是隋炀帝自己的德行对于隋朝的灭亡也是有最大的影响,他的暴政,导致了天下大乱,和隋朝的灭亡。”

  “一个天下,要让普通的百姓又看到向上的希望,也要保障好这个天下的百姓们人人吃得饱,穿得暖,治理好天灾,开垦良田,让百姓积富于家,才能建立好功业,一个帝王最基本的要做的就实现让百姓吃饱穿暖。试问,如果隋炀帝让百姓吃饱穿暖,认真地去解决那些朝廷和百姓之间的矛盾,百姓们又何苦会造反?又怎么有天下大乱,各地揭竿而起?”

  “皇爷爷说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个国家也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皇爷爷说的那句,自古皆贵华夏,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皇爷爷的胸怀宽广可容天下,甚至可以让阿史那家的人都在朝为官,皇爷爷不仅把突厥的那些人打趴下,更是让他们从心底里都对皇爷爷……”

  李阙的这一番大坦阔论,旁边的这些人越是听着就越是吃惊。

  大唐这才开国多少年,这些弘文馆学士一个个的可都是从隋末天下的时候走过来的,如果说到隋朝的灭亡的这些,他们肯定要比李阙说的好。

  但是李阙这才多大的年纪,现在说的这些观点和这些话,还有眼界,都是他们远不如的,而且很多还是他们没有想到过的,但是他们思考的问题大多是从臣子的角度去想。

  可是现在李阙说的这些却像是从帝王的角度来考虑一下。

  看着现在站着在自己面前的李阙,再想想之前的那个李阙。

  弘文馆的学士们都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就连站着在窗口外面的孔颖达都忍不住点头,心里暗暗地在赞叹,如果要把留不得那些尚书大人们都交过来问这些画的画,他们可未必能够在一时之间就说出这些话来。

  而褚遂良现在看着李阙的眼神里现在都满是赞赏,那副欣赏已经完全的展现出来了。

  眼光长远,见解不凡,从里到外的都把隋朝的本质都看出来了,把隋朝的根本矛盾都说出来了。

  皇子皇孙们,学问其实是一方面,治国理政的能力和眼光眼界的这些又是一方面,只不过后者是最重要的。

  听着李阙的这番阔论,孔颖达的脑海里想到了李世民对她说的那番话,“李家之千里马也!”

  现在看这位秦王殿下对隋朝灭亡的这些看法,可能就未必是千里马这么简单了。

  突然的,孔颖达又想到了李世民心里对于储君一事的想法了。

  偷偷的瞄着教室里的李阙的眼光也变得不一样了。

  难道,陛下的想法是,皇太孙,属意秦王李阙?

  看这里却,又看了一下坐着在第一排的周王李象,心里也开始对这两个皇孙斟酌了起来。

  一下子,连陛下也来到了弘文馆的事情都没有察觉到。

  忽闻脚步声,刚回头一看,就看到了那脸上的笑容都藏不住了的李世民正站着在那。

  “这小子啊,小小年纪,有这般见识,说的不错,全部都是朕心里的。”李世民心里如是想着,身为乱世中征战出来的帝王,李阙生于深宫,娇生惯养,想不到有些看法居然和他是相似的。

  难得生于深宫,娇生惯养的皇孙居然有这般的见解。

  其实说什么不能明辨,不能审视都是瞎说,明晃晃的矛盾就摆着在那呢,你不去解决,你说他看不见?不可能!

  一个国家不顾及百姓死活,不管百姓有没有吃饱穿暖的时候,百姓们肯定会造反,但凡你让他们吃上饭穿得暖,别人想要造反,那也是找死的。

  “你,替朕去好好考考他。”李世民在孔颖达的耳边低声说道。

  孔颖达点点头,但是还没走进去呢,里面却已经再次传来了声音。

  只听褚遂良站着在门口那,对着李阙开口问道:“秦王殿下刚才说,隋朝的土地大部分被集结在小部分人的手里,这个让人恍然大悟,臣也以为如是,可是从古至今,好像所有王朝的土地不都是被集结在小部分人手里的吗?土地怎么就会被集结在小部分人手里了呢?”

  “问的不错!很好!”李世民心里也感觉很是满意的说道,他是帝王,土地兼并对于一个帝国意味着什么他是非常的清楚明白的。

  如今的大唐,大量的土地也依旧还是掌握着在一小部分人的手里,每个地方的豪门望族都拥有着当地最为肥沃的土地,有的庄户门即使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耕耘一年,到头来还是不够给那高额的地租,怎么都吃不饱。

  褚遂良问完了以后,就这么的盯着里李阙看着。

  他问的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的深奥,非常的负责,可是他觉得秦王殿下现在的年纪是回答不出来的,有些难为他了吧,即使是他们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说来说去的其实还是那些老调子。

  罢了罢了吧。

  他刚要开口说不然这个问题就算了,只见李阙就开口说道,“学生想,我华夏历代王朝会被灭亡的原因,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土地的事情,土地的原因而已。”

  “什么?”褚遂良听到这话,有些大吃一惊,不过随后的就是惊喜。

  土地,一直都是一个关乎于国家根本的问题,也是有史以来一直都和国家的灭亡有所相关的问题,反正一个国家的灭亡总是和土地的事情拖不了关系的。

  但是这个问题他们读书人也都思考了多年了,读了多少年书才明白的道理。

  可是秦王殿下,这小小年纪的就能说出来了。

  一下子,弘文馆的这些学士们还有站着在外头的李世民都一副饶有兴致的样子,想看看李阙能说出什么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