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承微妙笔 第142章 家书

《承微妙笔》第142章 家书

作者:夕日染秀庭 字数:1742 书籍:承微妙笔

  京城,竹音馆内。吴时鹭送走与她商讨合作事宜的中间人后,拿起一块点心往嘴里塞。

  之前没有任何经商经验的吴时鹭听完那人的介绍后,有些心动。但是幕后合作人的身份不明,让她难以放下戒备之心。

  实际合作人还在来京的路上,茶馆选址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委托给他人。而这个委托对象又忙于其他事业,无法亲自和她商谈具体事宜,只能派出其他人来讲解合作内容。

  如果介绍人不是李绛薇,吴时鹭再心动,也会放弃这项合作。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选址已经确定,正准备装潢。如果我要合作……只需要投钱进去请人吗?”

  听起来宛若一场骗局……吴时鹭决定还是自己亲自去他们准备的店面看一看。不过横亘在她面前的除了合作者的身份外,还有家中的阻碍。

  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而吴家又是书香门第,排斥家中子弟经商。倘若在长辈面前提起自己开店的想法,父亲还未开口,估计爷爷就该一顿训斥了。

  吴时鹭忽然觉得嘴里的点心,和从前比起来,要淡了些许。

  “怎么京城就没有山鱼阁呢?”

  从包厢离开,走下楼梯时,听到两个外地口音的人正交谈着。

  “我还想着写封家书寄回去呢!家里头还不知道我已经到京城了!”

  “听说离这最近的山鱼阁在上阳。要不,你走官家的路子?”

  两人的朴素干净,不像是从南边逃难过来的人,一身素色直裰倒像是读书人。

  “不成不成!官家的路子太耗费银子了!家中供我读书已是不易,能节俭些还是多节俭些吧。要不是你说这竹音馆常有学子在此交流读书,我……我才不来这……”

  吴时鹭恍然间想起,今年开春有春闱,这些恐怕是上京赶考的学子。

  每三年都会有怀揣梦想的学子入京考学,或为光宗耀祖,或为名利。有些人如愿以偿金榜题名,有些人名落孙山败兴而归。

  吴时鹭不禁想起即将离家数学的好友。

  安远伯府的潇湘院内,李绛芸点算着装入箱中的书本,在寂静的房间中,即便是很轻的声响也格外清晰。

  “五、六、七……齐了!”

  丫鬟们想搭把手帮忙,都被李绛芸婉言相拒。桓岳书塾与京城相距甚远,若是遗漏了书本、笔记将会相当麻烦。还是独自一人收拾东西,要妥当的多。

  点算完成,李绛芸抹去额头上的薄汗站起,长长呼出一口浊气。

  “总算收拾的差不多了……”

  刚盖上箱子,准备落锁时,李绛芸的手上动作一滞,而后转身往书柜上抽出一本不算厚的书本。书还很新,封面上还规整的印着“白笏记”三字。

  李绛芸小心翼翼的将这本书放入箱子,这才满意的锁好。

  后天就该离开安远伯府了。

  想到这,李绛芸的心底涌起道不明的惆怅。她

  环顾整个房间,睁大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像是想将整间屋子都印在脑海中一般……

  纵使对家中有再多留念,事已至此也不可能放弃学业了。

  “姑娘!”琴言撩开门帘,走了进来,“姑娘,过来搬东西的小厮到了!”

  与去时不同,李绛芸多带了不少书。只能提前让人将行李送到李凡浠那,节省时间。

  “就这一箱,你让他们抬出去吧。”

  “这次去桓岳书塾,还要带上斩月吗?”

  “问问姐姐吧。要是那个高茂还纠缠不清,就把斩月留在那。”

  “那我去问?”

  李绛芸摇摇头,道:“还是我亲自走一趟吧。”

  在高茂的纠缠下,晴雪院现在总要留一个守在院门附近。今日值守的是梨悦,她坐在院子内的石椅上做着针黹女红。听到脚步声,才抬头。

  “五姑娘!”梨悦放下手中的活计,“我去通报一声。”

  “不用,你忙你的。对了,斩月呢?”

  “在小厨房吃东西吧。”

  斩月像是知道李绛芸要来一样,突然间从小厨房冲了出来,一边叫唤一边往李绛芸这跑。李绛芸蹲下身,双手抱住斩月一抬,秀眉微皱。

  “是不是又胖了?”

  斩月挣脱李绛芸的怀抱,而后绕着石桌不停跑着,就像是要给李绛芸展示自己的灵活身姿一样。

  “五姑娘的这只白鹅真有灵性。”

  梨悦惊叹着:“别的地方的鹅哪有这么听话的?就像是能听懂话一样。”

  “是啊,不然也不会养它。”

  李绛芸带着笑来到屋里,正好看见坐在榻上倚着矮几看书的姐姐。

  李绛薇之前一直忙着写稿子,难得去一趟晴雪院,都见她伏在书桌前奋力书写着。能见到姐姐悠闲的看书,实属不易。

  “妹妹?”李绛薇惊叹道:“你怎么突然过来了?东西收拾好了?衣裳有没有带够?书本有没有点算好?是后天出发吗?明天打算做什么?”

  李绛薇一次性问了一大堆的问题,让李绛芸不知道从何答起。

  “东西不收拾齐整,我敢来吗?”

  李绛薇这才松了口气。

  “我打算住到师父的旅店,后日一早天一亮就出发。要是宿在伯府,再一大早过去,有些太费时间了。今日将行李先送过去,明日中午家中肯定要聚一块吃顿饭。就想着今晚上过来单独看看姐姐。”

  李绛芸笑着,边说边坐到李绛薇的身侧。李绛薇伸出手,将李绛芸握住。

  “姐姐的手,好冰。”

  “对啊,所以才想着让你暖暖。”

  姐妹两一时无话,两人互相对视,周围只有风吹动书页的细小声音。

  “姐姐......”

  “嗯......”

  “二哥参加秋闱了。”

  “嗯......嗯?”

  “听师父说,二哥要参加今年的春伟。我会向二哥看齐,一举拿下春考,三年后也参加春闱!到了书塾后我会给姐姐寄家书的!”

  “嗯!好。”

  此时的李绛薇还不知道,文锦书肆那边已经开始给《万家言》制版。让她更没想到的是,《万家言》在后世成为研究下江水灾的重要文献。

  更重要的是,这是她寄回家中的第一封家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